张爱民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治疗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治疗,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丁长文;贾英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精细过滤输液器对前列地尔进行滴注导致静脉炎产生的预防措施。方法符合脑梗塞病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发生程度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观察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能够明显减少了由于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所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依明古逊;吐提古丽;努斯莱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妇产科治疗的39例妊高症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及临床症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给予硫酸镁治疗后,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收缩压下降40.1±3.4mmHg;舒张压下降30.9±3.2mmHg),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头晕等症状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出现产后出血1例,出现产后子痫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庆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法为实验组,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回收物品、清洗消毒、配备包装、灭菌质量、储存发放5个环节实行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全程控制质量。结论通过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加强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满足临床需要,并且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秀娟;臧海香;高国芝;杨璐;姜姣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蒙医学古籍文献中无偏头痛该病名的明确记载,可根据该病临床特点归属于“头痛”的范畴。本病系以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有一侧或者双侧搏动性的中度至重度的头痛,西医对偏头痛其预防和治疗效果并不满意。急性发作时常伴心率加快、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发作前,常有看不清东西、闪光、偏盲、半侧面部与肢体麻木等先兆,当体力活动频繁时病情会有所加重。其发作和月经的周期、情绪紧张、精神刺激、饥饿、饮食种类、睡眠障碍、气候变化等都是有关的[1]。但偏头痛发病机制一直不够明确,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有血管源学说、神经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源学说等三种学说,并与基因异常、内分泌、ADP、5-轻色胺、组织胺、血管扩张、血管收缩、低镁、高钾等因素有关[1]。
作者:白香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0引言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且死亡率达50%以上。我们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明显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生存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而死亡,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很高,心力衰竭患者一旦有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为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心源性猝死约占心力衰竭总死亡的30%~70%。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被广泛的用于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是有效而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胺碘酮临床治疗心律失常取得了显著疗效,且胺碘酮毒副作用小,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笔者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治疗的充血性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66例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岩;李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慢性、对称性侵害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的病症。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一种多发病。本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致残率比较高[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RA的患病率大概是1%[2],我国的成人患病率为0.32%~0.36%,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要高[3],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会患此病,30~50岁的人是患病的高峰年龄[4]。突然或者缓慢地出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好为临床的主要表现,还有游走不定、晨僵等临床表现。
作者:何青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胃肠CT检查的要求和检查步骤。方法在对胃肠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结论近年来CT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CT对组织有高度的密度分辨率。CT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扫描速度和分辨率的提高,特别对肿瘤的诊断的分期,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向周围侵犯的情况以及有无转移和转移的脏器、预后的估计和治疗后的随访等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1患者资料患者,女,31岁,孕2产1,无家族遗传病史、药物接触史及近亲结婚史。2013年3月1日(附图一):孕20周于我院做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提示:
作者:刘海莺;彭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IgG测定。方法运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双链DNA(dsDNA)。结果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双链DNA(dsDNA)。试剂盒中每个微孔板条含有8个可拆分的包被有双链DNA的微孔。第一次温育时,稀释后的样本在微孔中反应,如果样本阳性,特异性IgG抗体(包括IgA和IgM)与抗原结合;为了检测结合的抗体,加入酶标抗人IgG抗体(酶结合物),然后加入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ICU患者中实施具体的人文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转入ICU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2011年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的患者设为实验组,2011年之前的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分析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心理反应、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及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院率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提高自身护理技能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石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救治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5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急性心绞痛23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急性左心衰竭13例;根据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5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经过对症治疗后,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9%,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9.2%。结论急性心血管疾病发病迅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0引言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侵犯皮肤和神经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并发带状疱疹,皮损范围大,病程延长,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我科曾收治24例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仕斌;孙林;郑礼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每一位恢复的患者都必须经过脱机的过程,做好脱机前后的护理,尤其是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是使患者顺利脱机、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供收治19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死亡8例,本文就康复的11例患者的脱机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钟小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土豆又叫马铃薯,主要药用成分为维生素B族、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茄定、茄碱、块茎葛素等[1],新鲜土豆切片可以用于多种疾病,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消炎止痛、消肿[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皮肤新陈代谢等功效。在我科有很多患者出现因静脉穿刺淤血,肌注后局部出现硬结“肿胀”,我们采用土豆片外敷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让患者在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真正体会到我们是全心全意的在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
作者:韩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肌萎缩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间诊治的21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诊治手段、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结果21例患者均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症状均停止加重,随后逐渐好转,患者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肌萎缩型颈椎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它的发病与颈脊髓前角和颈脊神经前根受损有关,因症状、体征和常见的神经根型及脊髓型颈椎病有较大差异而难以明确诊断,易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相混淆。提高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减压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努尔拉?艾拜都拉;阿曼江?阿吉;阿布都外力?马拉阿西木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抑郁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值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王艳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55例已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率为40.0%明显大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率的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级及3级动脉粥样硬化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率增多,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加严重。
作者:杜燕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推动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国家对医院设备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2版等级医院的评审要求更科学规范,已从原来的查看书面材料、听取院部汇报的浅表管理上升到PDCA的科学管理。因此要求从事医院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的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来适应医疗市场的需要。下面我就本人从事医院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感受,结合新的等级医院评审要求谈几点看法。
作者:黄胜建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