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惊厥护理体会

宋少艳

关键词:小儿惊厥, 护理, 体会
摘要:1 临床资料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科共收治35例惊厥患儿。其中3岁以下22例(占62.8%),4~6岁9例(占25.7%),7~10岁2例(占11.5%);其中男22例(占62.8%),女13例(占37.2%),男女比例1.7: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等比重液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含有芬太尼的等比重液与传统的重比重液对于剖宫产手术中的孕妇血流动力影响的比较。方法200例19~45岁符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足月孕妇。ASA I 级或 II 级,无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随机将其分为 A 组(等比重液组),B 组(重比重液组)。采用针内针腰-硬联合麻醉(CSEA)。A 组 CSEA 规范操作成功后,注入含芬太尼的等比重液。B 组采用相同操作,注入含50%葡萄糖重比重液。监测两组术中孕妇 BP、HR 以及孕妇术中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A 组 BP、HR 较平稳,波动小几乎不用采取升压措施,几乎无恶心呕吐发生。B 组 BP 下降程度大,HR增快,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及时给予必要升压措施均予以纠正。结论含有芬太尼等比重液对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易于纠正。麻醉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许桂英;刘海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应关注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感冒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常见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自限性疾病,7d 左右患者多会自行康复。目前并没有可以有效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产生抗体来消灭病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症状,即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部不适、乏力等,这是由于呼吸道免疫屏障功能失调导致的后果。抗病毒感冒药往往是一种药物针对一种病毒,如果没有针对具体病毒而滥用抗病毒感冒药,不仅没有疗效,还可能产生药品不良反应。感冒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急性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如今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感冒后急于求成,有的是加大服用药物剂量,有的是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是药三分毒”,即使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加大剂量或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也就相应增加了药物对人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本文的重点就是关注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急诊病人护患沟通技巧

    0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因护患沟通障碍而引起的纠纷占有较大比例。而急诊科则是纠纷发生率高的科室,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学会怎样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掌握沟通的技巧,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急救工作是医院24 h对外开放服务,是医院面向社会展示形象的窗口急救患者病情复杂,预示凶险,且具有时间和病情不可确定性,也是医院易发生医疗纠纷之地。此加强管理,提高医护人员修养、构建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患者有病投医,是充分相信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能尽心竭力地为他们服务,减轻患者痛苦,使病痛的群众得到良好服务,绝是抱有感谢之情的。我觉得在急救工作中做到如下几方面才收。

    作者:陈友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严重的肾病,通过一般的常规护理结合药物治疗护理可有效的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科学全面的护理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作者:苏玉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排便活动的评估及异常时的护理

    目的:讨论排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排便异常的患者进行观察并护理。结论指导患者每日定时排便,采取适宜的排便姿势,合理安排膳食,可有助于患者排便正常。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基于 UPI 量表的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医专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为有效进行医专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有效建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1720名医专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新生中 I 类、II 类心理问题发生率为6.37%,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家庭出身等有很大关系。结论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对 I 类、II 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亓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奥氮平的临床用药体会

    目的:探讨奥氮平的药物常识和临床用药规则。方法通过对多患者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病征观测,结合奥氮平的药理说明,针对性的采取用药措施,并得出系统的药物使用总结。结论奥氮平的临床使用有着严格的使用规范,对精神疾病有显著疗效,必须要严格慎重的遵守临床应用规则,确保用药的安全和疗效。

    作者:冯继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从术前、术后2方面分析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于2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均给予全面、综合、精心的护理,未发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临床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应当特别重视,精心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进行生理护理的同时应当配合适当的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以达到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徐全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多发性硬化的护理

    目的:浅析多发性硬化病人的护理。方法对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结论护理应重点关注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自理能力和防止并发症三个方面。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规范化语言在儿科患儿及家属沟通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规范化语言在儿科患者及家属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组,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以规范化语言与患儿和家属沟通,另外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规范化语言沟通制度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变化。结果规范化语言沟通制度实施后儿科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考核得分(92.5±3.8)分明显高于实施前(72.5±6.9)分(P <0.01);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0%(P <0.05)。结论儿科医护人员使用规范化语言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能有效提高沟通效果,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就医环境,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7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后,心力衰竭均迅速得到控制,治愈22例(占81.5%)、好转5例(占18.5%);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肺炎易并发心力衰竭,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情重而复杂、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而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患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丽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至2012年21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考试问答。结果护生中存在的问题举不胜举,在210名临床实习护生中有50%的护生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结论我们必须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对策,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作者:陈碧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并采取溶栓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抢救成功率为98.8%,其中1例患者治疗无效临床死亡,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以及尿量与入院时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8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6%,呼吸道感染占58%,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0.7%,其次为泌尿系占29.6%;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使用、意识、心功能。结论适宜地控制精神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注意手卫生及无菌操作等,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玉华;赵梅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七氟烷对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七氟烷对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寻求更为合理的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麻醉方式。方法60例择期进行手术的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烷持续吸入麻醉,对照组实施静脉诱导麻醉,观察两组新生儿入室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皆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七氟烷对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利于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吸入性麻醉药。

    作者:尚荻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多排螺旋 CT 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53例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其临床分期及多排螺旋 CT 表现。结果53例中 IIb 期以下41例,螺旋 CT 扫描未见异常9例,提示宫颈癌32例,临床符合率为78%;IIb 期及以上12例,螺旋 CT 均能提示诊断并清楚显示癌组织周围侵犯情况。结论多排螺旋 CT 应用于宫颈癌的检查,不但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及生长特征,而且能清楚显示癌组织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周围器官的浸润情况,能兼顾宫颈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

    作者:倪良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研究和掌握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理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和对患者的临床观测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严重的骨科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全面科学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强对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作者:邹玉杰;李羚玮;徐连玉;赵云;张忠杰;许东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孕产期心搏骤停与复苏的护理

    目的:简述孕产期心搏骤停与复苏的护理。方法对孕产期心搏骤停的妇女进行复苏护理。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恰当合理的复苏后治疗,维持正常平稳的机体内环境,严防各种并发症,及早实施全面脑保护,是成功复苏的关键。

    作者:王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的诊疗举措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在临床治疗中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其治疗效果。结论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作者:姜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某医院2013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资料分析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及时掌握细菌耐药动态,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已连续多年进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现将2013年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作者:陈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