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倩
目的:探讨 CT 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病变的 CT表现。结论肾脏囊性病变因形成机制及病理特点的不同使其在 CT 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作者:么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对临床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并根据儿科患者的特点,探讨分析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为患儿提供人性化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发生,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了认可。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丰富了儿科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善了儿科的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同时为医院树立了良好形象,使儿科护理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刘勤;孙玉琴;万小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解放军第253医院收治的1254例受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盐水法和低离子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盐水法检出阳性7例,阳性检出率为0.56%;采用聚凝胺法检出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为1.20%。而且采用盐水法检出的7例在显微镜下见到的细胞凝集均只有2~3个,而采用聚凝胺法所出的15例用肉眼便可看到明显的细胞凝集。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中效果较好,可有效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郜玮;姜万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心律失常病人病历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案。结论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涵盖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心电等方面的护理,要注意护理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作者:孙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给予葡萄糖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3例低血糖症新生儿进行常规血糖监测,分析其发生因素,同时给予低血糖症新生儿葡萄糖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与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窒息、硬肿症、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喂养困难等因素有关。经治疗,63例均痊愈,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患有低血糖症的新生儿应常规检测血糖,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吴一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的发现出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重点把握护理要点。结果此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有46例患者经过有效地治疗和细心的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其中有4例患者经抢救治疗无效临床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病情恶化速度快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有效地救治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房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山;张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诊疗原理的研读和临床应用规则的探究,针对多位患者的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检查方案。结论放射线在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造影检查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治疗提供个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诊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多桂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厥证的中医治疗理论和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征的临床观测并浅析研读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多年的中医临床诊疗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全面系统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在治疗厥证方面有显著而独特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药物搭配调理能达到佳的诊疗结果,必须加大对传统中医的研究力度,继承和发展好传统医学的现代临床诊疗价值。
作者:娄玉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护理管理者是护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是护理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领导、决策、监督作用[1]。护理群体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整体素质、团结凝聚力、出色完成任务的团队效应,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护理管理者的组织管理水平与领导才能[2]。可见护理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和医疗科学的迅猛发展下,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创新与发展是医院永恒的主题,而发展的关键又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的运行,管理者素质的高低。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护理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势在必行。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在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观察组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观察两组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的效果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口服益玛欣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林奕媛;孙成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宫颈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对50例宫颈癌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手术前后制定严谨、科学的护理程序,并严格贯彻实施。结果50例宫颈癌患者积极配合术前检查,术前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要有耐心,认真配合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的护理观察,实时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寻求健康的生活模式。
作者:陈凤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门诊护士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方法着重从护士的基本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门诊护士应具备多重综合素质。结论通过对门诊护士基本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德剖析,可有效的提高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保证门诊部各环节,各时间段医疗护理安全,提高门诊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改变排班模式,实行护理组长负责制。结果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门诊部护理质量,减少了门诊护患纠纷。结论护理组长在门诊导诊中充分发挥核心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效能,提高门诊部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更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唐晓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介绍了高压部分的电路,阐述了对故障分析的思路和故障排除的方法。
作者:潘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和掌握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理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和对患者的临床观测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严重的骨科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全面科学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强对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作者:邹玉杰;李羚玮;徐连玉;赵云;张忠杰;许东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ICU 是医院感染高发的部门,通过对 ICU 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感染相关侵入性诊疗操作实施全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降低患者感染风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美利;陈勇群;孔莉;孟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简述十二指肠壅滞症的诊疗。方法对十二指肠壅滞症患者进行诊疗。结论严重病例需住院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脱水和贫血,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
作者:孙忠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 B1片不良反应。方法临床用药中出现1例口服维生素 B1片不良反应病例,一次分析其不良反应现象。结果维生素 B1片是临床常用的中辅酶药物,但在剂量过量、存在个体差性,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近年临床在使用维生素 B1片时常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为保障用药安全应全面了解个体差异及药物不良反,提高安全用药。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无创机械通气是指不经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的机械通气,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的人工通气方式[1]。由于无需进行气管插管,避免了插管带来的机械损伤,患者所受的痛苦较小,同时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患者说话进食无影响,较传统的气管插管通气较为容易接受。今被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睡眠综合征、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当中。然而,由于患者突发严重不适,并且又带着帮助呼吸的仪器,再加上患者的家属对具体病况不了解甚至有的还抱有放弃治疗的念头,这些导致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各种不适症状。虽然这些心理上的不适在过去的治疗中不被重视,但是随着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无创通气治疗的护理方式也受到广泛关注[2]。
作者:陈奕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