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敏;马璐璐;陈薪薪;叶一蓓;林晓霞;史艳玲
目的 探究DNA修复因子BRCA2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间的关系.方法 单细胞克隆实验筛选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细胞;Westem blot实验检测耐药细胞中BRCA2分子的表达水平;RNA干扰技术特异性下调耐药细胞内BRCA2的表达;细胞增殖及凋亡实验探究BRCA2表达水平与耐药细胞细胞凋亡及自我更新能力间的关系.结果 成功筛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细胞高表达BRCA2;为探究高表达BRCA2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间的关系,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相比于正常耐药细胞,BRCA2下调细胞内6孔板单个孔内细胞克隆大于20个细胞的克隆数降低5倍;而细胞凋亡Tunel实验显示,其中相比于正常耐药细胞,光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RCA2下调细胞凋亡比率上调6倍.结论 本研究首次初步发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细胞高表达BRCA2,且特异性下调耐药细胞内BRCA2促进细胞凋亡及自我更新能力降低.以DNA损伤应答分子为切入点,发现DDR(DNA损伤应答)与EGFR之间的联系,以期为今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作者:庄顺红;胡慧仙;章敬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和评价液氮冷冻对发生于各部位皮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06名皮赘患者为样本案例,以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以35~50岁为低龄组,共55人,以51 ~72岁为高龄组,共151人.以棉签涂抹液氮的方式进行冷冻治疗.通过治疗后皮赘脱落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病损处及询问患者,对液氮冷冻治疗后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做出评价.结果 以年龄与性别分组测得数据经统计分析Z值为0.217与0.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年龄和性别不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根据治疗数据结果表明,液氮冷冻治疗皮赘具有很好的疗效,其中一次性治愈达到114例,占到55.3%,总有效例数(含治愈、显著及有效3个疗效级别)达到202例,占比98.1%.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在冷冻治疗后存在水肿、水泡、血泡、瘢痕、感染等不良反应,其中水肿和水泡发生率较高,分别占到69.9%和63.1%.结论 液氮冷冻治疗皮赘,治愈率高,效果显著,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如产生水肿、水泡、病损处感染等情况,在治疗后续处理中需注意观察并及时做好对应的医护处理.但总体来说不良反应影响较低,且该治疗方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一项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伟;黄江英;张文霞;谭燕娜;朱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50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孕产妇心率变异性,同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心率变异性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 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显著降低[(97.54±9.63) ms vs.(110.92±9.21) ms,P<0.001];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显著降低[(101.56±9.47) ms vs.(109.32±9.42) ms,P<0.001];24 h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显著降低[(41.47±8.83)ms vs.(45.82±8.71) ms,P=0.007];所有临近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显著降低[(27.82±9.23)msvs.(31.91±9.55) ms,P=0.016];所有相邻2个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博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显著降低[(10.21±2.38)%vs.(13.38±4.91)%,P <0.001].观察组孕产妇心率变异性降低程度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分别为50.00%、39.02%、8.54%和2.44%,对照组分别为80.00%、18.00%、2.00%和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亚组分析显示心率变异性降低的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和孕产妇24 h尿白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严重,可导致妊娠结局不良.
作者:程建霞;孔建平;张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并直肠肛门修复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痔病患者肛门压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206例Ⅲ~Ⅳ期痔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并肛门修复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评分(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术后VAS评分、肛门直肠测压(ARP、RRP、AMCP)的变化及近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2%(P<0.05).观察组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ARP、BRP、AM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2组ARP、BRP、AMCP均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ARP、BRP、AM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近期复发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并直肠肛门修复手术对痔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稳定患者正常的肛门收缩功能.
作者:洪琛;刘伟;王红芝;杨鹏;顾卫军;李于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10月进行冠心病伴有糖尿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14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跟踪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指标(收缩压及空腹血糖),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应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观察统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74%(t=-2.409,P=0.008);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值明显接近正常值,观察组临床指标(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比照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测,观察组经过测评总分及各个维度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维持患者收缩压和空腹血糖值趋于正常、降低收缩压和空腹血糖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康复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且患者应用效果佳,临床医疗成本降低.
作者:吴玉萍;林小洁;曾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认为残余肾功能对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将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透且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200 ml的患者62例,根据依从性评定标准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2组,过程中因为移植、转院、感染、手术等原因,剔除10例患者,余下52例患者,每组26例,比较2组患者分组时及1年后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透析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钾、血钙、血磷、血清铁、铁蛋白、铁饱和度、白蛋白、C反应蛋白(CPR)、总维生素D、总尿素清除率(Kt/V),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及透析前的血压.比较2组患者2015年5月和2016年5月的各项指标.结果 1年后,依从性好的组较依从性差的组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多,PTH、铁蛋白控制得更好,总维生素D高,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减少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率、尿量维持得更多更久,能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延缓残余肾功能的降低.
作者:林小敏;马璐璐;陈薪薪;叶一蓓;林晓霞;史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自我效能是患者为完成相关目标所具备的信念,自我效能的效果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因此本研究探讨了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浙江省中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评定患者自我效能情况,根据评分将其分为及格组52例和不及格组40例.观察2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分变化,并分析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及格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不及格组(t=-2.325,P=0.022),及格组患者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明显高于不及格组(Z=-2.070,-2.274;P=0.038,0.023);及格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不及格组(t=-6.972、-6.142,P<0.001),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不及格组(t=8.683,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社会支持是影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自我效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较低,年龄、抑郁、社会支持是影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自我效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规范化护理措施,加强术后康复教育,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
作者:洪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情况与对基层卫生建设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到实处提供帮助.方法 对49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30 ~50岁年龄段多(321,64.46%),本科学历占比例高(233,47.35%),中级职称多(196,39.84%),所从事专业中全科医生多(244,49.00%),来自社区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医生多(200,40.16%).②156人(占31.33%)参与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218人(占43.78%)愿意参与,不愿意的原因主要包括:106人(占21.29%)认为居民不认可,96人(占19.28%)认为国家政策不能激励医务人员积极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215人(占43.17%)认为是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常见病诊治432人(占86.75%)和慢病管理404人(占81.12%);家庭签约服务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层全科医生医疗能力待提高(453,90.96%);需要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和量要与医生收入相应(455,91.37%).③289人(占58.03%)认为了解基层医疗单位,基层医疗单位存在的问题:社区医生医疗技能差(453,90.96%),和居民不信任社区医生(402,80.72%).④对基层卫生建设改进建议:加强医院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扶持力度和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结论 落实家庭签约服务,政府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综合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撑,同时也要加强基层卫生建设,提高全科医生服务能力,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顺利进行.
作者:王荣英;张金佳;贺振银;王倩;王雅依;王金艳;支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团体心理辅导联合同伴教育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遵医嘱给予饮食及药物护理,向患者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常规的氧疗及呼吸功能训练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辅导联合同伴教育: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及同伴教育小组,实验前均经过正规培训;心理辅导小组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同伴教育组每月组织一次“经验交流见面会”,分享经验;护理3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照组患者高于实验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1% (65/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10% (53/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x2=7.332,P=0.026).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联合同伴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璐;赵楠;吕思慧;徐进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itonin,PCT)检测在老年细菌性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住院的老年肺炎患者314例,包括细菌性肺炎患者121例、病毒性肺炎患者97例和支原体肺炎患者96例,另有10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将121例细菌性肺炎患者按病情轻重程度分组,统计各组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检测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血清PCT和CRP水平细菌性肺炎组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病情越重血清PCT和CRP水平也越高.以0.5μg/L和10 mg/L为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和CRP诊断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分别为90.9%和86.8%,两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分别为90.4%和77.5%,血清PCT诊断细菌性肺炎的特异度明显高于血清CRP(P <0.01).结论 血清PCT水平对老年细菌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并可作为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一项评估指标.血清PCT检测在诊断老年细菌性肺炎的特异度上明显高于血清CRP.
作者:魏萍;刘小香;朱捍君;孙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上海市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提供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6年7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440名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照顾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自制一般人口社会学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总分为47.93±13.03,呈中等程度负担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负担在患慢性病数量、失能时间(个月)、Barthel指数、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是否在婚、与被照顾者之间的关系、每日照顾小时数、照顾者自评健康状况等级、家庭月收入等变量上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Barthel指数、与被照顾者之间的关系、照顾者自身文化水平、失能老人患慢性疾病情况、每天照顾小时数是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多元相关系数R=0.812,决定系数R2=0.659.结论 上海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处于中等水平,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来自失能老人以及照顾者多方面.社区护士应同时评估失能老人和主要照顾者的情况,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作者:李艳;黄永霞;赵爱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低妊娠率是医学研究焦点,如何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率是关键所在.本课题通过观察滋肾凉血调周法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宁波市中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经腹腔镜确诊为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130例,轻度组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中药组服用滋肾凉血调周中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3个月经周期,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6个月经周期;中重度组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均予术后月经第1天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每4周一针,共3个疗程,治疗组续服滋肾凉血调周中药3个月经周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ER、PR及VEGF表达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①轻度组:治疗后中药组子宫内膜ER和VEGF表达较空白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②中重度组: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ER、PR和VEGF表达较西药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③中药干预的2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妊娠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肾凉血调周法能有效下调子宫内膜中ER和VEGF表达;该方法与GnRH-a针联合使用后对PR也有显著性下调作用;其提高妊娠率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激素受体和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宋俏蔚;赵珊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大肝癌患者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86例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血清肿瘤活性因子[甲胎蛋白(AF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CA199]、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的变化以及患者生活质量与近期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AFP、MMP、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FP、MMP、CA19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CD8+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gA、IgG、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G、IgM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症状/不良作用及社会功能评分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明显降低大肝癌患者肿瘤活性因子水平,增强患者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德东;石小军;王哲;袁登高;蔡挺;张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主要特点为缓慢进展、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帕金森综合征、轴性肌张力障碍、智能受损、假性球麻痹,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由于患者表现多样,病例少见,临床很容易误诊.我科今年收治2例PSP病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银;黄坚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2例胸外科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有无出现感染进行分组研究,共36例患者出现感染,纳入感染组;其余在围手术期未出现感染,为非感染组,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分析感染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432例胸外科老年患者中出现36例患者感染(8.3%),其余患者在围手术期未出现感染(91.7%).共感染例次为41例次.其中下呼吸道发生24例,约占感染例次的58.5%,上呼吸道发生5例,约占感染例次的12.2%,表皮切口发生3例,约占感染例次的7.3%,深部切口发生4例,约占感染例次的9.9%,胸膜腔发生3例,约占感染例次的7.3%,泌尿道发生2例,约占感染例次的4.8%.通过单因素分析,本研究发现患者的感染与年龄、是否有吸烟史、住院时间、危险因素评分密切相关(x2值分别为5.527、8.569、4.159、7.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患者的性别、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无关(均P>0.05).结论 年龄、有无吸烟史、住院时间、危险因素评分是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高危易感影响因素,应针对影响因素提供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对策.
作者:陈海燕;郑屹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规范化的影响,探寻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 将2015年1-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273例急诊抢救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接受治疗的243例急诊抢救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接受常规急诊抢救护理的患者,试验组为在基础急诊抢救护理的基础上接受PDCA护理的患者,将2组在护理计划与执行计划记录内容不相符、医护记录时间或内容不一致、小结事件报告错误、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记录出量不吻合、入量记录不吻合的例数进行比较,同时对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护理计划与执行计划记录内容不相符、医护记录时间或内容不一致、小结事件报告错误、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记录出量不吻合、入量记录不吻合、手术患者信息、手术部位标识、手术患者、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标识错误率分别为8.1%、10.6%、6.6%、5.5%、13.9%、7.3%、2.9%、3.7%,对照组分别为11.9%、14.0%、9.9%、8.2%、18.9%、17.3%、10.7%、9.9%,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例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72.0%(175例)和95.9%(233例),对照组分别为55.7%(152例)和82.1% (224例),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可以使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更加规范化,护理质量规范化.
作者:徐瑞琦;杨硕;山丹;黄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单侧固定双侧减压在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于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1例,其中行微创单侧固定双侧减压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开放双侧固定双侧减压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年.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至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以及腰椎融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至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手术1年后ODI指数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1年后腿部、腰部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但2组间腿部、腰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Ⅰ级31例,Ⅱ级16例,对照组Ⅰ级27例,Ⅱ级17例,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单侧固定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疗效满意,且微创单侧固定双侧减压治疗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徐清平;宋登峰;何剑星;朱晓峰;胡细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深化医改、构建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分析安徽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对如何促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经验参考和政策建议.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主要政策、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提出工作建议.结果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培训成效难以显现,质量有待提高;全科医生执业制度推进滞后、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人员注册率较低、流失率偏高;规范化培训在整体培训中比例、报名人数和录取分数呈现“三低”;政策宣传不到位,激励措施缺乏,参培积极性不高等.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全科医生队伍总体上数量匮乏、质量不高,全科医生既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也未得到业内普遍认可(不被重视);对全科医学认识不到位,在全科专业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重视程度不高;全科医生使用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推进难度大,效果不理想等.结论 建议从五个方面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执业注册;强化规范培训;重视学科建设;加强宣传引导.
作者:宋向东;杨昱;于先清;樊康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及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表现,归纳各种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住的45例经影像学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及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征象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表现为下肢轻微度至中度肿胀者27例(60.0%),重度肿胀者10例(22.2%),无下肢肿胀者8例(17.8%).症状为轻中度肿胀或无肿胀为35例,重度肿胀为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9,P <0.05).通过静脉顺行造影发现下肢周围型血栓,即腘静脉、股静脉及髂静脉通畅者9例(20.0%);股、腘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通畅者19例(42.2%);髂静脉血栓形成者10例(22.2%);下腔静脉造影发现下腔静脉合并血栓形成者7例(15.6%),其中髂静脉通畅或未完全闭塞的患者为42例(93.3%).结论 下肢肿胀程度较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动脉栓塞的风险更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造影类型中髂静脉通畅及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2种类型是发生肺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颖;王孝高;宋涛;高涌;余朝文;聂中林;陈世远;卢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与传统VAS评分法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价值,探索一种方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早期诊断带状疱疹的诊断率.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7月20例于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疑似带状疱疹患者,一侧躯干区域出现神经痛症状但无疱疹,记录患者疼痛区域与对侧的红外线热成像图及VAS评分.测量两侧对称区域线温差△T(℃).2周内密切随访患者疱疹情况以明确诊断.评价指标诊断效能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以两侧对称区域温差△T及VAS评分为检验变量,2周内随访是否出现条带状疱疹证实结局为状态变量,作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计算约登指数,寻找诊断界点为临界cut-off值.结果 2周内随访出现相关区域条带状疱疹的患者可确诊为带状疱疹,共13人.绘制ROC曲线图分析结果显示:在针对红外线热成像计算两侧对称区域线温差△T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诊断带状疱疹的临界值为0.85℃,约登指数为0.702;VAS评分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434,诊断带状疱疹的临界值为2.5分,约登指数为0.176.结论 在带状疱疹患者出现疼痛症状但未出现疱疹时,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较VAS评分法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更有诊断价值,而且操作简单、无创无辐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益冰;谢可越;黄冰;姚明;张利;邓甲甲;费勇;倪华栋;陈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