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镇静药物用于术中镇静效果的比较

甘建辉;史金麟;钱宝民;高惠军;柳浩然;王宇;王虹

关键词:自控镇静,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咪达唑仑
摘要:目的 比较眯达唑仑、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在术中患者自控镇静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年龄30~ 60岁.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记录入室时(T0)、给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60 min(T4)和术毕(T5)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观察4组患者术中镇静的效果.结果 ①4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基础MAP和HR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时比较,T1~T4时4组患者HR、MAP、BIS均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T2~T4时D组患者HR、MAP波动较M组、P组和E组平稳(P<0.05).③术中D组发生心动过缓6例,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组发生注射痛7例,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等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术中自控镇静时使用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是安全可行的,其中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优于依托咪酯、丙泊酚和咪达唑仑.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桥本甲状腺炎与ABO血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与ABO血型的关系,丰富HT的病因,为HT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参照桥本甲状腺炎的入选标准选择病例组684例,以从中心血站获取的临沂市16 261名汉族人(健康献血者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的血型资料作为对照组,调查临沂市汉族人HT患者的ABO血型分布,与该地区汉族人ABO血型分布比较,观察A型、B型、AB型、O型在2组人群中的构成比差异,并比较4种血型的人患HT的相对危险度(OR).用玻片凝集法检测ABO血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FT3和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相关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TPOAb、TGAb和TRAb).用SPSS 13.5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OR值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临沂市汉族人HT患者的ABO血型分布特点为:O型(35.09%)>A型(28.07%)>B型(25.14%) >AB型(11.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②患HT的血型OR为:O(1.3)>AB(1.2)>A(1.0)>B(0.88),O型血者患HT风险显著高于其他血型(P<0.05).结论 在临沂市汉族人群中,血型为O型者发生HT的风险高,O型可能是该地区汉族入HT的易感血型.

    作者:王斐;张缓媛;李鹏;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耳鸣习服疗法对耳鸣患者耳鸣残疾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耳鸣习服疗法对耳鸣患者耳鸣残疾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98例(113患耳)耳鸣患者根据耳鸣测定结果分为对照组(52例,61患耳)和观察组(46例,52患耳).对照组患者给予掩蔽治疗;观察组给予习服治疗.采用耳鸣残疾度量化表(THI)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耳鸣残疾评分.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烦躁度,耳鸣各项指标(耳鸣时间、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评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T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TH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耳鸣烦躁度分布及耳鸣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轻度烦躁的患者均有所增加,且2组患者耳鸣烦躁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66% vs.78.85%,x2=5.992,P=0.014).结论 对于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耳鸣习服疗法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THI评分和耳鸣烦躁级评分,提高其生活、睡眠质量,短期疗效较满意,适应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波;马志超;李勇;陶宝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重症脓毒血症预后评估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老年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6例因重症脓毒症入住ICU的老年患者,按照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32例,死亡组14例.收集入院后或明确诊断重症脓毒症当时和6h动脉血,测定血乳酸,于抽血后2h内完成,并计算血乳酸清除率.同时留置中心静导管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建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ScvO2和APACHEⅡ评分,并建立ROC曲线.结果 2组患者乳酸清除率、ScvO2和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乳酸清除率、ScvO2与APACHE Ⅱ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r =0.932,P=0.012).乳酸清除率和ScvO2越低,APACHE Ⅱ评分越高,28 d病死率越高.乳酸清除率和ScvO2与APACHE 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02、0.759.结论 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和ScvO2与APACHE Ⅱ评分显著相关,可以预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指导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作者:张苏宁;崔琢;方玉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以服务团队为单位的家庭医生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探索家庭医生制度下全科团队绩效考核评估方式,以实现对团队的全员激励,促进全科团队的长期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全科团队的绩效考核评估框架,进而借助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采集18位专家的指标评分结果,并利用界值法和乘积法进行评估指标的筛选和权重赋值,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标准化模型.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表的统计分析,剔除了14个二级指标,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终组成了6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的指标系统,各指标通过权重分配后,确立了综合评估模型.结论 终确立的绩效考核办法说明,服务的持续性和质量应是全科团队工作重点和注意方向,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研究在调动全科团队各成员积极性和促进工作开展与居民认可方面存在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本研究以当下上海城市社区为背景,具有一定时空局限性,应用时仍需结合实际进行调整.本考核体系应与家庭医生制度互相促进改善,且经过调整可以推广到其他基层医疗机构.

    作者:蔡惠勇;宋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阴道超声及联合宫腔镜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价值,以便为子宫切口憩室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指导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7月温岭市妇幼保健院5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剖宫产术后应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并经宫腔碘油造影、宫腔镜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对比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研究轻型憩室28例,其中轻型憩室合并子宫内膜增殖共14例.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78.6%,其中轻型憩室21例,重型憩室23例;而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92.9%,其中轻型憩室28例,重型憩室24例.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7,P<0.05).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可尽早发现子宫切口缺陷,了解缺陷内及其周围内膜有无纤维化,子宫内膜息肉或表层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重型憩室宫腔镜联合B超检测憩室顶部距离浆膜面的距离(1.7~6.1 mm),平均(4.3±0.6)mm;宽度4~16 mm,平均(12.3 ±3.8)mm.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切口憩室经济、便捷;若联合宫腔镜检查能准确地探查和测量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局部创面的情况及残存肌层的厚度,对确定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作者:陈慧军;吴一萍;吴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损伤控制理念下腹部创伤患者低体温的护理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念下腹部创伤患者低体温的危害及积极预防低体温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将90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采用预防体温降低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术前访视评估,制定保温措施计划;术前进行手术室预热,使室温恒定在22 ~24℃,湿度50% ~ 60%;术中静脉人液体用加温泵加温至37℃;腹腔冲洗液加温至37℃,手术中用温盐水纱布垫覆盖脏器表面;用充气式保温毯预热到40℃,包裹并覆盖患者的非手术野部位,特别是四肢;呼吸机预先调节湿化灌温度至37℃等.测温方式采用电子直肠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插入肛门深度为进入5 ~6 cm处.麻醉前的体温为基础值,观察2组患者麻醉后苏醒的时间、术后寒战、低血压等症状发生的情况及手术期间体温的变化.结果 2组在15 min内麻醉苏醒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 30 min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寒战,低血压,手术期体温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创伤患者低体温对机体危害很大,术中术后采取积极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月英;陈珍珍;王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城中村区域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城中村区域婴儿母乳喂养情况,探讨影响婴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该人群今后母婴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深圳市沙井街道城中村区域居住的2013年8-10月进行产后访视的325名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电话随访方式进行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用SPSS 13.0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其中多组的两两比较以调整后α =0.017为检验水准,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与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呈负相关;与剖宫产率呈正相关;与产妇的年龄关系不大,25岁以上和25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6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率随月龄增长呈快速下降趋势,由1个月时的87.4%下降到4个月时的59.7%,再下降到6个月时的33.5%.影响4个月以后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因素是奶水不足、过早添加辅食和工作时间不方便哺乳.结论 加大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针对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提高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有效方法.要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确定的婴儿母乳喂养目标,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任重而道远.

    作者:欧阳芳芳;余宗洋;王秀云;席铁举;刘付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激励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工作人员激励现状及其需求状况,为制定有效的CHS激励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中山市选取3个镇区的815名CHS工作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整理,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分析(α=0.05),分析他们对激励机制的态度及其需求情况.结果 仅241名(32.1%)工作人员对现行绩效考评程序明确表示满意;认为绩效考评的必要因素主要为:工作态度(530/70.7%)、出勤情况(514/68.5%)、合作精神(503/67.1%)、工作质量(496/66.1%)、工作效率(481/64.1%)等,而认为应考虑“居民满意度”的比例低(380/50.7%);对于绩效考评的正向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增加收入(628/83.7%)、增加福利(597/79.6%)、公平合理的绩效考评(531/70.8%),负向激励的主要依据有工作责任事故(429/57.2%)、违反规章制度(419/55.9%)、与服务对象关系紧张(362/48.3%);处罚方式主要为扣发工资或奖金(612/81.6%)、行政警告(257/34.3%).结论 中山市CHS机构应重点关注人员待遇和完善人员构建状况有待提高,应构建适合本地区实际、高效的CHS激励机制,以促进CHS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林燕棉;黄翔;余雪强;王娇艳;杨华杰;周志衡;赖秀娟;张冬莹;李爱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症脓毒症患者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的监测及意义

    目的 观察重症脓毒症患者的Th17及Treg的表达,探讨其在重症脓毒症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入住ICU的重症脓毒症患者30例组成重症脓毒症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组成对照组.所有重症脓毒症患者在入住ICU第1、3、5天进行采血,同时进行SOFA评分,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组人群外周血Th17细胞及Treg的比率,比较2组间差异.分析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h17细胞及各类Treg表达率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重症脓毒症组入住ICU第1天CD4+ CD25+、CD4+ CD25high、CD4+ 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重症脓毒症组入住ICU第3天CD4+ CD25+、CD4+ CD25high、CD4+ 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的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重症脓毒症组入住ICU第5天CD4+ CD25+、CD4+CD25high、CD4+ 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的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②重症脓毒症患者Th17细胞表达率与SOFA评分正相关(r=0.461,P=0.000);CD4+ CD25+、CD4+ CD25highT细胞的表达率与SOFA评分无相关性;CD4+ CD25+ Foxp3+T细胞的表达率与SOFA评分负相关(r=-0.375,P=0.000).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Th17细胞、CD4+ CD25+、CD4+ CD25high及CD4+ CD25+ Foxp3+T细胞的表达率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增高,Th17细胞及CD4+ CD25+ Foxp3+T细胞的表达率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李国辉;马纪林;石占利;李志会;方堃;蔡龙;施华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管性痴呆与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关联的Meta分析

    目的 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危险因子,本文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MTHFR C677T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关联性进行评价,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方法 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4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VD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的主要结局指标是等位基因T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优势比(Odds ratio,OR).结果 共纳入14篇合格文献,累计921例病例和1033例对照.T等位基因可增加患VD的风险,其优势比及其95%置信区间为1.33(1.18,1.49).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血管性痴呆的潜在分子标记,其T基因型人群患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

    作者:徐小红;王晟东;宋明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和治疗策略

    目的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科急症,多由胆道疾病、酒精及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本文比较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与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策略以及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38例HLAP患者纳入研究(HLAP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27~74岁,平均(45.5±8.8)岁.并随即抽取同期收治的ABP患者45例作为对照(ABP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5~76岁,平均(47.2±6.7)岁.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住院情况、预后情况等,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0.00、1.00,P>0.05),HLAP组BMI显著大于ABP组(t=5.58,P<0.05),HLAP组脂肪肝、糖尿病和SAP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BP组(x2=12.38、5.03、9.91,P<0.05),而2组患者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CT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0.88、3.90、0.89、2.98,P>0.05),但HLAP组存在升高的趋势;HLAP组患者血AMY、尿AMY、血Ca2+、ALT、GGT、TBIL和DBIL均显著低于ABP组(t=4.91、9.20、2.92、11.28、10.78、17.34、16.27,P<0.05);TG、TC和Glu均显著高于ABP组(t=14.16、8.45、8.52,P<0.05),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P组手术患者显著多于HLAP组(x2=3.89,P<0.05),HLAP组复发人数高于ABP组(x2=6.02,P<0.05).结论 HLAP与ABP临床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时应注意加以辨别,制定适宜的治疗策略.

    作者:钟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个性化音乐唤醒对择期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复苏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音乐唤醒对择期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复苏期患者苏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0月择期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患者200例,按随机编号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1d访视患者,做好音乐唤醒的准备工作;手术当日在术前准备及麻醉诱导前,戴耳机听音乐,手术完毕停麻药后给予音乐唤醒.对照组采用术后语言唤醒.分别记录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次数和躁动程度.结果 全身麻醉停药后,实验组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3.25±6.25)m in,(5.90±3.1)min,(5.21±2.65) min,(6.52±2.56) min;对照组为自主呼吸时间(14.44±5.72)min,呼之睁眼时间(7.48 ±2.9) min,呼之握拳时间(8.26±4.52) min,拔管时间(10.47±3.27)min.实验组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轻度躁动10例,躁动率10%;对照组重度躁动2例,轻度躁动25例,躁动率27%.2组躁动发生率与躁动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性化音乐唤醒可缩短全身麻醉术后的苏醒时间,使患者舒适,提高复苏质量.

    作者:陈燕艳;徐巧丹;应春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6例老年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目的 比较老年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和老年客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O-BPPV)的临床表现,并探讨手法复位对老年S-BPPV和老年O-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0月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S-BPPV患者和49例O-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的临床表现(眩晕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以及手法复位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S-BPPV组患者眩晕的潜伏期为(4.36±1.89)s,大于O-BPPV组患者的(3.17±1.2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PV组患者眩晕的持续时间为(6.94±3.25)s,小于O-BPPV组的(13.37±3.6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PV组患者手法复位治疗的循环次数为(1.68±1.12)次,明显少于O-BPPV组患者的(3.42±1.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PV组患者1周和3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6.15%,与对照组患者的85.71%和91.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S-BPPV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9.2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老年O-BPPV患者,老年S-BPPV患者临床具有眩晕潜伏期较长、但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S-BPPV和O-BPPV均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且治疗效果满意,但S-BP-PV患者手法治疗的循环次数少.

    作者:蒋琳;牛国忠;殷聪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循证医学在肿瘤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近年来肿瘤学领域飞速发展,肿瘤学专科医师紧缺,该现状对于肿瘤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的医学教育形式要求肿瘤学教学在加强有关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及科研素质等的训练,以便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高等医学院校应及时调整医学教育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主的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佳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以及正确应用结果指导临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它弥补了长期以来统治临床医学领域的经验医学模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我们的医学实践行为.目前循证医学已广泛深入到各种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不仅对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探索.因此,在肿瘤学临床和教学实践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教学探索,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期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新时代下医学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近几年循证医学在我国各大高校的肿瘤学教学中已得到不断应用,对医学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燕;郑荣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纵隔置管引流在胃食管胸内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预置纵隔引流管在胃食管胸内吻合口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食管癌、贲门癌患者40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预置纵隔引流管,n=204)和对照组(未预置纵隔引流管,n=198).贲门癌及食管下段癌均行左侧进胸胃食管胸内吻合术、食管中段癌均行右侧进胸腹胸胃食管胸内吻合术.在吻合口下方食管床1 ~2 cm放置乳胶引流管沿食道床向下从前胸壁引出.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住院费用分别为(30 141±2213)元与(36 569±2435)元,住院天数分别为(18±3)d与(24±3)d,2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吻合口瘘12例(5.88%,12/204),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10例(5.05%,10/198),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吻合口瘘患者高体温、白细胞极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吻合口瘘患者经禁饮食、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后均痊愈出院;对照组10例吻合口瘘患者中3例行二次开胸行纵隔引流而治愈,3例经禁饮食、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后好转出院,4例死于肺部及纵膈感染.结论 预置纵隔引流管可以降低胃食管胸内吻合口术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虽不能降低胃食管胸内吻合口术中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在吻合口瘘早期发现和后续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程飞;何玉华;刘术尧;谈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细化护理细节在保证小儿支气管镜术安全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化护理细节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FFB)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以完善护理流程,保证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的安全.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2例选择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建立细化护理细节小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并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镜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进镜成功率为98.36%,对照组患儿进镜成功率为88.52%,观察组患儿进镜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2,P=0.029);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03%,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34%,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24,P=0.018);观察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术操作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0±0.4)h/(1.5±0.7)h,(17.35±2.67)分/(15.32±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8、3.715,P=0.030,0.023).结论 建立细化护理细节对行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安全进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蔡玲芳;林丽君;徐红;陈秀芳;管敏昌;汤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超声影像评价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下肢静脉形态与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超声评价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GSV)曲张患者下肢静脉形态及功能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症状,及受累静脉之间相关性.方法 搜集GSV曲张患者107例(患肢150条)作为病例组,依据临床症状分级;20名健康成年人(健康腿40条)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查追踪显示GSV全程,记录受累静脉部位及各超声影像学参数,评价瓣膜功能,统计学分析各参数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肢GSV内径明显增宽,静脉远心端血栓检出率6.67% (10/150),均见于C5~6级患者;94.67% (142/150)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肢中存在GSV瓣膜功能不全,其中瓣膜功能重度不全123条,不同临床分级中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存在穿静脉开放者114条,占76%;共检出开放穿静脉185条,95.1% (176/185)为Cockett穿静脉.穿静脉开放数目与其内径及有无反流呈显著性正相关(r =0.3674,r=0.2764,P<0.01);穿静脉存在反流表明GSV瓣膜功能越差(r=-0.2443,P=0.0026).结论 穿静脉开放参与影响GSV及FV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患者临床症状分级,超声全面评价受累静脉形态及功能变化有助于客观评价静脉曲张病变,从而为其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邱璇;张莉;阴继凯;许磊;杨一林;袁丽君;段云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合并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观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合并坠积性肺炎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坠积性肺炎临床表现、痰培养结果、引起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坠积性肺炎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0例患者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32例(64.00%),以非呼吸系统症状等为首要表现者18例(36.00%).38例(76.00%)患者合并84例次各种并发症.坠积性肺炎组年龄(76.67±8.45)岁、营养不良54.00%、实施留置胃管72.00%、应用制酸剂56.00%、预防应用抗生素38.00%、合并糖尿病24.00%、住院时间(56.67±12.45)d高于无坠积性肺炎组的(66.45±9.23)岁、30.00%、26.00%、32.00%、12.00%、10.00%、(33.28±8.70)d(P<0.05),这些是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本组患者反复培养无细菌生长者11例,有致病菌生长者39例(78%),包括革兰氏阴性菌21例、革兰氏阳性球菌14例、真菌4例;2种及2种以上混合性感染7例.给予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早期采用经验应用抗菌药物,然后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50例患者死亡7例(14.00%),43例存活好转患者治疗时间19~44d,平均(26.34±7.59)d.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坠积性肺炎难以完全避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构成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相应的措施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并积极治疗.

    作者:章群;朱锦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T引导下臂丛阻滞技术用于冻结肩的松解治疗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可视化麻醉技术——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及其在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冻结肩患者仰卧于CT台上,在患侧颈部锁骨上区皮肤上放置定位标志物,以层厚5 mm进行CT冠状位平扫,找出清晰的前、中斜角肌间隙层面后设计穿刺进针点、进针角度及深度,随后于局麻下穿刺,CT扫描确认或调整针尖至前、中斜角肌间隙后,注入1%利多卡因10 ml(内含碘海醇1ml),CT扫描观察局麻药的分布,待阻滞完善后行患侧肩关节手法松解术.观察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局麻药用量、运动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有效率及手法松解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借助影像工具CT能准确引导穿刺针进入前、中斜角肌间隙,注入较少容量的局部麻醉药(11.11±2.25)ml即可达到完善的阻滞效果,阻滞完善时间为(9.54±2.69) min,无气胸、血胸、局麻药中毒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接受治疗的73例冻结肩患者均在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成功,手法松解后疼痛显著减轻(NRS评分:5.14±1.62 Vs 1.48 ±0.58,P<0.05),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结论 CT引导臂丛阻滞是可视化麻醉技术之一,可减少局麻药用量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用于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熊远洪;黄冰;姚明;过建国;任小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社区医务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研究的认知分析

    目的 研究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智库在社区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智库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方法 在上海市区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抽取405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的知晓程度、社区卫生服务专著必要性和专著内容需求4个方面.以此来研究上海社区卫生智库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建设需求.结果 有效问卷400份,45.3%的调查对象完全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的概念,35.0%只是听说过但不清楚具体包含哪些内容;15.6%的调查对象对智库了解表面、不深入;只有4.1%的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智库有一定程度的知晓.不同知晓程度的调查对象,对撰写社区卫生服务智库方面专著是否必要的意见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智库有初步认识的调查对象70%以上都认为有必要撰写相关专著.说明社区卫生服务智库在社区医生和管理人员中知晓率还很低,应加强智库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的影响力.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的知晓度偏低,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智库的需求相对明确.应该在扩大影响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智库,加强智库基地、数据库及人才建设,并形成鲜明的自身特色.

    作者:吴伟琪;池捷;鲍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