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谢怀珍;董传莉;宫芬;汪灵芝;陈兰举
目的 探讨中成药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性别、年龄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为痰热清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化验结果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2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上未见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急性细菌性感染腹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作者:丁秀丽;龚霆;吴飚;马丽;张晨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增强携泵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功能制护理,试验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比较2组出院时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空腹血糖(8.68±1.23)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12.23±2.34) mmol/L;试验组空腹血糖(5.62±1.14) 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9.87±1.47) mmol/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并发症(感染、皮下硬结、低血糖、泵堵塞)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85.05±6.73)分,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得分(95.12±4.23)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
作者:施彩虹;段晓侠;陈玲玲;张兰香;刘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急救护理及预防措施,加强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和认识,减少双硫仑样反应发生因素,降低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一2013年2月急诊科治疗的1387例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情况,包括患者的用药、饮酒时间、饮酒种类、饮酒量等与发病的关系及急救护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结果 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率从4.44%降至0.68%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颜面潮红、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急促等.经急诊对症治疗护理后均恢复良好,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高度重视预防,加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掌握用药注意事项;完善门急诊患者的健康宣教方法,在门诊病历上加盖健康教育印章,使患者重视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前后均应避免饮酒或食用含有酒精的食品或药物,减少双硫仑样反应发生.
作者:齐静;孙春霞;胡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年,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发展,该技术在研究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诊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名称来自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由Marc Wilkins和Williams早提出,指研究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的科学.蛋白质组学核心技术包括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质谱(mass spectrometry)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随着基于2-DE技术的各种凝胶电泳技术及各种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诸多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发生、发展与多基因、多因素相关的恶性肿瘤的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受到越来越显著的关注[1-8].现就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技术进展及其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钱秀娟;吴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血管疾病(CVD)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的人口死亡率居第1、2位,它不仅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至少持续24 h,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因素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有关.因此,在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针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防非常重要.本文就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及其危险因素评分进行探讨,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更好地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屈洪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阿托品、安定在人工流产术前及术中用于软化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1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来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760例妇女中挑选出200例,血或尿HCG测定阳性,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均为初次怀孕.孕7~12周并要求终止妊娠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1片舌下含化,2h后给患者阴道后穹窿塞1片米索前列醇,然后再给患者安定10 mg静脉推注,30 min后,用阿托品0.5 mg+2%利多卡因10 ml对患者宫颈进行四点封闭并给予按摩,后再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术前不做任何处理,按常规方法做人工流产手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子宫颈软化及松弛程度、阴道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患者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1片舌下含化,2h后阴道后穹窿塞1片米索前列醇,然后再给患者安定10 mg静脉推注.30 min后,用阿托品0.5 mg+2%利多卡因10 ml对患者宫颈进行四点封闭,手术时子宫颈软化及松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量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钱雅南;叶名芳;唐乃秀;刘靖;张瑜;邵东方;童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分别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前后2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过去24 h及术后经历的严重疼痛评分及SRSS评分分别为(2.17±1.50)分、(4.00±2.12)分、(15.60±2.7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0±1.55)分、(6.39±2.61)分、(24.63±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0、7.095、5.621,P=0.011、0.006、0.015);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6.63%(x2=4.569,P=0.002).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可为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心理、生理状态调整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桑;钟辉;赵华;林连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杭州地区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基因变异是否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有关.方法 采用MGB测序法检测15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和150例健康对照组SP-D基因2个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型频率分析.各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病例组SP-D Met1 1Thr位点TT、CT、CC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44.0%、48.7%,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3%、70.7%.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51、5.823,P<0.05).SP-D Ala160Thr位点AA、GA、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29.3%、66.7%,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7%、71.3%,2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 =0.182、0.181,P>0.05);但该位点A、G等位基因在轻中度和重度患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4,P<0.05),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患重度RSV毛细支气管炎的风险升高.结论 杭州地区汉族儿童存在SP-D基因多态性,SP-DMet1 1Thr位点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易感性存在关联,C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而SP-D Ala160Thr位点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易感性未存在关联.SP-D Ala160Thr等位基因A可能是影响RSV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一个候选基因.
作者:朱亚非;方妍彤;梁振明;龚海燕;阮莉莉;朱银燕;吴光声;包玲;王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急诊重症肺炎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到急诊室救治的161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病情是否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将患儿分为呼吸衰竭组(63例)、肺炎组(98例);入急诊室后立即进行血气分析、生化、凝血、胸片等检查协助诊断及评价病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儿童就诊当日血清25(OH)D水平.结果 161例患儿男107例,女54例;小1月,大12岁;总体25(OH)D水平为(17.43±11.31) ng/ml;呼吸衰竭组、肺炎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12.43±10.11)ng/ml、(20.71±10.07) ng/ml,呼吸衰竭组患儿血清25(OH)D显著低于重症肺炎组(t=4.842,P<0.0001);呼吸衰竭组与肺炎组患儿VitD正常、不足、缺乏及严重缺乏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7.64,P=0.0005);呼吸衰竭组和肺炎组间PCT水平、多器官损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就诊肺部感染患儿血清25 (OH)D越低,器官损伤程度越重、数目越多,补充VitD可能对严重肺部感染患儿有益.
作者:梁金鑫;李伟;郭靖;郭琳瑛;李红日;孙春荣;程显芬;崔小岱;张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儿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儿60例,给予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并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分别记录舒张试验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①患儿雾化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每千克潮气量(VT/kg)、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 remaining)、达峰时间比(tPTEF/TE)、大呼气峰流量(PEF)变化;②上述4种指标之间改善率的差异;③观察雾化前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的变化.结果 ①患儿雾化后4种指标均值较雾化前均有改善,但仍较低,且雾化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雾化后TPEF/TE改善率较其他3种指标改善率低,阳性率为20%,4种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雾化前患儿TBFV环呈现用力呼气曲线图形,雾化后环增宽,潮气量增加,呼气高峰后移.结论 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儿毛细支气管炎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其指标TPTEF/TE在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中存在局限性,其意义应与临床相结合综合分析.
作者:李金英;安淑华;李权恒;武书娴;李清涛;张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活动耐力、生存质量满意度等情况.方法 参考2011年COPD诊疗规范制定问卷调查表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 行肺功能检查明确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确诊为COPD患者1024例,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112例(10.9%),吸入12.5%、口服63.4%、静脉24.1%;COPD患者进行活动耐力训练者64例(6.3%);COPD患者生存质量满意34例(3.3%).结论 社区COPD患者稳定期药物治疗使用途径以口服为主,出现不良应较多.患者活动耐力训练较少,生存质量满意度差.
作者:沈菲;韩一平;吴学智;凌小媛;陈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HA2D2S-VASc评分在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价值,并分析评分中部分可控危险因素对2组得分贡献的差异.方法 选择2年间门诊或住院75岁以上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房颤伴脑梗死患者32例,B组为房颤无脑梗死26例.记录2组的年龄、性别、房颤诊断时间及抗栓治疗情况;使用CHA2D2S-VASc评分分别对2组进行评分;比较2组差异.结果 2组年龄、性别构成及接受抗栓治疗状况无显著差异.房颤诊断时间A组明显较B组长(A组10.15±4.37年vs B组7.28±3.14,P<0.05).A组CHA2 D2 S-VASc评分的总分明显高于B组(A组6.23±3.14 vs B组4.21±2.17,P<0.05).对评分标准中部分可控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管性疾病两项A组得分明显高于B组(20/32 vs.13/26,P<0.05;11/32vs.4/26,P<0.05).结论 CHA2 D2 S-VASc评分在75岁高龄房颤患者均有较高的得分;有脑梗死组得分高于无脑梗死组;对评分中部分可控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及血管性疾病在伴有脑梗死组对得分的贡献比不伴脑梗死组大.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斑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残存管腔内径,狭窄处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期末流速(EDV),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60例患者共检出斑块92个,平均大小约(10.5±3.4)mm,低回声斑块40个(占43.5%),高回声斑块16个(占17.4%),混合回声斑块36个(占39.1%);斑块位于颈动脉分叉处64个(占69.6%),位于颈内动脉20个(占21.7%),位于颈总动脉8个(占8.7%);60例患者中,轻度狭窄18例(占30.0%),中度狭窄27例(占45.0%),重度狭窄7例(占11.7%),闭塞8例(占13.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便捷、无创,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筛查,便于随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年静;张学珍;高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10月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经病原学检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评分(SSS)分组,其中重症感染组26例,一般感染组24例.另外选取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液标本检查降钙素原、血常规、生化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0.5 ng/ml为阳性,超敏C反应蛋白≥8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20×109/L为阳性.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为(7.31±4.28) ng/ml,hs-CRP水平为(20.08±14.16)mg/L,白细胞计数(17.15±8.24)×109/L;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及WBC的阳性率,重症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一般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感染组88.5%的PCT水平在2 ng/ml以上,一般感染组仅20.8%的患儿PCT在2 ng/ml以上,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WBC和hs-CRP,PCT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PCT值越高,疾病的危险度越高.
作者:张兰;谢怀珍;董传莉;宫芬;汪灵芝;陈兰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95例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与否分为送管通畅组和送管困难组,观察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结果 61例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其中发生导管异位8例,导管异位率为13.11%,34例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其中发生导管异位20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5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943,P<0.01).结论 置管前认真评估,置管中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作者:戴明红;徐兵;邢彩英;杨丽君;杨丽娟;宁艳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对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个月内连续192例发病3d以内的ACI患者收住入院,纳入路径组,与去年同期发病的171例发病3d以内的ACI患者进行入院之初NIHSS评分、病程30 d、90 d进行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2组并发症无统计差别,2组患者在入院初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在治疗30 d随访的NIHSS评分中也无明显差异,90 d NIHS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90 d TOAST分型中LAA型的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SAA、SOE、SUE分型mR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费用,不能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能提高LAA型患者的远期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耀;刘筱洁;张桁忠;陈应柱;陈兰兰;许浩;蔡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通气,使患者术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 mm Hg;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小潮气量联合间断呼吸暂停的通气模式,使患者处于45 mm Hg< PaCO2< 70 mm Hg状态.对2组患者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液pH值、PaCO2和血氧分压(PaO2)情况以及术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麻醉复苏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HR、MAP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控制在临床上的安全范围;2组患者的血液pH、PaCO2、PaCO2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PaO2在各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至T6时点,观察组患者的血液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T1和T7时点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术后麻醉复苏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中使患者维持PHC状态,不会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氧水平的明显波动,在减弱呼吸强度、确保手术效果的同时可保证患者术中安全,对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情况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介绍湖南省首期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培训班的举办情况,从教学安排与组织、学员规模与构成、教员组成与来源、班务管理与考核等4个方面总结成功与不足.讨论培训内容的组织和讲课教师的安排,提出培训内容框架可由全科医生制度政策文件与培养标准的解读、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概论与全科医学概论、临床带教方法与科研基本方法、全科医生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等4个部分构成;讲课教师以承办单位的专家为主、外请部分专家,讲课教师应当具有更高水平和更高境界.难点是讲课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宽度的把握,力求区分对骨干师资与带教师资的培训内容,把内容梳理、重点提示、方法指导作为重点加以突出和强化.集中培训形式需要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基地参观、工作坊模拟等结合起来,以较为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作者:张新华;唐志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进泌尿造口袋固定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泌尿系造口患者61例,按出院日期先后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口粘贴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造口袋固定方法,即用消毒剪刀将造口底盘外口修剪成花瓣状,每个造口底盘修剪出8~ 12片花瓣叶,每片花瓣深度约2~3cm.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粘贴前用电吹风低至中档吹拂造口周围皮肤使之干燥,调整造口袋引流口位置后自下而上一次性贴合,双手轻压造口袋平躺30 min~1 h.观察2组患者造口袋使用天数及费用,造口并发症发生人数及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发生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造口袋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造口袋费用较对照组低,造口并发症明显减少,负性心理状态患者人数降低(P<0.05).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泌尿造口袋固定方式能有效延长造口袋使用寿命,降低患者造口袋费用,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少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效果,从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肺癌患者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胸外科2010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8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资料,对制定的个体化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采取有计划、有目的个体化护理措施,降低了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全组肺叶切除26例,局部切除20例,术后发生呼吸道并发症7例,经及时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高龄患者因胸廓和肺的顺应性下降心肺功能低下,肺的生理储备能力低下,另外,开胸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容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对8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采取个体化呼吸道护理措施,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赵志菲;王振华;谭晓骏;陶莎;谷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