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丁秀丽;龚霆;吴飚;马丽;张晨光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 痰热清, 左氧氟沙星
摘要:目的 探讨中成药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性别、年龄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为痰热清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化验结果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2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上未见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急性细菌性感染腹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表面活性蛋白D基因多态性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杭州地区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基因变异是否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有关.方法 采用MGB测序法检测15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和150例健康对照组SP-D基因2个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型频率分析.各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病例组SP-D Met1 1Thr位点TT、CT、CC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44.0%、48.7%,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3%、70.7%.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51、5.823,P<0.05).SP-D Ala160Thr位点AA、GA、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29.3%、66.7%,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7%、71.3%,2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 =0.182、0.181,P>0.05);但该位点A、G等位基因在轻中度和重度患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4,P<0.05),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患重度RSV毛细支气管炎的风险升高.结论 杭州地区汉族儿童存在SP-D基因多态性,SP-DMet1 1Thr位点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易感性存在关联,C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而SP-D Ala160Thr位点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易感性未存在关联.SP-D Ala160Thr等位基因A可能是影响RSV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一个候选基因.

    作者:朱亚非;方妍彤;梁振明;龚海燕;阮莉莉;朱银燕;吴光声;包玲;王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分别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前后2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过去24 h及术后经历的严重疼痛评分及SRSS评分分别为(2.17±1.50)分、(4.00±2.12)分、(15.60±2.7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0±1.55)分、(6.39±2.61)分、(24.63±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0、7.095、5.621,P=0.011、0.006、0.015);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6.63%(x2=4.569,P=0.002).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可为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心理、生理状态调整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桑;钟辉;赵华;林连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凝血与纤溶实验室指标,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D-D二聚体(DD),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共检测158例标本(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4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2例,妊娠期高血压组30例,正常妊娠组52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的PT、APTT明显降低(P<0.01),FIB、DD、PAI-1明显升高(P<0.01或P<0.05),tPA无显著差异;妊娠期高血压各组间除tPA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参数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疾病的加重,参数变化越显著.结论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PT、APTT、FIB、DD和PAI-1等指标,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丹;张锋;吴林斌;吕杰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氟制剂预防3~6岁儿童龋齿发生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通过对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氟化泡沫和氟保护漆预防龋齿项目,评价氟制剂能否有效控制儿童乳牙龋病上升趋势,降低乳牙患龋率,改善口腔状况,从而整体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方法 选取北京市5所幼儿园600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300人,一组为试验组每6个月进行一次氟化泡沫和氟保护漆的使用,另一组为对照组不使用氟化泡沫和氟保护漆,只采取常规口腔保健措施,2年后对2组儿童龋面均和患龋率进行评价.结果 2组儿童的龋面均和患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组患龋率、龋齿平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氟化泡沫和氟保护漆的一组儿童的龋面均和患龋率下降31.8%,龋均数0.86.对照组儿童的龋面均和患龋率下降5.8%,龋均数1.86.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2组间基线和2年后新龋增加量的差异,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目前我国儿童患龋还较高的情况下,每6个月对儿童使用一次氟化泡沫和氟保护漆预防龋齿的效果明显,能有效地降低儿童龋面均和患龋率,儿童易于接受且安全可靠,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应该在3~6岁儿童间广泛推广.

    作者:许志亮;周荣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分析和体会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以一例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为例,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细菌的耐药特点、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抗感染治疗的方案,实施药学监护,并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 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是肺部感染常见的定值菌和病原菌,因此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建议采用联合治疗,目前常用的给药方案为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苷类.含舒巴坦的复方制剂对MDR或PDR铜绿假单胞菌仍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此例患者的临床医师开始未采纳临床药师建议,通过临床药师的不断地建议后,同意更换治疗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终获得满意的效果,从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治疗开展药学监护是很有必要,必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自身优势.如何和医生沟通建议,一起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也是临床药师需要面对去解决的问题.这样抗菌药物才能得到有效、安全的利用,同时减少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也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患者术前实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细致的生活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控制血压和疼痛,使其平稳度过急性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继续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 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对实施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患者,做好耐心细致的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加强疼痛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完善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景侠;倪红霞;孙友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骨肉瘤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1的表达及MVD测定

    目的 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骨肉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骨肉瘤及其癌旁组织中PAR-1的表达情况,以CD34为标记,计算MVD.结果 PAR-1阳性表达率及MVD在骨肉瘤组织中分别为89.4%、(42.5±12.8)条,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55.3%、(14.8±6.5)条,且二者跟骨肉瘤的Enneking分期、软组织浸润、肺转移有关(P均<0.05).PAR-1与MVD呈正相关(r=0.748,P<0.01).结论PAR-1在骨肉瘤肿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且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与肿瘤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张睿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颌间固位钉和牙弓夹板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颌间固位钉和牙弓夹板两种牵引方法在颌骨骨折牵引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48例有咬合紊乱症状的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人,研究组用颌间固位钉植入上下颌骨,对照组用牙弓夹板结扎固定在上下牙列上,2组均采用弹力皮圈在术中牵引辅助复位或在术后牵引调整咬合关系,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骨折切开复位及小型钛板+螺纹钉固定骨折.检查并记录2组的平均操作时间,术后咬合关系的恢复程度,牙周损害程度,口腔卫生状况,询问患者主观感受,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研究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牙周损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颌间固位钉牵引复位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副损害和痛苦;从主观舒适度方面,患者更能接受颌间固位钉牵引复位法;在牙列基本完整的前提下,两者在咬合关系的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颌间固位钉较牙弓夹板牵引复位或辅助治疗颌骨骨折是一种快速、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华;金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都呈升高趋势[1].尤以西欧、北美上升明显.中国人的AEG发病率尚不清楚,国内对食管癌高发的北方或南方部分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高发病率的地区伴随着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的同时,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则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是以贲门癌发病为主,提示中国人AEG的发病率也有所提高[2].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提示,从性别角度来看,近20年间,男性AEG发病率的增长高于女性,而且在贲门癌浸润食管中男性患者的比例要高于贲门癌没有浸润食管[3].目前,国内多个研究表明,中国人与西方、北美等地区AEG的临床特点相似,且进展期AEG患者比例高.相比较与远端胃癌的治疗效果,AEG的预后差,诊疗效果亟待提高[4].

    作者:邵大川;钱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80例0~3岁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0~3岁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治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患儿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疾病多发于冬春季;症状以咳嗽、喘憋及肺部听诊哮鸣音为主,占发病人群的100%;痰培养显示细菌感染率为33.7%,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13.7%;抗菌药物仅限制应用于痰培养显示阳性的患儿,临床治疗药物主要以糖皮质激素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为基础,并进行对症治疗.结论 0~3岁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具有季节性规律,且临床症状以咳嗽、喘憋及肺部听诊哮鸣音为主,应密切分析感染类型,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钟勇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分析

    目的 比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与正常健康人之间焦虑、抑郁症状的差异,探讨IBS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IBS患者100例及正常对照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2组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患者的焦虑、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8% (28/100)、35% (35/100);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7.27±10.53、48.16±9.4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62±8.23、42.25 ±9.25,IBS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其中,女性IBS患者分别占IBS组焦虑、抑郁患病率的64.3% (18/28)、60.0% (21/35),其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9.12±9.21、52.25±9.34,男性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6.56±8.72、47.81±8.93,女性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IBS患者(P均<0.05).结论 IBS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女性IBS患者精神心理症状比男性更为多见.

    作者:李大鹏;燕善军;汪建超;刘晓阳;邓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阿托品、利多卡因、安定对人工流产术的影响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阿托品、安定在人工流产术前及术中用于软化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1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来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760例妇女中挑选出200例,血或尿HCG测定阳性,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均为初次怀孕.孕7~12周并要求终止妊娠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1片舌下含化,2h后给患者阴道后穹窿塞1片米索前列醇,然后再给患者安定10 mg静脉推注,30 min后,用阿托品0.5 mg+2%利多卡因10 ml对患者宫颈进行四点封闭并给予按摩,后再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术前不做任何处理,按常规方法做人工流产手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子宫颈软化及松弛程度、阴道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患者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1片舌下含化,2h后阴道后穹窿塞1片米索前列醇,然后再给患者安定10 mg静脉推注.30 min后,用阿托品0.5 mg+2%利多卡因10 ml对患者宫颈进行四点封闭,手术时子宫颈软化及松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量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钱雅南;叶名芳;唐乃秀;刘靖;张瑜;邵东方;童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蛋白质组学技术进展及其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发展,该技术在研究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诊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名称来自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由Marc Wilkins和Williams早提出,指研究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的科学.蛋白质组学核心技术包括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质谱(mass spectrometry)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随着基于2-DE技术的各种凝胶电泳技术及各种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诸多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发生、发展与多基因、多因素相关的恶性肿瘤的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受到越来越显著的关注[1-8].现就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技术进展及其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钱秀娟;吴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COPD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活动耐力、生存质量满意度等情况.方法 参考2011年COPD诊疗规范制定问卷调查表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 行肺功能检查明确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确诊为COPD患者1024例,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112例(10.9%),吸入12.5%、口服63.4%、静脉24.1%;COPD患者进行活动耐力训练者64例(6.3%);COPD患者生存质量满意34例(3.3%).结论 社区COPD患者稳定期药物治疗使用途径以口服为主,出现不良应较多.患者活动耐力训练较少,生存质量满意度差.

    作者:沈菲;韩一平;吴学智;凌小媛;陈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化工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特异性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镇海化工区变应性鼻炎(AR)变应原情况,为高污染地区AR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宁波美康医学检验中心变应原体外检测试剂盒,以酶免疫分析法对该地区506例AR患者进行变应原血清总IgE (tIgE)和特异性IgE(sIgE)检测,其中镇海化工区274例、城区232例,并对两区域变应原IgE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 两个区域AR患者的变应原sIgE差异主要体现在吸入性变应原方面.化工区AR患者的尘螨、屋尘、霉菌、树类和艾蒿sIgE均显著高于城区患者(P<0.05),其中尘螨和屋尘差异大(P<0.01).在两区域中,患者青少年组在尘螨、带鱼、虾蟹、龙虾、食品Ⅰ和肉类sIgE方面要显著多于成年人组(P<0.05),而成年人组在屋尘、树类、蟑螂、艾蒿和皮屑sIgE方面要显著多于青少年组(P<0.05).结论 受该地区气候潮湿及镇海化工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化工区AR变应原tIgE和sIgE较高,表明该地区AR较为严重,患病率可能较高.

    作者:柳辉高;陈鲁赞;金肖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培训工作实施与思考

    介绍湖南省首期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培训班的举办情况,从教学安排与组织、学员规模与构成、教员组成与来源、班务管理与考核等4个方面总结成功与不足.讨论培训内容的组织和讲课教师的安排,提出培训内容框架可由全科医生制度政策文件与培养标准的解读、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概论与全科医学概论、临床带教方法与科研基本方法、全科医生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等4个部分构成;讲课教师以承办单位的专家为主、外请部分专家,讲课教师应当具有更高水平和更高境界.难点是讲课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宽度的把握,力求区分对骨干师资与带教师资的培训内容,把内容梳理、重点提示、方法指导作为重点加以突出和强化.集中培训形式需要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基地参观、工作坊模拟等结合起来,以较为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作者:张新华;唐志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6月住院的60例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住院的60例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实行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1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23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4.24万元,对照组4.68万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晓妹;周静;徐静;尹晓丽;王教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通气,使患者术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 mm Hg;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小潮气量联合间断呼吸暂停的通气模式,使患者处于45 mm Hg< PaCO2< 70 mm Hg状态.对2组患者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液pH值、PaCO2和血氧分压(PaO2)情况以及术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麻醉复苏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HR、MAP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控制在临床上的安全范围;2组患者的血液pH、PaCO2、PaCO2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PaO2在各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至T6时点,观察组患者的血液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T1和T7时点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术后麻醉复苏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中使患者维持PHC状态,不会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氧水平的明显波动,在减弱呼吸强度、确保手术效果的同时可保证患者术中安全,对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情况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管控高血压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关爱家园建设对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随机选取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关爱家园参加活动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家庭医生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12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健康信息收集和评估的基础上,在家园医生指导下,参加“慢性病关爱家园”的活动并在医生协助下进行健康干预.对照组则由家庭医生定期随访并进行疾病的健康宣教.分析比较2组患者观察前后健康素养以及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积极参加慢性病关爱家园活动,规律用药情况、饮食食盐控制、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加运动情况以及常规血压监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病关爱家园建设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患者病情,显著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效果.

    作者:徐文蓉;栾晶;鲍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Gustilo Ⅲ型骨折的护理

    目的 下肢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不仅骨及软组织严重损伤,且多伴有血管神经挫裂伤、远侧血供障碍,处理较为棘手.本文探讨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GustiloⅢ型骨折临床效果的因素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2013年1-11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合并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40例,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40例患者中,35例患者治愈,4例(10%)创面薄膜漏气,5例(12.5%)患者发生管道堵塞,引流管接口脱落2例(5%),对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引流通畅,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在负压封闭引流合并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期间,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做好管道护理,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可早期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琼;刘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