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丹;张锋;吴林斌;吕杰强
目的 探讨CHA2D2S-VASc评分在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价值,并分析评分中部分可控危险因素对2组得分贡献的差异.方法 选择2年间门诊或住院75岁以上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房颤伴脑梗死患者32例,B组为房颤无脑梗死26例.记录2组的年龄、性别、房颤诊断时间及抗栓治疗情况;使用CHA2D2S-VASc评分分别对2组进行评分;比较2组差异.结果 2组年龄、性别构成及接受抗栓治疗状况无显著差异.房颤诊断时间A组明显较B组长(A组10.15±4.37年vs B组7.28±3.14,P<0.05).A组CHA2 D2 S-VASc评分的总分明显高于B组(A组6.23±3.14 vs B组4.21±2.17,P<0.05).对评分标准中部分可控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管性疾病两项A组得分明显高于B组(20/32 vs.13/26,P<0.05;11/32vs.4/26,P<0.05).结论 CHA2 D2 S-VASc评分在75岁高龄房颤患者均有较高的得分;有脑梗死组得分高于无脑梗死组;对评分中部分可控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及血管性疾病在伴有脑梗死组对得分的贡献比不伴脑梗死组大.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4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治疗结果及术前超声资料,以期为术前评估三尖瓣下移畸形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指征提供线索.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9月收治三尖瓣下移畸形4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0.4~35岁,平均体重(26.2±18.6)kg.Carpentier分型A型4例,B型26例,C型15例,D型1例.行双心室矫治33例,一个半心室矫治10例,单纯行双向Glenn术1例,肺动脉环缩术2例.分析全组术前超声资料,对比双心室矫治及一个半心室矫治病例房化右心室与功能右心室参数及手术结果.结果 本组术后死亡1例(2.2%).全组功能右心室/房化右心室比值(FRV/ARV比值)为0.79±0.31,双心室矫治组FRV/ARV比值为0.99±0.35,一个半心室矫治组FRV/ARV比值为0.43±0.23,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9520,P=O.0000).12例术后出现心包积液(26.09%),其中双心室矫治组出现5例,一个半心室矫治组7例.34例术后无心包积液患者FRV/ARV为1.07±0.92,术后心包积液患者FRV/ARV为0.49±0.41,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8897,P<0.05).随访2~44个月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参考左右心室发育情况,功能右心室/房化右心室比值对抉择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方式可能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晓锋;苏俊武;冷昭廷;刘爱军;范祥明;李志强;贺彦;张晶;刘迎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和变应性血管炎的发病年龄、性别、季节、诱因、皮肤表现、皮肤损害以及其他脏器累及情况的比较.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46例(A组)和变应性血管炎患者46例(B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季节、诱因、皮肤表现、皮肤损害以及其他脏器累及情况.结果 B组的发病年龄显著大于A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病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春、夏、秋、冬的发病例数分别为7例(15.3%)、10例(21.7%)、14例(30.4%)、15例(32.6%),B组春、夏、秋、冬的发病数分别为5例(10.9%)、6例(13.1%),17例(36.9%)、18例(3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病诱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而A组的主要皮肤表现为隆起的紫癜,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关节受累、胃肠道受累以及肾脏受累例数分别为23例(50.0%)、14例(30.4%)、22例(47.8%),显著高于B组的7例(15.2%)、5例(10.9%)、6例(1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和变应性血管炎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其中变应性血管炎皮肤损害较过敏性紫癜重,而内脏损害变应性血管炎较过敏性紫癜发生率低.
作者:李红梅;刘凤霞;昌路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以一例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为例,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细菌的耐药特点、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抗感染治疗的方案,实施药学监护,并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 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是肺部感染常见的定值菌和病原菌,因此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建议采用联合治疗,目前常用的给药方案为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苷类.含舒巴坦的复方制剂对MDR或PDR铜绿假单胞菌仍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此例患者的临床医师开始未采纳临床药师建议,通过临床药师的不断地建议后,同意更换治疗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终获得满意的效果,从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治疗开展药学监护是很有必要,必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自身优势.如何和医生沟通建议,一起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也是临床药师需要面对去解决的问题.这样抗菌药物才能得到有效、安全的利用,同时减少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也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寻求三阴乳腺癌经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的预后及特点.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式分析明光市人民医院1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病理特点.结果 15例乳腺癌患者肿块大小1~4 cm,术后病理ER(-),PR(-),HER-2(-),CK5/6(+)12例(80.0%),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13例(86.7%).15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均给予rEC方案化疗,其中2例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4例患者术后1~2年内出现胸壁复发,行局部肿块切除,更换化疗方案再次给予化疗,5例患者术后2年内出现肺、肝、脑或全身性骨转移,更换方案化疗.结论 三阴乳腺癌因缺乏内分泌及抗HER2治疗的靶点,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标准治疗方案,它是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且高峰期在术后1~2年,由于此类患者复发风险明显较高,且没有靶向治疗可选择,因此任何风险的降低必须源于化疗.
作者:范海浪;吕明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解郁丸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解郁丸和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CGI-SI及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0.01),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HAMD、CGI-SI及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数及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解郁丸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同时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宋昊;陈永新;黄素培;马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恶性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根治的有效方法.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其过程极其复杂.虽然外周环境对肿瘤转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肿瘤细胞的潜在转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肿瘤细胞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其基因组所决定的.所以,我们探讨转移相关基因在肿瘤转移中的机理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作为极其重要的转移相关基因在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被人们认识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不多,研究发现MTSS1(Metastasis suppressor 1)基因作为可能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在抑制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蔡丰;江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143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初步探讨外周血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及分析研究染色体异常在男性不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143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检查,分析其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结果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患者217例,占总数的15.15%(217/1432),包括性染色体异常70例,占染色体异常者总数的32.26%(70/217),检出率4.89%(70/1432),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6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52例,性反转2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47例,占染色体异常者总数的67.74% (147/217),检出率10.27%(147/1432),其中平衡易位11例,倒位21例(9号倒位20例),插入3例(未知来源的2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112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对男性不育患者常规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很有必要.
作者:胡晶晶;钟银环;张忆聪;黎凤珍;傅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阿托品、安定在人工流产术前及术中用于软化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1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来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760例妇女中挑选出200例,血或尿HCG测定阳性,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均为初次怀孕.孕7~12周并要求终止妊娠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1片舌下含化,2h后给患者阴道后穹窿塞1片米索前列醇,然后再给患者安定10 mg静脉推注,30 min后,用阿托品0.5 mg+2%利多卡因10 ml对患者宫颈进行四点封闭并给予按摩,后再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术前不做任何处理,按常规方法做人工流产手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子宫颈软化及松弛程度、阴道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患者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1片舌下含化,2h后阴道后穹窿塞1片米索前列醇,然后再给患者安定10 mg静脉推注.30 min后,用阿托品0.5 mg+2%利多卡因10 ml对患者宫颈进行四点封闭,手术时子宫颈软化及松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量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钱雅南;叶名芳;唐乃秀;刘靖;张瑜;邵东方;童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目前已成为乳腺外科一个里程碑式的新技术领域革命,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避免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带来的诸多困扰.通过化疗杀灭肿瘤细胞35%~40%时,腋窝淋巴结(axillary Iymph node,ALN)分期诊断会受到影响,检出率会降低,假阴性率会增加[1].因此对于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和SLNB相干问题是一直有争论的,焦点为NAC前后行SLNB的时机问题.
作者:陈蕊;张晖;张荣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4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特点,以提高超声检查辅助临床诊断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取蚌医一附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经产科术后确诊为胎盘早剥患者共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胎盘早剥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记录胎盘位置、厚度,重点观察胎盘内部,边缘以及胎盘与子宫壁附着处有无异常回声,胎盘内部血流以及异常回声内的血流情况,并记录相应数值.根据声像图特点将胎盘早剥分为4型:①胎盘增厚型;②胎盘后血肿型;③胎盘边缘血肿型;④混合性包块型.同时观察娩出后的胎盘母体面有无血块压迹,占胎盘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48例患者中产前超声提示为胎盘早剥为40例,符合率83.33%,漏诊7例,误诊1例.40例产前超声确诊者中胎盘增厚型9例,其中产后观察胎盘剥离Ⅱ度2例,Ⅲ度7例,死胎3例;胎盘后血肿型20例(低回声8例,等回声2例,无回声1例,高回声1例,混合性回声8例),胎盘剥离Ⅰ度4例,Ⅱ度7例,Ⅲ度9例,死胎3例;胎盘边缘血肿型3例,胎盘剥离Ⅱ度2例,Ⅲ度1例;混合性包块型8例,胎盘剥离Ⅱ度1例,Ⅲ度7例,死胎5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胎盘早剥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首选辅助诊断方法,对帮助提高母婴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彦;孙医学;阮吟;陆芳;宁艳;童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效果,从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肺癌患者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胸外科2010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8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资料,对制定的个体化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采取有计划、有目的个体化护理措施,降低了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全组肺叶切除26例,局部切除20例,术后发生呼吸道并发症7例,经及时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高龄患者因胸廓和肺的顺应性下降心肺功能低下,肺的生理储备能力低下,另外,开胸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容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对8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采取个体化呼吸道护理措施,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赵志菲;王振华;谭晓骏;陶莎;谷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与正常健康人之间焦虑、抑郁症状的差异,探讨IBS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IBS患者100例及正常对照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2组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患者的焦虑、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8% (28/100)、35% (35/100);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7.27±10.53、48.16±9.4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62±8.23、42.25 ±9.25,IBS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其中,女性IBS患者分别占IBS组焦虑、抑郁患病率的64.3% (18/28)、60.0% (21/35),其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9.12±9.21、52.25±9.34,男性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6.56±8.72、47.81±8.93,女性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IBS患者(P均<0.05).结论 IBS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女性IBS患者精神心理症状比男性更为多见.
作者:李大鹏;燕善军;汪建超;刘晓阳;邓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进泌尿造口袋固定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泌尿系造口患者61例,按出院日期先后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口粘贴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造口袋固定方法,即用消毒剪刀将造口底盘外口修剪成花瓣状,每个造口底盘修剪出8~ 12片花瓣叶,每片花瓣深度约2~3cm.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粘贴前用电吹风低至中档吹拂造口周围皮肤使之干燥,调整造口袋引流口位置后自下而上一次性贴合,双手轻压造口袋平躺30 min~1 h.观察2组患者造口袋使用天数及费用,造口并发症发生人数及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发生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造口袋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造口袋费用较对照组低,造口并发症明显减少,负性心理状态患者人数降低(P<0.05).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泌尿造口袋固定方式能有效延长造口袋使用寿命,降低患者造口袋费用,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少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通气,使患者术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 mm Hg;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小潮气量联合间断呼吸暂停的通气模式,使患者处于45 mm Hg< PaCO2< 70 mm Hg状态.对2组患者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液pH值、PaCO2和血氧分压(PaO2)情况以及术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麻醉复苏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HR、MAP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控制在临床上的安全范围;2组患者的血液pH、PaCO2、PaCO2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PaO2在各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至T6时点,观察组患者的血液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T1和T7时点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术后麻醉复苏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中使患者维持PHC状态,不会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氧水平的明显波动,在减弱呼吸强度、确保手术效果的同时可保证患者术中安全,对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情况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2011年蚌埠地区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的发生情况,总结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利用ADR监测网络,对蚌埠地区2011全年度上报的250例抗肿瘤药品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其例数为128例,所占比例为51.20%,40~49岁和50 ~59岁比例相当,分别占18.80%和19.60%,本次研究中小于18岁的人群中暂没有ADR病例的上报;男性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148∶ 102).抗肿瘤药的ADR表现:发生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多为137例(占51.89%),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其次为皮肤系统47例(占17.8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有其他系统(主要为血液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也较多44例(占16.67%),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一般ADR主要发生于用药后的1d;蚌埠市区几家大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明显多于基层医疗单位;在六类抗肿瘤药物中,监测到以其他类抗肿瘤药发生的ADR发生例数多,其中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厂家抗肿瘤药药物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不全面,应及时跟踪更新,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张浩;邢蓉;许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续改进全科医师服务质量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展开调查,选择深圳市盐田区2家社康中心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2家与实验组社康中心规模、政策环境、管理模式、社区类型等类似的社康中心作为对照组,对刚接受服务后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如接受服务的居民是小孩的,由监护人回答),每家社康中心随机调查200名居民,共调查800名居民.另外对实验组社康中心进行全科医师和中心主任服务质量采用PKU-VPSM工具进行全面持续改进,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并将干预后实验组的情况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全科医师服务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面持续改进1年后,患者对实验组社康中心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P <0.05.结论 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续改进全科医师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医师服务质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作者:陈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凝血与纤溶实验室指标,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D-D二聚体(DD),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共检测158例标本(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4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2例,妊娠期高血压组30例,正常妊娠组52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的PT、APTT明显降低(P<0.01),FIB、DD、PAI-1明显升高(P<0.01或P<0.05),tPA无显著差异;妊娠期高血压各组间除tPA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参数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疾病的加重,参数变化越显著.结论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PT、APTT、FIB、DD和PAI-1等指标,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丹;张锋;吴林斌;吕杰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皖北地区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管外表现(EES)的发病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入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GERD症状.入组患者进行GerdQ量表和食管外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并记录积分,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然后分为ERD组和NERD组,然后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共分析123例GERD患者,伴有EES者111例,NERD69例.其中50名患者(41.0%)认为他们在过去的一周内存在因烧心和/或反流而导致的睡眠困难.在ERD患者中睡眠障碍比NERD更普遍.额外服用非处方药在ERD患者中也比NERD患者更常见.EES的总的发病率在性别、年龄、吸烟状态、BMI和有无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之间并无差异.EES常见是上腹部烧灼不适,其次为慢性咽炎、胸痛、咳嗽、声音嘶哑和哮喘.其发生率分别为:73.2%、51.8%、48.4%、32.0%、24.2%、17.3%.ERD患者与NERD患者相比而言,其每一种EES的发生均有显著差异.GerdQ评分≥8分的患者中每一种EES的发生率均比<8分的患者显著升高.EES的评分在目前吸烟的患者中比以前吸烟或从不吸烟的高.在ERD患者中EES的评分比NERD患者高.50例患者(41.0%)存在睡眠障碍.结论 皖北地区GERD患者的EES相当普遍.相对于NERD患者而言,ERD患者的EES发生率更加常见.
作者:邓敏;王启之;燕善军;李大鹏;汪强武;刘晓阳;顾林;薛永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成药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性别、年龄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为痰热清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化验结果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2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上未见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急性细菌性感染腹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作者:丁秀丽;龚霆;吴飚;马丽;张晨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