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晶;钟银环;张忆聪;黎凤珍;傅文婷
目的 探讨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续改进全科医师服务质量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展开调查,选择深圳市盐田区2家社康中心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2家与实验组社康中心规模、政策环境、管理模式、社区类型等类似的社康中心作为对照组,对刚接受服务后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如接受服务的居民是小孩的,由监护人回答),每家社康中心随机调查200名居民,共调查800名居民.另外对实验组社康中心进行全科医师和中心主任服务质量采用PKU-VPSM工具进行全面持续改进,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并将干预后实验组的情况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全科医师服务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面持续改进1年后,患者对实验组社康中心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P <0.05.结论 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续改进全科医师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医师服务质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作者:陈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10月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经病原学检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评分(SSS)分组,其中重症感染组26例,一般感染组24例.另外选取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液标本检查降钙素原、血常规、生化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0.5 ng/ml为阳性,超敏C反应蛋白≥8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20×109/L为阳性.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为(7.31±4.28) ng/ml,hs-CRP水平为(20.08±14.16)mg/L,白细胞计数(17.15±8.24)×109/L;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及WBC的阳性率,重症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一般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感染组88.5%的PCT水平在2 ng/ml以上,一般感染组仅20.8%的患儿PCT在2 ng/ml以上,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WBC和hs-CRP,PCT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PCT值越高,疾病的危险度越高.
作者:张兰;谢怀珍;董传莉;宫芬;汪灵芝;陈兰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与正常健康人之间焦虑、抑郁症状的差异,探讨IBS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IBS患者100例及正常对照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2组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患者的焦虑、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8% (28/100)、35% (35/100);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7.27±10.53、48.16±9.4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62±8.23、42.25 ±9.25,IBS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其中,女性IBS患者分别占IBS组焦虑、抑郁患病率的64.3% (18/28)、60.0% (21/35),其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9.12±9.21、52.25±9.34,男性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6.56±8.72、47.81±8.93,女性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IBS患者(P均<0.05).结论 IBS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女性IBS患者精神心理症状比男性更为多见.
作者:李大鹏;燕善军;汪建超;刘晓阳;邓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膀胱表浅性膀胱癌(即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术后易复发,其中部分患者会转移或发展为肌浸润性膀胱癌,故术后均进行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为此,本文就相关化学药物在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邱永丰;张永瑞;宋志宇;张文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胸部CT表现为占位性病例48例,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病史、肿瘤标记物、气管镜、胸部CT及肺活检病理.结果 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22~79岁,平均57岁.48例均穿刺活检成功,37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鳞癌18例,有一例肺穿刺活检结果为浆细胞性肉芽肿,术后标本病理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此例患者以术后病理结果统计;腺癌12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现称肺原位腺癌;小细胞癌4例;低分化非小细胞癌2例;转移癌1例,该病例原发为左侧肾脏;硬化性血管瘤1例;结核2例;机化性肺炎1例;真菌2例,但未区分出曲霉和隐球菌;炎性假瘤1例;未确诊4例,穿刺结果为肺组织内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术中或者术后发生气胸4例,咳血3例,肺部并发症14.6%,明确诊断率91.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疾病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价值有限,为减少假阴性率,对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但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者,需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作者:赵军;杨瑞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HA2D2S-VASc评分在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价值,并分析评分中部分可控危险因素对2组得分贡献的差异.方法 选择2年间门诊或住院75岁以上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房颤伴脑梗死患者32例,B组为房颤无脑梗死26例.记录2组的年龄、性别、房颤诊断时间及抗栓治疗情况;使用CHA2D2S-VASc评分分别对2组进行评分;比较2组差异.结果 2组年龄、性别构成及接受抗栓治疗状况无显著差异.房颤诊断时间A组明显较B组长(A组10.15±4.37年vs B组7.28±3.14,P<0.05).A组CHA2 D2 S-VASc评分的总分明显高于B组(A组6.23±3.14 vs B组4.21±2.17,P<0.05).对评分标准中部分可控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管性疾病两项A组得分明显高于B组(20/32 vs.13/26,P<0.05;11/32vs.4/26,P<0.05).结论 CHA2 D2 S-VASc评分在75岁高龄房颤患者均有较高的得分;有脑梗死组得分高于无脑梗死组;对评分中部分可控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及血管性疾病在伴有脑梗死组对得分的贡献比不伴脑梗死组大.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杭州地区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基因变异是否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有关.方法 采用MGB测序法检测15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和150例健康对照组SP-D基因2个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型频率分析.各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病例组SP-D Met1 1Thr位点TT、CT、CC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44.0%、48.7%,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3%、70.7%.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51、5.823,P<0.05).SP-D Ala160Thr位点AA、GA、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29.3%、66.7%,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7%、71.3%,2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 =0.182、0.181,P>0.05);但该位点A、G等位基因在轻中度和重度患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4,P<0.05),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患重度RSV毛细支气管炎的风险升高.结论 杭州地区汉族儿童存在SP-D基因多态性,SP-DMet1 1Thr位点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易感性存在关联,C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而SP-D Ala160Thr位点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易感性未存在关联.SP-D Ala160Thr等位基因A可能是影响RSV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一个候选基因.
作者:朱亚非;方妍彤;梁振明;龚海燕;阮莉莉;朱银燕;吴光声;包玲;王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78例腔镜手术中转开放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对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1867例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78例腔镜手术中转开放的配合体会.手术前加强对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充分的器械和物品准备包括常规的器械物品和应急设施的准备;注意满足手术医师的个体化要求和习惯.合理安置患者体位;术中和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的配合.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对器械物品的管理,维护和合理使用配合等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78例腔镜中转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改变体位时因为操作不当造成被电刀烫伤及肌肉拉伤、皮肤擦伤;没有出现物品清点不清,器械物品准备不全,贵重仪器损坏等.手术配合效果满意.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和完善有序的管理及细致的仪器保养是保证腔镜中转手术快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加强护理管理和规范流程操作是腔镜中转手术顺利完成的根本,对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忠琴;刘毕慧;王练英;杨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介绍湖南省首期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培训班的举办情况,从教学安排与组织、学员规模与构成、教员组成与来源、班务管理与考核等4个方面总结成功与不足.讨论培训内容的组织和讲课教师的安排,提出培训内容框架可由全科医生制度政策文件与培养标准的解读、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概论与全科医学概论、临床带教方法与科研基本方法、全科医生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等4个部分构成;讲课教师以承办单位的专家为主、外请部分专家,讲课教师应当具有更高水平和更高境界.难点是讲课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宽度的把握,力求区分对骨干师资与带教师资的培训内容,把内容梳理、重点提示、方法指导作为重点加以突出和强化.集中培训形式需要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基地参观、工作坊模拟等结合起来,以较为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作者:张新华;唐志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急诊重症肺炎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到急诊室救治的161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病情是否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将患儿分为呼吸衰竭组(63例)、肺炎组(98例);入急诊室后立即进行血气分析、生化、凝血、胸片等检查协助诊断及评价病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儿童就诊当日血清25(OH)D水平.结果 161例患儿男107例,女54例;小1月,大12岁;总体25(OH)D水平为(17.43±11.31) ng/ml;呼吸衰竭组、肺炎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12.43±10.11)ng/ml、(20.71±10.07) ng/ml,呼吸衰竭组患儿血清25(OH)D显著低于重症肺炎组(t=4.842,P<0.0001);呼吸衰竭组与肺炎组患儿VitD正常、不足、缺乏及严重缺乏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7.64,P=0.0005);呼吸衰竭组和肺炎组间PCT水平、多器官损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就诊肺部感染患儿血清25 (OH)D越低,器官损伤程度越重、数目越多,补充VitD可能对严重肺部感染患儿有益.
作者:梁金鑫;李伟;郭靖;郭琳瑛;李红日;孙春荣;程显芬;崔小岱;张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桃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量量表(SF-36)对桃源社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150名老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前后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同时与对照社区的150名老人进行比较.结果 居家养老后,桃源社区老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为16.16±5.11,明显好于干预前的17.36±5.26(t=1.98,P<0.05),也明显好于对照社区老人的17.42±5.49(t =2.06,P<0.05);实施居家养老后,桃源社区老人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得分有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养老途径.
作者:邹先梅;魏运芳;孔桂花;张升起;丘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儿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儿60例,给予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并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分别记录舒张试验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①患儿雾化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每千克潮气量(VT/kg)、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 remaining)、达峰时间比(tPTEF/TE)、大呼气峰流量(PEF)变化;②上述4种指标之间改善率的差异;③观察雾化前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的变化.结果 ①患儿雾化后4种指标均值较雾化前均有改善,但仍较低,且雾化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雾化后TPEF/TE改善率较其他3种指标改善率低,阳性率为20%,4种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雾化前患儿TBFV环呈现用力呼气曲线图形,雾化后环增宽,潮气量增加,呼气高峰后移.结论 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儿毛细支气管炎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其指标TPTEF/TE在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中存在局限性,其意义应与临床相结合综合分析.
作者:李金英;安淑华;李权恒;武书娴;李清涛;张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思美泰目前正逐步应用于治疗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然而其对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治疗疗效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各100例,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接受思美泰片剂500 mg,2次/d,持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7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经思美泰治疗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总胆红素(ST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思美泰治疗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AST及ALT水平明显低于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 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疗效更显著.
作者:黄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下肢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不仅骨及软组织严重损伤,且多伴有血管神经挫裂伤、远侧血供障碍,处理较为棘手.本文探讨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GustiloⅢ型骨折临床效果的因素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2013年1-11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合并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40例,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40例患者中,35例患者治愈,4例(10%)创面薄膜漏气,5例(12.5%)患者发生管道堵塞,引流管接口脱落2例(5%),对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引流通畅,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在负压封闭引流合并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期间,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做好管道护理,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可早期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琼;刘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4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特点,以提高超声检查辅助临床诊断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取蚌医一附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经产科术后确诊为胎盘早剥患者共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胎盘早剥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记录胎盘位置、厚度,重点观察胎盘内部,边缘以及胎盘与子宫壁附着处有无异常回声,胎盘内部血流以及异常回声内的血流情况,并记录相应数值.根据声像图特点将胎盘早剥分为4型:①胎盘增厚型;②胎盘后血肿型;③胎盘边缘血肿型;④混合性包块型.同时观察娩出后的胎盘母体面有无血块压迹,占胎盘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48例患者中产前超声提示为胎盘早剥为40例,符合率83.33%,漏诊7例,误诊1例.40例产前超声确诊者中胎盘增厚型9例,其中产后观察胎盘剥离Ⅱ度2例,Ⅲ度7例,死胎3例;胎盘后血肿型20例(低回声8例,等回声2例,无回声1例,高回声1例,混合性回声8例),胎盘剥离Ⅰ度4例,Ⅱ度7例,Ⅲ度9例,死胎3例;胎盘边缘血肿型3例,胎盘剥离Ⅱ度2例,Ⅲ度1例;混合性包块型8例,胎盘剥离Ⅱ度1例,Ⅲ度7例,死胎5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胎盘早剥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首选辅助诊断方法,对帮助提高母婴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彦;孙医学;阮吟;陆芳;宁艳;童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6月住院的60例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住院的60例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实行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1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23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4.24万元,对照组4.68万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晓妹;周静;徐静;尹晓丽;王教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骨肉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骨肉瘤及其癌旁组织中PAR-1的表达情况,以CD34为标记,计算MVD.结果 PAR-1阳性表达率及MVD在骨肉瘤组织中分别为89.4%、(42.5±12.8)条,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55.3%、(14.8±6.5)条,且二者跟骨肉瘤的Enneking分期、软组织浸润、肺转移有关(P均<0.05).PAR-1与MVD呈正相关(r=0.748,P<0.01).结论PAR-1在骨肉瘤肿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且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与肿瘤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张睿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成药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性别、年龄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为痰热清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化验结果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2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上未见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急性细菌性感染腹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作者:丁秀丽;龚霆;吴飚;马丽;张晨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2011年蚌埠地区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的发生情况,总结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利用ADR监测网络,对蚌埠地区2011全年度上报的250例抗肿瘤药品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其例数为128例,所占比例为51.20%,40~49岁和50 ~59岁比例相当,分别占18.80%和19.60%,本次研究中小于18岁的人群中暂没有ADR病例的上报;男性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148∶ 102).抗肿瘤药的ADR表现:发生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多为137例(占51.89%),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其次为皮肤系统47例(占17.8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有其他系统(主要为血液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也较多44例(占16.67%),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一般ADR主要发生于用药后的1d;蚌埠市区几家大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明显多于基层医疗单位;在六类抗肿瘤药物中,监测到以其他类抗肿瘤药发生的ADR发生例数多,其中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厂家抗肿瘤药药物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不全面,应及时跟踪更新,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张浩;邢蓉;许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并评价MRI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82例乳腺病变患者,采用PHILIPS Aehieva 1.5T和Siemens 3.0T磁共振扫描仪先行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之后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对增强病变进行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比较其在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88个异常强化病灶中,局灶性6个,肿块性30个,非肿块性52个.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动态增强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5,P<0.001).以Ⅱ、Ⅲ型曲线诊断恶性病变敏感度为82%(41/50),特异性为57.89%(22/38),准确性为71.59%(63/88).把良性病变的早期增强率按照TIC类型分成2组,Ⅰ型为A组,Ⅱ、Ⅲ型为B组,2组间均数分别为(55.3±20.5)%、(189.3±58.2)%,2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 =9.832,P<0.001).相应恶性病变均数为(206.7土66.4)%,良性病变A组与恶性病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2.508,P<0.001).良、恶性病变大增强率均数分别为(199.3±70.5)%、(224.3±78.6)%,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307,P =0.384).而良、恶性病变相对大增强率分别为(1.084±0.350)%/s、(2.316±0.53)%/s,2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8.356,P=0.003).良恶性病变患侧乳腺血管计数得分均数分别为1.06±0.42、2.89±0.5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6.37,P <0.01).结论 动态增强MRI可充分显示异常强化病灶的形态学特征,不同强化病灶形态与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相关性;乳腺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Ⅰ型曲线与乳腺良性病变、Ⅱ~Ⅲ型曲线与乳腺恶性病变有明显相关性;相对大增强率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明显优于早期增强率及大增强率;病变侧乳腺血管数量及扩张程度可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尹森琴;刘永强;张国正;王莹;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