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全;袁超;陶新全;李卫鹏;刘恒超;申勇;郁中原
目的 探讨cNO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28例初诊的cNO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病灶根治性切除加同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颈Ⅵ区淋巴结阳性8例(占28.6%);并发症2例(占7.1%),其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cNO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雷;张年庆;杜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改良Nuss术的手术配合要点,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 对50例漏斗胸患儿进行术前访视,做好心理护理,认真准备手术物品.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程,保持密切配合.结果 所有5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死亡及复发病例.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10~25 ml,平均出血10ml;住院时间6~10d,平均住院时间7d.术后伤口皮下淤血2例,矫形板轻度翻转1例.随访1~12个月,平均10个月.患儿活动量明显增加,对矫形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Nuss术矫治小儿漏斗胸具有创伤小、切口小而隐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活动早、矫形效果好等优点.术前对患儿的全面评估、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与医生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琨琨;周琦;雷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频次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疗效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治疗情况不同分两组.中毒后48 h内行血液灌流治疗3~4次的20例为治疗组.48 h内行一次血液灌流治疗的16例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阿托品用量、昏迷患者神智转清醒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正常时间、中间综合症(IMS)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阿托品用量少,昏迷患者清醒时间短,治愈率明显提高,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短,IMS发生率低,抢救成功率高.结论 早期多次血液灌流治疗能清除体内有机磷农药,配合常规治疗对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
作者:卢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祛淤排毒汤对狼疮性肾炎(LN)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60例LN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口服泼尼松1 mg/(kg·d),6~8周后逐渐减量.治疗组联合祛淤排毒汤每天1剂,分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测定IL-6、IL-18、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L-6、IL-18和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IL-6、IL-1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祛淤排毒汤对LN血清IL-6、IL-18及TNF-α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付美鸳;胡国华;郑碧忠;刘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实施人文关怀对住院接诊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09年1月未采用人文关怀接诊患者200例及2009年2月-2009年7月采用人文关怀接诊患者200例,通过在住院接诊室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对比两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人文关怀在住院接诊护理中的应用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事住院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应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并有意识地将它贯穿于整个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使住院接诊室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张金梅;刘敬芳;吴岳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对狭长窄蒂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5只,12只大鼠背部两侧各设计制作1块皮瓣,皮瓣设计为:蒂宽=蒂长=0.8 cm,蒂部所携带直径为3.5 cm的皮瓣,形状类似“乒乓球拍”,建立皮瓣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另3只大鼠,冲洗骨髓腔,密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EGM-2MV培养液)培养出EPC;鉴定细胞CD34、CD133、vWF及VEGFR-2表型,并将目的细注射移植于皮瓣,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皮瓣进行大体观察,测量皮瓣成活面积,计算局部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注射EPC的皮瓣的存活面积以及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部位(P<0.05).结论 EPC移植于狭长窄蒂皮瓣后,加速皮瓣缺血缺氧组织再血管化,改善皮瓣缺血缺氧状态,扩大皮瓣成活面积.
作者:余道江;赵天兰;徐又佳;孟庆友;谢晓明;陈琦;韩文雅;伍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光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特征.总结不同程度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23例光气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轻、中、重度光气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预防感染、化痰、保护胃黏膜等治疗.结果 轻、中度中毒患者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或两肺斑点状高密度影,重度中毒患者胸片均表现为肺水肿.中毒程度的轻重与性别、年龄无关.症状越多,体征越重,提示病情越重.结论 光气中毒分级与胸部X线征象有一定相关性,根据《职业急性光气中毒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分级与胸片特征做出诊断,及时摄胸片及复查有重要意义.纠正缺氧是抢救光气中毒成功的关键.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预防或治疗肺水肿.
作者:郭法平;黄(王莹)芝;常琳;冯锋;刘时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接2011年第9卷第11期)2.1.2 建立政策文件体系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两个层次的文件.一是《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7]主文件,二是若干具体操作性文件,包括《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劳动人事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培训医院和师资管理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同时在市人事局、市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制定了统一规范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暨劳动合同》.
作者:许铁峰;王涛;张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的疾病谱,探讨急诊抢救室资源利用情况,从而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医惠纠纷.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2年期间急诊抢救室的所有死亡病例,共计341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猝死在抢救室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高为18%,其次为恶性肿瘤、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病等,这些是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抢救室的时间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猝死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高,但在抢救室时间短.结论 急诊抢救室需要配置充足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同时需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强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抢救技能的培训,提高急救队伍的急救能力.
作者:孙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农村50岁以上的独生子女父母的生存现状,探索和分析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的医疗和养老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方法 选取江苏、江西、山西、贵州四省五县980位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8.87%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农村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的主要疾患是关节炎(41.63%)、胃病(23.27%)、高血压(17.25%);只有0.92%的人看病费用“全部免费,自己不出一分钱”.结论 在目前社会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要使农村家庭对生育数量的追求转向质量的追求,政府必须进行政策引导,建立独生子女户父母养老基金,推行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和父母养老保险,帮助独生子女家庭致富,以推动农村家庭生育需求的转变,从根本上降低农村生育率.
作者:毛京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不同给药方式对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1组于患者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缩宫素,剂量为10 U;研究2组患者推注方法、时间与1组相同,剂量改为20 U;对照组不予缩宫素注射.记录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各时期变化值.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各检测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2组患者于缩宫素注射后2 min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明显上升,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10 min后才逐渐恢复正常.三组患者各时期比较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2组应用缩宫素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对于产妇循环功能短期内具有极明显的影响,可降低血压、升高心率,但对血氧饱和度无影响.
作者:谭景;余立波;周艾;叶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72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应用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和双氯氛酸钠,或仅用双氯氛酸钠,每组36例,疗程1周.通过观测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ESR、CRP、血尿酸,以及临床指标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功能指标进行疗效评估.安全性指标为局部皮肤反应.结果 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试验组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ESR、CRP、血尿酸水平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ESR、血尿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临床指标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一临床指标疗效组间比较,试验组的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④试验组患者无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梁宏达;王吉波;潘琳;姜秀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结合CIK细胞抗肿瘤效应.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 CD56+细胞比率较相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水平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水平高(P<0.01),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与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1).结论 DC-CIK细胞比CIK细胞有更强的抗肿瘤效应.
作者:董毅;朱太岗;李月红;葛曦;长飞虎;汤继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DT)治疗烧伤后上呼吸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烧伤整形科2007年以来对27例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预防上呼吸道梗阻,同期25例患者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0T)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愈后瘢痕情况,分析评价PDT在烧伤科预防上呼吸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DT组和O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3±3.83)min和(44.64±9.1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6±10.52)ml和(52.99±16.08)ml,愈后瘢痕面积分别为(1.77±0.84)cm2和(3.61±0.59)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与OT组相比,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愈后瘢痕长度明显缩短.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微创等优点,对烧伤科预防性气管切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刚;黄金华;周杰;周荣芳;刘森;刘亦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在医院整体搬迁中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有效管理,为临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提供依据及方法参考.方法 对医院综合ICU12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情况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①运用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②根据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指引,制定应急预案;③新旧病区转运管理.结果 12例ICU危重症患者得到安全、快速、有序的转运,转运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未出现病情变化或加重,正常的治疗护理未受影响,患者家属正常探视时间未受到影响.结论 医院领导及护理部高度重视,科室详细计划,规范转运工作流程,充分做好患者转运前期准备,充足的物品准备,每个转运单元相当于一个移动ICU的配备,中期严密监护和后期严格交接查对,医护患密切配合,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使转运工作顺利完成.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及方法,优化转运流程,树立以“病人安全为中心”的观念,是确保ICU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
作者: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初学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的基层眼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沉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参加Starr“手把手”MSICS培训项目的50名基层眼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学员在学习MSICS早期手术中发生沉核的病例临床特征,手术操作过程.结果 发生沉核的病例数有9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为62~92岁(平均77.78岁).诊断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2例为过熟期,6例为大/黑核,3例合并有高度近视,1例伴有晶状体半脱位.9例MSICS手术的前囊切除方式均为截囊.结论 高龄患者、过熟期、大/黑核、高度近视、晶状体半脱位等是MSICS初学者发生沉核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开罐式截囊也是发生沉核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圣松;黄文勇;刘斌;王德才;何明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T2DM)综合防治行之有效且患者易于掌握和接受的模式.方法 以糖尿病综合防治“五驾马车”为原则,对确诊的T2DM患者采取以糖尿病健康教育为先导,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饮食、运动、监测、治疗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随访管理,通过综合干预使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结果 通过对T2DM患者为期2年的综合干预和管理,结果发现,患者的HbA1c水平显著降低(P <0.01);BMI、TC和血压得到有效控制(P分别<0.01、0.O1和0.05);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的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其机体的生理生化指标.
作者:樊晓平;卢莱曾;刘建新;王健;宓国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Livin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中的新成员之一,是从人类基因组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的一种蛋白质,特异性表达于人的胚胎组织及大多数人实体瘤细胞和组织,Livin是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s)中的新成员[1].研究表明其抗凋亡功能远远强于Bcl-2家族.人类IAP家族的存在,使肿瘤细胞对缺血、缺氧、放化疗等作用产生耐受,从而使肿瘤细胞得以持续生长,而且Liv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凋亡抑制因子,以其为靶点的抑制物及反义Livin能够不仅保护细胞不凋亡,而且具有广谱和低毒的副作用,为肿瘤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现在就将Livin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方名;王文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286例强脉冲光子治疗身体各部位多余毛发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强脉冲光子脱毛机,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有效的治疗前、中、后护理对286例患者进行脱毛治疗;选用3脉冲,输出能量密度为17 ~28 J/cm2,光斑大小为8 mm×15 mm,3~5次为一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30~50 d;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效果.结果 随访观察治疗后患者6~12个月,治愈者155例占54%,显效者91例占32%,好转者11例占4%,无效者29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仅有9例患者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癜(6例)、水疱(3例),经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得以恢复,无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强脉冲光子脱毛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周娟;杨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南海驻岛礁官兵守礁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免疫功能改变的因果,如何进行改善,为守礁部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BD 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守礁官兵守礁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 CD56+)百分率.结果 南海官兵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 CD56+守礁前百分率分别为(59.32±8.48)%,(38.67±3.17)%,(20.31±4.32)%,(10.27±1.64)%,(14.37±5.89)%.守礁后百分率分别为(55.17±9.16)%,(34.73±4.64)%,(26.56±3.66)%,(13.63±2.73)%;守礁前后CD4 +/CD8+比值分别为1.90±0.11,1.31±0.17.与守礁前相比,守礁后官兵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16+ CD56+,CD4+/CD8+显著降低(P<0.01,P<0.05),CD19+,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 驻岛官兵守礁期间部分免疫功能发生改变,与官兵的心理应激能力和适应能力,心理状态,长时间日照和仪器辐射,高温高湿等恶劣生活条件,初次接触异样微生物、海洋生物、空气离子有关.
作者:樊龙中;李裕标;周赤龙;何俐勇;王萍;谭燮伦;陈正;仇建国;刘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