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胃癌手术患者开展舒适临床护理观察

焦文芹;霍蕊

关键词:舒适, 护理, 胃肿瘤, 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对胃癌手术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方法,观察其对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等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4例实验组开展舒适护理.应用自制不舒适感问卷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统计脱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舒适主观满意度78.85%,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6.29%(P<0.01);对照组的脱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11.54%,实验组分别为3.70%、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胃癌手术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翼状胬肉两种不同术式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和翼状胬内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翼状胬肉159例(18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77例92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组82例94眼,术后随访4个月~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水肿和异物刺激感,3~7 d后症状逐渐减轻.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92眼中,复发19眼(21%);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94眼中,复发21眼(22%),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与手术方式无关.

    作者:宋君胜;姚欣淋;张玉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氯米帕明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50例强迫症随机分为两组,氯米帕明与利培酮组及单独使用氯米帕明组,均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G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合并利培酮组有24例完成试验,氯米帕明组有25例完成试验.治疗8周后,两组Y-BOCS平均总分有明显下降,合并利培酮组优于氯米帕明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利培酮对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有增效作用.

    作者:童庆好;张颖;江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03年6月-2008年6月治疗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膜病32例;平均年龄(24.2±13.3)岁,平均体重(42.2±16.7)kg.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环直径平均(16.3±2.1)mm;13例采用Nicks方法,19例采用Manouguian方法进行主动脉根部成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施行合并病变手术矫治.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主动脉跨瓣压差为(24.2±8.4)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早期心律失常6例,肺感染并呼吸功能不全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3~68个月,无远期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辫环过小的主动脉辫置换术中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景伟;罗瑞芳;钟焕清;夏天;赖锋华;林秋伟;刘浪;钟汝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洋地黄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目的 探讨洋地黄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9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医嘱,认真核对药物用量,用药时抽吸药量要准确,静脉推注速度应慢,用药后观察心力衰竭控制情况,有无洋地黄中毒反应,用药期间注意不可与钙剂同用,注意补钾,做好家长健康宣教.结果 3例患儿用药中出现心率减慢,及时停药,未发生中毒反应,其余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洋地黄制剂治疗量接近中毒量,但只要详细了解患儿病情,掌握用药指征、用量、用药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健康宣教,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戴明红;李莉;蔡振华;邢彩英;蔡娟;刘继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分娩镇痛中左旋布比卡因小运动阻滞浓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 测定国人第一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左旋布比卡因的小运动阻滞浓度(MMLAC).方法 选择3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在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时硬膜外给予负荷量左旋布比卡因10 ml,第一例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为0.5%,下一例产妇的药物浓度应用序贯法根据前一产妇有无运动阻滞情况来上调或下调一个浓度级.注药30 min后Bromage评分<4分定为有运动阻滞.结果 本实验用序贯法测得在国人第一产程分娩镇痛中左旋布比卡因的小运动阻滞浓度为0.562%,95%的可信区间为(0.542%~0.584%).结论 在第一产程分娩镇痛中左旋布比卡因的小运动阻滞浓度为0.562%,可以为国人的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动力学参考.

    作者:刘松;赵汝有;周胜岐;赵继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利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对24例27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 术后皮缘坏死4足,经治疗痊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功能,本组27足骨折中,优12足,良11足,可4足,优良率85%.结论 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李华杰;王波;王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理支持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的综合干预时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8例晚期肺癌患者在住院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支持,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2次<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调查并同时作KPS评分,比较心理支持综合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心理支持的综合治疗对于患者精神、周围人理解与配合、治疗的态度、家庭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日常生活状态等均有显著提高(P<0.01),对于食欲、睡眠、疼痛也有改善(P<0.05).QOL评分与KPS评分有相关关系.结论 传统抗肿瘤治疗辅以心理支持,开展群体抗癌干预模式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慧;张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眼压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眼压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78例78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随访3月~2年,观察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矫正视力≤0.05者8眼(10.26%),0.06~0.2者19眼(24.36%),0.3~0.6者36眼(46.15%),0.8~1.0者15眼(19.23%).术后1周眼压控制正常.结论 在高眼压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红;林振德;卞烂焰;刘林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验证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的80例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奎硫平组(40例)及利培酮组(40例),疗程12周,使用BPRS、TESS评定相关临床症状.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对女性患者的安全性较高,锥体外系反应、催乳素、月经失调及体重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较低,应用于女性患者相对安全.

    作者:张威;姚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吕梁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吸人变应原谱研究

    目的 通过对吕梁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进行检测,探讨吕梁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方法 采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自动体外检测过敏原系统,选择北艾、释草、户尘螨、粉尘螨、交链孢霉、烟曲霉、黑曲霉、屋尘作为变应原,以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变应原sIgE含量.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为13.25%(50/400),依次为北艾(19/50),户尘螨(12/50),粉尘螨(10/50),葎草(7/50),屋尘(2/50),交链孢霉(1/50),烟曲霉(1/50),黑曲霉(1/50).结论 吕梁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变应原以北艾为主,且反应强.

    作者:张丹梅;宋子龙;贾春生;赵树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诊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1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56例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行胆囊切除术3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18例,胆囊大部切除术2例.治愈54例,好转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人对急诊胆囊手术一般都能耐受,积极手术结合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及处理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徐永建;余明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胆囊、腹腔置管引流和灌洗治疗SAP的体会

    目的 探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3月-2008年9月共有24例SAP患者运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技术行非手术综合治疗.结果 24例SAP患者行此方法治疗,9例发生并发症,2例死亡,余均治愈,治愈者平均住院42 d.结论 运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技术治疗SAP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张文祥;朱宽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6例鼻咽癌合并皮肌炎患者放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16例鼻咽癌合并皮肌炎患者的放疗疗效及副作用情况.方法 对16例鼻咽癌合并皮肌炎患者进行配对研究,比较两组生存率、急性及晚期放疗反应发生情况,探讨鼻咽癌合并皮肌炎患者的发病及治疗特点.结果 16例鼻咽癌合并皮肌炎患者5年生存率为47%,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皮肌炎组患者放疗中出现严重急性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晚期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鼻咽癌合并皮肌炎患者疗效与非皮肌炎患者相近.但放疗中出现较严重急性反应值得临床注意,大剂量激素治疗不需要常规使用.

    作者:白守民;薛卫平;谢德荣;刘宜敏;卢泰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脏粘液瘤摘除术的麻醉处理探讨

    目的 探讨心脏粘液瘤摘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心脏粘液瘤摘除手术的31例患者资料.结果 全组31例麻醉平稳,手术顺利.心脏复跳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10例,其中3例需要安装临时起搏器起搏心率,1例术后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术后出现脑梗塞3例,急性下壁心梗1例,频发室性早搏7例,低心排症2例.结论 平稳的麻醉诱导和维持,积极防治栓塞和心律失常等是保证心脏粘液瘤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李家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及机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处理4周后,观察糖尿病(DM)组、正常(NC)组、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AG)组血管舒张功能,eNOSmRNA表达及血清NO浓度.结果 ①DM组血糖、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较NC组显著升高(P<0.05).②大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EDVRmax),DM组低于AG组(P<0.05),AG组低于NC组(P<0.05).③eNOSmRNA表达,AG组高于DM组(P<0.05),DM组高于NC组(P<0.05).④血清NO浓度AG组高于NC组(P<0.05),NC组高于DM组(P<0.05).结论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通过NO途径介导糖尿病内皮功能损伤,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AG)可改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

    作者:李丽;黄起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数字乳腺摄影对乳腺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脂肪瘤的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X线表现.结果 乳腺皮下脂肪层内脂肪瘤19例,腺体内脂肪瘤4例,乳后间隙脂肪瘤2例.痛灶为单纯低密度22例,病灶密度以低密度为主,其内见稍高密度影3例,所有病例均无钙化.结论 数字乳腺摄影所见X线征象结合病史和临床,对乳腺脂肪瘤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伟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56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AP组和正常对照组(NC)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 轻型胰腺炎组(MAP)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胰腺炎组(SAP)与MAP组和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T、APTT和FIB值明显延长,可作为鉴别AP病情轻重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培生;贲大刚;杨功安;褚亮;蒋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反复发作及预防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并观察治疗1个月、3个月、半年后HSP复发、HSPN发生的情况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血清补体C3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1个月、3个月、半年后过敏性紫癜复发、紫癜性肾炎发生的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1),血清IgA、补体C3水平于治疗1个月后趋于正常,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过敏性紫癜复发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作者:刘矗;谭开明;李伟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包括ABO溶血病、RH溶血病、MN溶血病.ABO溶血病不发生在母亲AB型或婴儿A型或B型;第1胎可发病;临床表现较轻.RH溶血病一般发生在第2胎,临床表现较重,严重者甚至死胎[1].

    作者:杨学梅;李莉;陈娟娟;张云莲;秦婉如;戴明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颤动(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 76例CHF伴快速Af患者,心功能级Ⅱ~Ⅳ级(NYHA),随机分为胺碘酮组、毛花苷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胺碘酮组首次剂量给予胺碘酮150 mg缓慢静注,随后0.5~1.0 mg/min微量泵维持;毛花苷组首次剂量给予去乙酰毛花苷0.4 mg或0.2 mg缓慢静注,1 h后无效者追加0.2 mg.观察用药后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与毛花苷组心电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6%和10.52%.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Af短时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汪朝晖;袁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