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娟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和翼状胬内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翼状胬肉159例(18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77例92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组82例94眼,术后随访4个月~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水肿和异物刺激感,3~7 d后症状逐渐减轻.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92眼中,复发19眼(21%);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94眼中,复发21眼(22%),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与手术方式无关.
作者:宋君胜;姚欣淋;张玉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斯帕丰(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正常初产妇规律宫缩,宫口开大3 cm者109例,随机分为斯帕丰组(A组)66例及安定组43例(B组),两组均静脉滴注缩宫素2.5 U+葡萄糖500 ml维持宫缩,A组给予斯帕丰80 mg静脉注射,B组给予安定10 m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 ①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A组平均为197 min,B组平均为26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药物副作用:A组产妇及胎儿未发现明显副作用,B组产妇嗜睡、口干、心率增快;③阴道分娩率:A组53例,占80.5%;B组34例,占7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产时羊水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斯帕丰对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有良好的作用,且对母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作者:王荣荣;邱晓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所诊治的86例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6例中,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治疗47例,死亡43例,放弃治疗8例,存活35例,存活病员ADL分级:Ⅰ级18例,Ⅱ级2例,Ⅲ级10例,Ⅳ级3例,Ⅴ级2例.结论 丘脑出血病情危重,变化快,其预后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后期加强护理,注重防治并发症,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杨明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3月-2008年9月共有24例SAP患者运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技术行非手术综合治疗.结果 24例SAP患者行此方法治疗,9例发生并发症,2例死亡,余均治愈,治愈者平均住院42 d.结论 运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技术治疗SAP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张文祥;朱宽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吕梁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进行检测,探讨吕梁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方法 采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自动体外检测过敏原系统,选择北艾、释草、户尘螨、粉尘螨、交链孢霉、烟曲霉、黑曲霉、屋尘作为变应原,以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变应原sIgE含量.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为13.25%(50/400),依次为北艾(19/50),户尘螨(12/50),粉尘螨(10/50),葎草(7/50),屋尘(2/50),交链孢霉(1/50),烟曲霉(1/50),黑曲霉(1/50).结论 吕梁地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变应原以北艾为主,且反应强.
作者:张丹梅;宋子龙;贾春生;赵树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老年护理院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护理病房住院患者中尿路感染138例患者的菌群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共收集致病菌15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109株(69.00%),革兰氏阳性球菌49株(31.00%).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64株,58.72%),革兰氏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多见(24株,48.98%),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低,其次为三代头孢菌素;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结论 革兰氏阴性杆菌是老年护理院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依据尿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作者:罗冬梅;沈小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左半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54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病例,以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
作者:何跃君;刘志力;王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儿科护士大量流失,使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下降、在岗护士人心不稳的现状,通过调查在岗及离岗护士,分析其原因,以求找到相对妥善的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电话问卷及访谈调查的方式,调查从儿科调出的护士及在岗的护士各15人,平均年龄27.5岁.结果 在岗护士焦虑均分明显高于离岗护士焦虑的均分,主要为精神及心理压力大,自觉人力资源不足,工作负荷重,担心工作出现差错,焦虑紧张,失落感,心理失衡及担忧自身健康.结论 在岗儿科护士精神及心理压力大、工作负荷重、收入低、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可是儿科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丰富业余生活,可有效扭转儿科护士的不正常流失.
作者:董丽;董敏;高佩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利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对24例27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 术后皮缘坏死4足,经治疗痊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功能,本组27足骨折中,优12足,良11足,可4足,优良率85%.结论 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李华杰;王波;王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触觉是原始的感觉器官,皮肤又是面积大的体表感觉器官,为中枢神经的外感觉器官,触觉性接触可以增加迷走神经的活动,增加机体的体液和细胞的免疫功能,使婴儿对疾病有抵抗力.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非特定部位肌肤施以轻柔的爱抚,它是一种爱的传递方式,可增加新生儿情商指数,同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本文综述抚触对疾病状态下(早产儿、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呼吸暂停及肺炎、硬肿症)婴儿康复的积极作用和应用前景优势,临床实施婴儿抚触对促进高危儿疾病康复影响,从而引发新思路,以更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婴儿抚触.
作者:兰晓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洋地黄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9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医嘱,认真核对药物用量,用药时抽吸药量要准确,静脉推注速度应慢,用药后观察心力衰竭控制情况,有无洋地黄中毒反应,用药期间注意不可与钙剂同用,注意补钾,做好家长健康宣教.结果 3例患儿用药中出现心率减慢,及时停药,未发生中毒反应,其余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洋地黄制剂治疗量接近中毒量,但只要详细了解患儿病情,掌握用药指征、用量、用药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健康宣教,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戴明红;李莉;蔡振华;邢彩英;蔡娟;刘继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错(牙合)患者第三磨牙发育状况.方法 对465名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全颌曲面体层片进行研究.记录第三磨牙缺失数、缺失部位,并测量第三磨牙牙轴与(牙合)平面的夹角;记录牙列缺失数及缺失部位、龋损情况.统计处理为x2、t检验.结果 错(牙合)人群中各种原因造成牙列缺失及龋损情况较为严重;第三磨牙缺失率为28.72%,上下颌两组第三磨牙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以安氏Ⅰ、Ⅲ类缺失第三磨牙居多,下颌以安氏Ⅱ类缺失第三磨牙居多;上下颌两组第三磨牙发育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第三磨牙向远中倾斜,下颌第三磨牙向近中倾斜,其中上颌以安氏Ⅲ类第三磨牙更偏向远中,下颌以安氏Ⅱ类第三磨牙更偏向近中.结论 在错(牙合)正畸患者中,上颌第三磨牙缺失较下颌多;下颌第三磨牙比上颌第三磨牙更加倾斜.保留或拔除第三磨牙的矫治方案应针对个体.
作者:李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肾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图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肾移植患者进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同时测定移植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膀胱放射性计数与肾脏放射性计数比值(B/K值),定性和定量分析肾移植术后的影像特征.结果 12例肾移植术后肾血流灌注及功能良好,GFR值为(51.5±6.3)ml/min,B/K均3.6例急性排斥反应肾血流灌注受损程度重于功能相,GFR值为(33.4±5.7)ml/min,B/K均<1.7例慢性排斥反应肾血流灌注和功能相均同时受损,GFR值为(27.5±2.1)ml/min,B/K均<1.1例超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放射性空白区.2例肾小管坏死肾血流灌注损伤轻于功能相.所有影像表现与临床或病理结果相吻合.结论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快速且定量评价移植肾的血流和功能,早期初步鉴别排斥反应的类别且具有无创、简单、重复性强的特点.
作者:李纬明;陈维安;陈连周;李春亿;张祥松;梁宏;胡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方法 总结5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护い理过程.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13例康复出院,病情好转25例,进步6例,无效6例自动出院.结论 对糖尿病足溃疡及时采取足部保健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联合内科综合治疗方法,配以外科局部换药处理,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病情缓解,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颤动(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 76例CHF伴快速Af患者,心功能级Ⅱ~Ⅳ级(NYHA),随机分为胺碘酮组、毛花苷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胺碘酮组首次剂量给予胺碘酮150 mg缓慢静注,随后0.5~1.0 mg/min微量泵维持;毛花苷组首次剂量给予去乙酰毛花苷0.4 mg或0.2 mg缓慢静注,1 h后无效者追加0.2 mg.观察用药后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与毛花苷组心电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6%和10.52%.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Af短时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汪朝晖;袁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03年6月-2008年6月治疗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膜病32例;平均年龄(24.2±13.3)岁,平均体重(42.2±16.7)kg.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环直径平均(16.3±2.1)mm;13例采用Nicks方法,19例采用Manouguian方法进行主动脉根部成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施行合并病变手术矫治.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主动脉跨瓣压差为(24.2±8.4)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早期心律失常6例,肺感染并呼吸功能不全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3~68个月,无远期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辫环过小的主动脉辫置换术中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景伟;罗瑞芳;钟焕清;夏天;赖锋华;林秋伟;刘浪;钟汝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超声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78例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及肝外胆管扩张的超声表现,与手术、ERCP结果相对照.结果 78例与手术结果及造影结果比较,其中66例符合(84.6%).结论 综合利用探头加压扫查、饮水、脂餐、变换体位,检查前胃肠道准备等可提高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符合率.
作者:毛亚锦;周洪娥;龙娜;王宗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后延续护理服务对产妇及婴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深入了解产妇对此项服务的意见及需求.方法 产妇和婴儿137例,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8例,开展产后延续护理服务;对照组69例.延续传统产后随访.结果 观察组产妇及婴儿异常的发生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产后6个月时产妇的非常满意度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延续护理服务的指导,降低了婴儿的发病率,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对产妇学习育儿技能、调节自我心理有着良好的促进和指导意义.
作者:杨晓;高鹏;李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髌骨袖套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问题.方法 1993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17例髌骨下极袖套状撕脱骨折,8例为陈旧性,9例为新鲜骨折.均给予切开复位,股四头肌腱膜缝合术治疗.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4个月,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髌骨袖套骨折远折端多为软骨而骨质太少,故在x线片不易发现,容易漏诊.早期诊断、解剖对位、坚强内固定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于泓淼;于泓波;孙雅静;陈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50例强迫症随机分为两组,氯米帕明与利培酮组及单独使用氯米帕明组,均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G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合并利培酮组有24例完成试验,氯米帕明组有25例完成试验.治疗8周后,两组Y-BOCS平均总分有明显下降,合并利培酮组优于氯米帕明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利培酮对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有增效作用.
作者:童庆好;张颖;江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