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婕;朱洁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AMC)小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SF-13B(TNFSF13B)的表达变化及三七总皂甙对其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组(A组)、三七总皂甙组(P组)、对照组(C组).采用猪心肌球蛋白制备小鼠AMC动物模型,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TNFSF13B蛋白表达.结果 A组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损伤严重,P组较A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C组心肌TNFSF13B蛋白表达量极少,A组心肌TNFSF13B蛋白表达增加,呈现动态变化,P组心肌TNFSF13B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身免疫性心肌炎可诱导心肌TNFSF13B蛋白的表达,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下调心肌TNFSF13B蛋白的表达而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褚茂平;吴蓉洲;张晓隆;徐正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瘤是一种很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1],常发生于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有时亦发生于年轻妇女.临床常无症状,少数患者感腹痛、腹胀不适.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卵巢平滑肌瘤患者,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楼卓鑫;张信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组织或胸膜下间质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部分原因是与石棉接触有关.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目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故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该病治疗的关键.现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MP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立红;周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3.0%-10.0%生育年龄妇女患有此病[1].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和不孕,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容易复发,常予药物治疗.口服避孕药除了用以避孕外,也是早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激素类药物[2].
作者:陆婕;朱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 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40例,设为内膜息肉组;同期选择24例输卵管因素不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取材前半年未曾口服任何激素类药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同时在月经第3~5天进行血抑制素B(INH-B)、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和孕激素(P)的检测.结果 ER、PR在内膜息肉组和对照组中均有表达.PR在内膜息肉组中腺上皮细胞(3.050 4±0.714)和间质细胞(2.850±0.700)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3.542 4±0.588)和间质细胞(3.417±0.654)的表达(U腺上皮细胞=-2.695,P<0.05;U间质细胞=-3,082.P<0.05).血FSH、E、P水平在子宫内膜息肉组分别为(7,84±2.64)nmol/L、(181.78±105,48)nmol/L、(4.094±3.65)pmol/L,对照组分别为(7.25±1.73)nmol/L、(183.13±78.27)nmol/L、(2.84±0.91)p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FSH=0.761,P>0.05;tE=0.06,P>0.05;tp=1.694,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PR的表达较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表达低,而使孕酮对子宫内膜增殖的负调控作用减弱,PR可能参与了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作者:胡庆伟;俞文菊;朱玉蓉;杜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假单胞菌中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目前临床分离率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监测细菌的重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其耐药性及耐药水平发展较快,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之一.临床治疗十分困难,一旦感染,死亡率很高.
作者:施凯舜;潘发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的特点及缬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用缬沙坦80-160mg/d治疗12周.观察心脏变时性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运动中大心率(Max HR)未达年龄预测大心率(220-年龄)的85%和心脏变时指数(CRI)<0.8、心率储备率[HRR)<80%为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Max HR(132±22)次/min、CRI 0.70±0.20、HRR(57.5%)明显低于对照组(160±17)次/min(t=2.899,P<0.01)、CRI1.22±0.24(t=3.209,P<0.01)、HRR(2.5%)(X2=28.81,P<0.01);经过缬沙坦每天80~160mg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Max HR(144±18)次/min、CRI 0.81 0.21、HRR(37.5%)明显高于治疗前MaxHR(t=2.131,P<0.05)、CRI(t=2.024,P<0.05)、HRR(x 2=3.21,P<0.05).结论 观察组患者存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受损有关,缬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有可能减少心律失常性死亡.
作者:包丽芳;胡申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宫颈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慢性官颈炎十分必要.慢性宫颈炎发病率高,治疗的方法也多,为了探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法,我们将我院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分别用电灼、聚焦超声、外用溃疡散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可欣;陈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671例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53.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肿瘤位置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362、0.138,均P>0.05),年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4.121、37.422、87.154、69.451、75.894、163.004,均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结论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浸润深度是转移发生的主要因素.肿瘤越大、浸润越深、分化越差其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作者:屠世良;叶再元;邓高里;赵仲生;董全进;郑伯安;丁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减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漏诊,现对我院收治的误诊、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症的认识,从而达到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的目的.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0%,且大多数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化疗在NSCLC治疗中占很重要地位,特别是含铂类的两药化疗方案目前已得到公认和肯定.但对于铂类耐药和化疗后病情进展的病人治疗相当棘手.我们采用异环磷酰胺联合羟喜树碱治疗铂类治疗失败后的NSCLC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毅祝;新明;寿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缓症链球菌为口咽部正常寄生菌,过去长期以来认为其致病力弱或不致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及抗生素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导致口腔、咽部以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变异及耐药,成为条件致病菌而致病.
作者:叶光华;张益鹄;喻林升;韩军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前病变,其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发病年龄日益年轻,治疗手段也日趋多样化.传统的宫颈冷刀锥切(CKC)用于治疗CIN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其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为患者带来诸多不利.
作者:沈伟;李鼎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巨R波型ST段抬高是心肌缺血时心电图表现的一种,在动物实验中较为常见,但在临床上尚属少见[1].其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也可见于不稳定型及变异型心绞痛、运动负荷试验、心房起搏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中,在严重脑挫伤、食物中毒及急性脑血管病等中也可见到.
作者:李岳春;林加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非侵入式机械通气是指不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而进行的无创伤性机械通气,可以避免与此相关的并发症.经鼻(口)面罩进行的非侵入式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lon.NIPPV)目前常应用,具有简便易行、无创、痛苦小、舒适性较好等优点,其治疗非阻塞性病因如胸腔限制和神经肌肉疾病等引起的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意义已得到普遍认同,但关于它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创伤等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作者:孙陟中;施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速度、形变、位移及同步性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应变率成像(SRI)、组织追踪(TT)和组织同步化成像(TSI)定量分析1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和21名正常人左室局部心肌收缩期(Vs)、舒张早期(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收缩末期(ε sys)、峰值(ε P)和收缩后应变(ε ps)及R波至峰值应变的时间(T-ε P);收缩期(SRs)、等容舒张期(SRir)、舒张早期(SRe)及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收缩期峰值位移(Ds)、R波至收缩期位移峰值的时间(T-ds)及收缩达峰时间(Ts)等指标.结果 在中重度狭窄者中SRs(-0.79±0.69)s-1、SRir(-0.34 ±0.87)S-1、SRe(0.51 ±0.64)S-1及Vs(3.79±1.66)cm/s、Ve(-4.58 ±1.85)cm/s、Ds (7.84±2.94)cm/s较对照组SRs(-1.02±0.53)S-1、SRir(0.067±0.53)S-1、 SRe(1.13 ±0.62)S-1及Vs(5.50 ±1.79)cm/s、Ve(-6.50 ±2.86)cm/s、Ds(9.99±3,07)cm/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ε ps(-5.38±6.89)%、T-ds(421.76±56.63)ms和T-ε p(512.43±124.59)ms较对照组ε ps(-1.59±2.80)%、T-ds(351.46 ±44,96)ms、T-ε p(363.41±71.58)ms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QTVI、SRI和TT均能较准确地检出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异常心肌节段.
作者:张生光;俞静;汪荣金;陈爱;骆合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5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右心室流出道(RVOT)40例,右心室游离壁瓣环处、左心室前上间隔、左心室流出道(LVOT)、左心室下后间隔及左心室后间隔近心尖部各1例]分别采用起搏标测或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结合的方法进行消融.结果 消融即刻成功41例,失败4例.手术操作时间37-156min.X线曝光时间5-28min.术后随访3个月-4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作者:林加锋;林佳选;李继武;季亢挺;曾刚焕;陈鹏;杨鹏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肝脏病变中,肝脏巨大占位性病变常致肝周围解剖空间缩小,且常与膈肌或周围脏器相粘连,尤其是曾行经肝动脉反复插管化疗栓塞者和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而在其它肝包虫病、肝内胆管结石纤维化等疾病中,肝脏也常与膈肌致密粘连,如在此类病例中采用常规离断相应韧带、分离周围粘连、解剖第一、第二肝门阻断半肝或全肝血供后的部分肝切除术,常致局部大出血、肿块破裂出血、休克、肿瘤转移种植、保留肝缺血和功能异常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手术失败或影响预后.
作者:程洪军;叶烜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公认为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99.7%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病变组织中可检测到HPV DNA的存在.由于宫颈癌存在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宫颈浸润癌的发生.
作者:闵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在子宫腔外出现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和腹膜.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腹部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0.03%~0.40%[1],而北方协和医院报道的发病率为0.044%[2].
作者:潘琼慧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