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华
结节性痒疹为明显搔痒的疣状结节的皮肤疾患,现代医学认为,它是一种综合征,具有许多可能的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体内蕴湿,痰湿凝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形成结节而作痒.用中医中药治疗结节性痒疹是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的理论,结合具体症状,施以健脾清热利湿之剂,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就诊治情况汇集如下,以餮读者.
作者:邓晓红;王隆川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一般情况下病情轻,病程短,预后较好.但如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然而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期,一方面孕妇常常害怕用药后引起不良的后果,而在需要治疗时不肯用药,另一方面药物治疗时,由于选择的药物不合理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流产、早产、胎儿畸形、新生儿畸形或功能障碍等.
作者:贾爱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治疗组运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6.2%.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海玲;王军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长期大小便失禁或腹泻患者引发会阴部皮肤潮红、肿胀,红色皮疹、糜烂,甚至溃破的有效护理.方法:收治由于大小便失禁而引发会阴部皮肤潮红、肿胀、糜烂、甚至溃破患者15例,应用酮康唑、氯雷他定片磨成粉剂后联合应用进行护理.结果:10例轻度患者次日开始见效,肛周、会阴部皮肤潮红、肿胀明显减轻,2天完全消退,皮肤恢复正常.4例中度患者次日开始见效,3天皮疹完全消退,皮肤恢复正常.1例重度患者次日肛周、会阴部皮肤渗液减少,7天创面愈合,皮肤恢复正常.结论:酮康唑、氯雷他定联合应用于大小便失禁患者会阴部的皮肤疗效显著.
作者:陆映香;冯凤谊;陈桂花;李希如;廖晓恒;刘敏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为了解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结果: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总体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前后5年对比,近5年新生儿和婴儿的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P<0.05);跟2000年相比,2010年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有30%以上的下降;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的前5位为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儿、意外、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加强建设和完善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干预,重视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减少可避免死亡的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术中输入加温液体对术中寒战的预防作用,为术中保温提供一种护理措施.方法: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手术种类、麻醉方法及ASA分级无差异,输入液体的量与速度无差异.观察组输入加温的液体,均通过百特输液加温仪将液体加温至34~36℃,对照组输入手术室常规室温的液体,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60、90分钟记录患者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麻醉后30、60分的时段内,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入经过加温后的液体,可明显降低手术中寒战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钱惠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对2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过程干预.以期提高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收治颅脑外伤患者258例,对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并发症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及护理失误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倡导有效的对疾病转归过程进行护理干预.即合理的院前施救干预、住院过程干预及居家护理指导干预等使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尽快改善意识运动及平衡功能.结果:通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疾病动态的有效评估.制定出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结论:根据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疾病过程始终的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提升了患者心理应对能力,改善了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莫晓平;苏菊芸;周月梅;李晓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C3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比较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与健康对照组的hs-CRP、C3的水平变化.结果:hs-CRP、C3在AMI组的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SAP、UAP组(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的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组,UAP组的C3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SAP组的C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hs-CRP、C3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对病情的判断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翠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因其手术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现已经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不可或缺的方法,术后出血是MPCNL严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如果处理不当可危急患者的生命,2008~2010年采用B超引导下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60例,术后并发肾脏迟发出血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护士应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1],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由于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极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本文探讨在病房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的法律性问题,通过对法律问题的认识,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护理行为,对各种潜在性的问题都要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谭苏玉;黄晨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清心安神为冶疗原则,用中药复方清心安神方[1]冶疗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从电生理学基础方面阐述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临床表现与应用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心烦,失眠,口苦口臭,大便干,小便色黄,常有焦躁不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结.辨证为湿热郁结,上扰心神.故用清心安神方清热利湿,安神复律.
作者:杜来义;李明;方居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焦虑性神经症的患病率有升高趋势.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心理危机,直接关系到康复效果.资料与方法2010年5月~2010年10月我院住院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中选出48例患者.
作者:康桂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配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除一般治疗外,对照组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配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患者有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脊柱损伤卧床患者便秘的根本原因病理生理改变,给予传统的中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有效解决住院患者便秘问题以及防止便秘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方法:2009~2010年收治23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10例和对照组124例,研究组利用中医的穴位按压和腹部按摩的方法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运用常规的护理.结果:研究组在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便秘带来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对脊椎损伤的卧床患者解决便秘的老大难题和解决便秘带来的困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减轻便秘带来的各种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有力的支持.
作者:廖春花;谢卓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2008年8月~2011年11月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11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治HIE患儿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全部患儿均有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史.治疗组112例,男78例,女44例,足月新生儿97例,过期产儿12例,早产儿3例;临床分度,轻度64例,中度30例,重度18例.对照组98例,男67例,女31例,足月新生儿76例,过期产儿10例,早产儿12例;临床分度,轻度58例,中度26例,重度14例.
作者:邵红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肝性脑病又称为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该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极差[1],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分为一期(前驱期)、二期(昏迷前期)、三期(昏睡期)、四期(昏迷期),前驱期大多数仅表现为轻度性格或行为异常,常常会被患者入院后居住环境改变导致的生活习惯变化、心理及情绪波动所掩盖.
作者:胡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先天性梅毒中>50%的患儿在出生时没有症状[1],导致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困难,此种无临床症状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称为新生儿先天性潜伏梅毒.出生2年内出现临床症状的称为早期先天性梅毒;2年后出现临床症状的为晚期先天性梅毒.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总结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平均年龄80.45岁的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前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8例,未通2例.结论:静脉溶栓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中只要严格选择病例,慎重用药,并发症处理及时,护理措施得当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作者:罗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治12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妇产科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总结.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可以提高护理效果.结论:依照临床妇产科具体工作要求及患者个性化差异,合理应用有效的护理沟通方式及各种相关技巧,努力实施优质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老年心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是否与其预后相关.方法:回顾分析了2007年1月~2008年12月居住于深圳市龙岗区某社区的心衰患者的病历管理档案,并对有基线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入选142例老年心衰患者,其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者48例,临床甲减14例,亚临床甲减34例.在2010年9~10月对这些患者进行横断面随访调查,指标包括再住院、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在内的复合终点.结果显示,甲减组(包括临床和亚临床甲减)有20例患者(20/48)出现复合终点,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仅有19例(19/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心衰患者若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其预后较差.
作者:谢荣迪;王文尧;崔成;张璇;杨敏;杨明;陈林莉;赵伟;唐熠达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