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姗姗;贾锰;白桦
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导向和动力.本文列举了目前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理念不明确的现状,明确了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需要为中心、以教学成果检验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宗旨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理念,并结合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探讨了未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新趋势.这对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曲巍;刘学政;张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穿刺置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微创脊柱中心培训的40名无椎间孔镜手术基础的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医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人,采用超声引导教学方法;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医师教学时数和教学目标均相同.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考核等主客观评价指标考查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医师对解剖关系、手术入路、穿刺及置管部位、手术技巧的掌握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医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声引导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椎间孔镜穿刺入路和穿刺技巧的理解,提高对椎间孔镜穿刺置管流程的理解和记忆,使医师更有信心自己进行椎间孔镜穿刺置管的手术操作.结论 超声引导有利于提高椎间孔镜手术穿刺置管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博;黄鹏;王月香;武成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审核评估是我国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重要内容,也为高校健全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提高质量保障能力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角度.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与质量监控运行机制,融教学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为有机整体,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有力的重要保证.滨州医学院在长期坚持行之有效的质量理念、标准和监控举措的基础上,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形成了以组织保障为枢纽,将保障与监控2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融为一体的“六位一体”(目标确立、标准制定、条件支撑、政策激励、学风建设、组织保障)的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在评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玉丽;蔡虹;李建昌;张培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针对信息素质教育面授时间有限等问题,为适应医学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需要,提升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采用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和评估(Evaluate),即ADDIE模型通过课程分析、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评估3个阶段,构建医学生模块化在线信息素养课程,课程具有嵌入与独立并存、与循证医学相融合、可扩展性、可行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作者:杨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科学评估医学生综合素质.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某医科大学2138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对一年级学生追踪一年(每半年评估一次),分别应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3种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医学生综合素质总分为(0.93±0.04)分;各项素质得分从高到底依次为心理、专业、身体、思想道德、基本能力、科学文化素质.相比第一次评估,第二次评估医学生的科学文化、心理、基本能力素质得分提高,而专业、身体素质得分下降.素质教育后,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6项单项素质得分都有提高,综合素质总分提升大.结论 调查结果的横向比较有助于总体把握学生素质状态和特征,纵向比较有助于验证素质教育的阶段性效果,揭示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学生总体主观努力程度较高.
作者:鲁娟;刘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要素及其权重值.结果 构建24项二级指标和51项三级指标.结论 专家具有较高代表性,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具体地评价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作者:程姗姗;赵秋利;张宏丽;袁嘉聪;段喜成;李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北京大学医学部近年来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实践探索,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青年教师队伍发展,以及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的一些思考.
作者:易慧;刘穗燕;朱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重症模拟病例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55人与对照组42人,分别实施模拟培训和常规培训,并通过考核(病例分析和理论)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种培训方式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医师在临床基本能力、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素质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医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考试方面,实验组医师病例考试的临床基本能力、职业精神与素质、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素质成绩高于对照组医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重症模拟病例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优于常规培训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葛庆岗;刘飞;汪宗昱;李宏亮;赵志伶;张祺;于丽华;么改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本研究对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50名年轻医师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年轻医师医患沟通的现状,对医患沟通的认知程度和对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的需求.结果显示,70.0%(35/50)的调查对象曾经接受过不完整的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96.0% (48/50)的调查对象曾经历过医患沟通矛盾,98.0%(49/50)的调查对象自认为并不擅长与患者沟通,40.0% (20/50)的调查对象对当前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和医学人文的教育状况总体评价为一般,92.0% (46/50)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沟通技能的培训.因此,应当将医患沟通纳入住院医师必修培训课程体系,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使之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胜任力.同时,根据骨科专业的特殊性,开展专门针对骨科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课程.
作者:顾宏林;詹世强;昌耘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来自两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及“5+3”一体化)和口腔医学专业共547名学生进行医师职业精神认同情况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综合评分为(4.00±0.460)分,其中,职业意志维度评分高为(4.33±0.609)分,职业认知维度评分低为(3.63±0.511)分,总分为5分.是否为“父母建议或指导”和“周遭环境影响”而学医的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综合评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专业、学制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综合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71,P<0.05);“选择成为医师”的不同意愿程度的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综合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066,P<0.01).结论 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认同度良好,职业意志较强,职业认知相对较弱.学医动因和专业学制对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有较显著影响.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医师职业认知、明确学医初衷和端正学医态度,有助于提升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
作者:孙佳婷;吴熙;曲格平;蔡心仪;陈俊键;方燕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ed learning,PAL)在消化内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实践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科实习的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腹腔穿刺及胃管留置的教学,其中43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44名学生为实验组,接受PAL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操作考试及理论考试成绩;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比较两组7个维度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腹腔穿刺和胃管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84.86±4.54)分和(83.76±4.14)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0.09±4.64)分和(79.79±5.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两组学生操作考试及理论考试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75±2.35)vs (80.92±3.63),P<0.05].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17.62±31.76)分,优于对照组学生的(80.92±3.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和“自信心”方面优势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AL教学有助于操作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间沟通、交流和协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丁雯瑾;蒋更如;归曦;范建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为保证临床输血学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某医学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临床输血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按照不同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处于临床输血工作的不同环节,依据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设置临床输血学课程.课程改革后,不仅强化了各专业学生对输血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岗位上更好地胜任输血工作,将所学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作者:韩乐乐;刘成玉;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本文分析了韩国首尔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启示.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在护理学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融入患者安全教育内容,对学生患者安全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地区某高校护理学院2014级四年制75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专题讲授患者安全、在教学内容中分析并强化患者安全要素、增加警示案例学习等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患者安全知识、态度和技能,并在授课前后采用患者安全知识、态度、技能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医疗差错相关知识、医疗差错发生后我该怎么做、患者安全的个人态度维度评分均高于课程开始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寓患者安全教育于护理学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提高了学生的患者安全知识、态度和技能.
作者:文信;冯先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临床医师的综合考评方法,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医师素质.方法 以肿瘤医师为例,根据医师的工作特点和性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中心13名医师的临床、科研、教学、科普和业务学习情况,得出指标体系各维度评分和总分,采用雷达图分析法结合医师的实际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医师整体素质量化评分中位数为36.5分,学科带头人综合评分122.6分,明显高于学科骨干平均的综合评分,而学科骨干平均的综合评分也高于学科主力的综合评分.学科带头人各维度得分均较高,尤其是科研维度.各层次人才的素质发展并不平衡,但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 肿瘤医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雷达图分析法,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了13名医师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为医师的培养提供依据.
作者:林育林;姬忠贺;李鑫宝;赵东兵;李子禹;李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北京市属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以期为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的修订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6所医院2014年新入职的41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3所护士规培试点医院的209名护士设为实验组,3所非规培试点医院的209名护士设为对照组.规培后,分别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受训护士批判性思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 规培一年后,实验组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评分为(294.78±29.25)分,既高于本组护士培训前评分(282.57±28.16)分,又高于对照组护士评分(283.59±27.3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专科及以下学历护士培训前后批判性思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培训前后批判性思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培训对于提高护士的批判性思维有正向作用,未来需要针对护士的具体情况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保证不同学历的护士均能够有效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柴源;郑一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医德培育体系,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医学生个人价值与职业价值的重要保障.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路径,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入医学生医德培育内容,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医疗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舆论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到医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整合医学人文课程资源,拓展医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强化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医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开展医德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医学生理解、认同、内化、践行.
作者:刘健;李怀珍;邵路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轮转培训过程中应用查房单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分不同批次入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行规范化培训的114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经验丰富的ICU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一对一带教.对照组常规进行查房和交接班.实验组实行查房单制度,医师入科后由带教教师培训查房单应用,查房时按查房单顺序及要求引导医师进行病例汇报和病情分析,每天早晚交接班应用查房单,并由带教教师不定期抽检督促查房单应用.培训过程中由带教教师和质控医师进行日常考核,培训结束出科前进行题库考核和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共114人完成全部临床培训和考核.实验组医师在日常综合考核、Mini-CEX的体格检查、临床判断、沟通技能、组织效能及整体表现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医师(均P<0.05).实验组医师和带教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更高(均P<0.05).结论 查房单制度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日常工作质量、出科Mini-CEX成绩和培训满意度,这可能与应用查房单有助于住院医师理顺思路、减少遗漏、提高诊疗质量、增加自信有关.
作者:邢金燕;苑志勇;韩小宁;周维桂;石庚玉;孙运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方法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无菌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120名采用传统无菌术培训方法的学生为对照组;2015级135名采用情景模拟无菌术培训方法的学生为实验组.运用“柯氏模型”的4个层级,即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对无菌术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反应层,实验组学生对无菌术培训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层,实验组学生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为层,带教教师对实验组学生无菌术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情景模拟方法应用于元菌术培训中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规范无菌操作.运用“柯氏模型”评估无菌术培训效果,客观合理,为临床技能培训效果的评价提供新思路.
作者:董吉;朱豫;刘畅;孙立群;王培松;王湛;李文萃;李胜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法在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住院医师的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年参加“规培”的38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在心电图教学中,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3小组,每小组6名~7名研究生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生的出科考试成绩.记录实验组研究生在TBL课堂中的表现及问卷调查实验组研究生对TBL教学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研究生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98,P<0.01);实验组研究生的心电图读片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02,P=0.002).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研究生普遍赞同采用TBL教学方法.结论 在对“规培”住院医师心电图带教中,TBL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规培”住院医师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李晓东;季聪华;罗晖;潘医歌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