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医学本科生危重症核心胜任力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颜洪;鲁开智;黄河清;张倩;王娟

关键词:危重症, 高仿真情境模拟, 非技术技能, 胜任力
摘要:医学模拟技术为医学教学提供了安全实践的机会,因此成为近10年来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发展的重要领域.急重症救治技能是医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通科技能之一,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医学本科生的该技能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局限、教学内容片面、培训手段单一、缺乏有效整合等,使得培训效果不佳并隐含着诸多医疗隐患.对此,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在既往多年大量急重症救治培训基础上,开展了以高仿真医学模拟训练为主体的本科生危重症救治技能选修课,进行了整合“核心胜任力”教学目标的医学模拟训练的实践.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武汉大学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早期接触临床是为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的临床前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设课程,课程建设十分关键.武汉大学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实践表明,通过课程建设,该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伦理和医德观念,增强沟通能力,提高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芳;熊世熙;陈明;周斌;雷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与临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是循证医学的核心与灵魂之一.本文阐述了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简况,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对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强调指出,对临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需要使学生了解循证医学指南的变化,跟上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融合对循证医学人文精神不断加深的认识,以指导临床实践,这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惠琴;王艳;郑国庆;王良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组织学与胚胎学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与应用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于2009年获批学校精品课程.此后几年,教研室继续加强课程的后续建设和实际应用.实践证明,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和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作者:张国境;金洁;王伟;邢安凤;沈瑞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论老年护理课程中孝道意识的养成

    孝道伦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加强高等护理人才的孝道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探索高等护理教育老年护理课程中孝道意识的养成,探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切入点,提升传统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作者:俎德玲;诸葛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便改进课程建设.方法 自行设计《临床医学概论教学评价调查表》,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德语班112名学生和18名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多数学生认为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认为学习该课程存在一些困难.缺乏与整合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特色及方法的研究和教师团队的建设及合作有待加强,考评机制有待优化.结论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很有帮助,应当重视该课程教学特色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春艳;张津铭;罗爱林;赵明;谭飞;舒涛;刘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门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思考

    为了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对174份研究生成绩单中有关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等信息进行分析,并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外语、专业外语、实践能力、科研方法和文体课程等类别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目前开设课程中实践能力、科研方法和文体课程较少,需要增加开设研究生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等课程.

    作者:屈水令;戴政;陈慕磊;刘开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国防生与非国防生教育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调查首都医科大学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防生入学时及大学前三个学年的基本状况,并与非国防生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医学院校国防生教育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入学时对2009级39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含18名国防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及思想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分析了入学3年后的学习及思想状况.结果 国防生与非国防生在入学初期的思想状况没有明显区别,国防生的高考平均成绩低于非国防生,但是经过3年的学习生活,国防生的学习成绩高于非国防生,而且思想上积极向上.结论 医学院校国防生教育管理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模式,建议加强国防生的军事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奖惩分明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作者:孟开;李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2012年,190个国家的16万学生选修了人工智能课程,全球掀起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开发的热潮.MOOC是指具有精细设计的高质量的课程内容、短视频设计、大规模学习者参与讨论、具有强辐射性等特征的网络课程.MOOC的这些特点符合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要求,对目前医学院校进行的课程整合、讨论式教学很有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临床思维等能力.采用MOOC与传统授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会有效促进医学教育改革;而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的形式,将会促进我国不同地区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

    作者:俞赤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成长诉求与就业力提升路径探讨

    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列举了医学院校贫困生的衍生性就业困难和成长诉求表现,对贫困生成长动能偏弱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及其内在和谐的有机建构问题.

    作者:闫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医学本科生危重症核心胜任力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医学模拟技术为医学教学提供了安全实践的机会,因此成为近10年来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发展的重要领域.急重症救治技能是医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通科技能之一,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医学本科生的该技能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局限、教学内容片面、培训手段单一、缺乏有效整合等,使得培训效果不佳并隐含着诸多医疗隐患.对此,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在既往多年大量急重症救治培训基础上,开展了以高仿真医学模拟训练为主体的本科生危重症救治技能选修课,进行了整合“核心胜任力”教学目标的医学模拟训练的实践.

    作者:颜洪;鲁开智;黄河清;张倩;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教育标准视域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通过解读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明晰基于医学教育标准的医学人文素质内涵和培养目标,提出以培育职业态度与人文精神为轴心建立医学人文核心课程;以人文素质培养目标为红线,使人文教育贯穿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以资源共享协同培养为导向,重视医学人文教育资源整合;以医学人文基本内涵为参照,重视医学生人文学科内在需求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路径.

    作者:廖沐榕;牛玉敬;邢方敏;黎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社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社区实习教学中,引入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构建“分散实习、集中授课和过程考核”三位一体的社区实习教学模式,并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激励法”、“实习作业法”等教学方法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提高学生胜任基层卫生岗位的核心能力.

    作者:徐发莹;吴丽慧;吴森林;戴玉英;顾寒多;蒋锦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调查

    对国内部分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表明,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课程体系相似,仍普遍采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较混乱、教学时数不均衡;实践课程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本文提出,应当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改革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重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和学时分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成绩评定,使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内在需求.

    作者:徐宛玲;王建国;崔明辰;宋国华;王福青;高凤兰;张福华;张延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索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社区实践教学模式.方法 选择2009年~ 2012年参加医学社区实践的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级~ 2007级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254名学生进行社区实践教学效果自评调查.结果 96.1%的学生认为,社区实践有助于加深对“五星级医生”的认识;97.6%的学生认为,社区实践有助于增进师生互动和医患互动;99.6%的学生认为,社区实践有助于懂得尊重医护人员、调查对象和患者;98.4%的学生认为,社区实践有助于坚定学好中医学的专业思想.结论 社区实践是医学生融汇知识、增长技能、增强使命感的重要教学环节,更是医学生懂得尊重、理解、包容、关怀、感恩、奉献、敬畏生命和提高心智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品贤;宋花玲;陈学芬;董英;戎芬;金如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医学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展了基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的以研究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由科学家及其团队担任导师,以课程为抓手,强化学生科研能力、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凭借学院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与实验室以及在研的近千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依托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并充分利用12所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优势,形成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科研思维培养为核心,学生自主参与、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医学生科研训练体系,把科学思维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应用理论知识于科学实验及临床实践,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及能力,提高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陆斌杰;张美娇;黄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实施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黑龙江省全科医师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培训前后的技能考试结果,评价临床模拟技能教学对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黑龙江省全科医师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培训的学员的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比较培训前后的成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01,P<0.05),18项技能考试前后成绩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临床模拟技能中心对全科医师进行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和诊疗能力.

    作者:韩冰;王鹏鹏;李剑锋;仰曙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提高医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与路径

    本文论述了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现有医学生法律培养方式中的不足,籍此对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的方法进行了思考.同时指出:医学院应该将医学法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医学生必须学会用法律武装自己,学会站在法律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费孔军;徐芳芳;吉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等医学教育特殊规律及其特性探析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普遍的客观规律,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角度揭示了高等医学教育特殊规律及其特性:(1)高等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2)高等医学教育具有5大基本特点;(3)高等医学教育是由3个教育阶段组成的连贯性教育过程;(4)高等医学教育人才成长过程经历4个重要环节;(5)高等医学教育与附属医院具有密不可分的隶属关系.

    作者:陈传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精神现状评价与结果分析

    目的 测评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精神现状,为开展职业精神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改编的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估表,由导师、带教教师和病人对82名实习期八年制医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评价.结果 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精神总体评价较好,在7个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中,“尽职尽责”评分低,“荣誉感和正直”评分高;带教教师与导师评分仅在8个指标(共29个指标)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但与病人评分在6个指标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评分低于带教教师评分;不同年级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该强化医学生尽职尽责和沟通能力教育,教育医学生帮助同行改进不足、介入他人不专业操作、深入探究医学不确定问题,并增强情绪自控及沟通能力培养,且注意从病人对医生的职业行为期望方面着手实施.

    作者:李亚平;梁莉;邓声莉;宋爽;熊瑶;陈翔;田勇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行为能力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行为能力的方法.方法 2012年6月至7月,对进入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短期见习的第三军医大学128名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她们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她们的薄弱环节,集中采取视频教育结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其中32名学生开展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行为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学生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32名学生培训前只有39.6%的学生掌握了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后提高到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视频教育结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场景模拟实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行为能力.

    作者:杨莎;游建平;张怡;陈静;吴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