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天明;刘强;于晓松;孙宝志
在以往对八年制医学生开展读书报告活动的基础上,2007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首次专门为医学生讲述如何撰写医学文献综述.教师首先具体介绍什么是文献综述,进而通过列举实例详尽讲述文献综述的构成,并教授医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网络资源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此次讲述,2004级八学制学生在文献综述撰写中出现的问题较以往有所减少,使其对文献综述的撰写更为得心应手.
作者:刘利梅;吴立玲;徐海;向若兰;高远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前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医学检验技术近来发展很快,对高层次检验人员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须培养高级技术型医学检验人才.但是,由于缺乏专业设置标准,有些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基本设施缺乏等,导致了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上的盲目性和不一致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制定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标准迫在眉睫.
作者:杨晨;梁琼芳;张少华;植瑞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课外科技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客观、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勇于实践、不怕艰苦的意志品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课外科技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了科学论文的一般写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外科技活动促进了学生对本学科前沿技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程亚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作者:尤黎明;罗志民;张美芬;赖淑英;林细吟;陈琪尔;张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学习动机、数学焦虑及数学投入等非智力因素对医学院校专科生高等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牡丹江医学院数学教研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7级医药营销专业的31名专科生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呈负相关,数学投入与数学成绩呈正相关,学习动机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是间接的,它通过影响数学投入而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增加数学投入的同时,努力使学生摆脱数学焦虑,将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作者:丁岩峰;夏蔚;李秋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医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拓展代言渠道、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兴办教育特区、增加中医药课程教学比重、扶持高层次教育、形成对外教育合力、盘活现有资源、健全学生依法实习与执业的配套制度等方面解决问题,以实现中医药教育的科学发展.
作者:刘步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军队院校转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实现平稳过渡,用发展的理念和办法解决转制中的问题.坚持适应市场理念,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办学结构;坚持服务社会理念,在为地方服务中促进学校发展;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依托知识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打下可持续发展的牢固基础.
作者:郑木明;林新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外科学总论实习教学中,通过举办基本技能比赛,将日常教学与比赛内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训练和学习.比赛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比赛成绩与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表明,比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科学基本技能.
作者:陈彧;正波;周庆环;曹建宏;黄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主要研究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的方式了解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PBL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师生沟通,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作者:于爱莲;于广福;庄东明;王玉;张忠;韩子强;赵英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作者:曾丽芳;黄谨耘;陆爱平;肖灿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日本临床医学本科、研修医、大学院生及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制度的调查分析,对比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学情况,为我国临床医学教学、医师培训及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李月红;王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学课件在高等医学院校课常教学中使用的状况,分析教学课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消极作用,为合理开发使用教学课件提出建议.
作者:运怀英;欧阳如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了提高进修医师的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我们在2006届进修医师教学工作中加强和细化了进修医师接诊前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实施接诊前培训对于提高进修医师的医疗水平和自信心,实施规范化操作,克服诊疗中的盲目性,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进而提高进修医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借签.
作者:洪伟;姜婷;苑瑞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计算机模拟病例是新近开展的现代医学考试方法,它提供了对诊疗环境的比较真实的模拟,具有很高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经过5年的应用和统计学分析表明,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与其他现有的考试方法存在着较弱的相关,主要针对考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和制订医疗决策的能力进行评价,难度较高而区分度较好,但是由于存在病例内容依赖性,应该使用较多的计算机模拟病例考站,或者作为综合考试的一部分,才能保证考试的有效性.
作者:左天明;刘强;于晓松;孙宝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提出了校企共建、实现双赢的高校专业实验室发展的新模式,并成功地应用于我院影像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使实验室建设有了超常规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作者:宋莉;鲁雯;车琳琳;崔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采用归纳法,总结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5年多来研究、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经验,尤其是涉及应用标准化病人考试部分的一些技术规范与步骤,包括标准化病人队伍的建立、标准化病人考试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持续改进标准化病人考试项目等.经过研究和实践,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化病人考试的步骤与规范.
作者:邹和建;曾勇;鲁映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从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情况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不同类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7年毕业并获得相应学位的57名博士研究生和12名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博士、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医学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平均为3.17篇、1.93篇、1.58篇.其中,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平均数量分别为1.50篇、0.18篇、0.08篇,人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值分别为4.72、0.57、0.15.医学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总数和SCI论文平均数量,以及人均IF值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研究生.结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得学位的不同类别的研究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科学研究训练,而医学博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能力较强.
作者:于岩岩;阎红;李杰玲;鲁继红;黄明杰;徐京杭;王颖;杨尹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山东万杰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通过加强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实施专业操作技能测试,加大学生专业技能操作成绩比重,增加实验和实训课程学时安排,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场所,增加学生亲手操作机会等方法,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并探讨了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专业发展的关系.课程改革使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及可操作性.
作者:袁虎;王哲;陈海岩;黄亚勇;袁聿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围绕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对传染病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师生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以症状为主线,按照临床思维模式讲授临床课程;减少课堂授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讨论;采用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持肯定态度;同时,新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作者:魏屏;揭盛华;贺永文;彭义香;郑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模拟病例教学方法,旨在探寻提高儿科护理学实习质量的新途径.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从理论授课阶段、见习阶段和实习阶段逐步实施模拟病例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作者:孙雪洁;姚立文;郭闯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