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锴;陈其昕;李方财;徐侃;陈维善;吴琼华
放射性肠炎是指因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结肠和直肠的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发生在放射治疗后早期,亚急性期发生在放射治疗后2-12个月,慢性期发生在12个月以后[1].随着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2-4].慢性放射性肠炎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后果严重,病残率及死亡率高.部分放射性肠炎需要外科治疗.现将我们收治的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并对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外科治疗指征及方法作一探讨.
作者:鲍光明;赵孝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获得低死亡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小鼠模型并缩短诱导时间.方法 将雌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实验组、氢化可的松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塞米松实验组采用每隔2d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次的方法诱导PCP;氢化可的松实验组每周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2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 地塞米松实验组至用药第16次(48d)后未见一只小鼠死亡,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包囊总检出率为86.67%(26/30).与氢化可的松实验组PC包囊总检出率63.33%(19/3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实验组给药14次(42d)后PC包囊检出率与氢化可的松实验组给药56d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隔2d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次可建立低死亡率小鼠PCP模型且缩短诱导时间.
作者:杨芳芳;陈成水;李玉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中PPARγ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作用48h后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基因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榄香烯可能通过下调PPARγ mRNA表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亦明;余震;张培趁;陈笑雷;余作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宫颈成熟与否是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计划分娩和高危妊娠的处理中,常常因为宫颈成熟不全或不成熟而影响引产效果.通过应用一些药物,可促使宫颈软化、成熟并诱发宫缩,从而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我院对168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使用地诺前列酮(商品名:普贝生)、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或缩宫素来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比较其临床效果和使用的安全性,旨在为足月妊娠的计划终止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晓冰;岳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较为多见,但患者多无症状,常为超声或CT检查偶然发现.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囊肿较小(直径<4cm)且无症状时一般无需处理,但少数巨大囊肿患者尤其是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后,需及时治疗.以往采用手术治疗,但创伤较大;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经皮抽吸及硬化治疗、腹腔镜手术等,不仅疗效较好,而且创伤小.现对我院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及无水乙醇注射硬化治疗的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碧芳;陈庆华;朱艳丽;宋小刚;郑旭春;许祖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肠结核的发病也较前有所增加,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我们对肠结核患者,在给予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早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当肠梗阻症状不能缓解时予以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石平;赵凯;苏燕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特异或非特异性自身抗原表达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被误诊.随着临床检测水平的改进和肝组织活检的开展,AIH的确诊率随之提高.现将我院门诊误诊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AI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傅晓晴;杨益大;金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缺陷婴儿的出生对社会及家庭都将带来极大负担,目前临床上通过B超筛查结合染色体检查已能正确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可选择终止妊娠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现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此类引产病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瑾;朱秀芳;沈玲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细胞胃泌素(GAS)的表达与Fas、FasL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细胞的GAS、Fas、FasL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60例大肠癌细胞中,FasL在DukesC、D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ukesA、B期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FasL的表达随着GAS表达增强而增强,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而Fas的表达在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区别,与GAS的表达也无相关性.结论 GAS在大肠癌细胞中可能是通过提高FasL的表达来杀伤淋巴细胞,从而逃避免疫监视,促进增殖和转移.
作者:杨应林;吴佩;茆家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约10%~40%伴有支气管结核,支气管结核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引起支气管狭窄,随着病程的延长,支气管狭窄的发生率会逐步升高,而严重的支气管狭窄、肺不张和继发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后导致患者需手术治疗.患者常由于近端气道的阻塞而承受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活动后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部分肺功能丧失[1].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的治疗选择是临床难题.
作者:金方强;刘建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含二氮嗪的Celsior液和HTK液对移植鼠心长时间低温保存的效果.方法 将32只同种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elsior液组和HTK液组,每组8对.采用改良Heron法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建立模型.供体麻醉抗凝后,4℃stanford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制备离体鼠心.保存于4℃两种不同保存液中10h.之后移植于受体,成功复跳后观察1h,留取标本并测定心率(HR)、心肌含水量(MWC)、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两组大鼠心脏复跳后均跳动有力、心律齐,与Celsior液组比较,HTK液组大鼠HR明显较慢(P<0.05),cTnI、LDH及CK含量明显较高(P<0.05),但MWC并无明显变化(P>0.05).心肌超微结构显示,Celsior液组大鼠心肌结构清楚,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节清晰,偶见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不明显,嵴结构相对清楚.HTK液组大鼠心肌结构尚清楚,肌纤维疏松,个别区域肌丝肌节溶解.线粒体轻度肿胀,嵴排列尚整齐.偶有空泡变性.结论 含二氮嗪的Celsior液和HTK液低温长时间(10h)保存离体心脏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作用,而且相对于HTK液,Celsior液的保存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上心脏移植手术中心脏保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志斌;潘晓华;严志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关节软骨损伤后很难自行修复,易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终演变成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骨软骨损伤和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临床中的一个棘手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Hangody等[1]报道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此后骨软骨镶嵌成形术(mosaicplasty)即自体多块骨软骨柱移植手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科近年来在关节镜下行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股骨髁部软骨缺损11例16膝,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钟建明;王丹;杨文龙;袁永健;闵继康;徐旭纯;邓闽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需紧急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穿孔修补术和胃切除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器械质量的提高,腹腔镜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近年来共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1例,均获得成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常宾;叶明;顾宏牵;阙日升;曹利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手术复杂,切除范围较广,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相对较高[1-2].此类患者术后往往合并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而这种状况又是许多术后并发症的直接原因,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PD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我院对行PD的患者术后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金炜;金晓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见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良性疾病术后发生DVT较少见,国外报道发生率低于1/14 000[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的诊治情况作一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菊红;周炜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临床上极为少见,多见于中老年人,而且男性多于女性,约占涎腺恶性肿瘤的0.3%~3.4%[1-2].现对我院1988~2001年收治的3例腮腺原发性鳞癌患者的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方利华;张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的高发性疾病,为深入了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和防治对策,笔者对我院2007年的儿科门诊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身高正常中国成人下肢负重轴线数据.为下肢矫形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正常健康成人无下肢任何疾病志愿者,男女各分成3个不同的身高组,每组各25名,共150名.拍摄两下肢站立负重位全长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得到高清晰度和高准确度的两下肢全长骨骼图像.图像经计算机辅助定位划线,自动计算出下肢各轴线度数,将男、女各不同身高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身高组男性或女性下肢轴线各个角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身高组正常男性或女性下肢力线并无明显差异,在行膝关节置换术及对下肢对线异常进行矫正时可不必考虑身高因素.
作者:陈成旺;温宏;张宇;胡月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3%[1],目前治疗多采用幽门环肌切开术,但可选择的手术方法较多,且各有利弊.近年来笔者对常规探查切口术、经脐部弧形切口术和腹腔镜术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本病的合理手术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章跃滨;高志刚;熊启星;冯志刚;钱云忠;钭金法;黄寿奖;王金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型前列腺炎)l临床疗效并不满意,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医生和患者的难题,为探讨16s rDNA检测是否有助于CPPS的个体化治疗,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黎刚;吕火祥;邹强;肖家全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