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和透析反应的改良作用

吴清洁

关键词:左卡尼汀, 血液透析患者, 营养不良, 透析反应, 脂肪代谢, 透析中低血压, 左旋肉毒碱, 相关并发症, 特殊氨基酸, 长链脂肪酸, 组织, 血透患者, 机体, 代谢异常, 心脏病, 线粒体, 维持性, 尿毒症, 肌无力, 肌痉挛
摘要:左卡尼汀又名左旋肉毒碱,是一种广泛存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为脂肪代谢所必需.在机体组织内它将长链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基质内进行β-氧化并产生能量.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左卡尼汀的缺乏,可加重或导致心脏病、营养不良、脂肪代谢异常、肌无力、肌痉挛及透析中低血压等情况的发生,补充左卡尼汀可改善血透患者因其缺乏而引发的相关并发症.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分析

    慢性泪囊炎常发生于绝经期后妇女,多为单侧,其病因为感染、外伤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的鼻泪管阻塞[1].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多采用泪道探通术和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

    作者:邵同洲;黄庆琳;丁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0例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较少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5%~1.7%.PCNSL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发生在幕上,文献记载幕上与幕下比为1.1~9.5∶1,大约50%的PCNSL发生在大脑半球,后颅窝约占10%~30%[1].

    作者:杜权;张建民;李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纳洛酮抗家兔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其自由基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及血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探讨纳洛酮抗神经细胞凋亡的Caspase-3及自由基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普通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分别于致伤后给0.9%氯化钠注射液及大小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在致伤后0h、6h、1d、3d、7d、11d和15d检测血红细胞内SOD活性(自氧化抑制法)及LPO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比色分析法),在致伤后15d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神经细胞(TUNEL法)及Caspase-3表达阳性神经细胞(SP法).结果 大小剂量组家兔脑组织凋亡及Caspase-3表达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7个时间段,大小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血红细胞内SOD活性和LPO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降低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而自由基可能未参与作用过程.

    作者:董晓巧;刘伟国;杨小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垂体卒中5例临床分析

    垂体卒中是指垂体因为出血或梗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于垂体巨腺瘤的患者,可表现为一系列急性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我科自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虞军;杨小锋;刘伟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效果观察

    特发性突聋(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HL)发病率约为每年5~20/100 000人[1],其自愈率较高,国外文献报道为45%~65%[1-3].目前ISSHL的病因尚不明确,内耳供血障碍学说是被较多学者接受的理论之一.

    作者:毛永军;陈衍杭;付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6例诊治分析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mgitis,CNM)是新型隐球菌引起的常见的隐球菌病(cryptococcal),约占新型隐球菌感染的77%~80%[1].近年来,随着免疫低下疾病的增多、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AIDS的流行,CNM患病率明显增加.现对浙医一院治疗的46例CNM病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叶程军;郑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肿瘤伽玛刀治疗后顽固性脑水肿的病理分析

    近年来关于伽玛刀治疗脑肿瘤的报道越来越多.同时,由此引起的以脑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放射性损伤已渐为人们所关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肿瘤后瘤周脑水肿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瘤周脑水肿,是造成临床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旭;卢刚;陈书达;赵仲生;历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苦参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0.25~4.0 mg/ml的苦参碱分别处理Hela细胞24~72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苦参碱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在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增加;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发生凋亡早期改变.结论 苦参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滕小玲;金畅;周仲楼;王教;付小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45例勃起功能障碍青年的内分泌变化分析

    近年来,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内分泌变化对ED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145例青年ED患者血中泌乳素(PRL)、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多巴胺(DA)以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含量进行测定,以期进一步了解ED的病因,并为其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

    作者:潘继豹;陈成博;詹爱霞;叶成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1例

    患者,男性,31d,体重3900g,足月顺产,初生体重2900g,因发现左上肢不能自主运动2d来我院门诊.左上肢X线摄片见左肱骨远端及尺、桡骨远端先期钙化带下方有一层低密度区,左肱骨、尺骨及桡骨均见平行层状骨膜反应,肘关节未见脱位.加拍有上肢X线片,右肱骨、尺骨及桡骨的X线改变与左上肢相似.疑似骨梅毒,故作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梅毒血清试验阳性.

    作者:林德友;谢巧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利用磁共振血管显影评价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18例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和15例无脑卒中病史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形态的差异.结果 18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内动脉轻度狭窄3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15例.15例对照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轻度3例,中度3例,重度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3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作为检测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的可靠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和脑梗死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革;邵大宝;胡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吸烟和非吸烟老年患者麻醉插管反应的比较

    目的 评估吸烟和非吸烟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的插管反应.方法 42例老年男性患者(>65岁),ASAⅠ-Ⅱ级,分为吸烟组(20例)和非吸烟组(22例).每例患者均使用异丙酚、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插管前,诱导后1、2min和插管后即刻,1、3、5min记录心率、血压.麻醉诱导前测量还原血红蛋白浓度.所有患者由同一个医生进行气管插管.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吸烟组(27.27%)高于非吸烟组(10.00%).插管即刻吸烟组的心率增幅(41.34%)明显大于非吸烟组(20.88%);吸烟组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增幅(45.11%和41.77%)明显大于非吸烟组(23.51%和20.78%).结论 在麻醉诱导插管时老年吸烟患者的心率、血压较老年非吸烟患者的波动明显.且老年吸烟者还原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老年非吸烟者,携氧能力相对低下,更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其麻醉风险高.

    作者:俞欣;徐静;钟泰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体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CT诊断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 ermal tumors,pPNETs)是一种少见的可能起源于中枢和交感神经系统外神经嵴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1],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其中骨骼系统多,体部(胸、腹、盆腔)相对少见,而腹腔尤其罕见.

    作者:胡加旺;沈建强;杨光钊;严世立;唐俊德;牟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情况分析及建议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预防和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优化城市卫生资源,落实卫生工作方针,提高卫生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0例成人麻疹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率已大大降低.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年浙江省麻疹爆发流行,年龄分布上出现双峰现象,即5~8个月大婴儿及成人(20~40岁青壮年)麻疹的发生比例显著增加.

    作者:盛棋跃;付跃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杭州市省属单位1996~2004年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健康体检脂肪肝发病率分析

    脂肪肝由于缺乏独特的临床表现,很少引起患者的注意,容易被忽视继而引发其他疾病.从1996~2004年杭州市省属单位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中发现,脂肪肝在前10种好发疾病中位列第2位.

    作者:胡培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9例尖锐湿疣(CA)组织和26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COX-2、Bcl-2蛋白检测.结果 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的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未发现Cox-2与Bcl-2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 COX-2、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CA的发生发展相关,CA的发病可能与Cox-2、Bcl-2基因的阳性表达程度有关.

    作者:刘启真;陈向敏;叶晓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使许多临床诊断困难的病例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诊治.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对870例急腹症患者施行了腹腔镜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斌;蔡秀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水乐维他静脉滴注致喉部水肿1例

    患者 女性,45岁,因黑便3d于2006年7月20日入院.经临床及内镜检查诊断为出血性胃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30~60 min),每天2次,疗程5d.

    作者:梁晶;曹高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肝细胞癌与HLA-DRB1*17等位基因遗传易感性相关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并发肝细胞癌与HLA-DRB1位点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方法,检测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33例乙型肝炎并发肝细胞癌患者的HLA-DRB1基因分型,并与146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LA-DRB1*17位点的频率在乙型肝炎并发肝细胞癌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α′).结论 HLA-DRB1*17基因与上海汉族人群乙型肝炎并发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陈兰羽;陈建杰;章晓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