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革;邵大宝;胡勇
先天性胆管囊肿癌变病例临床上并不多见,我们在近28年的临床工作中遇到12例,现对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詹元起;吴章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自2005年以来对下肢膝关节以下手术患者采用坐骨神经加股神经阻滞并与硬膜外阻滞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志伟;沈文生;朱晓沔;何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并发肝细胞癌与HLA-DRB1位点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方法,检测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33例乙型肝炎并发肝细胞癌患者的HLA-DRB1基因分型,并与146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LA-DRB1*17位点的频率在乙型肝炎并发肝细胞癌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α′).结论 HLA-DRB1*17基因与上海汉族人群乙型肝炎并发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陈兰羽;陈建杰;章晓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Mjrizzi综合征发生率低,临床少见,诊断困难.因局部解剖变异,术中容易损伤胆管,术后易发生胆漏、残余胆囊结石、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1997年至2005年间,我们应用腹腔镜治疗了Mirizzi综合征23例,报道如下.
作者:费伦;吴丹;楼健颖;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致命原因是感染,如何合理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药物,以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现阶段临床上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陈伊伦;张华滋;陈文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确定佳的麻醉方法可以提高麻醉质量,尤其是对老年病人,选择佳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对选择老年全髋置换手术的麻醉方法,目前仍没有一致的观点.
作者:陈妙仙;朱雪琴;邓迎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该术式在腹部远距离操作更具优势,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2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军;李嘉根;李智涛;方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血管显影评价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18例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和15例无脑卒中病史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形态的差异.结果 18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内动脉轻度狭窄3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15例.15例对照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轻度3例,中度3例,重度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3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作为检测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的可靠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和脑梗死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革;邵大宝;胡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然寿命的延长,老年贲门癌患者日渐增多.其手术治疗价值已得到肯定[1],但手术方式仍存在争议.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2年5月采用腹-膈径路手术治疗70岁以上贲门癌患者6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李明;周星明;陈奇勋;严福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创面修复是机体对损伤反应的一个生理过程,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任何治疗终的目的都是有效修复创面.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修复创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
作者:夏时春;陈炯;张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根据血尿来源可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由于两者的病因完全不同,治疗原则亦不同.除常规病史、生化、免疫学、影像学及肾穿刺活检外,尿红细胞形态的观察是初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十分有效的辅助方法.
作者:陈浙涌;陈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吸烟和非吸烟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的插管反应.方法 42例老年男性患者(>65岁),ASAⅠ-Ⅱ级,分为吸烟组(20例)和非吸烟组(22例).每例患者均使用异丙酚、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插管前,诱导后1、2min和插管后即刻,1、3、5min记录心率、血压.麻醉诱导前测量还原血红蛋白浓度.所有患者由同一个医生进行气管插管.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吸烟组(27.27%)高于非吸烟组(10.00%).插管即刻吸烟组的心率增幅(41.34%)明显大于非吸烟组(20.88%);吸烟组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增幅(45.11%和41.77%)明显大于非吸烟组(23.51%和20.78%).结论 在麻醉诱导插管时老年吸烟患者的心率、血压较老年非吸烟患者的波动明显.且老年吸烟者还原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老年非吸烟者,携氧能力相对低下,更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其麻醉风险高.
作者:俞欣;徐静;钟泰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颈椎椎前间隙感染少见,由于其位置深在,可在颈筋膜间隙内蔓延,故容易被误诊为落枕、寰枢椎半脱位、颈椎病,临床诊断常有困难.此外,颈部筋膜间隙的解剖关系复杂,也影响临床早期诊断,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我科近期收治3例,均曾误诊,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乐增年;欧阳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比较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股骨干骨折的2.5%~6%[1],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其发病率呈不断增加趋势.发生该类损伤后,股骨颈骨折在初期常被延迟诊断或漏诊,发生率为19%~50%[1-2].
作者:洪正华;陈海啸;洪华兴;林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喉罩是一种兼面罩和气管插管功能的新型维持人工通气装置,有关其在经DSA行脑动脉瘤微导管栓塞术中的应用国内少有报道.
作者:林仙菊;项海飞;何海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尿转铁蛋白(TRF)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9例IM患儿按有无临床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5例)和无肾损害组(34例),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两组RBP和TRF.结果 两组TRF和RBP均升高,但肾损害组较无损害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无肾损害组中,TRF、RBP同时升高者27例,RBP升高而TRF正常者3例.本组中临床肾损害率为12.82%(5/39);肾脏总损害率(临床肾损害+早期肾损害)为89.74%(35/39);早期肾损害率为76.92%(30/39),在无肾损害组中占88.23%(30/34).结论 IM大多数有肾损害,检测TRF和RBP可作为IM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并可根据其变化评估肾损害的恢复情况.此外,联合检测还有助于早期诊断肾损害部位和程度.
作者:沈道江;蒋群;叶芳;沈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脂肪肝由于缺乏独特的临床表现,很少引起患者的注意,容易被忽视继而引发其他疾病.从1996~2004年杭州市省属单位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中发现,脂肪肝在前10种好发疾病中位列第2位.
作者:胡培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阑尾切除术中阑尾牵拉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有关各种预防用药方法及措施的报道已不少见.作者在手术切皮前予氯诺昔康静脉推注,用以预防阑尾牵拉反应,并与传统用药芬太尼相比较,发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立东;盛佩池;颜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关于伽玛刀治疗脑肿瘤的报道越来越多.同时,由此引起的以脑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放射性损伤已渐为人们所关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肿瘤后瘤周脑水肿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瘤周脑水肿,是造成临床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旭;卢刚;陈书达;赵仲生;历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由于解剖位置特殊,损伤程度严重及治疗预后不甚理想,胫骨Pilon骨折是公认的难治骨折之一,尤其严重粉碎性Pilon骨折.现对余杭区中医院1997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9例严重粉碎性Pilon骨折作一分析.
作者:马春雨;何荣新;俞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