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尿转铁蛋白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沈道江;蒋群;叶芳;沈丽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微量蛋白, 肾功能损害
摘要: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尿转铁蛋白(TRF)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9例IM患儿按有无临床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5例)和无肾损害组(34例),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两组RBP和TRF.结果 两组TRF和RBP均升高,但肾损害组较无损害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无肾损害组中,TRF、RBP同时升高者27例,RBP升高而TRF正常者3例.本组中临床肾损害率为12.82%(5/39);肾脏总损害率(临床肾损害+早期肾损害)为89.74%(35/39);早期肾损害率为76.92%(30/39),在无肾损害组中占88.23%(30/34).结论 IM大多数有肾损害,检测TRF和RBP可作为IM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并可根据其变化评估肾损害的恢复情况.此外,联合检测还有助于早期诊断肾损害部位和程度.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可视为人工休克过程,因为降温、血流减少及炎症反应等因素会损害心、肝、肾、肺等脏器.有报道指出94%的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瓣膜病变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大多有肝淤血的表现,如何加强这类患者的肝功能保护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洁;陈志斌;金孝梁;叶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体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CT诊断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 ermal tumors,pPNETs)是一种少见的可能起源于中枢和交感神经系统外神经嵴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1],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其中骨骼系统多,体部(胸、腹、盆腔)相对少见,而腹腔尤其罕见.

    作者:胡加旺;沈建强;杨光钊;严世立;唐俊德;牟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氯诺昔康预给药预防阑尾牵拉反应效果观察

    阑尾切除术中阑尾牵拉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有关各种预防用药方法及措施的报道已不少见.作者在手术切皮前予氯诺昔康静脉推注,用以预防阑尾牵拉反应,并与传统用药芬太尼相比较,发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立东;盛佩池;颜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0例成人麻疹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率已大大降低.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年浙江省麻疹爆发流行,年龄分布上出现双峰现象,即5~8个月大婴儿及成人(20~40岁青壮年)麻疹的发生比例显著增加.

    作者:盛棋跃;付跃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9例尖锐湿疣(CA)组织和26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COX-2、Bcl-2蛋白检测.结果 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的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未发现Cox-2与Bcl-2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 COX-2、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CA的发生发展相关,CA的发病可能与Cox-2、Bcl-2基因的阳性表达程度有关.

    作者:刘启真;陈向敏;叶晓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置胎盘期待疗法43例分析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到达或覆盖宫颈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临床特点是在妊娠中晚期反复阴道出血或一次性大量出血,往往需以中止妊娠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低孕龄者围产儿威胁很大.

    作者:金玉玲;郑炜华;聂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1例

    患者,男性,31d,体重3900g,足月顺产,初生体重2900g,因发现左上肢不能自主运动2d来我院门诊.左上肢X线摄片见左肱骨远端及尺、桡骨远端先期钙化带下方有一层低密度区,左肱骨、尺骨及桡骨均见平行层状骨膜反应,肘关节未见脱位.加拍有上肢X线片,右肱骨、尺骨及桡骨的X线改变与左上肢相似.疑似骨梅毒,故作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梅毒血清试验阳性.

    作者:林德友;谢巧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垂体卒中5例临床分析

    垂体卒中是指垂体因为出血或梗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于垂体巨腺瘤的患者,可表现为一系列急性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我科自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虞军;杨小锋;刘伟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式Distal Jet矫治器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

    因上颌磨牙前移所致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常出现上前牙区轻、中度牙列拥挤,如无严重骨性畸形及生长型异常,临床上常采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方法来获得间隙,以解除牙列拥挤,改善上下颌磨牙关系.

    作者:王佩丽;徐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吸烟和非吸烟老年患者麻醉插管反应的比较

    目的 评估吸烟和非吸烟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的插管反应.方法 42例老年男性患者(>65岁),ASAⅠ-Ⅱ级,分为吸烟组(20例)和非吸烟组(22例).每例患者均使用异丙酚、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插管前,诱导后1、2min和插管后即刻,1、3、5min记录心率、血压.麻醉诱导前测量还原血红蛋白浓度.所有患者由同一个医生进行气管插管.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吸烟组(27.27%)高于非吸烟组(10.00%).插管即刻吸烟组的心率增幅(41.34%)明显大于非吸烟组(20.88%);吸烟组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增幅(45.11%和41.77%)明显大于非吸烟组(23.51%和20.78%).结论 在麻醉诱导插管时老年吸烟患者的心率、血压较老年非吸烟患者的波动明显.且老年吸烟者还原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老年非吸烟者,携氧能力相对低下,更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其麻醉风险高.

    作者:俞欣;徐静;钟泰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富林蜜愈合凝胶在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

    创面修复是机体对损伤反应的一个生理过程,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任何治疗终的目的都是有效修复创面.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修复创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

    作者:夏时春;陈炯;张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次尿棘红细胞检查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价值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根据血尿来源可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由于两者的病因完全不同,治疗原则亦不同.除常规病史、生化、免疫学、影像学及肾穿刺活检外,尿红细胞形态的观察是初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十分有效的辅助方法.

    作者:陈浙涌;陈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杭州市省属单位1996~2004年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健康体检脂肪肝发病率分析

    脂肪肝由于缺乏独特的临床表现,很少引起患者的注意,容易被忽视继而引发其他疾病.从1996~2004年杭州市省属单位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中发现,脂肪肝在前10种好发疾病中位列第2位.

    作者:胡培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国内文献中氟喹诺酮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综合分析

    氟喹诺酮(FQNS)是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体内分布广、在体内药物浓度高、蛋白结合率低、血半衰期长、使用方便、疗效良好等特点,10余年来已成为发展快的化学合成抗菌药.

    作者:蒋兴强;叶咸钰;杨水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病人全髋置换术后麻醉恢复质量比较

    确定佳的麻醉方法可以提高麻醉质量,尤其是对老年病人,选择佳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对选择老年全髋置换手术的麻醉方法,目前仍没有一致的观点.

    作者:陈妙仙;朱雪琴;邓迎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水乐维他静脉滴注致喉部水肿1例

    患者 女性,45岁,因黑便3d于2006年7月20日入院.经临床及内镜检查诊断为出血性胃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30~60 min),每天2次,疗程5d.

    作者:梁晶;曹高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绿激光前列腺选择汽化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24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有些不但高龄,而且伴有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病,增加了手术风险.为降低手术风险,近年来一种新的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磷酸钛氧钾晶体绿激光前列腺选择汽化术(PVP)已应用于临床.

    作者:肖家全;董志超;白虹;丁青;茅夏娃;邹强;祁小龙;任黎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肿瘤伽玛刀治疗后顽固性脑水肿的病理分析

    近年来关于伽玛刀治疗脑肿瘤的报道越来越多.同时,由此引起的以脑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放射性损伤已渐为人们所关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肿瘤后瘤周脑水肿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瘤周脑水肿,是造成临床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旭;卢刚;陈书达;赵仲生;历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感染并发症防治探讨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致命原因是感染,如何合理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药物,以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现阶段临床上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陈伊伦;张华滋;陈文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苦参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0.25~4.0 mg/ml的苦参碱分别处理Hela细胞24~72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苦参碱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在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增加;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发生凋亡早期改变.结论 苦参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滕小玲;金畅;周仲楼;王教;付小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