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梅;刘福全
局麻药系临床麻醉常用的药物,局麻药毒性反应为临床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几年来临床工作中遇到的8例进行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存购;赵淑华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尿毒症期必有的症状,且为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在此情况下临床医师往往只注重其贫血而忽略其肾衰的存在,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我院2003~2006年于门诊及住院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21例,有复查记录的64例.复查次数2~7次.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与检查时间间隔长短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或未治疗的彩超检查结果,将患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作一归纳总结.
作者:王玉联;常红 刊期: 2007年第z1期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观察了我院8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其中男49例,女33例,平均年龄(52±7)岁.
作者:唐德羽;余上海;王丽;刘涤瑕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射流式氧气雾化吸入麻醉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下简称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射流式氧气雾化吸入麻醉;对照组用气囊压缩式喷雾器喷雾麻醉鼻腔和咽喉部,并在进镜过程中从吸引管追加滴药麻醉.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为91.3%,对照组麻醉效果优为77.1%.结论 射流式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是纤支镜检查安全、简便、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肖卫;蕾茹;张静;黄晓霞;竺红宇;杨华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除了具有呼吸道气流受限外,还表现为血液高黏状态、机体循环障碍和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久病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低下,在此基础上,容易造成机体对外源性感染的机会,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和迁延不愈.
作者:孙亚琴;邵月萍;李芙琴 刊期: 2007年第z1期
2002~2006年我院儿科收治川崎病18例,部分病例初期误诊,现做一总结回顾,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积极防治川崎病的各种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LC 1240例共发生胆管损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胆管损伤中严重并发症4例,1例死亡.结论 LC术前全面评估,术中仔细操作与解剖,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防治胆管损伤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石建平;朱勤 刊期: 2007年第z1期
低血钾周期性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瘫痪或无力,每次发作迅速,严重时可致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如短期内积极补钾治疗则能很快好转.
作者:岳仁智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患者女,38岁.因排尿困难20年,偶有尿流中断,加重伴下腹部坠胀1年于2006年2月21日入院.查体:膀胱区稍隆起,直肠触及一约9 cm×5 cm坚硬肿块,有压痛,直肠指诊:直肠被压成裂隙状,前壁可扪及巨大坚硬肿物.膀胱造影检查提示膀胱区巨大椭圆形致密影(10 cm ×6 cm).
作者:王懿;宋金亮;张斌;赵继章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全麻下腹腔镜肝切除术(LH)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5例LH CO2 气腹后呼吸循环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所有患者SBP、DBP、HR显著升高(P<0.05);SpO2充气后30 min和120 min显著下降(P<0.05),放气后30 min仍显著低于充气前(P<0.05);VT充气后30 min和120 min显著下降(P<0.05),放气后30min恢复至充气前水平(P>0.05);气道压在充气后30 min和120 min明显升高(P<0.05),放气后立即下降到充气前水平(P>0.05).结论 CO2气腹对全麻下LH呼吸循环的影响较为明显,肝功能无显著影响.
作者:马龙滨;甘建辉;李宾;何津;王新元;张大为 刊期: 2007年第z1期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1~86岁.多数病史有上感史,临床表现发热9例,咳嗽12例,咯痰中带血3例,胸痛胸闷不适12例,消瘦10例,WBC(10~12)×109/L3例,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内,痰查抗酸杆菌均为阴性,全部病例均做肺CT,提示肺实质性炎症.未见支气管及肺门占位性病变征,4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示炎性改变,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慢性炎症.
作者:沈荣辉;郑素瑜;戴珠敏 刊期: 2007年第z1期
不孕症原因复杂,明确病因是治疗的关键.我院在2004年1月~2005年1月对16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世莲 刊期: 2007年第z1期
2000年6月~2006年6月,我们在为82例合并鼻中隔息肉样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通过对鼻中隔息肉样变适当处理,术后进行了随访,从鼻中隔外观形态及其对术腔愈合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对鼻中隔息肉样变的处理方法和保留其主体结构的可能性.
作者:刘毅;金学标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现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9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作者:闻凤芹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引起ARDS的病因众多,以有报道的引起ARDS的原发病多达100余种,严重肺部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吸入有毒气体,淹溺:氧中毒,脓毒症,严重的非胸部创伤,重症胰腺炎,大量输液,体外循环及DIC等均为ARDS的高危因素.
作者:郭立恒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比较钉板系统(DHS、DCS)与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长短重建钉、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3年12月~2006年9月分别用钉板与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92例,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钉板系统固定(A组)50例,髓内固定(B组)42例.结果 全部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24个月,平均13个月,功能恢复满意,住院期间及骨折愈合前无一例死亡,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A组优良率为92%,B组优良率为94%.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栓塞、内置物断裂、骨不连、骨折延期愈合、继发性大转子骨折、股骨头切割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引流量、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HS与髓内固定系统均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器械,但髓内固定系统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适合于Evans各种类型的骨折,是佳选择.
作者:安新梅;刘福全 刊期: 2007年第z1期
自1990~2001年,我科采用消痔灵液行直肠黏膜下、坐骨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注射,再配合肛门紧缩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6例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铨;吴文俭 刊期: 2007年第z1期
老年性阴道炎是老年妇女常见疾病之一,约占治疗患者14%[1],我院应用雌激素联合坤净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丛梅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急危重症之一,常继发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等.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如果诊治不及时,则病死率极高,我院1990~2005年共收治35例自发性气胸,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罗文胜 刊期: 2007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