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防治

石建平;朱勤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摘要:目的 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LC 1240例共发生胆管损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胆管损伤中严重并发症4例,1例死亡.结论 LC术前全面评估,术中仔细操作与解剖,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防治胆管损伤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下腹腔镜肝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呼吸循环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全麻下腹腔镜肝切除术(LH)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5例LH CO2 气腹后呼吸循环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所有患者SBP、DBP、HR显著升高(P<0.05);SpO2充气后30 min和120 min显著下降(P<0.05),放气后30 min仍显著低于充气前(P<0.05);VT充气后30 min和120 min显著下降(P<0.05),放气后30min恢复至充气前水平(P>0.05);气道压在充气后30 min和120 min明显升高(P<0.05),放气后立即下降到充气前水平(P>0.05).结论 CO2气腹对全麻下LH呼吸循环的影响较为明显,肝功能无显著影响.

    作者:马龙滨;甘建辉;李宾;何津;王新元;张大为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慢性前列腺炎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5年12月随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58例进行诊治分析,其中101例患者接受联合用药,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及前列腺按摩等综合治疗(治疗组),57例仅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3.1%.结论 综合疗法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建军;谭攀峰;高龙;杨波;惠强;刘震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防治体会

    局麻药系临床麻醉常用的药物,局麻药毒性反应为临床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几年来临床工作中遇到的8例进行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存购;赵淑华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关系,为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高血压组),正常对照74例(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入选者血浆ET和ANP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N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ET和ANP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作者:王有;刘海命;刘洁琳;王佐广;刘雅;文杰;温绍君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外科ICU获得性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初步分析

    外科ICU(SICU)获得性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我们随机分析了45例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以气道内分泌物作培养,以期对获得性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作者:唐涛;林萍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磁共振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膝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使用MRI行膝关节扫描检查,分析其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3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32例,其中完全性撕裂伤20例,部分性撕裂伤1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9例,其中完全性撕裂伤4例,部分性撕裂伤5例.合并膝关节组成骨骨折、骨挫伤17例.结论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类型诊断较为准确,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较大,是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作者:赵文;高克勇;王飞;宋敏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重复异位妊娠19例临床分析

    现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9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作者:闻凤芹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头孢噻肟钠并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3~2005年用头孢噻肟钠和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65例,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组66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2个月至7岁.其中≤1岁40例,1~2岁16例,3~7岁10例.

    作者:牛庆兰;桑长林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腰椎间盘突出钙化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钙化,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所占比例并不少,国内常采用全椎板切除或摘除钙化的椎间盘,广泛后部切除,可导致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等.我们采用双侧椎板开窗有限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腰椎间盘突出钙化58例,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于祥云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3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和疗效.方法 30例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确诊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分割剂量为3~5 Gy/次,5次/周,放疗总剂量为66~72 Gy,耙区包括原发病灶及区域淋巴结.结果 总有效率为96.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50%、40%.未出现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疗效满意.

    作者:杨艳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防治体会

    随着全球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逐年增多,估计我国已有近1亿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行手术的机会增多,据报道围手术期高血压已占老年手术患者的30%~60%.

    作者:王乃红;徐迎春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急性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29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卒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脑卒中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和在出血后积极治疗,对改善病情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29例急性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岳仁智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低分子肝素强化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强化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符合WHO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晨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0.1 g,静脉点滴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10~20 mg日1次,美托洛尔25~50 mg日1次,地尔硫卓30mg日1次.治疗组40例,在对照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5000 U每12 h皮下注射1次.观察1周,两组患者年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大致相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而对照组仅为60%.且治疗组显效需要心绞痛控制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很好疗效.

    作者:曲直立;王丽萍;陈丽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前列腺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5年4月~2006年4月对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分别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娇阳;孙明轩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17例

    脑室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但都可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使病情加重.选取2004~2006年我科收治的部分脑室出血患者(发病后查头颅CT可见第3、4脑室积血,脑室轻-中度扩张)17例,进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根据病情腰穿次数不等,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杰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鼻内窥镜下电动吸割器对鼻中隔息肉样变的处理

    2000年6月~2006年6月,我们在为82例合并鼻中隔息肉样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通过对鼻中隔息肉样变适当处理,术后进行了随访,从鼻中隔外观形态及其对术腔愈合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对鼻中隔息肉样变的处理方法和保留其主体结构的可能性.

    作者:刘毅;金学标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45例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尿毒症期必有的症状,且为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在此情况下临床医师往往只注重其贫血而忽略其肾衰的存在,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的临床综合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1956年由Dakley首次提出,1972年由Callerall明确定义.WHO将糖尿病足定义[1]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耗费巨大,在美国此项费用几乎相当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医疗花费的总和[2].

    作者:王春波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高聚升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恶性胸腔积液生长速度快,不易控制,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我院采用高聚升联合顺铂胸腔内局部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阜娟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吗啡在小儿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吗啡应用于小儿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副作用.方法 全组病例24例,术毕前硬膜外给入吗啡10 μg/kg负荷量后,接PCA泵,2 μg/(kg·h)给入吗啡,将药液稀释成100 ml,每100 ml加入0.12 mg/kg的恩丹西酮注射液,背景设置1 ml/h,PCA1 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 镇痛优良率100%,SpO2均在95%以上,呼吸频率没有病例低于20次,/min.恶心2例,呕吐1例.结论 吗啡和恩丹西酮配伍应用于5岁以上小儿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杨荣宽 刊期: 2007年第z1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