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妍
癌是齿状线至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肿,在大肠癌中常见(约占60%).诊断以直肠指诊为重要的方法,其次为内镜和钡灌肠检查,但均无法了解肠腔外的情况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无法进行准确的术前分期.MRI检查虽可弥补上述不足,但需要特殊的直肠内线圈且价格昂贵,不利普及.
作者:李卓;潘明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我院于2002~2006年成功对3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手术的患儿进行了麻醉处理,使手术平稳顺利进行.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3~6 d,体重2.5~3.5 kg.
作者:段彩萍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近期腹痛的原因,以便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LC后近期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再手术治疗7例,非手术治疗18例.结果 损伤性因素5例,其中术后胆漏4例,腹壁戳孔结石残留1例;非损伤性因素20例,包括胆总管结石5例,胆道蛔虫症2例,急性胰腺炎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胃癌1例,胆道功能紊乱10例.2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完善LC术前检查,重视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环节是减少LC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何斌;廖益清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巨输尿管症并下段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4例巨输尿管症并下段结石,其中左侧3例,右侧1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IVP)检查,4例5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半年后复查B超,肾积水加重,再次行输尿管膀胱再植;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行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输尿管膀胱再植.结果 4例均获6个月至3年随访,4例5次术后肾积水减轻或接近正常.结论 输尿管扩张并下段结石.要鉴别系原发或继发,B超及IVP检查尤为重要.手术方式是取石+输尿管修剪或折叠加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作者:陈启富;丁金钟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膝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使用MRI行膝关节扫描检查,分析其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3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32例,其中完全性撕裂伤20例,部分性撕裂伤1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9例,其中完全性撕裂伤4例,部分性撕裂伤5例.合并膝关节组成骨骨折、骨挫伤17例.结论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类型诊断较为准确,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较大,是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作者:赵文;高克勇;王飞;宋敏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关系,为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高血压组),正常对照74例(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入选者血浆ET和ANP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N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ET和ANP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作者:王有;刘海命;刘洁琳;王佐广;刘雅;文杰;温绍君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现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9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作者:闻凤芹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强化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符合WHO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晨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0.1 g,静脉点滴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10~20 mg日1次,美托洛尔25~50 mg日1次,地尔硫卓30mg日1次.治疗组40例,在对照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5000 U每12 h皮下注射1次.观察1周,两组患者年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大致相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而对照组仅为60%.且治疗组显效需要心绞痛控制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很好疗效.
作者:曲直立;王丽萍;陈丽 刊期: 2007年第z1期
股骨干或股骨远端骨折或膝关节内骨折常常导致膝关节僵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认为膝关节屈曲小于70°时,需手术松解.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是治疗膝关节僵直的经典术式.我院自1989~2006年共治疗54例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云川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我院自2004年6月~2006年7月,对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例有选择地行一期缝合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25~76岁,中位年龄53岁.原发性胆总管结石9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1例,探查阴性2例;有黄疸史20例;巩膜轻度黄染,术前胆红素升高4例.
作者:张林;缪芳;李晓健;陆春雷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管堵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在外科急腹症中它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和胃十二指肠穿孔.
作者:朱帜明 刊期: 2007年第z1期
脑室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但都可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使病情加重.选取2004~2006年我科收治的部分脑室出血患者(发病后查头颅CT可见第3、4脑室积血,脑室轻-中度扩张)17例,进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根据病情腰穿次数不等,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杰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MS COAT治疗牙颈部暴露导致的牙齿感觉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 实验组用MS COAT脱敏剂和观察组用氟化钠甘油对牙颈部牙齿感觉过敏进行治疗,治疗后3个月随诊,通过临床评价其疗效.结果 经MS COAT脱敏治疗的145个牙中有效牙数为141个,无效牙数为4个,有效率为97.2%.用氟化钠甘油脱敏的145个牙中,有效牙数为122个,无效牙数为23个,有效率为8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随诊用MS COAT脱敏治疗的复查牙数为131个,有效牙数为123个,无效牙数为8个,有效率为93.9%,用氟化钠甘油脱敏治疗的复查牙数为119个,有效牙数为77个,无效牙数为42个,有效率为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MSCOAT治疗牙颈部牙齿感觉过敏的短期操作方法简单易学,短期临床效果优于氟化钠甘油.
作者:庄广慧;任颂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1956年由Dakley首次提出,1972年由Callerall明确定义.WHO将糖尿病足定义[1]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耗费巨大,在美国此项费用几乎相当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医疗花费的总和[2].
作者:王春波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的病理活性物质表达方式及其意义.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淋巴细胞与正常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观察淋巴细胞c-fos基因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血清促c-fos物质检测.用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法检测血清c-fos蛋白.结果 在7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检出c-fos基因蛋白表达物质,精神分裂症组白蛋白含量为(46.7±4.0)mg/ml,健康对照组为(43.O±3.9)m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蛋白类的生物活性物质,它是精神分裂症研究的重要线索.
作者:王竹花;韩健;刘宏 刊期: 2007年第z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随时有发生AMI甚至猝死的危险.因此,对于UAP采取积极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我院于2003年5月~2005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42例U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兰花 刊期: 2007年第z1期
我院1996~2005年共治疗各种肠梗阻139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06例,占76%.92例用食用植物油治疗,治愈81例,占88%,无效11例,予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赵长生;栾广军 刊期: 2007年第z1期
超声检查由于其安全性和较高诊断符合率,已被广泛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超声诊断阑尾炎的标准是显示一非压缩性阑尾其大外径大于6 mm[1].
作者:杨顺实 刊期: 2007年第z1期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1~86岁.多数病史有上感史,临床表现发热9例,咳嗽12例,咯痰中带血3例,胸痛胸闷不适12例,消瘦10例,WBC(10~12)×109/L3例,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内,痰查抗酸杆菌均为阴性,全部病例均做肺CT,提示肺实质性炎症.未见支气管及肺门占位性病变征,4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示炎性改变,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慢性炎症.
作者:沈荣辉;郑素瑜;戴珠敏 刊期: 2007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蛇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取髋部外侧切口入路显露股骨转子骨折部,应用股骨近端蛇型钢板作内固定,股骨转子间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如转子间有碎骨块则加用松质骨螺钉固定.结果 应用股骨近端蛇型钢板内固定治疗62例,随访0.5~4.0年,骨折均愈合,髋部无疼痛,通过肢体功能锻炼,髋关节功能基本完全恢复.结论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通过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蛇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好,功能恢复满意,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骨折的并发症.
作者:段骏;吕方鸣;李锦明;胡卫安 刊期: 2007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