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敏;何社红;岳青芬;梁佳斌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腺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应用多克隆抗体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4,CD8及CD4/CD8.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各项免疫功能IgG,CD4,CD8及CD4/CD8较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调节腺病毒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并改善其预后.
作者:尹成军;薛国昌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24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用微导管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后注入PVA栓塞颗粒,阻断肌瘤血液供应.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观察栓塞术后子宫肌瘤大小变化,性激素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患者对该治疗感到满意,子宫肌瘤缩小在半年后为95%~100%.月经量明显减少,术前、术后性激素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反应有疼痛及发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杜洪灵;郑汉鹏;杨学锋;林庆东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胎头高直后位时,由于胎儿的胎头与后背形成向后凸起的弧形曲线与母体腰骶部前凸的弧形曲线相交,直接引起的后果为:胎头高浮,衔接困难,近半数的产程停滞在活跃期前,几乎均需剖宫产结束分娩,故认为是严重的异常胎位.我们就胎头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于华;程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患者女,31岁,2005年9月11日18时30分因孕足月破水4 h,腹阵痛2 h入院,既往健康,孕期无耻骨联合疼痛等症状,1996年顺产一活女婴.
作者:马维英;孙娇;胡卫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公认.我们于2002年3月~2004年6月应用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8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晓凌;王军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伴肌酶学改变的低血钾麻痹的发病机制.方法整理分析23例伴有肌酶学改变的低血钾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肌电图改变、肌酶学检测值.结果23例低血钾麻痹患者均伴有肌酶学改变,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同工酶的升高,部分肌电图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和传导速度减慢.补K+后,临床症状完全改善,CPK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伴肌酶学改变的低血钾麻痹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一种或多种因素有关.肌酶学改变可表现为CPK及同工酶的升高.肌电图为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和传导速度的减慢.
作者:隋欣宁;张静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正确诊断不容易,往往会因误诊而导致误治.所以必须将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生理、生化学检验等辅助检查结合在一起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
作者:冯勤;李志;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隧道式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4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18例).EN组采用隧道式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1次体重、肝肾功能、血清蛋白、血红蛋白,临床观察胃肠道恢复情况.结果EN组血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在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有显著作用,并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且费用较低.术中隧道式空肠置管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作者:孙福群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介入加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9例腹主动脉、髂动脉或股动脉急性闭塞的住院患者.经股动脉或肱动脉开始,入导丝开通,导管造影经溶栓、碎栓、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例溶栓、碎栓后血管再通,其中1例伴有动脉残余狭窄置入支架一枚;另1例溶栓、碎栓后放弃手术.结论动脉介入加药物治疗是对急性腹主-髂-股动脉闭塞有效、微创、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高虹;梁福攸;张松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处理上颌窦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上颌窦口需要保持长期通畅.因此,上颌窦的手术又是处理上颌窦口的手术,而钩突与上颌窦口关系密切,钩突的正确切除又影响到上颌窦口的识别与处理.
作者:陈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钝性胸部创伤是交通事故、坠落所致的常见部位伤之一.连枷胸是严重胸部外伤的标志[1].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4月收治的车祸、坠落、牲畜抵伤所致连枷胸14例,对其损伤特征与临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赵东;谢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冠心病是由多基因、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常见病,并且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1].E-选择素及其基因变异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关系密切.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可为今后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我们对E-选择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马华;马丽雅;王迎梅;高江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清.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是由多个基因位点与环境因素间相互作用引起的遗传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寻找相关基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许多相关基因已被发现,但尚未确定.现将不同发病机制理论涉及的相关基因综述如下.
作者:吕艳文;张淑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使心脏功能得以改善.
作者:马淑梅;孙志军;曹乾;张天毅;孙立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78例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均手术治疗,治愈66例,死亡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中毒性休克5例,肺部感染及肾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宜早期手术,手术方式以单纯修补术为主,同时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卢文新;陈鸿昌;范东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患者男,35岁,于2003年5月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经我院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左室右房瘘,当时有低热、右上肺结核、左侧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8个月后肺部病灶消失;2004年3月因心功能不全于阜外医院行心脏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孙国珍;方美云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和作用.方法治疗组16例给予PS及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对照组15例,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力下降较快,PS治疗后6 h氧合及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OI)、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显著改善,明显缩短高PIP、高FiO2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能迅速改善早产儿PPHN的肺动脉压力,显著改善机械通气的治疗条件及预后.
作者:彭通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首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异位妊娠首诊误诊病例98例.结果首诊异位妊娠误诊率为36.6%,其中异位妊娠误诊为其他疾病(70例)占误诊率的71.4%;其他疾病误诊为异位妊娠(28例)占误诊率的28.6%.结论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是接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思维局限,基本功不扎实,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作者:丛培敏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不畅,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无论是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或是前列腺电切术之后均可出现膀胱痉挛.轻者引起患者不适,重者可致疼痛,导致膀胱冲洗不畅,增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危险.常规解痉镇痛方法欠佳,我们采用吗啡硬膜外一次性给药镇痛效果确切.
作者:汪向东;于荣霞;周静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45bp插入/缺失多态与糖尿病合并脑血栓的关系.方法178例糖尿病患者(伴有脑血栓组49例,不伴脑血栓组129例),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UCP-2基因进行扩增,记录各组UCP-2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45 bp插入/缺失多态在伴有脑血栓组和不伴脑血栓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P>0.05),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45 bp插入/缺失多态与中国人糖尿病并发脑血栓无相关性.
作者:孙艳荪;苏本利;李昌臣 刊期: 200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