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自体脐带修补腹裂及术后远期观察

侯广军;邵雷鹏;王献良;黄敏

关键词:应用, 自体脐带, 腹裂, 术后, 出生体质量, 临床资料, 就诊时间, 早产儿
摘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1例.就诊时间:小于6 h 3例,7~12 h 4例,17 h 1例,早产儿4例.出生体质量:2 000~2 500 g 2例,2 600~3 000 g 4例,3 100~3 500 g 2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哮喘备劳特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与临床分析

    为了解备劳特雾化吸入对婴幼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25例婴幼儿哮喘发作期患儿备劳特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淑军;李晓辉;穆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阶梯性营养支持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重症胰腺炎手术后22例全静脉营养、肠内营养的阶梯性营养支持(A组)与20例全静脉营养(B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全静脉营养(TPN)时间(8.6±4.8) d,管饲肠内营养(EN)时间(21.6±9.3) d;B组TPN时间(19.7±5.6) d,胰腺炎胰周感染5/22例,B组为10/20例,A组病人住院时间(62.1±30.4) d,B组病人住院时间(78.5±31.3) d,A组病人平均医疗费用(18 280±2 500)元,B组病人平均医疗费用(25 922±2 750)元.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采用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茂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扫描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3例

    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早期很少被人认识,易误诊为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随着人们对此病的不断认识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诊断率明显提高.本文就遇到的3例经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的BCS的CT资料,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周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附36例分析)

    本文对1997年7月~2001年7月我院妇产科手术发生的3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讨论如下.

    作者:吕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代治疗进展

    自从Auber 1579年首次报告了急性胰腺炎(AP)及其并发症后,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一直受到外科临床的关注,Bradley等认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仍有15%~20%的病人可能恶化而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SAP的临床表现十分凶险,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40%[2],因而如何有效地治疗SAP成为现代普外临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在SA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SAP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SAP治疗方面的各项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吕国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4例误诊分析

    现将我院2001年2月~2002年5月确诊的4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住院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周现武;吕德祥;王秀兰;李多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胰头癌术后 反复寒战高热

    患者,男,72岁.因胰头癌术后寒战高热3周于2001年8月22日入院.患者2001年7月上旬体检时发现胰头部占位性病变而于2001年8月1日于外院行胰头癌十二指肠切除术,分别于文氏孔和主胰管处各置引流管1根.术后予以头孢他啶2.0 g静滴,每日2次,抗感染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体温在37.8 ℃以下.作者简介:毕丽岩(1966-),女,辽宁大连人,医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作者:毕丽岩;万献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发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探讨

    目的了解探讨肝硬化合并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状况、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18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合并各种感染,感染发生率27.66%,以自发性腹膜炎多见,老年组感染发生率15.66%,高于非老年组11.48%.肝硬化并发MOF发生率为20.74%,感染并发MOF死亡率为76.7%.MOF累及脏器主要有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等.结论肝硬化易并发各种感染,是造成MOF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原发病的综合治疗、严密监护、控制感染、减少诱因是防止MOF的基本措施.

    作者:赵晓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1 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肺癌可转移至全身各部位,20%~40%的病例因瘤细胞通过颈内动脉或椎-基动脉至脑形成脑转移.脑实质的转移瘤有2/3以上发生在大脑半球,余多见于小脑,小部分见于脑干,且因脑灰质的血供较白质多,故瘤转移易发生在灰白质交界区.少数肺癌病例的瘤细胞经周围神经淋巴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可形成脑膜转移,偶有经椎静脉丛转移至颅内者.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先天性巨结肠误诊为腹胀、贫血1例

    先天性巨结肠是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多在足月新生儿期发病,大都能早期诊断治疗,但笔者曾遇1例误诊为腹胀、贫血病例,时间长达5年之久.

    作者:林萍;李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SIR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IVIG按每次400~1 000 mg/kg,每日1次,连用3 d,并于治疗前后测定Ig、CD4、CD8 、CD4/CD8的变化.结果 IVIG治疗前后相比,IgG、CD4、CD8及CD4/CD8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IVIG组疗效显著(χ2=7.52,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IVIG可调节SIRS患儿的免疫机制并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贺;韩子明;杨达胜;陈新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脱钙骨治疗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

    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行病灶清除术后常遗有大小不一的骨缺损,其充填材料往往取自体骨或异体骨,手术取自体骨植骨给病人造成新的创伤,增加病人痛苦,应用异体骨常出现免疫反应.为了选择更佳充填材料,我们根据脱钙骨诱导成骨作用[1,2]并在此基础上.我院骨科自1995年3月~2002年5月应用自制的脱钙骨治疗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93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永顺;肖鹏;崔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的肺转移

    肺是各种组织类型肿瘤发生转移的第二位易发器官,尸检中有29%的病人死于肺转移性恶性肿瘤,肺是惟一转移部位的占20%.

    作者:郑晓;刘鹏;徐裕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仿真支气管镜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CT仿真支气管镜(CTVB)与电子支气管镜(EB)检查的应用范围及价值分析.方法应用GE公司的Hispeed FX/I螺旋CT扫描机对42例患者进行CTVB检查,然后全部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VB能清楚显示支气管腔内的肿块及支气管狭窄、闭塞,对中心性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 CTVB可作为EB的辅助检查手段,部分替代EB的检查.

    作者:陈刚;王秀忠;王英;马玲;杜传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输血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外科手术常需输血,输血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下降目前还有争议[1].本文通过比较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输异体全血或自体回收血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的变化,探讨输异体或自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对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实验根据.

    作者:马传根;郭素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时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变化及丹参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时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变化和丹参对其影响,并探讨丹参对急性胰腺炎(AP)治疗作用.方法急性胰腺炎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A组),观察组35例(B组).A组用基础治疗+丹参+654-2;B组除丹参外治疗方法与A组相同.两组治疗前后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ET、NO和血尿淀粉酶(somogyi),同时以健康体检者15例(C组)作对照.结果急性胰腺炎时血浆ET、NO较C组明显增高,其增高程度与AP病变程度相关.A组经丹参治疗后血浆ET、NO变化较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时间、病程的缩短和治疗费与B组相比亦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ET、NO异常变化可能是AP发生、发展主要因素之一.丹参具有改善胰腺微循环和拮抗ET、NO产生,对AP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刘建生;张晓红;付极;卫新革;袁耀宗;吴云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探讨

    本文对我院门诊随诊的30例血脂增高的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并观察经治疗1.5~2.0年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以探讨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

    作者:金献江;游欢庆;项如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癌皮肤转移

    肺癌是一种具有其他器官转移倾向的常见恶性肿瘤.但肺癌引起的皮肤转移在临床上较少出现,据国外报道大约为1%~12%.然而,肺癌的皮肤转移灶可以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前,临床上有时可漏诊和误诊.同时,已确诊的肺癌发生皮肤转移提示病情进展,临床医师必须引起足够的认识.

    作者:马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胰管结石12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6年~2001年5月共收治胰管结石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6.7岁.主要临床表现:上腹痛12例,糖尿病4例,黄疸3例,腹泻2例.11例伴有慢性胰腺炎,其中5例伴发酒精性慢性胰腺炎,4例伴发慢性胆源性胰腺炎,2例伴特发性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癌2例.

    作者:白延霖;郭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限制椎板切除后根切断治疗创伤性痉挛瘫

    本组病例采用限制性椎板切除后根切断治疗创伤性痉挛瘫1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孙纲;西中海;杨清芳;吕德铎;王延凯;王勃;于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