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彬;陈兴祥;郭锐;王相亭;石宁
经大脑镰下入路行对侧血肿清除术,可减少对侧颅底压力,避免脑组织疝出,这样至少可保全一侧额叶脑组织,使损伤减少到低的程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吴泉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及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对鉴别良恶性疾病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ELISA)法检测2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和1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水中VEGF的含量.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水中VEGF的含量分别为(787.3±82.9) pg/ml、(3 390.9±468.5) pg/ml,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P<0.01).两组胸水/血清VEGF比值也存在差异(P<0.05).血清VEGF+胸水VEGF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特异性为94.4%,敏感性为65.3%.结论血清和胸水中VEGF的测定有利于良恶性胸水的鉴别.
作者:陈彦凡;谭映霞;江松福;陈少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19岁,农民.主因发热伴头痛、大汗、脊柱痛40余天于2002年8月4日入院.4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冷、寒战伴头痛、脊柱痛及全身不适,且乏力、恶心,无呕吐及关节痛,夜间大汗,睡眠差,初口服安乃近10余天,当时体温可下降,过后又复升,体温高达39 ℃.
作者:尹洪竹;王麟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导向技术术前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ADM-3H11对20例胃癌病人术前行选择性动脉导向化疗.选择6例胃癌病人局部灌注阿霉素(ADM)作为对照组,并对术后标本进行观察.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在导向治疗组中有60.0%(12/20)病例出现癌细胞核固缩、碎裂、细胞浆凝固、细胞间质出现炎细胞浸润,这些变化以中度为主,重度及轻度变化较少.而对照组肿瘤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作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ADM-3H11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吉瑞;郭文斌;姜清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发现2例低钾患者有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为主的肌酶增高的现象,且随着肌力的恢复很快下降至或接近正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月萍;蔡艺灵;韦加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神经心理学是从神经学角度研究心理学问题,即以脑作为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研究脑与心理的关系.在国外,神经心理学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前苏联学者Luria<神经心理学原理>(1973)一书的发表奠定了近代神经心理学的基础.Sperry因其割裂脑的研究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作者:高素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直肠癌细胞DNA倍体测定和临床病理学分析,验证直肠癌术前盆腔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直肠癌术前盆腔CT扫描、直肠癌细胞核DNA含量测定和肿瘤病理学诊断并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CT诊断的临床符合率.结果直肠癌CT改变可出现在病程早期,CT判定肿瘤侵袭范围与临床病理符合率为88.5%,诊断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符合率达93.1%.随肿瘤侵袭加深、病变范围扩大及转移,肿瘤细胞DNA异倍体出现率及含量明显增加,肿瘤的影像学改变与细胞DNA异倍体出现关系密切,两者符合率85%~96%,差异显著(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CT扫描显示有明显外周侵袭征象的病例其细胞核DNA异倍体明显增加,与临床病理诊断相符,提示CT在直肠癌患者术前检查中具重要意义,为术前治疗、手术范围确定和估测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鲁明良;郑国宝;张士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63例病人随机分为预贮式自体输血组(A组31例)和联合应用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组(B组32例).两组在采血前、术前即刻放血前、放血后、回输自体血后、术后第1天分别测定Hb、Hct、Pt及PT、APTT、FIB,监测MAP、CVP、SpO2、HR,两组出血量、输异体血量.结果 A、B组Hb、Hct术中降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输自体血后回升.A、B两组PT、APTT术中延长,FIB和Pt未见明显改变.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A组采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输异体血量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预贮式自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有明显节血效应,对血液生理学影响小,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骆喜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神经心理测验在痴呆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其可以提供较客观的辅助证据.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可以评估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因此能够探测到非常细微的认知功能损害.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对各种类型的痴呆的诊断均有帮助.本文重点介绍常用的成套神经心理测验、简易的神经心理测验在痴呆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类型痴呆的神经心理学特点.
作者:薛海波;张明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体感诱发电位(SEP)在神经外科脊髓疾病显微手术中的监测作用,避免或减少医源性脊髓损伤.方法 28例病人行术前、术中SEP全程监测,包括脊髓SEP(SSEP)及皮层SEP(CSEP),术中及时把监测信息反馈给术者.并将术中监测结果与术后疗效对照分析.结果椎管内占位手术在行髓内肿瘤切除时易引发SEP波幅降低及潜时延长.术中监测按Frankel分级D、E级患者波幅较基准电位下降不超过50%,潜伏期延长不超过7%;B、C级患者波幅较基准电位下降不超过40%,潜伏期延长不超过5%.术后不会引起脊髓功能不可逆损害.结论脊髓手术时行SSEP和CSEP联合监测可及时反映出脊髓功能的变化,提高术者术中操作的安全性,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侯为民;黄承光;周晖;卢亦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动态追踪了一些COPD患者脑血管病发病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秀兰;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长期家庭氧疗(LTDO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PaO2、PaCO2、肺功能、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对照组在家无氧疗.两组于缓解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年定期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观察两组2年、5年的生存率.结果 LTDOT组2年后,PaO2明显升高,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年后仍维持较高水平,PaCO2与基础值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FEV1 2年内有明显提高,但以后又缓慢下降;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PaO2呈进行性下降,而PaCO2呈进行性升高,FEV1呈进行性下降.结论 COPD患者进行LTDOT,能提高PaO2,使PaCO2维持较低水平,能使FEV1在初2年内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周淑琴;霍学云;苏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前列腺切除术后33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患者分别有14例(占5.3%)和19例(占2.5%).结论术前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术中操作不当及术后护理不当、泌尿系感染是手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术及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刘向伟;李建国;路彦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橄榄桥小脑萎缩(OPCA)是多系统变性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诊断根据临床特点、脑CT、MRI可以确定.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OPCA与脑MRI检查阳性结果无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此报告,并探讨其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李杰;王允杰;张淑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5例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处理、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患者13例在6周左右痊愈,2例仅需短期尿道扩张痊愈.一次治愈率86.7%.无阳萎及尿失禁.结论尿道会师加膀胱颈口会阴牵引复位术是治疗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宏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化学疗法在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使90%以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获得治愈.然而随着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MDR-TB)对全球结核病控制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显得尤为迫切.
作者:陈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日常气管镜检查中,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获取组织学标本的应用技术及对单纯纵隔肿物进行穿刺活检的意义.方法在气管镜室,对52例CT扫描提示单纯纵隔肿物或肿大淋巴结的患者分别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的穿刺活检.结果 52例患者中,有47例获得可供切片诊断的组织学标本,其中30例为良性肿物,5例未获得组织学标本.结论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较好地运用组织学穿刺活检针,可以较好地对良性肿物的诊断提供准确的组织学标本,在相当程度上可避免纵隔镜的使用.
作者:荣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乙状结肠外置口肠腔内置管的临床应用,研究和体会该方法在预防术后腹部主切口感染和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上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3例低位直肠癌病例,手术按Miles标准术式进行,其中241例采用乙状结肠外置口肠腔内置入橡胶管,橡胶管接袋法;212例采用传统的乙状结肠外置口直血管钳夹闭法.对术后腹部主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和外置口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肠腔内置管组中腹部主切口Ⅰ期愈合率为98%(236/241),而直钳夹闭组腹部主切口Ⅰ期愈合率为81%(172/212);术后平均住院日,置管组为10.5 d,而夹闭组为15.6 d.两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置管组无严重造口周围皮炎、造口狭窄发生.结论 Miles术后外置乙状结肠腔内置管可达到降低腹部主切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造口周围并发症发生的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红军;王荣;王春荣;王曙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加香菇多糖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5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确切疗效.明显提高化疗药敏感性,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作者:余汉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治疗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BZs)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比较了32例氟马西尼治疗的BZs药物中毒患者与33例对照组一般对症处理的疗效.结果氟马西尼组较对照组可明显缩短BZs中毒患者入院后昏迷持续时间和留观时间(P<0.01),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马西尼在诊断和治疗BZs中毒昏迷患者中有显著疗效.
作者:龙允杰;邱联群;梁宏宇;刘晓俊;何建茹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