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叶静;曲直立;张慧
心电图对急性期、近期、陈旧期心肌梗死都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心肌梗死治疗策略的选择和危险性分层有赖于心电图表现.为此,心电图上尽早识别心肌梗死对治疗和预后极为关键.然而,ST段抬高和Q波出现的典型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不到50%,约一半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原因为:(1)发病时间,尤其在超早期;(2)梗死面积和程度;(3)梗死部位;(4)其他因素.目前认为,病理性Q波的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1]:即梗死直径>25~30 mm,梗死厚度>左室厚度的50%,梗死部位位于QRS起始40 ms除极部位.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肌梗死则不产生病理性Q波.某些部位,如左室高侧壁、左室后壁、后基底部都在QRS起始40~50 ms以后除极.均不产生病理性Q波[2].还有多支血管阻塞,大面积心肌梗死,多部位小灶性梗死,因向量互相抵销也不会形成病理性Q波[3].由于以上各种因素或因描记时间过早,心肌梗死出现不典型心电图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对诊断心肌梗死早期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有一些新的进展,了解这些新的概念对诊断早期不典型心肌梗死颇有价值.
作者:邹冠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多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迄今尚无特异治疗方法.通过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技术,连续、动态、定量地对生命系统或器官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综合分析监测结果,确定其临床意义,早期发现器官功能不全,并早期进行连续的综合干预治疗,是降低高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徐鑫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自1995年以来,我院对52例手腕部掌侧切割伤由于初期失误,导致必须二次手术来改善手部功能,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引起急症科医师的重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17~43岁,平均年龄28.6岁,左手为34例,右手为18例,为刀和玻璃切割伤.均在急诊室进行清创缝合.
作者:王晗;王珂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部肿块的CT诊断准确性,并与病理诊断作比较,探讨CT误诊的原因.方法将360例腹部肿块患者CT诊断后行手术,经病理诊断将其分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炎症三大类,对CT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部肿块CT诊断符合率为90.83%,误诊率为9.17%.结论 CT与病理有很强的互补性,应重视病史并做出综合分析,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丽萍;黄光辉;刘城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文就我院1999年1~12月足月阴道分娩引起的宫颈裂伤32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预防产后出血.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足月分娩的产妇7 682例,其中阴道分娩4 987例,发生产时宫颈裂伤32例,31例为产后常规检查宫颈时发现,1例为产后24 h因阴道出血量多检查时发现.发生率为0.66%.
作者:孙文娣;赵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调查老年外科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病率.方法分别用微型营养评定方法(MNA)与传统临床评价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33例老年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入院1周内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MNA评定外科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2.1%,存在营养不良危险性的有20.3%,MNA与传统临床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其与之有较高的符合率(80%)及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0.725,P<0.01).结论外科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发病率高,应考虑在围手术期给予恰当的营养支持.MNA是一种简单、易行、无创性、适合于老年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
作者:康晴;管金凤;陈向英;陈月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肺炎性假瘤是肺实质内一种形态学上类似肿瘤,而在组织学上则是由炎性细胞和缺乏有丝分裂的完全成熟的成纤维细胞所组成的增生性瘤样病变,多继发于肺部感染.其发病率居肺部良性肿瘤的第三位,约占30%[1],因无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常易与肺癌、结核球及肺内其他良性肿瘤相混淆,误诊率较高.我院于1980年2月~1999年10月共收治肺炎性假瘤15例,术前误诊13例,误诊率86.7%.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郝武森;舍布格;蒲新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率和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中24例(82.8%)为严重多发伤,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治愈23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20.7%(6/29),术中漏诊率为10.3%(3/29),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9%(11/29).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被漏诊.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掌握好探查指征,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樊建林;公保才旦;陈光安;金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儿,女,6岁.以腹部包块,偶尔伴有低热,腹部疼痛7 d,于2001年9月28日入院,入院7 d前患儿母亲无意中发现患儿腹部脐右侧有一包块,如中拳大小,压之患儿无特异表情,此后家属渐加注意,见患儿吃、喝、二便、睡如常.有时挤压肿块时有疼痛表情,用手摸前额时仍有发热,但未测量体温,至入院前3 d,家属触摸肿块时,腹痛加重.故来医院就诊.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过去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肝炎、结核等病史.入院后查体:T 37 ℃,P 80次/min,R 20次/min,Bp 90/60 mmHg,神志清楚,发育营养中等,无痛苦表情,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等异常.头颅对称,毛发分布均匀,无贫血外貌,面部表情自若.五官未见异常,咽红,扁桃体中度肥大,潮红.颈软、颌下淋巴结略大,光滑,活动,有压痛.甲状腺不大.胸部对称、呼吸动度均匀.心尖搏动于左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左右,心界不大,无明显杂音.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外生殖器、肛门外观无异常,神经系统未查及异常.专科情况:腹部轻度膨隆,特以右侧明显,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曲张静脉.肝脾未触及,于脐右稍偏上可触及一中拳大小中硬包块,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有活动度,加重时有胀痛.腹壁软,无肌紧张,无腹水,肠鸣音可闻.
作者:张甦源;曹红;张龙;张一亥;陈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评估纳络酮在多巴胺难治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例多巴胺治疗超过24 h的脓毒性休克病人,静脉大剂量注射纳络酮.结果纳络酮平均应用(6.0±3.5) mg、(12.6±10.1) h后,血压正常且撤除多巴胺,而此前多巴胺用量累计达(777.5±493.1) mg,时间累计达(36.6±10.1) h.结论大剂量纳络酮可能是治疗难治性休克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世宽;崔自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在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其临床诊断依据为:使用呼吸机≥48 h后发生肺部炎症,体温≥37.5 ℃,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外周白细胞增多(10×109/L),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浸润阴影或出现新的浸润阴影.病原学检查:支气管分泌物分离出病原菌.由于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明显延长患者在ICU的入住时间,应引起重视.
作者:申捷;彭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年来,由于C-反应蛋白(CRP)的基础研究和检测方法的进步,尤其是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的出现,使CRP成为检验和临床的热点内容,国内外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价值得以重新发掘,现简要介绍其进展.
作者:敬华;陈兴明;杨晋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Ghrelin水平,分析其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方法测定30例正常对照及54例2型糖尿病病人清晨空腹Ghrelin水平,及部分病人OGTT时Ghrelin的变化. 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Ghrelin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2),并与胰岛素(insulin)水平呈负相关(r=-0.554,P<0.01).其中体质量正常亚组病人空腹Ghrelin低于正常对照组(P=0.049);而超重亚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01).高血脂亚组病人空腹Ghrelin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脂正常亚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5).病人行OGTT后血浆Ghrelin水平下降(P=0.005). 结论 (1) 2型糖尿病病人清晨空腹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与insulin水平呈负相关;在糖负荷后血Ghrelin水平有明显下降;(2) 2型糖尿病伴超重或高血脂时空腹Ghrelin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降低.而血脂正常的病人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毛微波;郭晓蕙;高妍;徐国宾;唐朝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组病例为我院住院患者中经监护记录、心电图和实验室资料证实的,属于后天获得性Q-T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22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2岁,病因多种多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7例,病窦综合征2例,弥漫性心肌炎1例,肺心病、心衰、肺炎2例,脑卒中4例,糖尿病酸中毒2例,肾小管酸中毒1例,药物(奎尼丁、利多卡因)2例,急性胰腺炎1例.
作者:王丽萍;叶静;曲直立;张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 危重病人的代谢改变在遭遇疾病、创伤后,机体代谢在各种内源性因子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改变.严重的疾病和创伤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率增加、胰岛素拮抗、微量元素再分布及水钠滞留.此时,机体各个器官动员大量的能量储备来满足器官(如肝脏、免疫系统、创伤部位)的高代谢需要.
作者:诸杜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院自1993年1月~2002年6月共施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4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5例中男37例,女8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6.5岁,60岁以上11例.鳞癌28例,腺癌12例,鳞腺混合癌1例,小细胞癌1例,肺泡细胞癌2例,透明细胞癌1例.TNM分期:Ib 1例,IIa 1例,IIb 16例,IIIa 25例,IV期2例.术前所有病人均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其中MVV、FEV1占预计值50%~60% 16例,其余病人均大于60%.1.2 手术方式 (1)支气管楔状成形肺叶切除术23例;(2)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12例; (3)隆突成形一侧肺切除3例;(4)支气管肺血管双成形术7例,其中肺动脉楔状切除成形术3例,肺动脉壁纵形切除成形术4例.
作者:苏祖栋;郭祥云;涂远荣;李旭;林敏;王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膳食纤维食品后2 h的血糖变化特点.方法 (1)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进食膳食纤维早餐后2 h血糖和糖尿病早餐后2 h血糖;(2)问卷调查试验对象对膳食纤维食品的评价,评价包括口感、饱腹感和总体感觉.结果 (1) 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膳食纤维早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进食糖尿病早餐2 h后血糖(F=4.683,P<0.05);(2) 绝大多数实验对象对膳食纤维食品的口感、饱腹感及总体感觉评价良好(88.5%).结论进食膳食纤维食品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作者:关向东;陈炼;林少珊;杨路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应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对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检查,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力.方法临床怀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47例.采用美国HP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 MHz.该仪器配有二次谐波超声显像功能,在标准的左室长轴、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室短轴、心尖四腔及二腔切面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壁各节段的厚度.结果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在17例(36.17%)的常规二维超声图像不佳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图像,所有患者获得了准确的测量结果并明确了诊断.结论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尤其对非梗阻性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更大的帮助.
作者:孙志丹;郑智超;魏刘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院自1994年7月~2002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并发脑梗死7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胃癌、胰胆管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上腹部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并发乳糜腹及感染较为严重而罕见.通过成功抢救病例,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无痛性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20 d入院.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B超、CT示胆总管梗阻,有软组织影,诊断为胆管癌,肝门淋巴结转移可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清扫肝门、胰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胰空肠端侧吻合、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胃空肠端侧吻合,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为胆总管下段中分化腺癌.术后第5天因腹痛、腹胀,局部有压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T 39.2 ℃,WBC 28.07×109/L,N 0.88,而引流管无液流出.手术探查见腹腔内约2 500 ml黄白色稀薄液,各吻合口通畅、完好无漏,无明确瘘口,清理后于右上腹、左下腹置管引流.每日引流黄白色液1 000~1 500 ml,静置后分层,下层乳白色,上层淡黄色,乳糜试验阳性,脓细胞(++);口服美蓝后腹腔液无蓝染,腹腔液淀粉酶正常.诊断为手术创伤致乳糜腹并感染,给低脂饮食,用20%中链脂肪乳、20%白蛋白、氨基酸及葡萄糖等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并每日经右上腹引流管持续滴注式灌洗腹腔2次,每次用生理盐水1 000 ml+庆大霉素16万U+0.5%灭滴灵100 ml,左下腹引流管保持非负压引流通畅.体温、血象逐渐恢复正常,腹腔灌洗液清亮,引流量减少,2周后拔管,住院41 d治愈出院.
作者:罗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