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胰体尾癌介入治疗34例临床分析

杨先梅;刘允剑

关键词:胰体尾癌, 介入治疗, 现报告如下, 化疗治疗, 动脉介入, 人行, 区域, 疗效
摘要:自1998年4月~2001年4月,我们对34例晚期胰体尾癌的病人行动脉介入区域化疗治疗,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降压过快导致脑梗死1例临床分析

    1 病例介绍患者,男,80岁.因突发言语不能1 d入院.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5年,冠心病病史10年.

    作者:崔彦玲;徐彦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甲状腺疾病与碘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因此关系十分密切.碘缺乏时,人类生存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于是实行全国食盐碘化的国策,经过多年努力,地方性甲状腺疾病等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几年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多,甲状腺疾病又有增多的趋势,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方式,认为碘的摄入过多或过少均可诱发以下各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闿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21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的患者,术前静脉使用有效抗生素;术中进行彻底结肠灌洗,恰当的肠吻合;术后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支持治疗.结果吻合口漏1例,经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只要病例选择得当,术前、术中和术后得到正确处理,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并不增加.

    作者:方复;吴震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肌标志物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中的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系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急性破裂、出血而释放大量促凝物质,导致血栓形成,终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使心肌发生缺血、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新近认为ACS分为两大类:(1)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2)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1,2].心肌标志物联合心电图在ACS诊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肖彬;吴新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胆源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

    胆道疾病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就我院近3年收治的38例胆源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作者:雷亿群;杨其鹏;余衍亮;熊安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肺移植围手术期移植肺保护方法的进展

    长久以来器官移植成为人类渴望实现的美好愿望.肺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肺功能衰竭的有效的方法,人们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肺保护作为肺移植的关键技术,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作者:王云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脑血管病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本文针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探讨其对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ADL)的作用.

    作者:张晓光;姜娟;车玉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应用抗生素时饮酒致双硫醒反应29例误诊分析

    笔者近8年累积应用抗生素期间及停药后饮酒致双硫醒反应29例,均为初诊医生所误诊,现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卢立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134例,其中合并AVB者为32例.观察对照分析合并AVB与不合并AVB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结果老年AMI合并AVB患者的死亡率(28.1%)高于不合并AVB者(12.7%),心源性休克发生率(31.2%)高于不合并AVB者(9.8%),心功能不全发生率(65.6%)高于不合并AVB者(34.3%),神经精神异常发生率(15.6%)高于不合并AVB者(2.9%),各P值均小于0.05.结论老年AMI合并AVB患者病情复杂,预后较差.

    作者:马龙彪;王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为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

    作者:袁济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合并高血压病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并存时视网膜病变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29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病并存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研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两病并存时视网膜可发生DR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两种改变,其发生率分别为27.51%和85.59%.并发现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浓度、血压水平、胆固醇和蛋白尿等显著相关.结论及早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防治和降低DR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闵晓洁;吴明姝;李昌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GAD-Ab和ICA对LADA的临床异质性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异质性特点.方法对8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并对其中自愿参加进一步研究的311例患者,根据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结果分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点.结果 (1)GAD-Ab在2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11.3%;(2)GAD-Ab阳性组与GAD-Ab阴性组相比,起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餐后2 h C肽低,发生酮症的机会多,而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率低;(3)LADA患者中LADA-1与LADA-2相比较,具有胰岛功能更差,体质量较低,更需胰岛素治疗而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率低等特点,临床表现更似经典的1型糖尿病.结论中国人群LADA临床表现存在着异质性改变,可通过对GAD-Ab和ICA的联合检测来判断.

    作者:陈明卫;杨明功;王佑民;王长江;潘天荣;胡红琳;孙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肌梗死伴糖代谢异常经皮冠脉成形术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伴糖代谢异常的冠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41例经皮冠脉成形术证实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分成糖耐量减低(IGT)组47例,糖尿病(DM)组49例,单纯心梗组45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C2hBG)、血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糖耐量减低合并心梗组双支、三支病变率(68.1%)明显高于单纯心梗组(40%),且空腹血糖、载脂蛋白B、胆固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P<0.05).糖耐量减低组与糖尿病组相比,多支病变率、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糖耐量减低时冠状动脉已发生严重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病变呈弥漫性,与糖尿病组相近.空腹血糖、血浆胆固醇、载脂蛋白B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李延彬;刘淑艳;李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部位的心肌存活性评价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男31例,女3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8.6±9.8)岁.

    作者:吴忆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25例临床分析

    本文就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以心脏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25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金钰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胰腺损伤的诊治体会

    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较少有损伤,占腹部损伤的1%~3%,一旦发生胰腺损伤,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1].本文通过对27例胰腺损伤的诊治分析,探讨胰腺损伤的救治方法.

    作者:刘大晗;马玉红;张宛育;高长庆;叶金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方法选择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2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Braunwald分级分为三组:第一组(9例),BraunwaldⅠ级;第二组(8例)BraunwaldⅡ级;第三组(12例)BraunwaldⅢ级.选择12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由第一组到第三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是逐渐升高的,其中第三组较第一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是激活的;随着不稳定心绞痛病情的加重,外周血白细胞活性也是增加的,白细胞活性状态可能提示了病变斑块存在着炎症反应.

    作者:牛楠;赵香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治疗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10例.平均肺动脉压为60~90 mmHg[(72±11)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0.89~0.95(0.92±0.04).结果术后48 h均顺利脱离呼吸机,无早期死亡.随访1~24个月,活瓣均已关闭,平均肺动脉压降至15~30 mmHg[(20±5)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升至0.95~0.98(0.96±0.02),术后早期无肺高压危象发生,术后晚期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结论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有利于渡过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期,能预防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赵根尚;张大新;庄世才;冯德广;法宪恩;张瑞成;王海永;邵换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断分析

    皮质醇增多症分为[1,2]ACTH依赖型,包括:库欣病、异位ACTH综合征;ACTH非依赖型,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癌、原发性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本文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81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积累资料.

    作者:董书慧;李延兵;廖志红;许雯;翁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观察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根据有无典型糖尿病症状分为A、B两组,A组和B组患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Homa β功能指数和修正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MBCI).结果 B组OGTT各点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A组(P<0.01); B组IRT各点的胰岛素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1);两组IRT显示均有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根据IAI示B组患者胰岛素抵抗较A组患者轻(P<0.05),Homa β指数和MBCI均示B组胰岛β细胞功能好于A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一定程度受损,但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胰岛β细胞功能好于有典型糖尿病症状者,且胰岛素抵抗程度比后者轻.

    作者:杨素兰;马洪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