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ATCH综合征误诊分析

马静波;官莉莉;斯徐伟

关键词:异位, 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增生, 组织异常, 过度分泌, 肿瘤, 诊治, 医院, 误治, 素综, 经验, 断水, 垂体, 报告
摘要:异位ATCH综合征(EC)是异位激素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是由于垂体外肿瘤组织异常分泌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增生并过度分泌皮质醇,从而引发皮质醇增多症[1]即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EC约占总皮质醇增多症的10%~15%[2].我院近年来就发现2例,其中1例曾经5家省、市级大医院诊治,误治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为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特报告如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道出血合并心肌梗死

    严重消化道出血时伴有心肌梗死(心梗,MI),但在严重胃肠出血病人因为对心肌梗死缺乏检查而常不能做出MI的诊断.胃肠出血与MI常同时发生,此时与单独一个疾病不同,象是一个特殊的综合征,常提出有关疾病评价和治疗安全性的问题.首先与单独MI发生的临床表现不同,如MI的症状和体征可被严重消化道出血掩盖,除非用特殊的检查,否则MI不能做出评价.其次胃肠出血伴有MI的病理生理学与单独疾病发生也不同,尤其是大量出血致低血容量、血液动力学受到损害和心肌的低灌注可导致MI发生.第三,诊断评价的问题.虽消化道内镜的应用对评价消化道出血是安全的且几乎是无可争论,然而MI后内镜的安全性必须仔细的考虑,因为潜在着发生心肺并发症的可能.同样急性MI后心导管检查由于检查使用抗凝剂可潜在加剧出血.第四,当有另一种疾病同时发生,使疾病的治疗存在许多问题.如为了MI进行抗凝固、抗血栓、抗血小板治疗,潜在加剧胃肠出血;同样静脉内加压素或内镜注射去甲基肾上腺素潜在加剧心肌缺血.第五,胃肠出血并发心肌梗死的预后与单独发生疾病相比也有显著的不同[1].

    作者:池肇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COPD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25例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125例COPD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86株细菌,革兰阴性菌占7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6.7%,大肠埃希菌占15.1%,克雷伯杆菌占11.6%.药敏分析发现: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依次为丁胺卡那12.2%,哌拉西林20.7%,头孢他啶22.7%,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0.45%,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敏感.结论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贺;孙德军;柳明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原发性肺癌一家系报告

    患者,女,75岁.因刺激性干咳,进行性消瘦10个月,痰中带血1个月于2000年11月23日入院.查体:T 37.4 ℃,营养一般,左上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罗音,余无异常.血常规:WBC 13.6×109/L,N 0.84,L 0.16;胸片:左上肺癌并肺不张;痰脱落细胞检查为腺癌.诊断:左上肺癌并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作者:隋晓俊;陈向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睡眠呼吸障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献报道,COPD患者的夜间血氧饱和度低值和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相关,夜间血氧饱和度越低,患者的预后越差,生存时间越短.本文就COPD患者与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问题进行概述.

    作者:王镇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异位ATCH综合征误诊分析

    异位ATCH综合征(EC)是异位激素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是由于垂体外肿瘤组织异常分泌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增生并过度分泌皮质醇,从而引发皮质醇增多症[1]即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EC约占总皮质醇增多症的10%~15%[2].我院近年来就发现2例,其中1例曾经5家省、市级大医院诊治,误治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为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特报告如下.

    作者:马静波;官莉莉;斯徐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及预防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将536例甲状腺手术病例分成两组作前瞻性观察,A组320例,采用常规的手术体位.B组216例,采用灵活手术体位.对术中及术后连续2 d患者出现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进行观察,记录喉痉挛、头痛、呕吐发生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喉痉挛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1),B组头痛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1),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产生原因可能与压迫颈脊神经根、椎动脉,颈椎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疲劳损伤有关;采用灵活手术体位可有效预防或减少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潘贻飞;施成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33岁,因闭经61 d,行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于2000年6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孕4产1,7年前行剖腹产术.末次月经2000年4月5日,自闭经41 d开始少量阴道出血,闭经51 d出血增多,但少于月经量,伴有下腹隐痛.6月5日B超检查显示:宫内可见一胎囊光环,胎芽及胎心搏动,子宫下段绒毛,绒毛与宫壁间可见18.0 mm×15.0 mm×7.1 mm衰减暗区.提示先兆流产.妇科检查:宫颈着色,宫口未开,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双侧附件未见异常.于2000年6月6日在静脉麻醉下行吸宫流产术.探宫腔11 cm,手术开始即有活动性子宫出血,迅速吸出绒毛蜕膜组织,同时静脉输入促宫缩剂和止血药,但仍有持续性阴道出血,出血约800 ml,宫腔填塞碘仿纱条,立即收入院.

    作者:张爱华;李燕春;何以一;张得胜;王芳;姚爱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17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3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人253例,其中17例合并周期性麻痹,占6.72%,现分析如下.

    作者:郭正声;黄振耀;吴健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在临床是一棘手的问题。根据COPD发病的每个环节,可以提出各种相应的对策,如针对嗜中性白细胞聚集的白三烯β4(LTβ4)抑制剂、IL-8抑制剂;针对COPD炎症过程的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核因子(NF-kB)抑制剂;针对蛋白酶的嗜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组织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抗胰蛋白酶等。但真正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的制剂十分有限。

    作者:赵鸣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概念、手术要点、临床应用、适应症及并发症.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行腰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在荧屏监视显微内窥镜下显露病变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膜囊、神经根,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必要时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80例,随访1~7个月,按Nakai分级,优68例,良11例,可1例,差0例.结论经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同时保持脊柱后柱完整性,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疗效肯定.

    作者:任长乐;刘沂;温殿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关药物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药物治疗的目的是:(1)阻止症状反复发作和疾病发展;(2)阻止肺功能过快减退;(3) 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COPD的药物治疗概括如下几个方面:(1)抗菌治疗;(2)支气管舒张剂治疗;(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4)祛痰剂治疗;(5)抗氧化剂的治疗;(6)呼吸兴奋剂应用;(7)合理氧疗.抗菌治疗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本篇有专题辅导,这里不再叙说 .其他各项简述如下 .

    作者:许仁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麻黄素伍用氯丙嗪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自1988-2000年应用麻黄素、氯丙嗪治疗38例顽固性呃逆取得了很好效果.

    作者:马丽萍;宁国礼;李柏文;杨劲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抗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或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抗菌治疗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焦点是细菌感染在AE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权重.目前倾向于认为AECOPD大约半数病例可以归因于感染,适当和有效的抗菌治疗,将改善临床结果,加速临床和肺功能的恢复,关键是掌握抗菌治疗的指征和合理选择药物.

    作者:何礼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慢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多发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死亡率高.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疗实践正扩展到生理、心理及社会范畴.医疗目的除延长生存期外,还应关注生活质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提高生活质量更为重要.此外,现有的肺功能指标如FEV1、PaO2、PaCO2等并不能完全与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客观上需要一种可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的指标,研究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

    作者:张弘;蔡柏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误种卡介苗致接种部位结核感染54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岁,既往否认结核病史.病前(1999年1月)统一在单位卫生所接受卡介苗0.1 ml/(人*次)预防接种,接种部位左上臂三角肌处.

    作者:郑军;邵彬;郑颖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COPD的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及体会

    随着机械通气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存活率,延长了病人的平均寿命.我们从1989年应用机械通气救治COPD并呼吸衰竭至今已经l0余年,抢救成功率为95%,仅就在机械通气救治呼衰方面,遇到的若干问题,加以归纳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左旋米唑、新辅助化疗联合治疗Ⅱ期肢体骨肉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旋米唑、新辅助化疗联合应用治疗Ⅱ期骨肉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991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的30例Ⅱ期骨肉瘤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为大剂量辅助化疗加左旋米唑,对照组不用左旋米唑.结果术后30例中1年复发转移3例,第2年复发转移9例, 第3 年复发转移2例,第4年、第5年各1例.治疗组的1年无瘤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坏死率、3年无瘤生存率两组无差别.结论新辅助化疗疗效肯定,但左旋米唑对骨肉瘤的免疫调节作用有限.

    作者:梁秋冬;路平;梁东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风湿病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风湿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及经纤支镜肺活检病理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风湿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中,60%以原发疾病为首发症状;胸部影像学显示磨玻璃样、小结节状、网状及蜂窝状改变,以两侧中下肺外带为主;肺功能测定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降低为主;可出现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无二氧化碳潴留;肺活检病理学显示肺泡间隔增宽,胶原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少数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可以原发风湿性疾病或呼吸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依据,肺活检可确诊肺部病变.

    作者:周贤梅;戴令娟;侯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围生期脑出血4例报告

    围生期脑出血是危及母子生命的严重疾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有重大影响,我科自198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耀兰;卢靖荣;刘木彪;李新运;张世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进展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半个世纪来肝癌的临床研究取得可喜进展,特别是对占肝癌患者半数以上的中晚期大肝癌患者以及部分晚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30%以上,甚至有达到10年以上者.

    作者:陈震;宋明志;刘鲁明;于尔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