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结核病诊疗中存在的问题

明安宇

关键词:肺结核病人, 诊疗, 诊断及治疗, 人民健康, 结核菌, 多发病, 常见病, 叙述, 危害, 感染
摘要:目前,肺结核病仍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6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近30万,已感染结核菌者约3亿人.在我国肺结核诊断及治疗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叙述如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结核病诊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肺结核病仍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6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近30万,已感染结核菌者约3亿人.在我国肺结核诊断及治疗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叙述如下.

    作者:明安宇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人乳头瘤病毒与结直肠癌关系研究现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有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PV与人类许多严重疾病,特别是癌症等有着密切关系.已经肯定HPV在宫颈癌[1]、肛周癌[2]、AIDS病[3]、口腔癌[4]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消化道肿瘤中,HPV与食道癌的关系,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即在食道癌高发区如中国、南非等,HPV是食道癌的高危因素;而在食道癌低发区如西欧、北美等,HPV与癌相关性较差[5].近年来,HPV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也逐步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本文拟就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高革;李世荣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内科医生在肺结核病首诊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结核病疫情控制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综合医院内许多肺结核病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得到确诊,因而得不到及时、正规的全程化疗管理.1979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调查(流调)结果显示45%的涂阳病人未被发现,1984~1985年流调结果表明仍有43.6%的涂阳病人未被发现;即便到90年代情况也不十分理想,1990年流调结果显示已经发现的肺结核病人也只占估算肺结核病人的40%.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成功救治胸部创伤326例分析

    目的:总结胸部创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7年内成功救治的326例胸部创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病因以钝性伤多见.263例并发血气胸,创伤性湿肺135例,连枷胸41例.行常规开胸手术45例,电视胸腔镜手术9例.临床治愈301例,治愈率92.3%,好转25例.结论:连枷胸的治疗重点是针对肺挫伤进行综合治疗.对大面积严重浮动胸壁,仍需作必要的固定.正确掌握保守与手术治疗的界限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电视胸腔镜对胸部创伤的诊治明显具有组织损伤小、康复快的特点.

    作者:周阳海;吴远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大肠癌发生过程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80例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粘膜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0%,低于正常粘膜及腺瘤中的表达(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生存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p16蛋白的缺失和突变,且p16蛋白在大肠癌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红;陈东;贺建业;李淑云;高冬玲;付淑丽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胸内结节病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胸内结节病的诊断方法作一探讨.方法:对1989年2月~1998年5月经病理学诊断为结节病的40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对不同的诊断方法在胸内结节病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升高的占66.7%.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粘膜活检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81.8%和80.0%.外周淋巴结活检的阳性率为94.4%,皮下结节和皮肤红斑活检阳性率为85.7%.结论:支气管粘膜活检、TBLB和外周淋巴结活检是简便易行、阳性率高、创伤性小的方法,对结节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忻宇;薄维娜;韩宝惠;廖美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体描仪一次吸气法与浅快呼吸法测定残气容积的比较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随机选自1995年间在我院门诊和入院的65例患者,男41例,女24例,平均年龄49.7岁.正常组:选择无呼吸系统疾病且通气功能正常者.通气阻塞组:选择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小气道病变的患者.

    作者:杨如虹;张中和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耐多药结核病的处理

    耐多药结核(multiple-drug 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许多学者将其更进一步定义为至少对异菸肼(INH)和利福平(RFP)或更多的药物产生耐药.MDR-TB病人具有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的特点,其发生率的增加及广泛传播将给结核病控制造成严重威胁,现已成为全球性的严峻难题.

    作者:于维琴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结肠造瘘口狭窄20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88年5月~1998年10月共收治结肠造瘘口狭窄病人20例,其造成狭窄的病因有很大的差异,针对其病因行狭窄矫正,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白雪峰;罗锡恩;张长安;孙勤波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51例肺疾患经抗结核治疗有效病人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我院近3年对51例痰菌阴性可疑肺结核的肺部疾患,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诊断为结核病,其中纤支镜下刷检涂片找结核分支杆菌4例,纤支镜后痰涂片3例,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活检)诊断肺结核5例,符合结核病39例,将此51例纤支镜后诊断为肺结核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冯慧芝;于维琴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897年Killian首先应用硬质支气管镜作气管支气管检查获得成功.1904年Jackson改良并设计了附有吸引管及头端照明的支气管镜,还设计了各种钳子,证明支气管镜不仅可应用于取异物,并可用来诊断和治疗其他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奠定了此后各型硬质支气管镜的基础.1964年日本研制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1967年池田茂人等将其应用于临床.以后迅速发展逐步普及,现已成为诊断治疗支气管肺胸膜疾病重要的检查工具.近年应用电子纤支镜检查,诊断肺癌效果更佳,其远端配合电荷耦合部件,在体内借助于光敏硅片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经视频处理后使图像显示于电视器上,使图像更为清晰.现就纤支镜在肺癌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作简要归纳.

    作者:刘敬东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日本的本间、山中、谷本等于1969年首次确立的,以弥漫性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难治性疾病,常可导致呼吸衰竭.本病病因未明,多合并慢性鼻窦炎或有既往史,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w54密切相关,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DPB预后不良,根据1981年日本厚生省的调查结果发现,自初诊开始后5年生存率为42%,若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则仅为8%;自1984年开始应用小剂量红霉素(EM)以来,预后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高达90.34%[1].本病或有人种特异性,在日本的呼吸系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欧美国家罕见报道,但已被国际上所承认[2].现就DPB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做一概述.

    作者:万献尧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丁胺卡那与卡那霉素对结核杆菌的交叉耐药情况分析

    多年来,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对联用卡那霉素(KM)治疗失败的难治患者,能否再使用丁胺卡那(AK)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为了明确这两种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情况,我们对两药的结核菌敏感试验作了研究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倪正义;熊建刚;凡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肿瘤病人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是联合检测4种肿瘤标志物即:血清碱性蛋白、血清酸溶性蛋白、血清唾液酸、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提高对发现诊断癌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对癌症的检测的漏诊和误诊,达到有效发现诊断恶性肿瘤的目的.

    作者:邹亚超;李国亮;张忠山;罗红英;顾忆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经鼻罩Bi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因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0例次患者经鼻罩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结果.结果:50例次中好转出院41例(82%),加重7例,其中3例改为有创通气,好转出院,4例拒绝气管插管而死亡.结论:对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实施反复的机械通气可提高疗效.无创通气易于实施和卸除,依从性强,疗效肯定.

    作者:马晶;刘振桐;王承敏;孔繁红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肺结核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现将不同类型肺结核与常见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要点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张金福;马玙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关键词在论文中的标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房室结双径路传导2例

    现报道2例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希望能给临床一些提示.

    作者:段孝纨;李方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肺结核合并绿脓杆菌感染82例药敏分析

    绿脓杆菌是目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其发病率和耐药率近年均呈上升趋势.尤其重症肺结核继发肺绿脓杆菌感染常是诱发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小威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异烟肼利福平联用治疗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临床分析

    初治涂阴结核病症状大多较轻或无症状,病人常常疏忽或忘记用药.疗程越长,规则服药率及完成治疗率越低.为此,我们从1991年开始对57例试行4个月异烟肼(INH,H)加利福平(RFP,R)方案,疗效满意.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

    作者:张保敏;杨本华;兰彦惠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