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从临床医师视角在教学理念、国家政策、学校政策、临床医师培养各阶段等方面,介绍美国临床医师培养过程中转化医学理念的融入。阐述美国医学院校(以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医学院为例)入学前、在校期间、医师执业考试、临床医师培训等不同阶段中转化医学理念贯彻的实现途径。为中国临床医师教育、培养过程中转化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包括:①医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志愿者服务,在临床相关研究中融入转化医学理念。②医学院校学习期间,临床科学和基础研究多个组合模式的选择。③执业医师考试的多学科交叉。④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对开展研究工作的规定。
作者:杨春喜;梅爱红;王懿;温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中美两国的医学教育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医学院学制、课堂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比较,讨论中美两国医学教育模式的差异。提出我国需规范教育体制、注重临床实践、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和应用新型医学教育技术的设想,旨在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李守强;刘月;冷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数据库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应特别注意首标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主要的内容;切勿将副主题词当做关键词列出。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可作为关键词使用,但排序应在后。
作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临床医学导论》进行考试改革,构建“两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三体系(内容体系、操作体系、监控体系)”的新型考评体系;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价“反馈”机制促进教学效果,并对总结性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将传统的闭卷考试改为以小组为单位的文献翻译和现场讲述;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并在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学习兴趣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高电萨;叶琳;吴宁;朱丹;王珏;陈鸿雁;肖明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某些由政府机构和专业组织制定的指南以及作者以其他语言发表的科研成果等,需要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根据国际惯例(参考《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凡符合下列条件并提供相应材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允许或接受论文用同一种语言或另一种语言的二次发表。
作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检验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途径。在此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目前毕业论文情况作了分析,并针对问题与药学专业学生实习领域的不同,提出解决方法,制定标准操作规程(SOP)关键点分析、药品市场营销策略策划、医院合理用药调查、课题研究四类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并针对评审过程作了具体要求。
作者:邱妍川;韦丽佳;杨宗发;钟玲;何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新课程,医学专业研究生英文论文写作课的开设目前存在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缺乏需求分析的牵引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单一学科人才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等。由于教材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以及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所以改革现阶段论文写作课程的突破口之一便是教材的建设。高质量教材的编写需要以“需求分析”理论为牵引,“复合型人才”团队为基石,“教学经验”和“论文修改经验”为指导,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作者:廖荣霞;詹小青;谭雪焦;孙建国;陈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浅析现有五年制《诊断学》规划教材存在的问题,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应改变对主诉中时间的描述;第二,应设立勘误表;第三,修改“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的编排方式。通过修订,可使《诊断学》教材中的名词定义更准确,使教材编写形式更加完善,使错误得到及时纠正,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周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存在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目标和应用前景不够明确、医学英语教材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及医学英语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专业教师的视角对医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专业医学英语教学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手段的实施进行改进,以促进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更符合医学教育国际化标准。
作者:孙静;刘漪沦;苏理玲;邓峰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来华留学生儿科学教学的教材建设,我国尚处于摸索中。为了缩小英文原版教材与我国临床疾病谱的差距,同时保证教材与当前遵循大纲的教学方式一致,有必要尝试编写本土英文版教材。以经典原版教材为重要素材来源,采用符合学习规律的编写风格以及多层面的语言支持,构成《Pediatrics》英文教材的编写特色。并将通过教材评估,以及采用针对编写队伍、编写形式和语言等三个难点所制定的具体措施,保证教材的不断优化。
作者:冀石梅;申昆玲;巩纯秀;郑胡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改进我院牙周病学临床教学,我院牙周黏膜科首次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应用于牙周病学出科考核。通过设立OSCE考站、建立题库、培训标准化病人(SP),对考生的知识、技能、态度进行全面评估。较之于传统考核,本次考核较好地评价了考生在临床接诊、病史采集、治疗计划制定等方面的能力。本次考核合格率86.4%(19/22),良好率36.4%(8/22),优秀率9.1%(2/22)。之后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考生认为OSCE有助于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87.5%,14/16),有利于自身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87.5%,14/16)。
作者:李丹;陈悦;张江琳;杨相笛;王浩宇;高歌;侯铁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医学英语的句法特点(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和复杂句)入手,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引下,探讨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如何追求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对等。试图对医学英语在句子层面的翻译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翻译理论与医学英语的翻译实践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改进医学英语课程教学。
作者:张志全;原灵杰;王连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外科手术基本技能训练属于外科手术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必备的基础训练。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教学过程中,对外科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进行探索,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综合运用模型、离体动物组织器官以及动物实验等手段进行系统、规范化训练。实践证明,各年级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水平在训练后均得到明显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作者:乔建梁;张俊晶;任建军;靳君华;孟兴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超声教学主要讲授典型疾病的超声影像表现,与基础医学、临床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不利于学生整体知识结构建构和临床诊断思维培养。为有效地开展本科生超声医学教学,尝试以“疾病或要解决的临床诊断问题”为中心,将基础医学解剖结构、生理病理改变与超声影像表现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病例进行临床示教和具体操作;后还与其他影像学手段进行优劣势比较。实践表明,学生对超声知识本身有了更好的认识,对整体医学知识结构有了更好的把握,对合理运用不同诊疗手段进行疾病诊断也具有初步印象,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作者:袁丽君;段云友;曹铁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正面临重大改革,医学教育也随之进行了快速调整,以满足我国卫生服务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然而,医学教育体制的调整以及全国不同地区的学制设置的差异,导致我国医学教育学制和与之相对应学位的定义很难进行国际的同步比较,也使我国医学学位和学制很难被国际上许多国家教育部门所理解。结合澳大利亚高等医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招生、学制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中国的医学教育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性对比和分析,为完善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提供参考,更为我国医学教育体制与国外成熟体制间的相互参照奠定基础。
作者:莫佳瑜;孔宪明;王春鸣;Raina MacIntyre;Joanne Travaglia;Chinthaka Balasooriya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优化生物医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方法通过文献法总结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采用偶遇抽样访谈本专业2007级(二年级)学生8名,了解其对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疑虑,以便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2002、2003、2004级共129名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收回有效问卷79份。数据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结果分别有64(81.02%)、52(65.82%)和53(67.09%)名被调查者认为各门英语课程的开设顺序、持续时间、衔接和过渡合适;有65(82.27%)、46(58.22%)和50(63.29%)名被调查者认为各门医学课程的开设顺序、持续时间、衔接和过渡合适。63(81.77%)名被调查者希望在医学课程学习中进行相关实验,但其中有18名(23.08%)害怕实验会让课程安排变得更加紧张。有71名(89.87%)被调查者认为课程中的医院见习有助于理解医学课程的内容。被调查者还提出了许多课程设置改革建议。结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对课程中的医院见习和实验持肯定态度,但课程设置仍可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上。
作者:李俊;郭丽萍;乔玉玲;李芳;于新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学员反馈,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理论培训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与质量提升措施,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质量。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依托护理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手术室护士培训大纲》基础上增加科研、教学、患者安全及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在重庆市第七期手术室专科护士理论培训结束后,对81名学员发放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理论授课质量反馈表,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有效问卷回收率100%。92.60%(75/81)的学员对理论授课质量总体评分在150以上(满分170);95.06%(77/81)的学员对课程设置满意。针对17项具体的评价条目,大多数学员评分均大于或等于9分(10分制)。结论重庆市手术室专科护士理论培训指导性和实用性强,符合手术室专科护士需求,师资比例合理,学员满意度高。同时,该培训在课堂设计鼓励学员互动、教具使用环节及学员科研能力培养上还有提升空间。
作者:李跃荣;易凤琼;赵庆华;周建荣;牟绍玉;李志芬;陈鸿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我国开展国家临床医师资格考试以来,对其考试实证效度研究甚少。作为首次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与年度考核成绩比较的研究,可以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效标关联效度提供证据。方法选取12所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163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在其完成第一年轮转并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及年度考核之后,将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与年度考核成绩进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使用SPSS 1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x±s对成绩进行描述;运用Pearson相关法,计算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与年度考核各个部分的相关系数(R),检验水准α=0.01。结果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与年度考核各部分成绩相关系数从0.300到0.843不等。结论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具有较高的实证效度,确实可以评价医师的临床能力。
作者:赵霞;孙玮;于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教学中,采用器官系统整合教学面临一些挑战。根据泌尿系统疾病特点、八年制医学生培养目标及湘雅医学院教学经验,探索以血尿查因参与构建八年制医学生泌尿系统三阶段立体整合教学。在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及考核方案,以优化八年制医学教育系统整合教学质量,为器官系统整合教学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钊;尹焯;严彬;魏永宝;高云亮;刘龙飞;杨金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