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通过对法医学教育现状的分析调查,阐述在医学本科专业中加强法医学教育重要性并提出改革建议.
作者:幸宇;徐昉;邓世雄;李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阐述对研究生的沟通指导能力进行的培训:主讲教员引导研究生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当堂考核促进研究生与本科生沟通,尽快掌握实验技能;通过讨论沟通贯彻实验期望,有效地传输正确理念.该举措既提高了本科生的实验技能,又促进了研究生高质量健康成长.
作者:潘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开展和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已成为高校整体工作重中之重.针对高校目前就业指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思考并探讨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作者:魏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探讨能指导临床实践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运用应付方式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及自尊量表对某医科大学2003级至2006级包括护理、救援、老年、临床、麻醉、心理专业的本科生1 386人进行调查.其中,贫困生272人,非贫困生1 114人.结果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应付方式、人格特征、自尊状况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贫困不是影响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和人格特征及其自尊状况的主要因素.
作者:黎雪梅;况利;楼丹丹;陈建梅;艾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介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本科感染与免疫PBL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国内某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现状,探讨如何开展医学微生物学的PBL教学.
作者:陈峥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准确定义药品缺陷并初步研究其法律归责.方法 通过比较研究和系统思维,发现我国尚未对药品缺陷有科学的认识.结果 与结论药品缺陷不等于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缺陷应该是药品不能提供对使用者所期待的治疗效果,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其法律归责可以考虑为无过错责任辅以国家救济的原则.
作者:吴柯;杨男;胡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艺术美育的过程中,怡情效能通过直觉作用、移情作用、净化作用、升华作用等机制得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技巧、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审美意志;创设理想的艺术美育环境;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是教师在艺术美育中实现怡情效能的重要策略.
作者:蔡骏翔;罗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研究生导师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从导师职责、导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建设以及导师质量评估等方面,结合近年来的办学特色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阎威;陈改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卫生检验实验教学中,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实验教学要突出探究活动的主题设计,设计好探究活动的水平层次,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方法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作者:杨金玲;杨海霞;公维磊;李晶;陈廷;王长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适应对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病理生理学由于与基础和临床各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尤其适于采用PBL教学.进一步采用从多环节引入临床案例分析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雷俊霞;郭振宇;郑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循证麻醉(Evidence-based anesthesia,EBA)的核心思想是在麻醉实践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循证临床麻醉极大地促进了麻醉学教育方式的转变,必将对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结合实际提出循证临床麻醉教学模式的思路和可行措施.
作者:袁红斌;李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事法学专业性质、培养目标与人才性质的科学界定是构建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医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构建在遵循医事法学人才培养特有原则基础上,应紧紧围绕医事法律人才性质进行.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运行应基于多种保障.
作者:王安富;黄敏;杨洪爱;高其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神经外科实习向来是本科生实习的难点和重点.由于在基础阶段所学内容偏少,加之神经科学发展迅速,在神经外科实习同时进行基础理论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充分应用临床资源进行基础理论再教育,基础理论再教育的重点为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
作者:夏海坚;孙晓川;唐文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将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相融合,并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在师生共享图像的同时,还可利用交互语音系统进行交流.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既使教师及时有效地对全体或个别学生给予指导或帮助,又消除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充分实现了师生互动,为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了高效的教学手段,为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探索性思维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自主性、合作性、创新型医学人才创造了条件.
作者:杨安强;潘晓琳;李锋;赵瑾;陶林;唐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分析我国教学体系中的不足,提出了在考虑自身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一些思考.
作者:徐袁瑾;张志愿;曹霞;郭莲;张建中;冯希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繁杂的学科.针对食品学院的学生无系统医学知识的情况,讲解绪论,使其认识到学习食品免疫学的重要性,并采用多媒体动画突出重点内容,通过课堂互动与课后答疑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食品免疫学的兴趣.
作者:廖振林;陈森洲;孙远明;袁桂峰;刘菁;梁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面对多元的环境和发展的社会,高等临床医学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等经历着种种转向,并通过临床医学课程改革得以体现.在此围绕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和高等医学课程改革展开讨论.
作者:范慧慧;朱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和临床基础检验学等专业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在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谷俊侠;许文荣;周红;胡嘉波;孙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对新毕业(这里指毕业后工作一年以内)护士岗位培训的必要性、内容及形式等方面进行概括介绍,探讨提高新护士综合业务素质的有效培训模式.
作者:刘丽萍;赵庆华;魏小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美两国口腔医学教育起步时间相差较多,教育模式存在差别.在此主要比较上海交大口腔医学院与美国12所牙医学院的学制设置、招生要求以及教学的方面,总结异同,为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体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孙韫;曹霞;徐袁瑾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