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黄品强;杨勇;高春洪;刘智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对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组织微环境中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自2012年1月~ 2014年1月,前瞻性收集笔者医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研究组在新辅助化疗期间给予胸腺五肽,化疗结束后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留取乳腺癌组织标本,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和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外周血中IL-6、IL-10、TGF-β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CD4+T细胞显著降低(21.47%±3.29% vs 23.88%±3.43%,JP=0.002);CD8+T细胞显著增高(30.36%±4.38% vs28.43%±4.16%,P=0.047);CD4 +/CD8+T细胞显著降低(0.71±0.14 vs 0.84 ±0.18,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 +T细胞、CD4+/CD8+T细胞、IL-6、IL-10、TGF-β1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显著增加(27.67%±4.24% vs25.09%±3.68%,P=0.005);CD4 +/CD8+T显著增加(0.83±0.14 vs 0.75±0.18,P=0.029);IL-6水平显著增高(12.39 ±2.87 vs 9.24±3.38ng/L,P=0.000);IL-10水平显著降低(8.49±2.59 vs 12.59±3.65ng/L,JP=0.006);TGF-β1水平显著降低(12.47±3.88 vs 17.76±4.12ng/ml,P=0.000).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手术部位出血、复发率和病死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新辅助化疗可能有助于改善乳腺癌组织微环境中免疫状态和全身免疫功能.
作者:郭瑛;王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2例患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和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84例,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68例.结果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与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的年龄(75.23 ±7.49岁vs 71.42±8.21岁)、甘油三酯(1.59±0.41mmol/L vs 1.41±0.63mmol/L)、血肌酐(82.42±39.27μmol/Lvs 70.39±25.76μmol/L)、血尿素氮(7.85±4.31mmol/L vs 6.12±2.49mmol/L)、IL-2(567.32pg/dl±191.53pg/dl vs 501.26±217.74)、IL-6(3.95±2.92pg/dl vs 3.04±2.61pg/dl)和CRP(1.75±1.84mg/dl vs 1.04±2.01mg/dl)相比较高,而FEV1%(83.42%±24.57% vs92.15%±19.38%)和FEV1/FVC(62.91±13.65 vs 70.24±9.4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EV1% (P =0.005)、FEV1/FVC(P =0.003)、IL-2(P=0.012)和CRP(P =0.009)差异更明显,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2、CRP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炎性因子IL-2与肺功能指标FEV1%(r=-0.391,P=0.000)和FEV1/FVC(r=-0.571,P=0.000)呈负相关,CRP也与肺功能指标FEV1%(r=-0.437,P=0.000)和FEV1/FVC(r=-0.559,P=0.000)呈负相关.结论 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康晓平;苏婷婷;刘远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在老年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方法 选择拟行左心耳封堵术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S组,n =14)和右美托咪定组(M组,n=14).S组腹股沟局部浸润麻醉,M组1%盐酸丁卡因咽喉表面麻醉2次,右美托咪定泵注负荷剂量0.5 ~1.0μg/kg 10min后改为0.3μg/(kg·h)泵注维持,铺巾后腹股沟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MAP、HR、SpO2)的改变,置入食管超声镜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VAS,Ramsay及BCS评分.结果 S组患者术中HR、MAP、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M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Ramsay及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中与术后VAS评分高于M组,Ramsay及BCS评分低于M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可以安全用于左心耳封堵术,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李涛;夏中元;赵博;雷少青;刘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热身运动前后膝关节半月板磁共振T2时间的变化,探讨利用T2时间变化反映热身运动前后半月板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0例无膝关节相关症状的志愿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22 ~ 30岁,平均年龄26.32±2.1岁.在同等强度的热身运动前后对每位志愿者行右膝关节的MR T2mapping序列成像,分别测量内、外侧半月板前角、后角、体部的T2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热身运动前后膝关节半月板T2时间变化.结果 热身运动后膝关节半月板各个部位的T2值均增高(P=0.000);外侧半月板体部T2值增高幅度小于内侧半月板前角(P<0.05)、内侧半月板后角(P<0.05)及外侧半月板前角(P<0.05).结论 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膝关节半月板T2时间,提示可以增加半月板内含水量,改善半月板的生理活性,对半月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MR T2mapping成像技术可以评价运动前后半月板T2时间,是评估半月板的1项可靠手段.
作者:刘彦含;张晓锦;陈杰;柏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大脑颞叶血肿的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92例创伤后单纯颞叶血肿患者,以住院临床死亡为终点事件,统计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92例中住院期间临床死亡10例,占10.9%.年龄均> 45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创伤后单纯颞叶血肿病死率与患者年龄、血肿量、入院GCS评分、血肿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及是否手术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血肿量及手术治疗具有相关显著性.结论 创伤后颞叶血肿的临床不良预后与年龄、血肿量和手术治疗呈显著相关.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人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可作为重要参考,但是应随时评估,及时有效地把握手术指征对于患者的生存有重要作用.
作者:康鹏;刘伟明;徐珑;李京生;刘佰运;付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抑制素A、孕酮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联合检测在先兆流产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70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过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的75例孕妇作为先兆流产组,保胎治疗后流产的45例孕妇作为流产组,另随机选择50例同期笔者医院建档的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孕妇入院产检时机体的抑制素A、孕酮和fFN的水平,比较各组孕妇的抑制素A、孕酮水平和fFN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流产组、先兆流产组、正常妊娠组孕妇的抑制素A和孕酮水平依次升高,fFN阳性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素A、孕酮水平和fFN阳性率以及联合检测在对先兆性流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866、0.785、0.944.抑制素A、孕酮水平和fFN阳性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2.04%,特异性为89.17%,准确度为87.95%,阳性预测值为98.45%,阴性预测值为89.38%,Youden指数为0.812.结论 抑制素A、孕酮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对于孕妇先兆性流产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够明显提升预测的准确度和特异性以及准确度.
作者:潘淑芬;吴洁丽;吕杰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七氟烷(Sevo)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清洁级Sprague-Dawley (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只分离股静脉和股动脉,但不夹闭;肢体缺血/再灌注(IR)组大鼠夹闭股动脉缺血3h,再灌注3h;Sevo预处理+IR组(SIR组)吸入2.5%七氟烷30min,15min后制备肢体IR模型.实验结束后留取左肺,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总肺水含量(TLW),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估(IQA),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肺组织W/D、TLW和IQA均升高(P<0.05).SIR组大鼠肺组织W/D、TLW和IQA均较IR组降低(P<0.05).IR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结构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损伤,而SIR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结构和超微结构损伤均明显减轻.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肺组织GRP78和CHO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SIR组大鼠肺组织GRP78和CHO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IR组降低(P<0.05).结论 七氟烷预处理对肢体IR所致肺损伤发生的大鼠肺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肺组织中过度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有关.
作者:何峰;杜耀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比较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 2015年12月因肝癌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58例,RFA+ TACE 25例(为实验组),单独TACE33例(为对照组).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个月的肝功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CT/MRI,并随访1年.结果 ①两种治疗方法未明显加重肝脏的损伤;②两组NLR较治疗前均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与对照组PIVKA-Ⅱ较治疗前减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FP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0.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0%、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⑥1年生存率分别为76.0%(19/25)、72.7% (2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治疗并未明显加重肝脏的损伤,能更好地维持促肿瘤炎性状态与抗肿瘤免疫状态的平衡性,比单独治疗肝癌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洋洋;王爱平;董岚;孙亚臣;王瑶;王海莉;郝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实时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98例甲状腺可疑结节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对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进行超声造影特征的分析,并分别对结节周边与中心感兴趣区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进一步比较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CEUS特征的差异.结果 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特征(包括灌注强度、灌注均匀性及灌注缺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组PTC结节CEUS定量参数(包括结节周边峰值强度、周边曲线下面积)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节大小、结节内钙化类型、与被膜的关系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特征不同,CEUS定量分析技术对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易;梁蕾;郭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 staining)、Masson染色法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picric sirius red staining,PSR staining)在评价心肌纤维化的各自特征及优缺点.方法 20只SD大鼠予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0)制备心肌纤维化模型,以5mg/(kg·d)于同一时间段注射,持续3周.取大鼠心脏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PSR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化面积及胶原沉积特点,并比较Masson染色和PSR染色纤维化面积所占心肌总面积比重.结果 3种染色方法均可显示心肌纤维化面积,Masson染色和PSR染色所示纤维化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R染色后进一步行免疫荧光染色能够明确区分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然而Masson染色和HE染色则不能区分.结论PSR染色法结合免疫荧光技术较Masson染色法和HE染色法,能够更好的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及胶原纤维类型,对于心肌纤维化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限;黎明江;李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航天员相继进入太空并驻留时间不断延长,航天员发生意外创伤和严重应激损伤的概率相应增多.由于太空环境极为特殊,伤情演变充满未知,救治条件极度受限,防控不当则严重威胁航天员健康和生命,并影响航天任务,相关研究亟待加强.皮肤创伤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错综复杂的网络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多层面上调控基因的表达,除了在皮肤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参与了皮肤创伤愈合以及皮肤癌和其他皮肤疾病过程的调节.
作者:王占宇;姜福全;崔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MicroRNAs在血浆中以一种稳定的形式循环.由于经常在疾病中异常表达,即表现出敏感度和特异性,目前成为一种新兴诊断标志物.本文提出循环的mi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作为一种广泛的诊断标志物,如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和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标志物.此外,本文将讨论如何同时测量多种miRNAs以提高诊断测试的准确性.
作者:马丽娟;高雅卿;刘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2月,随访60例Pauwels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皮3枚空心钉内固定.通过Garden复位指数评估总体闭合复位质量;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并发症(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螺钉松动和返修手术)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60例患者Garden复位指数I、Ⅱ级优良复位率达88.33%.治疗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对照组4例不愈合,两组愈合患者中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螺钉松动和返修手术的病例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技术,能为Pauwels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提供精准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方式,可以大限度的改善临床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刚;黄品强;杨勇;高春洪;刘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当前,基因芯片技术凭借其高通量、高敏感度、高度自动化和高效快速等特点,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就男性不育的研究中,芯片技术可以直接快速、精准的反映与精子发生等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利用QT-PCR、Western blot、RNAi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以往研究证实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精子发生关系密切,故本文主要综述基因芯片技术在睾丸支持细胞方面的研究现状进展,并试图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探索睾丸支持细胞在不同情况下的基因改变,找出影响精子发生的关键基因或信号通路,为临床或基础在男性不育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靶向和依据.
作者:曹;胡素芹;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探讨胃动蛋白1(Gastrokine-1,GKN1)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 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GKN1与胃癌的文献资料,予归纳综述.结果 GK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或缺失,GKN1的表达不仅能维持胃黏膜稳态,还能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结论 深入研究GKN1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为胃癌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江波;李医明;蔡相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一种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的“内置生物套”技术,降低阴茎的敏感度,观察其对早泄患者的影响.方法 通过确定适应证后,选择20例早泄患者.采用冠状沟切口,于白膜浅面分离腔穴,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埋没导引针牵引缝合固定近端,远端与深筋膜缝合固定.术后持续加压包扎.6周后可开始性生活.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未发现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前平均射精潜伏期0.67min(0.18~1.1min);术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为2.37min(0.82~8.4min,P<0.05).结论 内置生物套技术通过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在阴茎体的皮肤和海绵体之间形成一道人为的组织屏障.从本项临床研究观察来看,该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项相对安全的外科操作,而且可以显著延长早泄患者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时问.
作者:王海;张海林;白明;曾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九节龙皂苷对大鼠及小鼠不同状态下胃肠功能的兴奋作用.方法 给予正常小鼠及阿托品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小鼠九节龙皂苷后测定其胃排空及肠推进,分别测定在正常克氏液和低钙克氏液中孵育的大鼠离体小肠收缩性,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九节龙皂苷对便秘大鼠肠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的影响.结果 九节龙皂苷可促进正常及胃肠功能障碍小鼠的胃排空及肠推进,增强大鼠离体小肠收缩性,且可刺激便秘大鼠MLCK的表达.结论 九节龙皂苷可促进平滑肌MLCK的表达,进而增强胃肠平滑肌运动功能.
作者:徐志立;陶小军;张明波;窦德强;康廷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危险评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在冠心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自2015年1月~ 2016年6月在笔者医院住院的18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ASI分组,比较组间一般情况、冠脉病变累计的血管支数,并对AASI与Gensini评分及GRAC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一般特征:组间比较:性别、吸烟、血脂、尿素氮(BUN)、肌酐(Cr)、体重指数(BM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冠脉病变累计的血管支数比较:3支病变及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SI与Gensin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AASI与GRACE评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AASI不仅可用于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判断,而且有助于冠心病预后的评价.
作者:李杰;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诊CT血管成像在急腹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6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临床首诊误诊并行CTA检查确诊的患者资料.结果 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误诊率为43.2%(16/37),腹主动脉夹层6例,其中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者3例,累及腹腔干2例;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壁间血肿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3例,其中合并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动脉瘤破裂1例;血管周围炎1例.结论 急诊CTA及CTV可以确诊血管源性的急腹症,对临床治疗不缓解、症状与体征不符的患者要及时行CTA或CTV检查排除血管源性急腹症,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朱玉秀;李桢;韩世瑜;徐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早期预测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治疗置换模式不同比较中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 选择2012年7月~ 2016年4月收治的脓毒症且并发AKI的患者,确诊后24h内收集患者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标本,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标本水平,同时收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细胞等临床指标.根据患者在之后住院期间是否需要接受CRRT,分为脓毒症CRRT组和脓毒症非CRRT组,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脓毒症CRRT组治疗前后在动脉端采取血液标本及尿液标本检测;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在评价脓毒症AKI患者需CRRT的早期预测价值,对CRRT治疗中患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分组分为2L/h及4L/h置换剂量组,同时和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总共收集71例脓毒症AKI患者,男性占63.3%,患者年龄21 ~86岁,平均年龄63.9 ±14.8岁.36例患者后接受CRRT治疗,确诊AKI后的24h内,2组患者Scr、BUN、血白细胞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脓毒症CRRT组尿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非CRRT组(P<0.05).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在预测脓毒症AKI患者需CRRT治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血清Cys C对于脓毒血症AKI患者需进行CRRT治疗的预测价值的AUC值为0.905(95% CI:0.831~0.979,P=0.000),尿NGAL、尿IL-18预测价值的AUC值分别为0.926 (95% CI:0.862 ~0.991,P=0.000)和0.897(95% CI:0.827~0.967,P=0.000).在CRRT治疗过程中,置换液流量为分别设定2L/h及4L/h置换剂量行分组透析治疗,2L/h组透析患者数为17例,4L/h组透析患者数为19例.经过12、24h治疗后,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各组内逐渐下降(P<0.05),4L/h组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第24h均明显低于2L/h组(P<0.05).结论 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脓毒症AKI患者选择CRRT治疗时机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尿NGAL具有更好的早期预测价值,其次为血清Cys C和尿IL-18.此外,在CRRT治疗过程中,置换液流量为4L/h透析治疗比2L/h组透析患者在持续24h治疗后,可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明磊;金献冠;李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