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稳定系统和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对比研究

王永峰

关键词:微创稳定系统, 解剖钢板, 钢板治疗, 胫骨近端骨折, 治疗经验, 外科创伤, 手术方法, 性疾病, 性骨折, 术式, 临床, 报告
摘要:胫骨近端骨折时常见的骨外科创伤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有解剖钢板和微创稳定系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1],现结合治疗经验,将两种术式的治疗的具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肾病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基层医院该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完全缓解,显著缓解10例,基本缓解8例,无效4例.10例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经积极治疗,8例肾功能恢复正常,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中3例进展至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临床表现单纯肾病综合征者对糖皮质激素敏感,预后好;伴高血压及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者预后差.

    作者:郭红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骨科实习带教中运用现代临床路径教学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毕业进行毕业实习的168名2011届骨科专业学生分别以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法及传统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临床路径教学的实习生其学习成绩总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骨科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亚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鄂州市重点人群(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手册的管理模式探讨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根据卫妇社发[2009]70号文件精神,鄂州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2009年底快速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项目.2010年启用了重点人群管理手册,2011年底根据湖北省卫生厅统一要求,鄂州市对原管理手册进行了部分修改,于2012年2月已全面启用新印制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手册,对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免费发放服务手册,把服务项目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交给服务对象,在全市实行统一规范化使用,创新了管理模式,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迅速推进,保障了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将鄂州市两个手册的管理模式报告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现有的医院医疗服务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使得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势在必行.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促进和维护人们健康为己任,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整体护理理念.近年来,我国社区护理正在迅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本文就此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李广洁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茶碱缓释片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与酮替芬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观察茶碱缓释片、布地奈德气雾剂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52例,按5~8mg/(kg·次),口服茶碱缓释片,12小时1次;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00~200μg/次,2~3次/日;酮替芬0.5~1mg/次,每12小时1次.分别在治疗后第3、7、14天观察临床疗效,同时在7天后观察肺通气功能(PEFR)的动态变化,并统计治疗7天,1个月和3个月的PEFR均值达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治疗第3天,临床症状评分减少68.8±23.2%,治疗第7天,临床症状评分减少91.2±12.4%,治疗第14天,临床症状评分减少97.3±3.2%;治疗1周时临床控制15例(30.5%),显效34例(65.5%),有效3例(5.8%),治疗1及3个月后PEFR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茶碱缓释片同时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与酮替芬联合能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梁福兵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困难分析与探讨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困难的原因.方法:收治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4例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患者,其中79例顺利取出钢板,35例取出困难,经采取各种措施后取出.结论:骨折术后取钢板会有部分病例取出困难,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作者:严卫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急诊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126例

    目的:探讨急诊科手术患者在术前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结果:急诊科手术患者担心的是害怕疼痛及担心预后,其表现出突出的心理特征为恐惧、焦虑和怀疑.结论:护士在急诊科患者术前及术中应重视心理护理,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乔彦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颅脑外伤术后引流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在手术之后为了防止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往往需要进行引流,以防止出血或血肿现象的发生,引流对于由于外伤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起到控制病情加速恢复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对于颅脑外伤术后的引流方式一般有4种,即脑室引流、创腔引流、硬膜外引流以及硬膜下引流[1],放置引流管之后应当时刻观测患者的颅内压以及引流物的量、颜色等,防止血肿以及再出血,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尽早拔管,防止感染的发生,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对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四种引流方式的护理要素提出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春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急诊护理纠纷分析120例

    目的:对急诊护理措施的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在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120例,针对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应对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引起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技术失误、医护人员态度问题、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违反规章制度操作及应变能力低等原因,针对以上原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护理纠纷均得到完满的解决.结论:通过对以往急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应对及预防措施,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闫静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胫骨平台骨折DR与CT对照分析

    目的:比较DR平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3DCT)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进行DR、CT平扫、3DCT、MPR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CT在显示胫骨髁间嵴、韧带、半月板形态、髌后脂肪垫、关节腔积液、骨折分类方面有较好效果.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还能发现关节内夹有的碎骨片.DR平片在显示胫骨平台压缩程度,关节脱位,折端轴线对位情况有优势.结论:DR是基础,CT是主要手段,两者结合才能提高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诊断,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丽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调护

    厌食是指小儿长时间的见食不贪,甚至拒仞的一种病症.引起小儿厌食的原因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生后即体虚食差,加之后天喂养不当,致使脾胃虚弱不和,产生厌食.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上腹部脏器钝性伤患者的CT诊断结果分析162例

    目的:探讨CT检查对上腹部脏器钝性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治上腹部钝性伤患者136例,对CT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例肝实质损伤,肝脏包膜下血肿11例,肝脏撕裂伤5例;39例脾实质损伤,9例脾脏包膜下血肿,28例肾撕裂伤,肾实质损伤19例,肾包膜下血肿5例,肾撕裂伤9例.胰腺撕裂伤3例.2例合并脾脏和肾脏损伤,2例合并肝脏和肾脏损伤,1例合并肝脏和胰腺损伤.结论:CT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可明确上腹部受损的脏器,判断腹腔出血量的多少,是临床上诊断上腹部脏器钝性伤,确定相应治疗方案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广红;白瑞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临床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预防措施

    人体动脉血正常值,PH 7.35~7.45,PaCO2 35~45mmHg,PaO2 80~100mmHg,BE ±3mmol/L,TCO2 24~32mmol/L.人体的体液环境必须具有适应的酸碱度,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活动.血气分析用于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作用、通气功能和酸碱状态,通过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血液各项指标和酸碱平衡状态,是临床医生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做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减少人为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结果,就必须做好标本采集、标本运送、血液保存、血气分析前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现将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归纳如下.

    作者:陈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体会70例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超声引导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70例,对结石位置及大小、积液情况、穿刺位置、通道数、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均1次穿刺成功,建立良好F18经皮肾取石通道,手术时间50~285分钟,平均时间112分钟.其中单通道66例,双通道2例;Ⅰ期取石67例,Ⅱ期取石2例3个肾,结石取尽率82.8%(58/70),清除率100%;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需输血.术后随访1~30个月,B超检查提示所有中重度肾积水均减轻或消失.结论: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MPCNL,不但提高了定位穿刺的准确性及科学性,操作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郭维;吴金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出现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011年3月~2012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洪雷;张艳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72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足病的X线、CT、MRI影像表现、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现糖尿病早期骨质及血管改变,提示临床及早干预治疗.方法:对72例糖尿病性足病患者行X线DR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22例进行螺旋CT检查、24例MRI检查,28例进行双下肢超声检查,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糖尿病足常侵犯的足骨为跖骨和近端趾骨,X线表现:骨质疏松36例,关节旁皮质骨缺损12例,骨端骨质吸收破坏30例,骨干萎缩6例,骨性关节炎4例,神经性骨关节病4例,软组织肿胀及血管壁不规则钙化,12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而CT显示骨质稀疏明显,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此1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骨质稀疏.同时CT扫描了解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情况,尤其是血管壁钙化明显优于X线片.本组20例可清晰显示各期足背及跖、趾间的小血管壁钙化、糖尿病足MRI表现:①软组织水肿;②软组织溃疡;③骨髓炎;④神经性骨关节病;⑤关节腔积液;⑥关节脱位.结论:糖尿病临床Ⅰ期即可出现骨质及血管改变.X线平片检查是糖尿病足诊断主要检查手段,CT在显示关节骨结构重叠及骨髓腔内细微骨质改变方面优于普通X线片.CT扫描可清晰显示下肢及足部血管壁钙化程度及早期骨质改变.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显示细微的解剖结构,能够显示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早期骨髓水肿,对区分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部位及范围较X线平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作者:殷洪伟;李明亮;金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代谢变化及随后的促排卵效果.方法:测定60例PCOS患者的内分泌指标,观察组对30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后复查内分泌指标,停药后给予克罗米芬50~100mg/日共5天.对照组30例直接给予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比较各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及胰岛素(INS)水平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促排卵结果:排卵率>71.76%,妊娠率3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对促排卵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排卵率,是安全有效的恢复卵率方法.

    作者:杜惠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阴道分泌物的检验与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妇科阴道病的病原体检出率、病原体感染分布状况及混合感染的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盐水涂片湿片法对1683例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观察有无线索细胞、真菌及滴虫.结果:线索细胞266例(15.80%),真菌190例(11.29%),阴道毛滴虫40例(2.38%),混合感染(≥2种病原体)67例(3.98%).清洁度Ⅰ~Ⅱ度1029例,阳性率20.41%,Ⅲ~Ⅳ度654例,阳性率43.74%.结论:妇女阴道炎病原体主要为线索细胞及真菌,而且混合感染日益严重.在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中,应注意查找病原体,防止漏检,为临床提供妇科阴道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韩珊珊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癌痛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癌痛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对27例癌痛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结果:癌痛患者的疼痛有所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社区护士通过对癌痛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洪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观察321例

    目的:观察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控制血压方面的作用.方法:社区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321例,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分析.结果:经全面系统健康教育,配合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血压正常平稳.结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高血压病十分重要的环节.

    作者:康莹辉;姜宏娜;姜宏伟;徐冬梅;李东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