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红;白瑞霞
目的: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方法:抽查480份病历,对护理文件书写中的缺陷和护理文件书写不当导致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完善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大幅度减少了因护理文件书写缺陷而引发的医疗纠纷.结论:通过学习和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认识,规范了护理文件的书写,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谭玉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对应用甲泼尼龙对患有重症哮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治重症哮喘患者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哮喘症状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气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症状和体征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甲泼尼龙对患有重症哮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为了研究肛肠疾病在手术后并发症的有关特征和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多例肛肠患者的手术所获得的资料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肛肠患者在进行肛肠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疼痛、感染、创口出血、尿潴留、便秘、肛门水肿、里急后重等这些并发症的表现,同时通过并发症的原因的分析和研究,采取了比较可靠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在临床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结论: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肛肠手术后的并发症的病情特点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分析和把握,从而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护理对策,从而在以后的肛肠患者手术后,可以相对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来保证治疗效果的理想.
作者:秦婵娟;余玫洁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肝病涉及范围较广,有学者指出,肝病复杂,在杂病中,位居第一.所以,对复杂多变的肝病作规律性探讨找出,找出其病理特点,对于肝病和临床诊治,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肝的生理特性和前人的有关论述,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肝病的病理变化具有易郁、易虚、易亢、易动、易变等特点.
作者:黄艾博;李宗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对上腹部脏器钝性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治上腹部钝性伤患者136例,对CT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例肝实质损伤,肝脏包膜下血肿11例,肝脏撕裂伤5例;39例脾实质损伤,9例脾脏包膜下血肿,28例肾撕裂伤,肾实质损伤19例,肾包膜下血肿5例,肾撕裂伤9例.胰腺撕裂伤3例.2例合并脾脏和肾脏损伤,2例合并肝脏和肾脏损伤,1例合并肝脏和胰腺损伤.结论:CT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可明确上腹部受损的脏器,判断腹腔出血量的多少,是临床上诊断上腹部脏器钝性伤,确定相应治疗方案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广红;白瑞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前景.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周颖;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立即行宫腔内放置球囊压迫止血成功后,急诊入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所有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双腔导尿管用于子宫瘢痕处妊娠大出血操作简便,更适合基层医院,无法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时,止血效果显著.
作者:崔景智;李桂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近6年收治局限性硬皮病患者78例,采用阳和汤加减口服.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4.9%,结论:阳和汤加减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付启;隋克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运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肺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肺结核药物肝损害患者38例,对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两组,对照组仅予以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甘草酸苷120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无明显的差异性,且在治疗后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也差异性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上,对照组72.5±26.7μmol/L,观察组为56.1±14.5μmol/L.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肺结核药物肝损害安全、有效,是治疗肝损害的的首选方案.
作者:杨凌花;朱卫亚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利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刀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19例,对治疗前中后的护理经验和方法进行总结,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药配合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的成功与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美燕;张玉田;齐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在手术之后为了防止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往往需要进行引流,以防止出血或血肿现象的发生,引流对于由于外伤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起到控制病情加速恢复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对于颅脑外伤术后的引流方式一般有4种,即脑室引流、创腔引流、硬膜外引流以及硬膜下引流[1],放置引流管之后应当时刻观测患者的颅内压以及引流物的量、颜色等,防止血肿以及再出血,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尽早拔管,防止感染的发生,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对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四种引流方式的护理要素提出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春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病历资料患儿,男,13岁.2010年2月22日因脐周阵发性剧痛并放射至右腰腹部胀痛2天入院.患儿平素身体健康,生长发育良好.2天前午餐时突然脐周剧痛,持续约5分钟后稍缓解,家属送至我院门诊,生命征平稳,经泌尿系B超检查、血和尿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项目.给予解痉对症等处理,疼痛症状时有时无,疼痛仍以脐周阵发性发作出现.家属将患儿送至州三级医院作彩超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拟手术治疗.家属要求回我院手术治疗.入院后我院复查血尿常规,各参考值亦在正常范围.体查:右下腹轻微压痛,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在各项检查完善后于2月23日14:00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取麦氏点阑尾切口长约4cm.进腹后探查阑尾区,未见大网膜下移,未见肠管梗阻和蛔虫征象,未探及阑尾.遂向上延长切口长约2cm,继续探查寻找阑尾.沿结肠带逐步探查,在结肠与小肠交界处结肠带绕过盲端向后走向,分成两支,前支与前腹膜粘连,检查无血管搏动后切断;沿后支探查发现阑尾于结肠盲端后壁生长,后支结肠带与阑尾并行向后腹膜延伸黏附于后腹膜肾前区,探及阑尾尾端清楚后剪断结肠带黏附部位,完整游离出阑尾并按常规方法切除.切下的阑尾长约8cm,直径0.4cm,质中,表面血管充血.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及敷料器械遗漏,关闭切口,术毕.
作者:杨天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高热惊厥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期所特有的一种惊厥原因[1],家长有时会因患儿的突然抽搐而目睁口呆,手足无措.作为家长应充分了解有关惊厥的知识,不仅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还要对疾病知识有充分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急救、护理知识,对家长在患儿惊厥发作时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具体宣传内容如下.
作者:袁保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控制血压方面的作用.方法:社区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321例,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分析.结果:经全面系统健康教育,配合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血压正常平稳.结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高血压病十分重要的环节.
作者:康莹辉;姜宏娜;姜宏伟;徐冬梅;李东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增加对肠壁气囊肿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利用X线,消化道钡透及内镜检查为主.结果:无论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预后效果均良好,无明显的后遗症发生.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治疗本病的治疗措施,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并发症的困扰,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未病先治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柴青春;赵菊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症候群,主要以全身毛细血管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表现,其中冠状动脉容易受到严重损害,进而形成冠状动脉瘤或引起冠状动脉扩张,严重时导致猝死.KD主要影响婴儿和年幼儿,以亚洲地区的发病率高,目前已成为引起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随着对此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IKD)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显示,IKD发病率21.3%.研究表明IKD多发于新生儿,其临床表现更为隐蔽,冠状动脉发病率也高于年长儿[1].一项日本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中,约5%的病例临床表现低于3项,易发于6~12个月及5岁以上儿童,需要引起临床上足够重视,同时给予合理的治疗.由于KD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至今仍不明确,给患儿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IKD的诊断、治疗仍然有争议,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极易误诊.现就不完全KD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黎素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主要探讨合理的院前急救对于降低孕产妇分娩的剖宫产率的临床作用.方法:收治孕产妇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合理的院前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相应的急救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病例数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产妇,其剖宫产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两组产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合理的院前急救能有效降低孕产妇的剖宫产率,能使得孕产妇在生产后能更好的恢复.
作者:李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惊厥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新生儿惊厥是因窒息、颅内疾患、代谢及先天性疾病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病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症.因新生儿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胞浆、胞膜分化不全,树突、轴突、髓鞘等发育尚不完全,故新生儿惊厥形式与年长儿有很大不同.本研究观察27例惊厥新生儿的多种形式惊厥及惊厥时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合病因并就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芳;杨月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临床检验工作伴随着基础医学及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正向着超微量、快速、准确、特异及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质量控制成为检验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要作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必须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而影响这些环节的因素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龙祥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是癌症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左右,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局部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以放疗和化疗为主.随着放疗和化疗的进行,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我们在同期化疗过程中加用艾迪注射液,观察其对化疗的疗效及减轻不良反应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英春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