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青春;赵菊清
目的:针对急诊科的现状,分析、整改、杜绝和减少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努力提供安全、和谐的急诊就诊环境,保障医、护、患的安全.方法:排查总结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关注各项急救操作和人员基本技能;关注患者心目中的医疗安全、人身安全、和生活安全.结果:通过完善及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设备、重点人群的管理,有效控制了急诊科的安全隐患.结论:完善的职责制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严格、无缝隙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差错、纠纷、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急诊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许世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处于较低水平.高血压病不但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给国家和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研究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血压防治应针对影响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而采取措施,这其中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在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中,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尤其是在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中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现就有关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简单探讨.
作者:赵邦斌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从社会、医方、患方三方面分析口腔修复工作中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寻求化解医患矛盾的方法,以期建立和谐口腔修复医患关系.
作者:陈继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64岁1例,其余均在30~40岁之间.病程>0.5年7例,>1年的9例,2~10年4例.有家族史者3例,发作前饮酒的2例,精神紧张、睡眠差5例,痛经1例,月经失调1例,无明显诱因8例.发作时额部拨动性疼痛4例,前额及顶部扩展至半侧针刺痛7例,枕部向半侧扩散痛6例,月经期病情加重3例,血压>150/98mmHg者1例.20例均服过西药去痛片等镇痛药,因疗效不明显或不良反应较大而改服中药.
作者:褚国勇;沈宇桓;刘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围生期严重的合并症[1].孕产妇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由于血液动力学及心脏的改变,会使得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诱发心力衰竭,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窒息.因此,在围产期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2008年2月~2010年5月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26例,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勤;杨慧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5例,年龄12~71岁,发于腰腹部12例,发于颈部及面部3例,收效良好.
作者:吕建兵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超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临床应用,以及探讨这种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急性阑尾炎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在观察组中,对这40例患者采用彩超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在对照组中,采用一般的诊断方法来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并将所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论:通过彩超可以将患者的阑尾生理以及患者的病理图像准地的显示出来,而且在诊断和鉴别上面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
作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X线及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及特征.方法:对10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X线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胸部创伤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有渗出性病变、胸腔积血、单纯肋骨骨折或骨折并发气胸、纵膈及皮下积气、肺血肿、肺囊肿、肺不张、胸腔脏器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创伤性膈疝等.结论:胸部创伤X线检查因快捷方便和经济,成为首选的检查项目;CT检查因可早期发现轻度肺实质改变及细微变化,尤其是对早期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急重症的诊断率高,成为胸部创伤检查的优检查手段.
作者:程志会;范敦朗;薛太平;郭冰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1例自服阿莫西林舒巴坦及牛黄解毒丸至急性间质性肾炎伴剥脱性皮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咽痛,剥脱样斑丘疹、双下肢水肿、少尿等严重症状.血常规检查患者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肝肾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指标明显升高.入院给予甲泼尼龙40mg静滴,及时的血液透析治疗,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并给予扩容、利尿、保肝、护肾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缓解.患者肾功能恢复至原来水平,尿量及转氨酶恢复正常,全身皮疹消退,仅留有皮肤色素沉着.
作者:苑秀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主要探讨合理的院前急救对于降低孕产妇分娩的剖宫产率的临床作用.方法:收治孕产妇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合理的院前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相应的急救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病例数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产妇,其剖宫产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两组产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合理的院前急救能有效降低孕产妇的剖宫产率,能使得孕产妇在生产后能更好的恢复.
作者:李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无锡市滨湖区确定在2012年底确保全区家庭健康医师和居民签约率80%,管理率90%.保证全科医师和社区居民基本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家庭健康医师的服务能力要全面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胡埭镇作为滨湖区唯一的乡镇,承担着全区工业企业的安置,本地居民大量拆迁和外地工人的急剧涌入,给这项以人为本的签约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和挑战.但在中心的通力协作下,这项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取得了各类经验.
作者:杭胤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5%葡萄糖20ml,5~10分钟内静脉注入.治疗组胺碘酮针150mg+NS 20ml,静脉注入.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50.0%,有效14例,有效率4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8例,显效率26.7%,有效7例,有效率23.3%,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例,其他29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6例,其他14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46.7%.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晨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区域性门脉高压症(RPH)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原因,2006~2010年收治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32~68岁,平均46岁.合并慢性胰腺炎5例(其中并胰腺囊肿2例,胰管结石并胰管扩张1例),胰体尾部肿瘤2例.7例患者均有黑便及上腹疼痛病史,其中1例出现急性呕血.胃镜检查2例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5例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7例均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脏正常,均合并有不同程度脾脏增大,门脉主干通畅,而脾静脉增宽,脾周静脉迂曲,发现胰腺囊肿2例,肿瘤2例.CT检查4例,均提示脾大,发现胰腺囊肿2例,肿瘤2例胰管结石并胰管扩张1例.其中2例增强,CT检查提示有脾静脉闭塞情况及脾胃区静脉迂曲成团.
作者:丁海坤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利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刀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19例,对治疗前中后的护理经验和方法进行总结,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药配合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的成功与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美燕;张玉田;齐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彩超)对椎动脉的检查来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椎动脉的彩超检查与分析,另选取33例正常人与之对照.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椎动脉本身存在病变44例(80%),单侧血管病变27例(49%),双侧血管病变17例(31%).结论:通过彩超检查椎动脉来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对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对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对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对发生.
作者:琼咏拉措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恶性肿瘤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有利于肿瘤的防治.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不断更新,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固态芯片后,现在较常用的是液芯片.
作者:吴乐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是20世纪医学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之一,而超声造影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刚开始只适用于右心造影,而后逐步发展到心之外的各脏器.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剂作为强烈的声学反射体和散射体,在超声仪器上可产生多种成分的回波信号,使组织和器官影像增强、并呈现时间及强度差异的方法,了解各实质脏器的组织血流灌注,通过对血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脏器的生理和病理改变,从而对其功能及病变性质进行判断.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前,对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抗病毒治疗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赞同,在临床实践中也被广泛临床应用.但作为临床一线肝病科医生,究竟是采用优化抗病毒治疗还是联合抗病毒治疗,由于缺乏前瞻性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学术界缺乏权威的一致意见.作为一线肝病科医生,曾一致专注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对此曾作了深刻的思考,结合学术发展动态,现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困难的原因.方法:收治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4例肱骨骨折术后钢板取出患者,其中79例顺利取出钢板,35例取出困难,经采取各种措施后取出.结论:骨折术后取钢板会有部分病例取出困难,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作者:严卫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