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芯技术应用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吴乐霞

关键词:技术应用, 肿瘤标志物, 标志物检测, 芯片, 人体健康, 酶联免疫, 巨大危害, 检测方法, 及早治疗, 及早诊断, 化学发光, 放射免疫, 恶性肿瘤, 科技, 固态, 防治
摘要:恶性肿瘤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有利于肿瘤的防治.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不断更新,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固态芯片后,现在较常用的是液芯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外伤术后引流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在手术之后为了防止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往往需要进行引流,以防止出血或血肿现象的发生,引流对于由于外伤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起到控制病情加速恢复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对于颅脑外伤术后的引流方式一般有4种,即脑室引流、创腔引流、硬膜外引流以及硬膜下引流[1],放置引流管之后应当时刻观测患者的颅内压以及引流物的量、颜色等,防止血肿以及再出血,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尽早拔管,防止感染的发生,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对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四种引流方式的护理要素提出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春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口腔科门诊医疗废物的管理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比较多,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非常重要.根据院内感染的要求口腔科要尽可能的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所以通过减少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来减少医疗废物的产生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像口腔科专用的口镜、探针、镊子等每一位患者看病均会用到,看病结束后就会产生这些损伤性废物,而且这些废物都比较长,分类收集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等法令、法规的颁布,使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有了法律依据.为了更好的做到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化,本人自2008年5月到口腔科门诊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孟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三腔两囊管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很多,其中由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导致的出血量很大,且来势凶猛,一般止血药物作用不大,安置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是有效、方便、安全的处理方法.其止血率约80%,并发症发生率10%~20%,再出血率25%~50%.作为护理工作者,应该能够迅速成功置入三腔两囊管并给予恰当护理.能够迅速成功地置入三腔两囊管进行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田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用于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45例,运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NFI平均25.6±6.7,FMA平均48.6±11.2;治疗4周后NFI平均9.9±5.9,FMA平均66.2±19.4;治疗3个月后NFI平均13.2±5.5,FMA平均95.1±17.2,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福刚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例分析4例

    急性阑尾炎居急腹症之首.近年来误诊率一直很高,原因较多.本文就4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其误诊原因多为思想麻痹、病史采集不够,忽视鉴别诊断和辅助检查,急于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世庆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来源分析

    目的:了解大武口区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来源,加强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和转诊工作,提高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各相关数据.结果:转诊894例,主动到位752例,主动到位率84.11%,追踪142例,追踪到位122例,追踪到位率85.91%,总体到位874例,总体到位率97.76%.结论:通过加大对综合医院的督导,提高综合医院的转诊率,从而提高涂阳患者的发现率.

    作者:田生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是癌症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左右,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局部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以放疗和化疗为主.随着放疗和化疗的进行,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我们在同期化疗过程中加用艾迪注射液,观察其对化疗的疗效及减轻不良反应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英春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泌尿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104例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需做泌尿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2009~2012年对104例患者实施手术,收到了很好的收益,现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高龄患者104例,男96例,女8例,年龄75~91岁,平均76岁,前列腺电切术34例,肾脏切开取石术35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1例,肾脏部分切除5例,尿道肉阜8例,合并冠心病34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51例,陈旧性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7例,合并糖尿病并发高血压56例.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4例.全组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102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顺利出院,死亡2例,都在围手术期死亡.死亡原因1例为手术中损伤小肠而导致肠瘘死亡,另一个合并有心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傅晓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术治疗肺癌88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手术的可行度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并随访88例经心包内血管处理方式行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分析该种手术方式的根治性切除率、并发症、存活率是否满意.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手术切除率为96.59%(85/88).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急性肺水肿2例,肺不张3例,心衰2例(7.95%).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77.27%(68/88)、53.40%(47/88)、30.68%(27/88).并发症患者经气管切开、对症支持治疗后为痊愈.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术安全可靠,手术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低,长期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宝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早产儿黄疸26例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26例早产儿黄疸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6例早产儿黄疸经皮测胆数值的范围.结果:经过早期积极干预治疗5天后血清胆红素降至10mg/dl以下,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干预减少了早产儿黄疸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治疗难度.

    作者:刘飞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126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护士进行职业素质教育、风险意识教育、护患沟通技巧、医疗护理安全性及自身安全防护等管理对策教育.结果:加强院前急救的安全管理,有利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院前救治能力.结论:有利于防范护患纠纷.

    作者:钟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老年人动眼神经麻痹50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50例老年人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方法:对50例动眼神经麻痹老年患者进行多方检测,分析总结确定其病因.结果:在50例老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糖尿病18例,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干梗死15例,颅内动脉瘤9例,颅内肿瘤6例,Tolosa-Hunt综合征1例,原因不明1例.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干梗死为老年人动眼神经麻痹主要病因.应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因做相关的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作者:黄鸿旗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类风湿因子检测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联合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50例(观察组),非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患儿50例(对照组),均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RF;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股DNA抗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测阳性例数.结果:观察组50例患儿,抗核抗体阳性31例(62%)、抗双股DNA抗体阳性35例(70%)、抗Sm抗体阳性36例(72%)、抗RNP抗体阳性38例(76%)、RF阳性29例(58%);对照组50例患儿,抗核抗体阳性3例(6%)、抗双股DNA抗体阳性4例(8%)、抗Sm抗体阳性1例(2%)、抗RNP抗体阳性0例、RF阳性1例(2%).5种检验指标中,抗RNP抗体阳性例数多,RF阳性例数少,两组检测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类风湿因子联合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弥补了单纯类风湿因子检测的不足.提高了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检出率及检测特异性,为其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龙红;李蓉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胡埭镇15500户家庭健康医师签约体会

    无锡市滨湖区确定在2012年底确保全区家庭健康医师和居民签约率80%,管理率90%.保证全科医师和社区居民基本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家庭健康医师的服务能力要全面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胡埭镇作为滨湖区唯一的乡镇,承担着全区工业企业的安置,本地居民大量拆迁和外地工人的急剧涌入,给这项以人为本的签约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和挑战.但在中心的通力协作下,这项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取得了各类经验.

    作者:杭胤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术后引流管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锥颅术后引流管的观察护理.方法:锥颅术后依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和神志状态调节引流管高度和经管注药达到消除血肿的目的.结果:147例患者出院117例,长期昏迷11例,死亡19例,病死率为13%.结论:锥颅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及时正确的处置能尽快消除颅内血肿,促进患者早日苏醒,有效降低致死致残率.

    作者:贺亚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良好医患沟通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显得越来越很重要.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的基础,医患双方在诊治疾治疗过程中有效的交流可以满足患者的健康要求,更好治疗患者的疾病.结合多年医务科工作实践及切身体会,对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男性尿道炎药物灌注结合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研究

    尿道炎是尿路的细菌感染,是所有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尿道炎常有尿道分泌物增多、排尿困难、排尿疼痛或尿道口瘙痒等症状,多有淋球菌、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所引起.本文就药物尿道灌注并结合口服抗生素治疗男性尿道炎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刘兴和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交通事故所致头部外伤180例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伤残评定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80例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伤者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类型、主要并发症、伤残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合型颅脑损伤多见,常见的损伤类型是脑挫裂伤,主要并发症有脑积水、癫痫、偏瘫,鉴定时间多的为3~6个月,常见伤残等级为X级.结论: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伤残评定应掌握适当鉴定时限,同时注意相关的影响因素.

    作者:马宏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透明敷贴及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在甘露醇使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透明敷贴及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对降低甘露醇使用中静脉炎的发生及减轻输液时疼痛的作用.方法:将92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留置针静滴甘露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并用透明敷贴密封固定,从静滴甘露醇开始持续到甘露醇静滴结束后(约35分钟),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及输液时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34.8%),P<0.05.结论: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在甘露醇的使用中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并能减轻患者输液时的胀痛不适.

    作者:朱元香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彩超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超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临床应用,以及探讨这种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急性阑尾炎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在观察组中,对这40例患者采用彩超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在对照组中,采用一般的诊断方法来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并将所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论:通过彩超可以将患者的阑尾生理以及患者的病理图像准地的显示出来,而且在诊断和鉴别上面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

    作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