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阮敏;胡芝;陈昊;张丽芳;张文淼;薛向阳;黄引平
骨骼肌是人体的大器官,占人体总重量的50%.每一块肌肉都可能发生疼痛和功能异常,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1].临床调查显示,30%骨骼肌疼痛患者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导致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些疼痛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作者:黄丹婧;吕娇娇;黄强民;吴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妊娠相关CVT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结合文献复习其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CVT可发生于整个妊娠及产后过程,产褥期发生率更高.妊娠期发病者常伴有脱水、感染等,产褥期患者常无诱因.首发症状以头痛多见(81.82%),其次为癫痫发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感.55.56%的患者CT可见特征性改变,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率达94.4%.易受累的部位为上矢状窦和右侧横窦,77.27%的病例累及多个静脉窦和(或)静脉.经抗凝、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后,63.63%的病例完全恢复或偶有头痛头晕.抗凝治疗不增加产后出血量.结论 妊娠相关CVT是青年女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尽早抗凝治疗,多数孕产妇可获得较好结局.
作者:高辉;金丽萍;贾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博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环节,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也是广大高等院校和医疗工作者突破科研工作瓶颈的路径,对于其申请基金、开展后续的科研工作、撰写英文论文并通过同行审稿(peer review)而发表于国际杂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海强;刘志恒;罗卓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精氨酸加压素(AVP)对毒症大鼠的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n=4)为对照,部分CLP大鼠(n=18)术后4h、8h、12h测肝、肾功能生化指标,部分大鼠CLP术后8h通过侧脑室注射AVP的方式中枢补充AVP(n=6)或人工脑脊液(aCSF,n=4),另一部分大鼠CLP术后6h通过静脉持续泵入AVP(n=6)或生理盐水(n=4)2h,分别在给药后1h测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CLP术后4 h后大鼠血浆ALT、AST、ALP、BUN及Cr开始升高,CLP术后8h有统计学意义,后ALT、AST、ALP、BUN及Cr逐渐升高,CLP术后6h静脉持续泵入AVP[2ng/(kg·h)]2h与静脉泵入生理盐水2h组相比大鼠血浆ALT、AST、ALP、BUN及Cr明显降低;但CLP术后8 h侧脑室给予AVP后大鼠血浆ALT、AST、ALP、BUN及C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结论 脓毒症大鼠肝肾功能受损可能与血浆AVP水平有关,早期静脉给予AVP可改善肝肾功能,具有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杨磊;李晓云;柴琛;乔玮;鲁彦;曹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ornic hepatitis B,CHB)外周血中CD4+CD 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数量与肝脏慢性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病毒治疗后45例CHB患者(根据B超将其分为3组,其中B超提示肝脏无异常改变的单纯CHB组15例,提示慢性肝病改变的CHB慢性肝病组15例,提示肝硬化改变的CHB肝硬化组15例)与B超均提示肝脏无异常改变的1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ymptomic HBV carriers,ASCs)以及15例健康成年人(normal control,NC)对照外周血中CD4+CD25+ Treg 的变化,并分析Treg与患者年龄,HBeAg定量,ALT、AST、TGF-β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中CD4+CD25+ Treg 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在抗病毒治疗后单纯CHB组为 (4.03±1.36)%,与NC组 (4.02±1.1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t=0.0223,P>0.05),与ASCs组(5.26±1.25)%相比显著减少 (t=-2.2872,P<0.05);CHB慢性肝病组为 (5.65±2.01)%,CHB肝硬化组为 (5.32±1.47)%,与NC组、单纯CHB组比显著增高 (t值分别为3.0351、3.0129、2.4269、2.4046,均P<0.05)与ASCs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t值分别为0.7257、0.1174,均P>0.05);CHB慢性肝病、肝硬化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t=0.6083,P>0.05).Treg的数量与年龄、AST、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7、0.324、0.306,P分别为0.004、0.005、0.008).结论 Treg在低水平AST时CHB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的增高对抗病毒治疗后的CHB患者更能反映其肝脏慢性损伤程度,Treg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后肝脏疾病慢性化进展的过程.
作者:程瑗;金晓芝;叶超;陈永平;章圣辉;洪炜龙;谷甸娜;张磊;郑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iR-199a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癌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茎环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48例宫颈癌、12例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miR-199a-3p和miR-199a-5p的表达,分析miR-199a-3p和miR-199a-5p表达与宫颈癌常见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用茎环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miR-199a-3p和miR-199a-5p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miR-199a-3p和miR-199a-5p在宫颈癌及CIN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非肿瘤组织,差异性显著(P<0.05),miR-199a-5p/miR-199a-3p表达比值未见明显差异(P=0.219).其中miR-199a-5p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小细胞型(Ⅲ级)宫颈癌的miR-199a-5p表达低于其他组织分化类型的标本(P=0.054)).miR-199a-3p和miR-199a-5p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大体类型、病理类型及FIGO分期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iR-199a-3p和miR-199a-5p在宫颈癌及CIN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miR-199a-5p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miR-199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宫颈癌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邹阮敏;胡芝;陈昊;张丽芳;张文淼;薛向阳;黄引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回旋手机夹C锉、Hero642机用镍钛锉及显微超声技术3种方法取出根管内塑化物的效果.方法 结合手用根管锉和EDTA,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336个根管进行再疏通治疗,通过X线、根尖定位仪对疏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回旋手机夹C锉组完全再通率为90%,Hero642镍钛组完全再通率为72.3%,显微超声组完全再通率为68.4%.结论 回旋手机夹C锉配合EDTA是塑化根管进行再疏通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菁;陈光宇;张方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间接血运重建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及辛伐他汀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9例烟雾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选择分为:A组,间接血运重建治疗对照组27例;B组,间接血运重建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及辛伐他汀治疗组32例.测定各组外周血CD133+CD34+细胞数,并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 index)、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等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提高,B组分别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外周血CD133+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A组(P<0.05).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间接血运重建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及辛伐他汀治疗烟雾病,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是烟雾病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金豆;步星耀;程培训;周长江;张圣旭;刘猛;李志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CEA、CA15-3表达水平及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ARCHITECT i2000SR免疫分析检测仪对4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血清和胸腔积液CEA、CA15-3测定,并与32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比较.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血清和胸腔积液表达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的表达(P<0.05);恶性胸腔积液组CEA和CA15-3的胸腔积液/血清比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胸腔积液CEA、CA15-3的表达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胸腔积液CEA检测的准确度高,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胸腔积液检测的准确度高于血清检测的准确度(P<0.05).结论 检测胸腔积液患者CEA、CA15-3表达水平有助于积液性质的良恶性鉴别.胸腔积液CEA、CA15-3的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较血清学检测更有价值.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黄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管状吻合器联合断流术(改良sugiura手术)的经验,并观察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2010年笔者医院对29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分别采用管状吻合器联合断流术(A组)及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B组)治疗,A组153例,B组142例,通过术前术后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对比检查和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显著改善和无改善的比率A组:60.12%、39.07%、0.19%;B组:41.03%、48.28%、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A、B组静脉曲张复发出血率分别为13/137(9.48%)和46/127(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A组2/137 (1.46%),B组9/127(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病死率分别为28/137(20.47%)和31/127(2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吻合器联合断流术比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更为彻底,术后消化道出血复发率和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门脉高压的方法.
作者:卢凯平;叶再元;邵钦树;王元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以家族性或散发性两种形式存在.目前已明确4个基因的多态性与家族性AD关联,即1号染色体的早老素-2基因(PS-2)、14 号染色体的早老素-1基因(PS-1)、19号染色体的载脂蛋白E基因(ApoE)、21号染色体的β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APP).
作者:汤晓丽;邓立彬;匡渤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壳寡糖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作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重度缺血再灌注组、轻度缺血再灌注组、壳寡糖对轻度及重度缺血再灌注干预组.再灌注后用Chiu氏评分法观察肠黏膜的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与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结果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形态学损伤明显,血清中反应肠损伤的DAO以及肠组织匀浆中MDA及MP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明显下降,运用壳寡糖预处理的轻度及重度I/R组以上变化均较相同I/R时间模型组减轻.结论 壳寡糖对大鼠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与活化以及增强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有关.
作者:周春燕;黄智铭;杨庆;吴金明;吴建胜;张启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染料木素对大鼠TMJ髁突软骨改建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操作对照组、去势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去势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每天给予去势+染料木素组大鼠20mg/kg的染料木素,6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聚糖、ERα和ERβ的蛋白和mRNA水平变化.结果 ①去势组髁突软骨前部、中部厚度对显著高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②去势组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及ERα、ERβ的平均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③去势组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aggrecan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④去势组髁突软骨中ERβ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操作对照组和去势+染料木素组,但ERα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①卵巢切除所引起大鼠髁突软骨增厚过程中新合成的软骨基质成分可能不同于正常大鼠髁突软骨;②一定剂量的染料木素可以基本恢复系统雌激素缺乏所造成的髁突软骨组织形态及软骨基质成分的改变,在此过程中染料木素可能主要通过ERβ发挥作用.
作者:王艺臻;徐征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也有不少高校尝试开展了双语教学[1~5].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也要保证教学效果.本课题中,笔者在井冈山大学医学院<系统解剖学>课程试行双语教学后,就不同班级采用不同专业英语讲授比例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煜辉;张建平;蒋芬;刘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 Treg 的频率.结果 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 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2.21±1.46)%,1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1.36±1.06)%,与6例健康对照组(9.86±1.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reg与CHB患者持续HBV感染密切相关,而是否参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磊;谷甸娜;陈永平;郑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实习作为在校教育的后阶段,是医学生把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融会贯通的过程,该过程将为医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实践操作技术,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医学生经过基础理论课学习后,进入临床各科室实习.
作者:孙莉静;徐晓璐;徐正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中毒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症,多数化学毒物中毒没有特殊的解救药物,主要依靠临床综合救治方法.严重中毒时病人病死率较高,社会影响较大,是目前急诊抢救中的一大难题.几年来,随着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技术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该技术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逐渐成为中重度急性中毒抢救中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刘瑶;邱俏檬;卢中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0年7月杭州市六医院的住院麻疹患儿794例作为病例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分布特征,同时采集285例麻疹患儿外周血,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麻疹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794例麻疹患儿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为主(占83.9%),临床均有发热、咳嗽和特征性皮疹,热峰均高于39.0℃(肛温),大部分患儿可见柯氏斑(占68.4%),19.5%并发支气管肺炎.麻疹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麻疹流行原因与患儿未按时接种疫苗、复种不及时及人员流动性较强有关.柯氏斑诊断特异性仍较高.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常见.麻疹患儿的细胞免疫中以CD8细胞和NK细胞增加为主.
作者:俞立飞;吕铁锋;章松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创伤与一些慢性疾病均可导致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组织再生存在极大的社会需求[1~4].组织再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获取充足的目的细胞.基于现实的研究基础,从获得的策略上讲,可以分为3个层面:①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分化为特定组织细胞类型;②诱导已分化细胞发生去分化,使其再次进入细胞周期,满足组织再生的需求;③使机体易于获得、扩增的细胞重编程为目的细胞类型.
作者:李美蓉;韩为东;付小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长期以来都是精神医学界争论的焦点,其症状表现具有广泛异质性.根据目前DSM-IV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规定,满足9条标准中的5条即可诊断为BPD,这样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就有可能得到151种不同的对BPD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兰兰;肖泽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