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润霖
一、应用扩充液的意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已有60多年的历史.自1962年David Subston完成第1例CABG术,1966年Kolesov首次使用左侧乳内动脉为搭桥材料后,此技术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定型技术应用于冠心病的外科治疗[1,2].
作者:殷巍;王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猝死是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大挑战之一,75%的猝死为心源性.心脏骤停(SCA)事件多发生于院外,绝大多数SCA为致命心律失常所致(约90%),其中80%为心室颤动(VF).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要,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又要掌握必需的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和技能.西医诊断学无疑成为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的主干课、必修课.结合本人多年从事西医教学实践,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西医诊断学教学质量问题做一粗略探讨.
作者:黄华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住院足月儿获得性腩损伤的种类、程度、构成比以及转归情况.方法 对象为2006年6月~2008年6月,新生儿病区确诊为获得性脑损伤的所有足月儿.结果 2年间新生儿病区诊断为获得性脑损伤的足月儿共301例,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07例,缺血缺氧性脑病(HIE)150例(49.83%)、颅内出血123例(40.86%)、胆红素脑病15例(4.98%)、低血糖脑病9例(3.0%),其余4例(1.33%);在脑损伤患儿中,男婴占64.45%,严重不良预后占7.64%.结论 HIE、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是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加强围生保健,减少窒息发生,动态监测高危儿血清胆红素可以达到减少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的目的.
作者:刘芳;郭志梅;杜志方;吕朝霞;郑一博;周春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AI-1和超敏CRP与代谢综合征(MS)合并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7例MS患者分为MS合并CHD组和单纯MS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人30例(年龄、性别与代谢综合征两组匹配)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空腹血糖(FP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MS组BMI、WC、FPG、DBP、TG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且合并CHD组SBP、DBP均高于单纯MS组(P<0.05),HDL-C低于单纯MS组(P<0.05).WC、TG显著高于单纯MS组(P<0.01).MS组血PAI-1、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MS合并CHD者血浆PAI-1、hsCRP含量显著高于单纯MS组(P<0.01).PAI-1与WC、SBP、DBP、TG、hs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0.42,0.33,0.42和0.50,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 表明PAI-1和hsCRP与代谢综合征、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测定血浆PAI-1、hsCRP有可能作为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作者:闫文珍;黄淑田;王瑞英;杨利国;仝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SD(sprague-dawely)大鼠胰腺癌模型,研究胰腺癌发生过程中DNA损伤修复蛋白(MGMT,ERCC1,hMSH2,hMLH1)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将二甲基苯葬总(dimethylbenzanthracene,DMBA)直接置入胰腺实质内(A组+B组),B组每周腹腔注射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TSA)1μg,A组和B组鼠于3~5个月内处死,对照组(C组)于第5个月处死;肉眼榆查及HE染色观察胰腺痛发生情况,MGMT、ERCC1、hMSH2和hMLH1染色方法 均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 (1)A组3~5个月癌发生率为48.7%(18/37),17例为胰腺导管腺癌,1例为纤维肉瘤;B组3~5个月癌发生率为33.3%(12/36),11例为胰腺导管腺癌,1例为纤维肉瘤;A组胰腺肿瘤大径均值大于B组(P<0.05);C组胰腺及A组、B组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理改变.(2)A组+B组胰腺导管腺癌组织MGMT、ERCC1、hMSH2和hMLH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1或P<0.05),A组胰腺导管腺癌MGMT、ERCC1、hMSH2和hMLH1表达阳性率与A组非癌胰腺组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胰腺导管腺癌MGMT、ERCC1、hMSH2和hMLH1表达阳性率均较明显低于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5);C组胰腺组织4种修复蛋白均阳性表达;A组或B组非癌胰腺组织MGMT、ERCC1、hMSH2和hMLH1阴性表达者胰腺导管上皮均呈轻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较大剂量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胰腺癌发生率,TSA能干预胰腺癌的发生和生长;在DMBA诱导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DNA损伤修复蛋白失活起较重要作用.
作者:杨竹林;李清龙;邓星辉;杨乐平;刘洁琼;苗雄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不仅是细胞内莺要的能量分子,也是各种组织细胞普遍应用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嘌呤受体可分为P1(腺苷)和P2(ATP/ADP)受体,其中P2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种组织和系统中,根据其分子结构和信号转导机制的不同分为P2X和P2Y受体.
作者:聂永莉;张玉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血管炎症分为临床特定的系统性血管炎与具有血管炎性病理改变的血管性疾病,前者如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白细胞破碎性(坏死性)血管炎,血栓形成性血管炎等[1].
作者:史海霞;薛永亮;卞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制备人膜联蛋白V二聚体,为其药理作用研究创造条件.方法 人膜联蛋白V基因转化毕赤酵母获得的转基因酵母用于本实验.在BMGY培养基中培养转基因酵母,在BMMY培养基中诱导人膜联蛋白V的分泌表达.通过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分离、超滤浓缩等纯化步骤序列处理BMMY培养基上清,用SDS-PAGE分析人膜联蛋白V形成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BMMY培养基诱导转基冈酵母2天后获得人膜联蛋白V,培养基上清经过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分离、超滤浓缩等纯化步骤序列处理后制备人膜联蛋白V二聚体.结论 本实验室制备出人膜联蛋白V二聚体,其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蔡炯;曾嘉炜;李方;王世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并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可刺激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发生形态、代谢和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宿主细胞因子失控性表达,介导严重感染,多脏器损伤,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性休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祝晨;黄小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花椒挥发油体外杀螨效果.方法 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获取蠕形螨,镜下观察花椒精油及不同浓度的花椒挥发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抑杀作用.结果 花椒精油对两种蠕形螨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且对皮质蠕形螨的抑杀效果优于毛囊蠕形螨,但随稀释倍数的增加抑杀效果明显降低.结论 花椒精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抑杀蠕形螨的作用.
作者:蒋丽艳;刘继鑫;张浩;孙艳宏;宋波;周芳烨;杜凤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一直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点,通常是指闭塞时间>3个月的冠状动脉病变,约占全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的10%~15%.CTO病变手术成功取决很多因素,包括术者本身的介入技术水平、病变特点、器械等.
作者:高润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国产吻合器在结肠、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低位、超低位保肛的价值.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8月~2006年8月收治并手术的结、直肠肿瘤病人499例,就国产可重复使用肠管状吻合器及40mm可霞复使用闭合器进行应用总结.其中右半结肠切除,回肠结肠吻合;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96例.直肠前切、低位前切183例.低位前切除,齿线上2.0cm内超低位吻合54例.其他传统术式166例,其中结肠手法吻合59例.就手术方法 、吻合器使用,手术合并症、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应用肠吻合器333例,发牛吻合口瘘14例(含1例直肠阴道瘘).手法吻合59例,吻合口瘘2例.骶前出血2例,死亡1例,术后1周,心源性猝死1例.结论 国产可重复使用吻合器、闭合器质量过关,技术可靠.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应用是安全的.尤其是双器具在直肠外科的应用可简化操作,节时,可提高保肛率.
作者:郭萍;刘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表现为持续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育龄女性的发病率为5%~10%.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是PCOS患者长期潜在的两种主要并发症,值得关注.
作者:吕占强;李威;吴效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中,血管活性肽Intermedin(IMD)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s)在肾组织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IRI组,双侧肾动脉夹闭45min、再灌注12h制备IRI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组织IMD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含量;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组织IMD、ADM、CRLR、RAMPs的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1组大鼠SCr和BUN明显升高(P<0.05);血浆和肾组织的IMD含量增加(分别升高了53.76%、36.85%),血浆ADM含量升高了143.22%(均P<0.05);IRI组大鼠肾组织IMD、ADM、CRLR、RAMP1、2、3的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均上调(分别升高了22.1%、41.1%、32.8%、33.7%、35.9%、29.4%,均P<0.05).结论 肾脏IRI过程中IMD及其受体系统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肾脏IRI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寇敏;李荣山;周芸;乔晞;于桂花;邵珊;白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癃必消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气虚血瘀型患者,按照随机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癃必消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癃闭舒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癃必消胶囊能明显降低1-PSS评分和BS评分,改善前列腺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提高Qmax、Qave,降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组在降低在I-PSS评分和BS评分、提高Qmax及Qave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癃必消胶囊是通过改善症状、减小前列腺体积、减轻梗阻等多种作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作者:马卫国;贾金铭;金成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Hartley豚鼠腰椎间盘自然老化及退变过程中脊索性髓核向纤维软骨髓核转化的规律及其血液生化指标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 Hartley雌性豚鼠40只,分别为1、1、5、2、2、5、3月龄,每组各8只.通过HE观察豚鼠椎间盘髓核退变情况,测定其血清中蛋白多糖水平.结果 2月组椎问盘形态即有退变.血清蛋白多糖含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退变的同时,出现血清蛋白多糖含量的降低.随着椎间盘的不断老化,终板的软骨细胞向髓核迁移,脊索性髓核向心性皱缩并终完全被纤维软骨性髓核取代.在Hartley雌性豚鼠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这一转化完成得更快、更早.
作者:宋庆慧;朱嘉;刘建玲;孔焕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尿中肾小管活细胞数在评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 测定2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性)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HGF水平,同期苔盼蓝染色进行患者尿中肾小管上皮活细胞计数,分析二者与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ARF患者发病第1天(少尿期)、5天(多尿期)血清中的HGF水平均明显高于第9天(恢复期)(P<0.05),以第1天上升明显,随后呈下降趋势至第9天(P>0.05).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各时期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与血清中HGF水平正相关(P<0.001).结论 血清HGF的变化可帮助了解肾损害严重程度,间接判断肾小管的再生修复能力,肾小管上皮活细胞计数检测可早期预测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及预后.
作者:徐雁霞;李华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学是通过认识人类的牛命活动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护人类身心健康的科学,全面地理解人、尊重人和关爱人是医学科学自身的根本要求.
作者:谢颂平;黄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研究外伤性PVR和外伤后应用GM6001干预大鼠视网膜组织MMP-2、TIMP-2在不同病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3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外伤性PVR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正常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外伤性PVR组玻璃体腔内注射PRP血浆制成外伤性PVR大鼠动物模型;外伤后应用GM6001组在外伤后12h玻璃体腔内注射GM6001.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分别于1、3、7、14、21、28天对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MMP-2、TIMP-2的表达检测.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 示MMP-2、TIMP-2蛋白均主要表达于视锥视杆层、视网膜内外网状层、神经纤维层.2.MMP-2在正常对照组、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各个亚组微弱表达.MMP-2在外伤件PVR组14、21、28天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差异有显著件(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MMP-2的表达呈进行性增高的趋势.TIMP-2在外伤性PVR组与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各个亚组均有明显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MMP-2/TIMP-2比率外伤性PVR组14、21、28天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MMP-2、TIMP-2参与了PVR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MMP-2/TIMP-2比率增高促进PVR发生发展的进程.人工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可促进MMP-2/TIMP-2动态平衡的重新建立,从而在外伤件PVR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国兴;冯春燕;郑学栋;何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