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刘超;刘坤申;杜荣品;籍振国
IgA肾病是指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该病在亚洲、欧洲南部及大洋洲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男性高发,临床特征多样,疾病进程不一,10内约有10%~20%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期.自1968年由法国学者Berger和Hinglais描述该病并确认,到目前已经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为止IgA肾病的发病机制还未能完全阐明,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530021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察都证明本病系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有多种机制参与了其发病.
作者:石宇红;廖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微量去甲肾上腺素(NA)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为探讨预适应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0.2μg/ml的正常培养液培养10min,再进行缺氧处理,然后继续培养24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罗丹明123标记的线粒体的膜电位,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0.2μg/ml的正常培养液培养10 min后,继续培养24h,在不同的时间点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罗丹明123标记线粒体的膜电位.结果 Ⅰ组和Ⅱ组在缺氧处理前的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5.57,P<0.05;Ⅰ组和Ⅱ组在缺氧处理后荧光强度t=1.03,P>0.05;Ⅰ组和Ⅱ组在24h后荧光强度t=2.10,P>0.05;Ⅲ组在12h和24h时间点检测荧光强度t=6.03,P<0.05;Ⅳ组在12h和24h时间点检测荧光强度t检验t=1.00,P>0.05.结论 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使心肌细胞对损伤性刺激的耐受力增强,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具体机制是不同的.结果显示在预适应保护效应的晚时相线粒体内有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有蛋白质合成.
作者:朱元州;常超;廖少华;卢思稼;冯义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贵阳地区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提供资料,对贵阳地区盲聋哑学校的视力残疾学生进行一般情况、双眼视力、可利用残余视力及致残病因等情况的调查.方法 采用眼科常规检查,对贵阳地区在校58名视力残疾学生进行全面眼科检查,为有残余视力学生配戴光学助视器.结果 低视力6例,占总数10.3%;盲52例,占总数89.7%.病因调查显示,先天及遗传因素致残35例,占总数60.3%,其中以先天性青光眼占首位(12/35);后天因素致残23例,占总数39.7%,其中角膜病占首位(19/23).应用助视器后,视力≥0.3的3例;视力≥0.05的6例.结论 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止和杜绝可避免盲的眼病发生;对有残余视力的学生,配戴和训练应用助视器.
作者:康玲玲;张唯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多烯紫杉醇对SPC-A1肺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①将SPC-A1肺癌细胞分别暴露于多烯紫杉醇24 h和48 h后给于γ射线照射.照射后培养10天统计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存活分数,以单靶多击模型分析各实验组存活分数在37%时的放射增敏比(SER);②向上述经过多烯紫杉醇处理后的SPC-A1肺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2',7'-二氯双氢荧光素二乙酸盐(DCFH-DA)和二氢乙啶(HE),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活性氧活性.结果 1.25×10-10和2.5×10-10mol/L多烯紫杉醇作用于SPC-A1肺癌细胞24 h的SER分别为1.10和1.23;作用48 h的SER分别为1.36和1.43.1.25×10-10和2.5×10-10 mol/L多烯紫杉醇作用于SPC-A1肺癌细胞24 h后细胞内活性氧分别为42.59%和49.22%;作用48 h后细胞内活性氧分别为51.42%和66.03%;与对照组(21.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多烯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SPC-A1肺癌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②多烯紫杉醇的放射增敏作用与活性氧有关.
作者:任振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将活瓣性气管食管分流术128例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讨论.结果 除失访者13例外,115例中91例(79.1%)发声成功,占本术式的71.1%.不能发声的24例(20.9%)中,6例因局部感染后瘘孔扩大,引起误咽而缝合瘘孔,改练食管发声.另外18例中,7例患者曾练习发声,但未成功.其原因考虑为:①环咽肌和咽缩肌痉挛;②术中下咽黏膜和食管黏膜切除过多,术后咽腔和食管腔狭窄.另11例属高龄和体弱者,无发声欲望或对发声失去信心,放弃发声努力.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导痰汤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以导痰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然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并查血清学指标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C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 与空白模型组相比,各剂量治疗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及TG、TCH、LDL-C也有显著降低(P<0.01~0.05),但HCL-C无明显变化(P>0.05).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炎症活动度也显著改善(P<0.05),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结论 导痰汤有明显防治NASH作用,作用机制与其能减轻脂类在肝脏的积聚,降低肝内炎症有关.
作者:应豪;陈汉诚;李炎戊;李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来源于人疱疹病毒8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iral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s,vMIP)能广谱结合CCR1、CCR3、CCR5和CXCR4等多种趋化因子受体,但不激活受体,可作为这些受体的封闭剂.由于CCR5、CXCR4是HIV在人体内感染靶细胞的主要共受体,vMIP作为CCR5、CXCR4的抑制因子可拮抗HIV感染靶细胞过程,称为HIV进入抑制剂.本课题组在针对vMIP和多种趋化因子受体相关疾病方面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已获2项发明专利证书)的基础上,完成了vMIP中试质控指标的检测、安全性评价等,并建立了稳定的中试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研究了vMIP对HIV感染的阻断作用、拮抗免疫性慢性炎症反应和对机体免疫反应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了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和vMIP抗HIV/艾滋病的临床批件.
作者:孙晗笑;王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疏血通注射液6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14天.于第7、14、21天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采用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第14、21天治疗组的血肿体积、周围水肿体积减小(P<0.05,P<0.01),NIHSS评分明显减小(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血肿吸收、抑制水肿形成,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孙兴元;赵宏;蒋丽艳;迟景宏;张艳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有关对血管活性肽激酶抑制剂(vasopeptidase inhibitors,VPI)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s,ACEI)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许多学者对两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性研究.本文就近几年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孙奥丽;孙永波;张西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血浆中维生素E水平.方法 采集长年生活于我国四川、山东两省当地农村的老年人群共计199份血样,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 农村≥65岁老年人群血浆中的维生素E平均含量为6.90±2.40mg/L,其中男性为(6.60±2.24)mg/L、女性为7.20±2.52mg/L.结论 本调查研究显示了中国农村老年人群目前维生素E营养水平现况,可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E与老年人群健康的关系及开展防治老年性疾病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马凤;程义斌;金银龙;高素娟;梁超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外周组织谷氨酸的作用体系外周组织的谷氨酸(glutamate,Glu)主要有两大来源:①由外周Glu能神经元产生,以Glu递质囊泡的形式由神经末梢释放;
作者:周岚;曹济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VAMT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经VAMT对4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手术.结果 全组均获治愈.拔管后残留少量气胸1例,经胸穿抽气后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VAMT对于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书高;何毅军;陈若;朱乾坤;王永功;刘峰;郑明峰;陈静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与多种肿瘤有关.本实验为了探讨HHV-6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液相同位素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20例NHL.结果 显示有12例病例组织中含HHV-6,占60%.10例P53蛋白异常(50%).提示HHV-6与NHL有关系.
作者:宋福津;张延东;周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家族包括CRF,硬骨鱼紧张肽urotensin Ⅰ,蛙皮降压肽(sauvagine),urocortin,以及新近发现的urocortinⅡ和urocortinⅢ.CRF不仅在中枢调节应激反应,而且在外周组织中也参与炎症、免疫等反应的调节.在发现urocortin之后,相继发现了urocortinⅡ和urocortinⅢ,它们与CRF家族的其他成员有着高度的同源性,被认为是CRF家族的新成员.以下就UcnⅢ的分布及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军;樊明欣;朱大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糖心平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R)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采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心平治疗组、格华止治疗组、开博通治疗组,灌胃给药8周.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免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实验12周后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和AT1RmRN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较正常组增高,经F检验组间比较,P<0.01.各治疗组中中药大剂量组和开博通组与模型组比较Ang-Ⅱ含量明显降低,经F检验,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改变.经吸光度比值半定量分析,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1R基因表达吸光度比值为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中药大剂量组和开博通组吸光度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实验提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心肌局部存在着RAS的激活,而且RAS的激活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药物作用说明中药糖心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样可以调整心肌局部RAS的紊乱,并通过此途径对糖尿病心肌病变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李敏;林兰;倪青;楚晓燕;王兆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135例重型肝炎在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感染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感染的干预措施.方法 把135例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应用重型肝炎和人工肝护理措施,观察组70例在此护理基础上着重应用感染的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0.00%,对照组发生率为53.85%;两组比较P<0.05.结论 采用感染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董根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主要在我国、印度、孟加拉、越南、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流行.我国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分为饮水型和燃煤型两类,总病区(县、市和旗)多达1308个,受影响人口达1.2亿;其中燃煤型氟中毒病区200个,受威胁人口3430万人,氟斑牙患者1801万人,氟骨症患者高达151万人.
作者:官志忠;于燕妮;张华;魏赞道;刘家骝;周琳业;陈绪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医药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以生物学为基础,与人文哲学,现代医学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医学科学.无论在理论升华,还是新药研制,均来源于临床实践.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粹,是构建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础.
作者:林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在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生和凋亡的影响,以促进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维生素C对Heh细胞增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凋亡过程中细胞基因组DNA的变化.结果 维生素C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阻滞HeLa细胞于G0/G1期,抑制其生长并诱导凋亡.结论 维生素C可抑制HeLa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原因可能是HPV E6蛋白的表达上调而恢复了P53的功能.
作者:王艳华;黄利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参三七的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省.三七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三七总皂苷(PNS)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其含量8%~12%.此外,三七中还含有醇类、黄酮类、核苷类、生物碱、蛋白质、维生素C等化合物[1]及钾、镁、钙等18种以上的无机元素,为三七具有多种功效的特质基础.三七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作者:张喜平;齐丽丽;刘达人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