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评价

苗淑贤;赵红;李春娣;李丽娜

关键词:双水平正压通气, 难治性哮喘
摘要: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5例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气改变等指标.结果 15例病人中,2例放弃治疗,余13例通过BiPAP治疗救治成功.平均上机时间2h后,症状、体征及血气指标均开始改善.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难治性哮喘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可减少并发症,挽救病人生命.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8例

    1990年,美国的Jacobs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同年Folwer进行了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从此腹腔镜技术逐步运用于传统的结直肠手术,但发展速度远不如其他腹腔镜手术,主要原因是其手术难度较高、手术器械较昂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发展,腹腔镜手术运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已证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轻等优点,手术切缘与淋巴结清扫的有效性与开腹手术相同,初期的研究显示,两者的术后生存率、腹壁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3年7月以来,我院进行了8例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付宝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诊断与分型研究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其中胆管细胞癌根据其生长部位分为外周型胆管癌和肝门部胆管癌.由于胆管细胞癌生发于胆管上皮细胞,并以浸润性的方式向周围胆管和肝组织扩散,导致肿瘤境界不清.而且胆管细胞癌常合并肝胆管结石和肝脓疡,病理改变极为复杂,致使以往术前诊断率较低,且不易与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脓疡鉴别.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胆管细胞癌以及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脓疡的声像研究,提出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结石、肝脓疡的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要点,并对各种类型胆管细胞癌行超声分型诊断,以提高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率.

    作者:高上达;林礼务;薛恩生;何以敉;林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脂蛋白肾病2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脂蛋白肾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命名的一种以肾小球内大量脂蛋白栓子为特征的肾病,至2003年为止,世界范围内报道不足50例.回顾过去我科收治2例脂蛋白肾病患者,由于该病临床比较少见,现将患者临床资料与大家一起学习,以助我们对脂蛋白肾病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何灵芝;陈红波;范军芬;马红珍;张史昭;郑慧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近况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cystopathy,DC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尚无有效手段.近年来在西药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针灸及其各种相关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魏钧;孙忠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甙链连接在一起的多聚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藻类、细菌和动物细胞膜上的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多糖不但是生物体的主要结构成分,还具有复杂的生物活性和功能.随着传统中药的多糖成分被分离和纯化,对他们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药理功能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作为多糖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邓旻;田国燕;史亦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止血、凝血和抗血栓是正常人体内生理平衡的两种机制,使血液既能在人体内正常流动,又能在创伤时完成良好的止血,一旦此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出血或血栓.正常止血由血管、血小板和凝血机制三方面因素共同构成.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决定止血的正常与否,血管壁收缩,将促使凝血物质局部积聚及血小板黏附,其分泌的内皮素是目前发现的强的缩血管物质.

    作者: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39名健康人的血清sICAM-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临床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②BMI≥25kg/m2的血清sICAM-1浓度比BMI<25kg/m2水平明显升高(P<0.01);③腰臀比(WHR)≥0.8的血清sICAM-1的浓度比腰臀比<0.8的明显升高(P<0.01);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与年龄、BMI、腰臀比成正相关,与血清雌二醇的浓度成负相关.结论 sICAM-1与PCOS可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越大,腰臀比及体重指数增大,sICAM-1水平渐增.

    作者:黄卡立;蒋凤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早期病变的防治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尽管我国糖尿病足发病例数的统计数字不高,但随着逐年增多的糖尿病患者,足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后期重度坏疽,治疗极为困难.因此足病问题已引起中西医学者的共同关注,认识到早期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仇菲;樊建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72例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近几年,小剂量红霉素长期口服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反复发作有一定效果,但机制不明.考虑到近年发现红霉素有免疫调节功能及胃动素样作用,我们认为其作用是通过免疫调节功能及抗胃、食管反流来实现的.

    作者:柳金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贵阳地区盲聋哑学校视力及致残眼病调查

    目的 为贵阳地区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提供资料,对贵阳地区盲聋哑学校的视力残疾学生进行一般情况、双眼视力、可利用残余视力及致残病因等情况的调查.方法 采用眼科常规检查,对贵阳地区在校58名视力残疾学生进行全面眼科检查,为有残余视力学生配戴光学助视器.结果 低视力6例,占总数10.3%;盲52例,占总数89.7%.病因调查显示,先天及遗传因素致残35例,占总数60.3%,其中以先天性青光眼占首位(12/35);后天因素致残23例,占总数39.7%,其中角膜病占首位(19/23).应用助视器后,视力≥0.3的3例;视力≥0.05的6例.结论 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止和杜绝可避免盲的眼病发生;对有残余视力的学生,配戴和训练应用助视器.

    作者:康玲玲;张唯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线粒体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微量去甲肾上腺素(NA)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为探讨预适应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0.2μg/ml的正常培养液培养10min,再进行缺氧处理,然后继续培养24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罗丹明123标记的线粒体的膜电位,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0.2μg/ml的正常培养液培养10 min后,继续培养24h,在不同的时间点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罗丹明123标记线粒体的膜电位.结果 Ⅰ组和Ⅱ组在缺氧处理前的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5.57,P<0.05;Ⅰ组和Ⅱ组在缺氧处理后荧光强度t=1.03,P>0.05;Ⅰ组和Ⅱ组在24h后荧光强度t=2.10,P>0.05;Ⅲ组在12h和24h时间点检测荧光强度t=6.03,P<0.05;Ⅳ组在12h和24h时间点检测荧光强度t检验t=1.00,P>0.05.结论 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使心肌细胞对损伤性刺激的耐受力增强,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具体机制是不同的.结果显示在预适应保护效应的晚时相线粒体内有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有蛋白质合成.

    作者:朱元州;常超;廖少华;卢思稼;冯义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心平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变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mRNA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糖心平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R)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采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心平治疗组、格华止治疗组、开博通治疗组,灌胃给药8周.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免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实验12周后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和AT1RmRN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较正常组增高,经F检验组间比较,P<0.01.各治疗组中中药大剂量组和开博通组与模型组比较Ang-Ⅱ含量明显降低,经F检验,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改变.经吸光度比值半定量分析,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1R基因表达吸光度比值为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中药大剂量组和开博通组吸光度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实验提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心肌局部存在着RAS的激活,而且RAS的激活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药物作用说明中药糖心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样可以调整心肌局部RAS的紊乱,并通过此途径对糖尿病心肌病变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李敏;林兰;倪青;楚晓燕;王兆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刺对兔脑损伤后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对急性兔颅脑损伤(ACCI)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损伤组)、C组(损伤组)、D组(针刺治疗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ACCI动物模型,D组给予针刺治疗,检测A、B组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C、D组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A与B组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D组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在ACCI后3h即有显著性增加(P<0.01),且随时间延长递增,SOD活性则呈相反变化趋势;D组与C组各时点比较,上述指标变化均较轻.结论 兔ACCI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增强,针刺治疗可通过降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谢文霞;潘进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黄芩素胶囊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 观察黄芩素胶囊灌胃一日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 将黄芩素胶囊的内容物黄芩素粉以大浓度给ICR小鼠灌胃给药,小鼠未出现死亡,未测出LD50,故测其大给药量.结果 黄芩素粉大给药量为15g/Kg.结论 黄芩素胶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喜平;程琪辉;陈君峰;毛嘉宾;陆贝;居同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VAMT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VAMT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经VAMT对4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手术.结果 全组均获治愈.拔管后残留少量气胸1例,经胸穿抽气后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VAMT对于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书高;何毅军;陈若;朱乾坤;王永功;刘峰;郑明峰;陈静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内小脓肿的低场MR诊断

    目的 分析脑内小脓肿(脓肿病灶直径在0.5~1.5 cm)在0.35T MR条件下平扫及增强扫描的MRI信号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信息.方法 用NOVUS 0.35T磁共振仪,常规平扫后再静脉快速推注Gd-DTPA(0.2~0.4 ml/kg)进行增强扫描.结果 低场MR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脑内小脓肿的MRI信号特点:(1)发病部位以顶叶多见,且多位于皮层或皮层下.(2)增强后病灶多数呈小环状强化(77%),少数呈结节状强化(23%).结论 低场MR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脑内小脓肿的诊断是满意的,主要表现为水肿区内小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影.

    作者:李国华;呼立新;白连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5例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气改变等指标.结果 15例病人中,2例放弃治疗,余13例通过BiPAP治疗救治成功.平均上机时间2h后,症状、体征及血气指标均开始改善.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难治性哮喘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可减少并发症,挽救病人生命.

    作者:苗淑贤;赵红;李春娣;李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七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参三七的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省.三七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三七总皂苷(PNS)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其含量8%~12%.此外,三七中还含有醇类、黄酮类、核苷类、生物碱、蛋白质、维生素C等化合物[1]及钾、镁、钙等18种以上的无机元素,为三七具有多种功效的特质基础.三七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作者:张喜平;齐丽丽;刘达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21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给国家公共卫生事业、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学科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和西医相互渗透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利用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古老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魏军平;林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胰岛细胞移植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糖尿病人数2.23亿,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33亿.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成倍增长之势.发病率已接近发达国家6%的水平.此外,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的潜伏糖尿病患者例数庞大,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将难以阻止糖尿病快速增长的趋势.

    作者:谭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