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力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张明生;周云峰

关键词:临终关怀, 文明进步, 现实可能性, 客观必要性, 重大成果, 文明发展, 国家, 地区, 道德观念, 转变, 死亡, 伦理, 程度, 差距, 标志
摘要:临终关怀是人类死亡文明的重大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好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变,临终关怀已逐步成为一种社会需要.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亟需大力发展.笔者就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谈点认识.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药物性血尿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对33例药物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在引起药物性血尿的药品中,解热镇痛药15例(45.5%),先锋霉素7例(21.2%),氨基糖甙类抗生素5例(15.1%),另外磺胺药2例,苯唑西林1例,氟哌酸1例,中药抗病毒冲剂2例;药物性血尿可能与药物剂量有关,也可能与剂量无关.提示引起药物性血尿的常见原因与不合理用药有关,临床医生应注意药物性血尿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纪泽泉;黄翠雯;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教条用药导致病情加重二例

    例1 男,78岁,因胸闷2 d入院,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监护可见房性、室性早搏,经静脉点滴利多卡因室性早搏消失.

    作者:李东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项目对医师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对医师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防治知识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为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建立了一个包括20个分中心的教育网络,对项目对象(各级医院医师)进行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比较干预人群(两次独立抽样,干预前为1 502人,干预后有效调查1 512人)干预前后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的效果.同时对非干预人群行抽样调查,设为对照组(1 164人),以便分析干预的净效应.结果干预后各级医院医师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均有增加,其中乡村医师增幅明显,达8.7%~40.2%;对成人血脂正常范围的认知,各级医师增加了16.1%~48.0%;对于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目标水平的认知,各级医师增加了26.4%~42.4%;运用膳食治疗方法来降低血脂水平的医师增加了18.2%;对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地市级医师增加了49.6%,乡村医师增加了47.4%;工作中对非心血管病患者测血脂的比例增幅不足15.0%.结论通过干预,各级医院医师有关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的防治知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其医疗行为改善不理想,在今后的健康教育项目实施中应予重视.

    作者:王增武;武阳丰;高润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的优质服务战略

    在计划经济时代,医院之间主要靠规模、设备、技术、专家争取发展优势,极少有医院在优质服务上做文章,因为那时的医疗市场是供方市场,而不是需方市场,老百姓没有选择的余地,医院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主要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直到现在,优质服务的发展战略还没有引起综合性医院的重视.而老百姓在医疗资源相对过剩的市场经济时代,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不满情绪越来越明显,优质服务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基本追求,也是老百姓选择就医单位的重要依据.

    作者:吴春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杭州市小营街道居民急慢性疼痛调查分析

    调查了杭州市小营街道梅花碑社区、长明寺巷社区共80户居民(250人)的疼痛发生情况,对有疼痛症状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吴华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畸形380例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8年来380例新生儿畸形资料,了解畸形儿的发生率和畸形儿与孕妇的孕、产次、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75年至2002年间出生的380例畸形儿和此后出生的相同性别的对照正常儿38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本院该时期畸形儿的发生率为9.54‰(380/39 833),神经管畸形、消化道畸形与运动系统畸形居前三位.神经管畸形中,母亲为农民者较城市职工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畸形儿组与对照组比较早产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畸形儿组的平均孕产次较对照组高.畸形儿染色体检查率为10.0%,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0.0%. 1980年后致死性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非致死性畸形发生率无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畸形的发生与孕妇的职业、孕周、孕产次及染色体异常有关,加强产前监测和产前诊断,积极采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可减少致死性畸形的发生.

    作者:郑卫红;鲁桦;陈恩玲;郭立杰;马瑛;夏恩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交通伤致闭合性膀胱破裂32例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伤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我院1995年3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膀胱破裂患者56 例,其中交通伤所致32例(57.1%),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敬义;刘永江;苏天赐;邹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致脐尿管炎一例

    患者男,40岁.因中下腹阵发性隐痛8 h入院,向下腹部放射,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查体:痛苦貌,屈曲位.腹平坦,中下腹轻度肌紧张,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加快.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阳性,腰大肌试验阴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0.89.尿常规、X线腹部平片正常.腹部超声:泌尿系统未见异常,1条索状物在脐和膀胱间,直径1.5 cm,内无血流通过,不与膀胱相通.

    作者:丁学兵;刘迎梅;徐培强;颜廷华;杨加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女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

    目前尿失禁的种类及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是,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充溢性尿失禁,它们属于功能性尿失禁;而由尿瘘和畸形所致的尿失禁属于结构异常性尿失禁.通常意义上的尿失禁主要是指功能性尿失禁.

    作者:罗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16例

    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均于出生第4天起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按元素铁9 mg·kg-1·d-1计算)、维生素C 0.2 g/d、维生素E 15 mg/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每周600 IU/kg, 分3次皮下注射,疗程6周.结果示治疗组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于出生后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在治疗后第1、3、5、7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存在贫血者4例(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3例(72.2%),P<0.01;治疗组输血2例,而对照组输血11例.提示rh-EPO加铁剂能有效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

    作者:王广方;杨爱琳;黄凤玲;李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抗精神病药物和消毒剂污染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1 26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尿常规检测结果与临床符合率做统计分析时发现,有60例结果与临床不符.主要原因集中在:临床上使用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占82.4%(14/17);在标本留取过程中被消毒剂污染占82.1%(32/39).

    作者:郭新胜;李玉凤;高元法;高耀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

    采用Zung's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以问卷方式调查55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结果提示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较未患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人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尤以伴有急性尿潴留者严重.

    作者:赵学英;张喜庄;刘学伟;李凤鸣;杨永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从发展的角度看急诊室的布局与功能

    我于2003年8月至9月赴澳学习期间,特别观察了几家医院在急诊方面的工作情况,感触颇深,尤其是在布局功能及人文关怀方面值得借鉴.以墨尔本地区大的州属公立医院圣文森医院为例,该院位于市中心,共计500张床位,以擅长普外科著名,相当于北京一所普通的三级甲等医院,但澳州人口稀少,该院规模为当地大医院.其急诊工作系统堪称一流,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杨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醋酸曲安奈德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将7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接受抗结核治疗.两组抽净胸液后,A组胸腔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B组序贯口服醋酸泼尼松.治愈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A组明显优于B组.提示曲安奈德胸腔注射对缩短疗程、减少胸膜肥厚和包裹性积液有作用.

    作者:丁明伟;宋健奎;杨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复苏单元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价值

    对我院除外恶性肿瘤、脑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7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根据其复苏过程中复苏单元是否完整分为复苏单元完整组55例、复苏单元不全组23例,对比分析其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结果提示完整的复苏单元有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作者:杨耀峰;顾志宏;肖光明;余俊莲;苏庆琳;刘春珍;方红;陈文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结核诊断中无病理学依据易造成误诊

    临床上以找到结核杆菌作为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以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在缺少细菌学和病理学依据的情况下采用诊断性治疗时,应注意无病理学依据的诊断容易造成误诊.

    作者:严舒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青霉素迟发过敏性休克一例

    患者男,40岁,入院诊断为右下肺炎.予生理盐水+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第1日输液过程无不良反应.第2日输液20 min后,患者烦躁不安,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四肢发凉,立即停止输液,测血压60/3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音低钝.立即予吸氧,0.1%肾上腺素1 ml皮下注射,非那根12.5 mg肌内注射,5%葡萄糖液250 ml+地塞米松10 mg快速静脉滴注.30 min后患者恢复正常,复查血压125/75 mm Hg.

    作者:高连礼;王可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北京市牛街社区6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研究脑卒中在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探讨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为制定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北京市牛街社区6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胡海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按系统整体论理念抢救一起毒蕈中毒事件的体会

    2003年9月,我市发生一起毒蕈(毒蘑菇)中毒事件,先后30人出现中毒症状,我院收治重症患者10人,其中4人死亡.本次抢救工作中,我们以全科医学理论中的系统整体论为指导,收效良好,得到了患者、家庭、社会、政府等方面的认可,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景山;韩佩孚;王景文;王志清;刘兴海;孙桂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人贫血110例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对110例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其中缺铁性贫血39例(35.5%),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24例(21.8%),肾性贫血10例(9.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例(7.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例(6.4%),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4.5%),混合性贫血6例(5.5%),慢性病性贫血5例(4.5%),急性白血病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各2 例(各占1.8%),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各1例.39例(35.5%)患者同时存在一种以上合并症,其中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肝肾功能损害3例、老年痴呆2例.提示老年贫血患者病因复杂,合并症多,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应开拓思路,避免漏诊或误诊.

    作者:梁勇;井丽萍;宋文秀;付蓉;瞿文;李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