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红;成守金;罗云杰
临床上宫外孕有时可与卵巢肿瘤相混淆,特别是滋养细胞肿瘤.二者均可伴有不规则出血、腹胀、界限不清的包块,当血β-HCG增高时更不易鉴别.以下报告一例酷似宫外孕的卵巢癌.
作者:李彩娟;郭丽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3年,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突发传染病SARS暴发流行的洗礼,许多国家都经受住了考验,其中日本和韩国已有完整细致、分工明确的应对体系,没有出现疫情大面积传播及蔓延.20004年,在亚洲的十几个国家相继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其中越南和泰国还出现了禽流感死亡病例.下面我以亚洲一些国家突发传染病应对系统以及相关防疫措施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作者:黎彬;许增禄;张虎林;胡世平;李秋芳;杨淑敏;李海燕;任慧玲;栗文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三种不同时间抽除鼻腔凡士林纱条后鼻出血及粘膜损伤情况的前瞻性比较,指导临床选择早日抽除凡士林纱条的必要性.方法将194例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鼻出血的病人按抽除时间随机分为三组:12h组;24h组;48h组;对各组在去除纱条后4h,4~24h,24~48h时段中再出血量、出血人数及鼻粘膜损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病人在各时段再出血量及出血人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鼻粘膜损伤方面:48h组较12小时组有明显差异(P<0.05).去除填塞物后再出血多发生在1h内,24h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结论对于填塞12h内无明显出血病人给予早日抽除填塞物是可行的、必要的,它可以大限度减小由填塞物带来的痛苦和对鼻粘膜的损害,迅速恢复鼻腔生理功能.
作者:胡艾君;袁辉;邬晓帆;朱政文;刘志勇;辛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证明糖代谢系统在血糖正常或NIDDM人群,空腹状态相关因子和细胞、细胞微单元功能的彼此作用始终处于动态平衡.方法依据空腹间隔30分钟两次肘静脉血糖(G)、胰岛素(I)、C肽(C)检测值较为近似的事实,把G、I、C的首次和再次检测值分别用GO1,IO1,CO1,和GO2,IO2,CO2,表示.其比值GO2/GO1,CO2/CO1,IO2/IO1称之谓变化度.结论多元点振荡基础平衡数学式G/I·C·x·y=1/1=1,即:GO2/GO1,IO2/IO1,CO2/CO1·x·y=1/1=1表达了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系统各相关因子和细胞、细胞微单元功能值的变化度,其数学积是1.
作者:杨奎元;杨立成;贾保顺;姚珍;赵领欢;王文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螺内酯为醛固酮拮抗剂,近年发现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可明显改善病情,本文观察该药治疗心衰病人3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闫小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苯磺酸氨氯地平(Amlodipine,商品名络活喜),为临床的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半衰期长疗效稳定,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年来,我们用该药治疗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碧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一、基础医学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北京朝阳医院等单位对本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SARS的临床血清学和病原学诊断、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临床描述医学、诊断、治疗及防护研究.
作者:崔立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选择、时间窗、治疗及并发症.方法6个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并观察其在治疗前、治疗后2h、48h、15d、30d的ESS、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结果溶栓后ESS评分、NIHSS评分和BI评分在2h,15d、30d有显著提高,在30d为明显.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徐霁华;胡文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几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神经内分泌因子激活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故针对阻断神经内分泌因子激活途径的干预治疗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倍他乐克对CHF患者逆转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作者:郭燕鸽;杨春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48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除常规用西药外,运用自拟三参肺心汤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多以切除病侧输卵管,术后将损伤该侧卵巢血运而影响其功能;对要求生育者,将丧失再次妊娠一半或全部几率.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特点,将是输卵管妊娠保留病侧输卵管的佳手术方式.我院从1996年至2002年对各类型输卵管妊娠以腹腔镜手术,采用直径10mmY型大吸管从输卵管破口或开窗口负压吸胚方法作手术研究.本研究成果包括四个内容:
作者:陈全娘;张晓薇;胡淑君;邓志校;吴润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子实体的统称,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收载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紫芝(Ganoderma sinesis)两种灵芝作为法定中药材.除子实体外灵芝的菌丝体和孢子(粉)亦可入药.
作者:林志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LDVT的主要发病机制.方法应用ACLPuturn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了100例LDVT患者(包括73例初发和27例复发病例)和100例健康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本组100例LDVT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高,为13%(13例),其次是PC缺陷,为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群LDVT患者PS、PC、AT缺陷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有必要对LDVT病人进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作者:高阳;芦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本项课题通过297例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和50例重复肾活检资料,以探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N的实用性、科学性及安全性.
作者:王永钧;张敏鸥;陈洪宇;朱彩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使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术后扩肛治疗的意义.方法13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排便障碍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A组89例术后未进行特殊处理,B组47例于术后第一天始采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扩肛治疗,扩肛2周,随访远期疗效.结果A、B两组近期疗效相近分别为97.8%和98.8%.远期疗效相差悬殊,为52.8%和95.8%,P<0.01.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有效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取决于正确的术后处理.术后充分、有效的扩肛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贾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分析探讨IGF-1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受检对象包括慢性轻度、中度、重度肝炎各30例,肝硬化30例,慢性重型肝炎30例以及正常对照20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游离IGF-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游离IGF-1水平分别为222.77±49.61ng/ml、206.27±56.33ng/ml和176.37±76.07ng/ml,乙肝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为106.58±72.77ng/ml和114.99±70.21ng/ml,对照组为251.05±41.53ng/ml,各实验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乙肝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慢乙肝轻、中、重度组.结论血清IGF-1检测可用于评估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IGF-1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关.
作者:刘惠敏;张导文;刘宏景;娄国强;金巧菲;赵立夫;张曼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963年Robert Wilson提出对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以来,大量研究结果提示,HRT不仅能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亦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而血脂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已知雌激素可影响血脂代谢,本文通过研究HRT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来研究HRT对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血脂的影响.结合雌激素(CE)是HRT的经典药物,本组采用CE对162例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治疗6周期,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巧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高频彩超的广泛应用,乳腺癌的检出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往超声检查工作者只注重癌肿的检出率,而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癌分期的帮助则很少被重视.而乳腺癌的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法特别是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收集1999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入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41例患者总计142枚乳腺癌高频彩超检测的SPV资料,作如下回顾性分析.
作者:诸纪明;沈丽君;张升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静脉窦血液内PD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病(冠脉狭窄≤50%)或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47例,分为单纯冠脉造影组(A组)27例,PTCA组(B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即刻、术后30分钟采集冠状静脉窦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PDGF水平.结果①A组冠脉造影后30分钟血浆PDGF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②B组PTCA+Stent术后30分钟血浆PDGF含量显著升高,达到统计学意义(P<0.01)(注:PDGF单位pg/ml).结论①诊断性心导管检查不引起冠脉循环内PDGF含量的明显变化;②PTCA术后血浆PDGF水平增高可能与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有关,可能参与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形成,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李丽娜;周丽舫;范宝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们实验室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进行了有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一系列研究,发现RSV不仅感染小儿,也会引起成人的各种严重感染.还发现肺癌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RSV的检出率比一般呼吸道感染病人要高1倍.本研究旨在探索成人RSV感染与肺癌的关系,即RSV感染对肺癌细胞发生发展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本课题对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研究有较大促进作用,提高了临床病原学的诊断,避免滥用抗生素,也为生物因素致肺癌的病因研究提供新线索,为肺癌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杭薇;尤兰华;钱桂生;辛庆红;杜玉国;李继成;周景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