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珍
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子实体的统称,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收载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紫芝(Ganoderma sinesis)两种灵芝作为法定中药材.除子实体外灵芝的菌丝体和孢子(粉)亦可入药.
作者:林志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静脉窦血液内PD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病(冠脉狭窄≤50%)或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47例,分为单纯冠脉造影组(A组)27例,PTCA组(B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即刻、术后30分钟采集冠状静脉窦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PDGF水平.结果①A组冠脉造影后30分钟血浆PDGF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②B组PTCA+Stent术后30分钟血浆PDGF含量显著升高,达到统计学意义(P<0.01)(注:PDGF单位pg/ml).结论①诊断性心导管检查不引起冠脉循环内PDGF含量的明显变化;②PTCA术后血浆PDGF水平增高可能与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有关,可能参与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形成,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李丽娜;周丽舫;范宝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予普通标准饲料喂养,连续12周,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p65的表达,TBA法检测肝匀浆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肝匀浆SOD活力,放免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重度脂肪变、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NF-κBp65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表达较在正常组中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大鼠肝匀浆MDA含量和血清TNF-α、IL-6、NO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肝匀浆SOD活力则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发生非酒精性脂肪变性,NF-κB参与了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损伤过程,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何蓓晖;刘庆生;孙丽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48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除常规用西药外,运用自拟三参肺心汤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们实验室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进行了有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一系列研究,发现RSV不仅感染小儿,也会引起成人的各种严重感染.还发现肺癌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RSV的检出率比一般呼吸道感染病人要高1倍.本研究旨在探索成人RSV感染与肺癌的关系,即RSV感染对肺癌细胞发生发展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本课题对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研究有较大促进作用,提高了临床病原学的诊断,避免滥用抗生素,也为生物因素致肺癌的病因研究提供新线索,为肺癌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杭薇;尤兰华;钱桂生;辛庆红;杜玉国;李继成;周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本项研究查阅了100余部古代文献和80余篇现代文献,从中选出使用频率高的下胎穴:合谷和三阴交.在药物流产中采用电针合谷与三阴交穴的方法,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观察了电针二穴增强药流效果的治疗作用和治疗规律,探讨了作用机制,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
作者:朱江;张露芬;马良宵;贺稚平;程凯;袁红;张军;刘薇;詹慧芬;陈燕;王燕平;王美卿;金春兰;张红林;李晓泓;马文珠;杨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3年,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突发传染病SARS暴发流行的洗礼,许多国家都经受住了考验,其中日本和韩国已有完整细致、分工明确的应对体系,没有出现疫情大面积传播及蔓延.20004年,在亚洲的十几个国家相继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其中越南和泰国还出现了禽流感死亡病例.下面我以亚洲一些国家突发传染病应对系统以及相关防疫措施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作者:黎彬;许增禄;张虎林;胡世平;李秋芳;杨淑敏;李海燕;任慧玲;栗文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研究主要内容及特点:容积重建法(volume rendering,VR)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伤而获取脑血管三维影像的方法.该技术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以充填血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取得全颅脑的原始图像数据;利用图像工作站进行参数设定来实现血管的三维成像.通过观察血管及周围结构的改变、三维成像方法比较及手术结果对照,明确颅内动脉、静脉的显示比例,评价脑血管畸形、脑血管阻塞、脑膜瘤、颅内动脉瘤及不明原因的颅内出血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本成果作了系统的、大样本的临床应用研究,填补了国内外这一领域广泛应用的空白.扩大了应用范围,丰富了三维成像的内容.为全身血管成像术及其他三维成像方法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血管影像学及相关临床学科的发展.
作者:段少银;黄锡恩;康江河;张丹彤;庞瑞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选择、时间窗、治疗及并发症.方法6个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并观察其在治疗前、治疗后2h、48h、15d、30d的ESS、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结果溶栓后ESS评分、NIHSS评分和BI评分在2h,15d、30d有显著提高,在30d为明显.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徐霁华;胡文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们从2003年9月起以小针刀较大量出血疗法为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8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80例,男103例,女177例,年龄大54岁,小25岁,病程短20天,长3年余,3例双侧,其余单侧.临床特征:患肢肘外侧疼痛,劳累加重,拧毛巾、扫地、开锁时加重,在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点,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
作者:陈广语;陈萍;陈广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LDVT的主要发病机制.方法应用ACLPuturn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了100例LDVT患者(包括73例初发和27例复发病例)和100例健康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本组100例LDVT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高,为13%(13例),其次是PC缺陷,为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群LDVT患者PS、PC、AT缺陷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有必要对LDVT病人进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作者:高阳;芦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从2004年3月至12月应用降纤酶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白蛋白/球蛋白(A/G)测定,作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检测的常规检测项目,临床应用十分普遍.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正常人群的TP、ALB以及A/G值不在以往教科书设定的参考范围内.为了解本地区人群的TP、ALB及A/G水平,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作者:马永红;成守金;罗云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对1135名自愿者进行OGTT试验,采用1g/kg体重计算口服葡萄糖量,服糖后0.5h、1h、2h、3h分别抽肘静脉血检测血糖(G)、胰岛素(I)和C肽(C).结果在血糖正常人群或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病患者、体重指数(BMI)≥24kg/m2者不但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而且其C肽值水平也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水平增高提示糖生化反应异常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亢进.胰岛素抵抗的本质应当是机体代谢不能正常进行.
作者:张纪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儿童血氨基酸谱、血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血总必需氨基酸/血总氨基酸比与成人的差异,探讨儿童时期氨基酸-蛋白质代谢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改善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营养问题,纠正某些影响儿童营养平衡的误导,并指导临床医师对患病儿童重视必需氨基酸的均衡补充,避免非必需氨基酸的过度补充,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方法采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24例健康儿童,39例成人血清氨基酸水平进行检测.对儿童与成人血清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水平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血必需氨基酸水平大多明显低于成人.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组间比较,t值2.329~11.26,P<0.05~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亮氨酸和组氨酸在儿童与成人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苯丙氨酸则为儿童高于成人,t=7.473,P<0.01.儿童血非必需氨基酸水平大多高于成人,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酪氨酸、鸟氨酸、精氨酸为儿童高于成人,t=2.305~6.991,P<0.05~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只有胱氨酸和脯氨酸为成人高于儿童,t=3.681~3.88,P<0.05~0.01.丙氨酸在儿童组与成人组间无差异.儿童血总必需氨基酸低于成人,t=10.8,P<0.01,总非必需氨基酸高于成人,t=3.3,P<0.01.结论儿童血氨基酸代谢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与成人相比,儿童血必需氨基酸较低而非必需氨基酸较高.儿童饮食应重视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和饮食结构的均衡.对患病儿童,更需重视必需氨基酸的补充,避免非必需氨基酸的过度摄入.以此指导儿童保健及临床治疗,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病儿预后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冬莉;崔敏娴;余峰;夏晓青;柴鸣雷;吴琳;林飞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本项课题通过297例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和50例重复肾活检资料,以探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N的实用性、科学性及安全性.
作者:王永钧;张敏鸥;陈洪宇;朱彩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一、基础医学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北京朝阳医院等单位对本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SARS的临床血清学和病原学诊断、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临床描述医学、诊断、治疗及防护研究.
作者:崔立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高频彩超的广泛应用,乳腺癌的检出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往超声检查工作者只注重癌肿的检出率,而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癌分期的帮助则很少被重视.而乳腺癌的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法特别是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收集1999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入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41例患者总计142枚乳腺癌高频彩超检测的SPV资料,作如下回顾性分析.
作者:诸纪明;沈丽君;张升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猪小肠移植模型中的技术改进.方法建立20例猪小肠移植模型,在血管吻合技术、消化道重建方面进行了改进.结果在没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有90%的动物术后生存时间超过72h,且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我们在血管吻合技术、消化道重建方面的技术改进能有效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可为临床移植或实验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封光华;朱玮;蔡阳;金慧成;罗中尧;贺冠海;贾忠;方欣;叶静;张喜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心脏损伤变化及左旋精氨酸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再灌注组(HS组)和左旋精氨酸治疗组(L-Arg组).实验结束时,取血进行心功能检测,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与NC组相比较,HS组和L-Arg组血浆CK含量均明显升高,HS组心脏组织SOD活性显著下降,XO活性明显增高,而L-Arg组心脏组织的SOD活性无显著下降,XO活性亦无显著升高;L-Arg组血浆CK含量和XO活性明显低于HS组,而SOD活性明显高于HS组.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心功能下降,氧自由基参与心脏的损伤过程,L-Arg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景业;全世超;梅冰;李长;金可可;张艳杰;陈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