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41例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血流SPV彩超检测结果分析

诸纪明;沈丽君;张升芳

关键词:临床分期, 乳腺癌, 血流, 高频彩超, 超声检查, 检出率,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彩超检测, 病理证实, 工作者, 癌分期, 资料, 应用, 选择, 收集, 患者, 癌肿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频彩超的广泛应用,乳腺癌的检出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往超声检查工作者只注重癌肿的检出率,而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癌分期的帮助则很少被重视.而乳腺癌的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法特别是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收集1999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入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41例患者总计142枚乳腺癌高频彩超检测的SPV资料,作如下回顾性分析.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我们从2003年9月起以小针刀较大量出血疗法为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8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80例,男103例,女177例,年龄大54岁,小25岁,病程短20天,长3年余,3例双侧,其余单侧.临床特征:患肢肘外侧疼痛,劳累加重,拧毛巾、扫地、开锁时加重,在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点,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

    作者:陈广语;陈萍;陈广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猪小肠移植模型中的技术改进

    目的探索猪小肠移植模型中的技术改进.方法建立20例猪小肠移植模型,在血管吻合技术、消化道重建方面进行了改进.结果在没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有90%的动物术后生存时间超过72h,且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我们在血管吻合技术、消化道重建方面的技术改进能有效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可为临床移植或实验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封光华;朱玮;蔡阳;金慧成;罗中尧;贺冠海;贾忠;方欣;叶静;张喜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对1135名自愿者进行OGTT试验,采用1g/kg体重计算口服葡萄糖量,服糖后0.5h、1h、2h、3h分别抽肘静脉血检测血糖(G)、胰岛素(I)和C肽(C).结果在血糖正常人群或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病患者、体重指数(BMI)≥24kg/m2者不但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而且其C肽值水平也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水平增高提示糖生化反应异常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亢进.胰岛素抵抗的本质应当是机体代谢不能正常进行.

    作者:张纪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疗效分析

    螺内酯为醛固酮拮抗剂,近年发现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可明显改善病情,本文观察该药治疗心衰病人3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闫小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骨转移癌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分析

    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对98例各类恶性肿瘤骨转移的178处病灶进行单纯放射治疗.现将止痛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马常英;王文豪;宇长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同时间抽除鼻腔凡士林纱条临床比较

    目的通过对三种不同时间抽除鼻腔凡士林纱条后鼻出血及粘膜损伤情况的前瞻性比较,指导临床选择早日抽除凡士林纱条的必要性.方法将194例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鼻出血的病人按抽除时间随机分为三组:12h组;24h组;48h组;对各组在去除纱条后4h,4~24h,24~48h时段中再出血量、出血人数及鼻粘膜损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病人在各时段再出血量及出血人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鼻粘膜损伤方面:48h组较12小时组有明显差异(P<0.05).去除填塞物后再出血多发生在1h内,24h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结论对于填塞12h内无明显出血病人给予早日抽除填塞物是可行的、必要的,它可以大限度减小由填塞物带来的痛苦和对鼻粘膜的损害,迅速恢复鼻腔生理功能.

    作者:胡艾君;袁辉;邬晓帆;朱政文;刘志勇;辛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左旋精氨酸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心脏损伤变化及左旋精氨酸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再灌注组(HS组)和左旋精氨酸治疗组(L-Arg组).实验结束时,取血进行心功能检测,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与NC组相比较,HS组和L-Arg组血浆CK含量均明显升高,HS组心脏组织SOD活性显著下降,XO活性明显增高,而L-Arg组心脏组织的SOD活性无显著下降,XO活性亦无显著升高;L-Arg组血浆CK含量和XO活性明显低于HS组,而SOD活性明显高于HS组.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心功能下降,氧自由基参与心脏的损伤过程,L-Arg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景业;全世超;梅冰;李长;金可可;张艳杰;陈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三参肺心汤治疗肺心病急发期48例临床观察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48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除常规用西药外,运用自拟三参肺心汤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北京市2004年度医药卫生科研成果重点介绍

    一、基础医学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北京朝阳医院等单位对本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SARS的临床血清学和病原学诊断、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临床描述医学、诊断、治疗及防护研究.

    作者:崔立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容积重建法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1.研究主要内容及特点:容积重建法(volume rendering,VR)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伤而获取脑血管三维影像的方法.该技术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以充填血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取得全颅脑的原始图像数据;利用图像工作站进行参数设定来实现血管的三维成像.通过观察血管及周围结构的改变、三维成像方法比较及手术结果对照,明确颅内动脉、静脉的显示比例,评价脑血管畸形、脑血管阻塞、脑膜瘤、颅内动脉瘤及不明原因的颅内出血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本成果作了系统的、大样本的临床应用研究,填补了国内外这一领域广泛应用的空白.扩大了应用范围,丰富了三维成像的内容.为全身血管成像术及其他三维成像方法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血管影像学及相关临床学科的发展.

    作者:段少银;黄锡恩;康江河;张丹彤;庞瑞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研究

    本项课题通过297例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和50例重复肾活检资料,以探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N的实用性、科学性及安全性.

    作者:王永钧;张敏鸥;陈洪宇;朱彩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近年来在免疫病理、自身抗体、免疫基因和病毒等几方面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进展迅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菁;周炜;赵岩校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焦作地区人群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A/G参考值调查

    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白蛋白/球蛋白(A/G)测定,作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检测的常规检测项目,临床应用十分普遍.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正常人群的TP、ALB以及A/G值不在以往教科书设定的参考范围内.为了解本地区人群的TP、ALB及A/G水平,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作者:马永红;成守金;罗云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疗效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Amlodipine,商品名络活喜),为临床的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半衰期长疗效稳定,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年来,我们用该药治疗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碧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中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VEGF,b-FGF和CD34在10例正常大肠组织和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4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74%,与大肠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FGF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5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成正相关;survivin和促血管形成因子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作者:王红;王黎;毛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探讨

    目的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使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术后扩肛治疗的意义.方法13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排便障碍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A组89例术后未进行特殊处理,B组47例于术后第一天始采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扩肛治疗,扩肛2周,随访远期疗效.结果A、B两组近期疗效相近分别为97.8%和98.8%.远期疗效相差悬殊,为52.8%和95.8%,P<0.01.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有效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取决于正确的术后处理.术后充分、有效的扩肛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贾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酷似宫外孕的卵巢癌

    临床上宫外孕有时可与卵巢肿瘤相混淆,特别是滋养细胞肿瘤.二者均可伴有不规则出血、腹胀、界限不清的包块,当血β-HCG增高时更不易鉴别.以下报告一例酷似宫外孕的卵巢癌.

    作者:李彩娟;郭丽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核转录因子κB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予普通标准饲料喂养,连续12周,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p65的表达,TBA法检测肝匀浆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肝匀浆SOD活力,放免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重度脂肪变、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NF-κBp65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表达较在正常组中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大鼠肝匀浆MDA含量和血清TNF-α、IL-6、NO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肝匀浆SOD活力则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发生非酒精性脂肪变性,NF-κB参与了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损伤过程,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何蓓晖;刘庆生;孙丽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PTCA后冠脉循环PDGF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静脉窦血液内PD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病(冠脉狭窄≤50%)或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47例,分为单纯冠脉造影组(A组)27例,PTCA组(B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即刻、术后30分钟采集冠状静脉窦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PDGF水平.结果①A组冠脉造影后30分钟血浆PDGF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②B组PTCA+Stent术后30分钟血浆PDGF含量显著升高,达到统计学意义(P<0.01)(注:PDGF单位pg/ml).结论①诊断性心导管检查不引起冠脉循环内PDGF含量的明显变化;②PTCA术后血浆PDGF水平增高可能与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有关,可能参与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形成,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李丽娜;周丽舫;范宝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笔者从2004年3月至12月应用降纤酶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