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娜;周丽舫;范宝晶
本项研究查阅了100余部古代文献和80余篇现代文献,从中选出使用频率高的下胎穴:合谷和三阴交.在药物流产中采用电针合谷与三阴交穴的方法,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观察了电针二穴增强药流效果的治疗作用和治疗规律,探讨了作用机制,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
作者:朱江;张露芬;马良宵;贺稚平;程凯;袁红;张军;刘薇;詹慧芬;陈燕;王燕平;王美卿;金春兰;张红林;李晓泓;马文珠;杨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LDVT的主要发病机制.方法应用ACLPuturn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了100例LDVT患者(包括73例初发和27例复发病例)和100例健康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本组100例LDVT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高,为13%(13例),其次是PC缺陷,为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群LDVT患者PS、PC、AT缺陷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有必要对LDVT病人进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作者:高阳;芦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们从2003年9月起以小针刀较大量出血疗法为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8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80例,男103例,女177例,年龄大54岁,小25岁,病程短20天,长3年余,3例双侧,其余单侧.临床特征:患肢肘外侧疼痛,劳累加重,拧毛巾、扫地、开锁时加重,在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点,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
作者:陈广语;陈萍;陈广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高频彩超的广泛应用,乳腺癌的检出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往超声检查工作者只注重癌肿的检出率,而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癌分期的帮助则很少被重视.而乳腺癌的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法特别是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收集1999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入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41例患者总计142枚乳腺癌高频彩超检测的SPV资料,作如下回顾性分析.
作者:诸纪明;沈丽君;张升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研究主要内容及特点:容积重建法(volume rendering,VR)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伤而获取脑血管三维影像的方法.该技术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以充填血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取得全颅脑的原始图像数据;利用图像工作站进行参数设定来实现血管的三维成像.通过观察血管及周围结构的改变、三维成像方法比较及手术结果对照,明确颅内动脉、静脉的显示比例,评价脑血管畸形、脑血管阻塞、脑膜瘤、颅内动脉瘤及不明原因的颅内出血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本成果作了系统的、大样本的临床应用研究,填补了国内外这一领域广泛应用的空白.扩大了应用范围,丰富了三维成像的内容.为全身血管成像术及其他三维成像方法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血管影像学及相关临床学科的发展.
作者:段少银;黄锡恩;康江河;张丹彤;庞瑞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从2004年3月至12月应用降纤酶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48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除常规用西药外,运用自拟三参肺心汤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使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术后扩肛治疗的意义.方法13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排便障碍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A组89例术后未进行特殊处理,B组47例于术后第一天始采用可充气囊性扩肛器行扩肛治疗,扩肛2周,随访远期疗效.结果A、B两组近期疗效相近分别为97.8%和98.8%.远期疗效相差悬殊,为52.8%和95.8%,P<0.01.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有效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取决于正确的术后处理.术后充分、有效的扩肛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贾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3年,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突发传染病SARS暴发流行的洗礼,许多国家都经受住了考验,其中日本和韩国已有完整细致、分工明确的应对体系,没有出现疫情大面积传播及蔓延.20004年,在亚洲的十几个国家相继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其中越南和泰国还出现了禽流感死亡病例.下面我以亚洲一些国家突发传染病应对系统以及相关防疫措施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作者:黎彬;许增禄;张虎林;胡世平;李秋芳;杨淑敏;李海燕;任慧玲;栗文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多以切除病侧输卵管,术后将损伤该侧卵巢血运而影响其功能;对要求生育者,将丧失再次妊娠一半或全部几率.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特点,将是输卵管妊娠保留病侧输卵管的佳手术方式.我院从1996年至2002年对各类型输卵管妊娠以腹腔镜手术,采用直径10mmY型大吸管从输卵管破口或开窗口负压吸胚方法作手术研究.本研究成果包括四个内容:
作者:陈全娘;张晓薇;胡淑君;邓志校;吴润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白蛋白/球蛋白(A/G)测定,作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检测的常规检测项目,临床应用十分普遍.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正常人群的TP、ALB以及A/G值不在以往教科书设定的参考范围内.为了解本地区人群的TP、ALB及A/G水平,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作者:马永红;成守金;罗云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选择、时间窗、治疗及并发症.方法6个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并观察其在治疗前、治疗后2h、48h、15d、30d的ESS、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结果溶栓后ESS评分、NIHSS评分和BI评分在2h,15d、30d有显著提高,在30d为明显.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徐霁华;胡文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子实体的统称,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收载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紫芝(Ganoderma sinesis)两种灵芝作为法定中药材.除子实体外灵芝的菌丝体和孢子(粉)亦可入药.
作者:林志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几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神经内分泌因子激活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故针对阻断神经内分泌因子激活途径的干预治疗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倍他乐克对CHF患者逆转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作者:郭燕鸽;杨春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对1135名自愿者进行OGTT试验,采用1g/kg体重计算口服葡萄糖量,服糖后0.5h、1h、2h、3h分别抽肘静脉血检测血糖(G)、胰岛素(I)和C肽(C).结果在血糖正常人群或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病患者、体重指数(BMI)≥24kg/m2者不但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而且其C肽值水平也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水平增高提示糖生化反应异常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亢进.胰岛素抵抗的本质应当是机体代谢不能正常进行.
作者:张纪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苯磺酸氨氯地平(Amlodipine,商品名络活喜),为临床的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半衰期长疗效稳定,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年来,我们用该药治疗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碧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临床上宫外孕有时可与卵巢肿瘤相混淆,特别是滋养细胞肿瘤.二者均可伴有不规则出血、腹胀、界限不清的包块,当血β-HCG增高时更不易鉴别.以下报告一例酷似宫外孕的卵巢癌.
作者:李彩娟;郭丽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证明糖代谢系统在血糖正常或NIDDM人群,空腹状态相关因子和细胞、细胞微单元功能的彼此作用始终处于动态平衡.方法依据空腹间隔30分钟两次肘静脉血糖(G)、胰岛素(I)、C肽(C)检测值较为近似的事实,把G、I、C的首次和再次检测值分别用GO1,IO1,CO1,和GO2,IO2,CO2,表示.其比值GO2/GO1,CO2/CO1,IO2/IO1称之谓变化度.结论多元点振荡基础平衡数学式G/I·C·x·y=1/1=1,即:GO2/GO1,IO2/IO1,CO2/CO1·x·y=1/1=1表达了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系统各相关因子和细胞、细胞微单元功能值的变化度,其数学积是1.
作者:杨奎元;杨立成;贾保顺;姚珍;赵领欢;王文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一、基础医学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北京朝阳医院等单位对本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SARS的临床血清学和病原学诊断、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临床描述医学、诊断、治疗及防护研究.
作者:崔立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VEGF,b-FGF和CD34在10例正常大肠组织和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4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74%,与大肠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FGF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5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成正相关;survivin和促血管形成因子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作者:王红;王黎;毛蕾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