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转移瘤术前评估仅可作参考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
摘要: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细菌性肺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报告

    老年人细菌性肺炎死亡率在目前老年人死亡原因中占首位.因此,开展对老年人细菌性肺炎抗菌药应用的佳剂量、佳途径及剂量与毒副作用的关系等的研究,对提高老年人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水平,减轻药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利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肾细胞癌局部侵袭方式与保肾手术可行性及安全切除范围的研究

    随着早期肾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保肾手术日益受到重视.临床回顾研究显示,保肾手术在局限性肾癌中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堪与肾癌根治术相比.然而,由于保肾手术尚处于临床经验时期,对于其安全切除范围、手术指征等尚无系统理论研究,有关肾癌多中心病灶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肾癌假包膜外局部侵袭情况等仍无确切结论.

    作者:李泉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摘除治疗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摘除对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7眼)真性小眼球的临床资料,追踪回访1~3年,观察病情的转归.结果6例(7眼)中,眼轴在15.36~18.79mm之间;所有患眼均呈高度远视,屈光度在+8.5D~+37D.所有患者均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术前药物不能控制眼压,7眼均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中未出现眼后节的并发症.随访1~3年,眼压控制较好,成功保留了患者的视功能.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切除是治疗真性小眼球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游志鹏;姜德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功能负压隔离病房研制成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性病、艾滋病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模式研究

    本项目是1995年我单位参加卫生部全国科研项目投标中标的应用性研究项目,旨在采用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模式,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在全社会普及艾滋病、性病知识;在性乱人群中推广使用避孕套;在吸毒者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干预等活动.力求在全社会中形成人人洁身自爱、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以降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性.

    作者:潘先海;何启亚;林鸿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现代新药筛选体系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不断涌现,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竞相发展高效筛选的技术,并将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新药筛选领域产生了通常所说的高通量药物筛选.高通量筛选具有快速、微量、高效、经济的特点,是近年来各大制药公司和药物研究机构在药物研究早期阶段的重中之重.

    作者:国家新药筛选中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骨转移瘤多见于老年男性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梗死相关动脉快速、充分、持续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性

    近2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根据临床实用的原则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类.对于ST段抬高的AMI(STEMI),其治疗主要目的是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心肌的快速、完全、持续性再灌注恢复,溶栓和机械性冠脉血流的恢复可改善左室功能,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但无论溶栓或冠脉内介入治疗,早期快速的血运重建至关重要.

    作者:梁峰;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X线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技术

    本文对目前X线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中的直接数字化、间接数字化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谢俊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学观察

    绝经后阴道出血以子宫出血为常见.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比较复杂,而且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及时准确地对出血原因作出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病理形态学角度对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徐凤琳;李淑霞;张春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的临床探讨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人们对其毒理与救治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其引起心肌损害导致心肌酶学的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

    作者:成守金;罗云杰;许风清;程艳萍;王英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DiaSys FE-2粪便分析工作站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DiaSys FE-2粪便分析工作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3份粪便标本用直接涂片镜检法、加藤氏玻璃纸厚层涂片法、FE-2工作站法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查.结果FE-2工作站法较直接涂片法虫卵检出率提高5.55倍,较加藤氏玻璃纸厚层涂片法虫卵检出率提高4.87倍;对蛔虫卵检出率提高10倍、鞭虫卵、钩虫卵检出率提高5倍,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提高4.5倍.结论FE-2工作站设计新颖、标准定量、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卫生环保,能有效提高肠道寄生虫检出率,是一台适用于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的实用性仪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建邦;邝桂星;林育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W脑反射加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SW脑反射加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SW脑反射加早期康复组(40例),早期康复组(41例),SW脑反射组(42),对照组(39).SW脑反射组加用头部和肢体多极SW脑反射治疗,刺激值90~150μ,每次治疗30min,1次/d,10d为1疗程.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SW脑反射加早期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早期康复组、SW脑反射组及对照组.结论SW脑反射加早期康复冶疗,两种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作者:李素芳;郭国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基因频率和分布

    目的研究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基因频率和分布.方法应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对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平均发生率为0.157%,平均基因频率为7.844×10-4,各省区均有β链异常血红蛋白分布,发生率和基因频率各省区不同.结论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有高度的分布不均一性和遗传多态性.

    作者:秦良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绿茶多酚防龋涂膜开发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本研究为新型防龋材料的开发性研究,从涂膜基材、安全性、标准化研究、与牙体粘结性能、涂膜中绿茶多酚释放规律及临床效果观察等多方面对绿茶多酚防龋涂膜防龋可行性、可操作性及实用性进行了研究.

    作者:冯希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89例SARS患者抑郁与焦虑状态的调查分析

    SARS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除了复杂多变的躯体症状,往往还伴随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问题.方法通过向住院患者发放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RS),我们对89例SARS患者住院期间的抑郁与焦虑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SARS患者中,出现抑郁与焦虑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上,20岁至50岁之间的抑郁患者明显多于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患者,焦虑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均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用激素组.

    作者:张志远;仝小林;李爱国;陈晓光;段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ARS患者病原学诊断及病毒传播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抗SARS-CoV特异性LgG、IgM;外周血单核细胞、漱口液以及粪便SARS-CoV特异性套式RT-PCR检测SARS-COV RNA在SARS确诊中的意义,并通过研究其系列标本,进一步探讨SARS-CoV特异性IgG、IgM出现规律及病毒传播规律.方法临床诊断SARS患者28例,1周采集2次血清、大便及漱口液系列标本.ELISA测定血清抗SARS-CoV特异性IgG、IgM,套式RT-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漱口液以及粪便SARS-CoV RNA.结果血清SARS-COV-IgM阳性率为50%(14/28);SARS-COV-IgG阳性率为78.6%(22/28).早期(-10天)IgG可出现;4周阳性率高;IgG出现晚(11天-),2-3周阳性率高;持续时间短(11天-),4周后大部分患者阴转.PBMC SARS-COVRNA阳性率为32.1%(9/28),病程10-14天阳性率高;漱口液SARS-COVRNA阳性率为57.1%(16/28),大便SARS-COVRNA阳性率为60.7%(17/28);病程2-3周阳性率高.85.7%(24/28)可确诊SARS;14.3%不能确诊SARS.结论SARS诊断必须加入病原学诊断标准,而且必须结合特异性抗体、外周血单核细胞、漱口液以及大便SARS-CoV RNA检测,综合判断.由于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出现晚等特点.因此,SARS特异性抗体不能作为早期诊断.SARS患者病程2-3周传染性可能强,而早期(10天内)传染性可能弱.

    作者:丁惠国;任翊;王健;檀玉芬;汪巧娅;陈东;吴清发;陈唯军;闫惠苹;闵福援;杨玲;方健秋;赵春惠;汪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型人血代用品关键技术获突破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标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同时加用BiPAP经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意识缓解比率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H值改善及PaCO2下降的差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PaO2上升差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作者:孙平军;唐颖;侯占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脂筏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膜上的亚结构域-脂筏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张伟伦;李明;刘彦信;郑德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