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阴道出血以子宫出血为常见.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比较复杂,而且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及时准确地对出血原因作出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病理形态学角度对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徐凤琳;李淑霞;张春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2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根据临床实用的原则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类.对于ST段抬高的AMI(STEMI),其治疗主要目的是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心肌的快速、完全、持续性再灌注恢复,溶栓和机械性冠脉血流的恢复可改善左室功能,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但无论溶栓或冠脉内介入治疗,早期快速的血运重建至关重要.
作者:梁峰;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包括EGF、FGE、EPO、G-CSF、IL-2、IL-11等在内的多种生长因子在近年获准临床使用完全取决于有关因子和受体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50年代由Cohen和Montalcini在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时发现的一种多肽生长因子,由53个氨基酸组成.
作者:黄秉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复杂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纤维胆道镜应用于输尿管多发结石、输尿管结石并肾结石以及输尿管结石移位的手术中取出结石.结果21例中19例纤维胆道镜取石成功(其中1例有2个米粒大结石残留于肾盏内,出院后2周内排出),2例失败后改行传统手术.结论纤维胆道镜应用于复杂上尿路结石手术中治疗效果较好、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的推广应用;对于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困难、估计损伤较大的病例,采用传统方法延长切口取石为宜.
作者:赵永久;任福金;郑新民;李世文;胡礼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人们对其毒理与救治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其引起心肌损害导致心肌酶学的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
作者:成守金;罗云杰;许风清;程艳萍;王英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SARS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除了复杂多变的躯体症状,往往还伴随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问题.方法通过向住院患者发放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RS),我们对89例SARS患者住院期间的抑郁与焦虑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SARS患者中,出现抑郁与焦虑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上,20岁至50岁之间的抑郁患者明显多于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患者,焦虑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均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用激素组.
作者:张志远;仝小林;李爱国;陈晓光;段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本项目是1995年我单位参加卫生部全国科研项目投标中标的应用性研究项目,旨在采用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模式,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在全社会普及艾滋病、性病知识;在性乱人群中推广使用避孕套;在吸毒者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干预等活动.力求在全社会中形成人人洁身自爱、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以降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性.
作者:潘先海;何启亚;林鸿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基因频率和分布.方法应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对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平均发生率为0.157%,平均基因频率为7.844×10-4,各省区均有β链异常血红蛋白分布,发生率和基因频率各省区不同.结论我国β链异常血红蛋白有高度的分布不均一性和遗传多态性.
作者:秦良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构建云南个旧人肺鳞癌YTMLC-90细胞cDNA文库.方法从培养的人肺鳞癌YTMLC-90细胞株中提取总RNA,利用经修饰的oligo(dT)引物(含SfiⅠB酶切位点)合成cDNA第一链,同时根据真核生物mRNA5'端帽子结构特点,利用SMART寡核苷酸(含SfiⅠ A酶切位点)作为cDNA第一链在mRNA 5'端延伸出去的模板,进而以此序列为引物,利用LD-PCR(long-distance PCR)合成双链cDNA,双链cDNA经Sfi Ⅰ(Ⅰ A和Ⅰ B)酶切和过柱分级分离后,克隆入经Sfi Ⅰ酶切的载体后经体外包装而成cDNA文库.结果人肺癌细胞YTMLC-90的cDNA文库获得1.01×106 pfu/ml个重组子,重组率为93.2%,文库扩增后,滴度达5.24×109pfu/ml,插入cDNA的长度为7.50~3000bp.结论所构建的cDNA文库具有较好的质量,该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克隆肺癌特异表达基因莫定了基础.
作者:李海红;马丽菊;王秦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老年人细菌性肺炎死亡率在目前老年人死亡原因中占首位.因此,开展对老年人细菌性肺炎抗菌药应用的佳剂量、佳途径及剂量与毒副作用的关系等的研究,对提高老年人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水平,减轻药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利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扩大HBV-DNA PCR-ELISA定量方法的测量范围,以及解决高值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方法对PCR产物40倍稀释后再进行微板杂交;用四参数方程代替正比例函数公式计算结果.结果用原法、改进法及实时荧光定量法分别测量30份乙肝病人血HBV-DNA,改进法、原法与实时荧光定量法的测量结果在低值范围内一致性很好,但高值区(> 105拷贝/ml),原法与实时荧光定量法差异较大,而改进法与实时荧光定量法结果差异不明显.结论扩大HBV-DNA PCR-ELISA法测量范围的方法可普遍用于临床检验工作中.
作者:尚文章;罗云杰;郭长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本文对目前X线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中的直接数字化、间接数字化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谢俊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W脑反射加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SW脑反射加早期康复组(40例),早期康复组(41例),SW脑反射组(42),对照组(39).SW脑反射组加用头部和肢体多极SW脑反射治疗,刺激值90~150μ,每次治疗30min,1次/d,10d为1疗程.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SW脑反射加早期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早期康复组、SW脑反射组及对照组.结论SW脑反射加早期康复冶疗,两种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作者:李素芳;郭国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各种烧、创伤所致的皮肤组织缺损,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都十分常见且常毁容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劳动技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重负担.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这两种主要的手段来修复.
作者:高建华;司徒朴;陈伯华;姜平;肖能坎;熊明根;肖添有;徐达传;胡志奇;钟世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本研究为新型防龋材料的开发性研究,从涂膜基材、安全性、标准化研究、与牙体粘结性能、涂膜中绿茶多酚释放规律及临床效果观察等多方面对绿茶多酚防龋涂膜防龋可行性、可操作性及实用性进行了研究.
作者:冯希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双歧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生理性细菌之一,被认为是微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或重心.双歧杆菌在肠道内参与了宿主的消化、营养、代谢、吸收、免疫及抗感染过程.双歧杆菌只有粘附于肠上皮细胞,才能对宿主产生上述生态效应和生理作用.
作者:黄敏;伦永志;纪芳;袁杰利;宁安红;曹婧;刘为国;康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IL-2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方法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19例为联合治疗组,接受IL-2应用1个月后继用拉米夫定的治疗;28例患者为单独应用拉米夫定的对照组.2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11例接受IL-2联合拉米夫定的治疗;10例同样患者单独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慢性肝炎联合治疗和单用组,HBV-DNA阴转率于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为78.9%、84.2%、78.9%和67.9%、67.9%、75.0%.治疗后12个月,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3.3%和17.8%,E抗原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9.4%和10.7%,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联合或单独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6.7%和80%,未见HBeAg阴转和发生血清转换者.结论拉米夫定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确切作用;对于慢性肝炎组,联合IL-2治疗较单独应用拉米夫定血清转换率更高.应用IL-2可使患者OKT4/OKT8比值升高,CT4细胞上升,其有明确的提高细胞免疫之作用.
作者:郭雁宾;王芳;徐文祥;李卓;陈新月;刘建京;黄德庄;闫惠平;贺莉香;郝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颈部是肿块的好发部位,即有胚胎发育过程中所产生一系列先天性肿块;又有许多急、慢性炎症性肿块;还有原发性肿瘤(良、恶性)肿块及转移性癌瘤等.其诊断的关键在于如何鉴别其性质和来源,只有明确这些问题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治疗计划.由于颈部肿块的诊断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而每一位医生均根据个人临床经验来判断,难免诊断水平高低不一,甚至产生错误的诊断,影响治疗.
作者:徐文华;李国军;黄昊红;赵治明;刘秋虹;杨滇;赵玉柱;刘志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