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溶维生素加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观察

朱亿颖

关键词: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 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摘要:目的:比较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及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0年6月收治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观察组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其余按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明显优于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和死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法制观念和意识的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要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何朝红;李生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脏超声诊断1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诊断疾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行肝脏超声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和肝脓肿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本组共117例患者,检查结果:肝癌19例,肝血管瘤22例,脂肪肝51例,肝囊肿17,肝脓肿8例.结论:掌握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和肝脓肿的超声图像特征,可协助临床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胡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缩宫素联合卡孕拴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卡孕拴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分娩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并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两组术中,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中,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卡孕拴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使用阿托品的体会

    资料与方法2000年以来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216例,均为口服中毒(已除外皮肤吸收和食物间接中毒病人),中毒程度从轻度至重度,年龄17~70岁,男81例,女135例.

    作者:李应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的探讨

    目的:探讨简单、方便、一针成功率的采血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标本,观察其采血的一针成功率.结果:两组比较,新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采血标本质量,缩短新生儿哭闹时间,局部血供恢复较快,减少新生儿损伤,提高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患冲突.

    作者:郑进;刘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眼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58例疗效观察

    用眼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58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58例患者,男39例,女19例,年龄24~85岁.病程1~3个月40例,4~5个月5例,6~12个月7例,1~5年6例.

    作者:陈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造成.临床上约占糖尿病人的90%,发病年龄多为成年及老年人,起病缓慢,症状较轻,病情稳定,无酮症倾向.如果血糖控制不良,致残率及死亡率都非常高.

    作者:张云琴;路金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种药物配合用于甲亢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2种药物配合用于甲亢手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64例甲亢手术患者根据术前药物使用的不同分为并用地塞米松组(治疗组)32例和复方碘组(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的缓解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配合复方碘组用于甲亢手术效果好,安全性强.

    作者:何志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分析护士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心理卫生知识,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作者:苑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探讨

    临床护理实习带教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高低.近年来,我院把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纳入年度护理工作计划,实行层层负责制,规范临床护生实习带教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丽敏;程亚蒙;秦俊荣;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破裂92例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肝破裂患者92例中,男71例,女21例.年龄17~65岁,平均31.5岁.伤后至住院时间平均为3.8小时.闭合性伤83例,主要是撞击伤和坠落伤.开放性伤9例,均为刀刺伤.

    作者:刘天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眼前段光学相干扫描仪测白内障手术前后前房深度

    2010年3~10月运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扫描仪(OCT)观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3~10月笔者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9例(89只眼),男39例,女50例,年龄43~90岁,平均71.46±8.72岁,晶状体核硬度2~5级(LOCSⅢ分类标准[1]).排除标准包括:高度近视、角膜病变、中央角膜内皮细胞≤1800/mm2、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变、色素膜炎、既往眼外伤或眼手术史、术中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

    作者:袁德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排螺旋CT(MSCT)诊断肺孤立结节临床价值

    孤立肺结节在X线、CT、MRI上通常直径(D)<3mm.多种疾病可表现为肺孤立结节,如周围型肺癌、肺淋巴瘤、肺肉瘤、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炎性假瘤、错构瘤、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细支气管囊肿、结核等.MSCT肺结节分析软件能分析肺结节形态、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王续;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改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减少医患纠纷.方法:对3280例病例改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280例病例,其中3188例均一次性成功穿刺;有35例经2~3次穿刺并改变穿刺部位而穿刺成功;有57例发生诸如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留置部位呈正相关,以留置5天以后和下肢部位为多.结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对拟穿刺部位、操作护士自身心理状态的评估,留置针型号选择、穿刺与固定、封管方法是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关键要素;留置时间以3~5天为宜,留置部位宜选择上肢部位的静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输卵管妊娠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早期诊断率近年来不断提高,希望保留输卵管功能或害怕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的要求采用药物保守治疗.2007~2010年131例患者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手术的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术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1±1.2分钟,睁眼时间为6.2±2.5分钟,拔管时间为7.0±2.9分钟,苏醒后躁动发生率为4%.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是较为理想的麻醉用药.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50例观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即分为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衰竭效果良好.

    作者:田长明;李树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消毒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消毒防范措施.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调查95名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本调查问卷中共发生职业危害为228人次,人均2.4次,主要有锐器伤、肌肉损伤、放射损伤、接触消毒物体损伤等.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多样,医院应加强消毒防范,从而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雷岩凤;周朝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痔疮手术的心得体会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如长期不治疗,可引起习惯性便秘,贫血,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心理压力过重,痔核如果崁顿,还可以引起感染,坏死,特别是中老年人,可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于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我科于2007年1月~2010年8月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年龄58~76岁,平均70岁.直肠指检发现结节,前列腺Ⅱ~Ⅲ增大,血PSA>10ng/ml,Gleason评分≤7.术前均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示前列腺癌.CT及磁共振检查,无周围器官浸润及其他部位转移.

    作者:袁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